路氏集團辦公大廈。
“老爺,黎本源那邊的事情已經搞定了。”於同光一邊拿著一摞整理好的文件放在路建隆的辦公桌上,一邊說道:“並且,現在我們已經基本查清楚了這件事情背後的真實原因。”
“這件事情是帝國監察部監察長葛林安排馮文浩做的。應該是對我們路氏集團的一次試探.....”
“葛林安排的?”路建隆一愣,緩聲道:“這倒是出乎了我的意料。”
“他想幹什麽?想扳倒我們路氏集團???這件事情真是越來越有意思了.....”
“根據我們得到的消息來看,這一次監察部讓這個馮文浩拿黎本源做文章是為了試探我們路氏集團的反應或者是底線。”
“雖然我現在想不通葛林到底是怎麽想的,可既然人家要試試我們路氏集團的反應和底線,那我們就別讓人家失望。”路建隆語氣平淡道:“這兩年我們對監察部無償捐獻的經費也不少吧?難道這個葛林還有一些其他什麽想法?”
“也好,也是時候對外改變一下我們路氏集團的“溫和”形象了。那就通過這件事情來個敲山震虎,讓那些想從我們路氏集團身上割肉的家夥自己掂量掂量自己夠不夠份量。”
“馮文浩不是葛林用來試探我們的探路石嗎?那就把這塊探路石給踩碎,讓他們明白我們路氏集團就算不借助軍方的力量,也不是好惹的!”
“是!我馬上安排.....”
————————————————
當路建隆得知這件事情的背後竟然是葛林主使的,他的心中也不禁產生了一絲疑慮。
難道,這件事情的背後遠不止表麵這麽簡單?
按理說,葛林不是那麽貪心的人吧?
況且,路氏集團對鷹揚帝國的這些職能部門每年都會無償提供一筆資金來支持他們的工作。
特別是監察部這種強力部門,隻要他們開口,他路建隆可從來都沒小氣過!
再加上楊塵與路氏集團的這層關係,身為帝國監察部監察長的葛林就更加沒理由對路氏集團使絆子了....
這裏麵可著實是透著古怪。
甚至,路建隆想到了另一種他最不想證實的可能,那就是:這一切都與監察部背後的大老板——孝謹皇帝,有些密不可分的關係!
可是,這種假設好像又不太可能。
大家都知道孝謹皇帝是一位有遠見有大局觀並且非常開明的皇帝。
以孝謹皇帝的一貫作風,他絕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對路氏集團下此黑手.....
畢竟,如今的路氏集團對整個鷹揚帝國的貢獻可是有目共睹的。
更何況,他路建隆還是楊塵的老丈人。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想,路建隆都想不出孝謹皇帝在這個時候對路氏集團下手的理由。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是孝謹皇帝忌憚路氏集團越來越強大的財力可能會對皇權產生什麽不好的影響,那也不至於在戰爭還沒結束時就急不可耐的對路氏集團下手吧?
以孝謹皇帝的遠見和睿智,他絕不會選擇在這個時候走出這麽一步昏棋的。
戰爭的事情不到最後一刻誰也不能百分之百的下達最終的定論。
這個時候打壓路氏集團,搞不好就會引發不可逆的嚴重後果。
而且,路氏集團的最大後台可是鷹揚帝國的軍務總長!
這個風險,普通人都一眼就可以看的明白,更何況是孝謹皇帝呢?
所以,這件事情讓路建隆越來越看不明白了....
————————————————
當然了,如果路建隆知道孝謹皇帝現實的身體狀況,那他的這一切疑惑就可以瞬間迎刃而解了。
如今,整個鷹揚帝國之中,知道孝謹皇帝真實身體狀況的人,除了孝謹皇帝本人之外,就隻有三人知曉。
那就是孝謹皇帝的禦用醫官燕興國、帝國特情局情務長官羅正興和帝國監察部監察長葛林。
這三個人可以說是孝謹皇帝最信任的人,他們也是對孝謹皇帝最忠心不二的臣子。
正如路建隆所想的那樣,如果孝謹皇帝身體無恙的話,他肯定不會選擇在這場戰爭還沒有徹底結束時就開始對路氏集團下手。
因為,這麽做的風險其實是非常巨大的。
孝謹皇帝雖然一再在內心強調:掌握帝國軍事大權的楊塵骨子裏就不是一個謀反叛逆之人!
隻要不觸動楊塵的底線,孝謹皇帝深信對方不會威脅明氏皇權。所以,孝謹皇帝製定的計劃和目標也壓根沒有打算將路氏集團趕盡殺絕。
孝謹皇帝的最終目的是想通過一係列手段讓明氏皇族入主路氏集團成為無人可以撼動的集團大股東,股份占比要達到百分之八十,路家人可以繼續保有百分之十的股份,其他百分之十的股份分散在小股東身上。
這樣,孝謹皇帝才能安心。
但是,其實他也是在賭運氣!老話說人都是會變的.....萬一楊塵也變了,那孝謹皇帝在逼迫路家放棄路氏集團控製權的過程中就有可能麵臨另一種威脅。
這也是為什麽孝謹皇帝會私下裏找寧舒元談話的真正目的。
身為一個帝王,總是要做多重準備的.....
特別是一個自知時日不多的帝王,自己的子孫後代中還挑不出一個可以獨掌大局的優秀繼承人....這種情況下孝謹皇帝不得不做出一些非常之舉!
這也無形中打亂了路建隆最初的想法。
以路建隆的頭腦,他早就想到了戰爭結束之後一個富可敵國無比強盛的路氏集團一定會被明氏皇族所忌憚。不管你在戰爭期間為整個帝國做出多麽大的貢獻,那個時候都改變不了當權者對你的猜忌......
但是,麵對席卷整個雲川大陸的戰亂,路建隆也知道一個資金雄厚的路氏集團對鷹揚帝國的重要性。更何況,自己的女婿還是鷹揚帝國的軍務總長.....
因此,路建隆的初心其實是站在大局上來考量的。
所以,他才會開啟全領域的瘋狂擴張布局,讓路氏集團快速擴大!
因為他知道,整個鷹揚帝國之中雖然不乏資金雄厚的商企,可卻沒有一個商企可以如路氏集團那樣為了使國防軍始終保持裝備上的優勢而把所有的軍工生產訂單將成本報價都壓縮到最低,甚至還有很多訂單都是路氏集團在虧錢為軍方生產的。
這種情況下,路氏集團就勢必在其他領域裏創收更多的利潤來填補軍工產業上的空缺.....
這一切,身為帝國皇帝的明孝謹絕對是一清二楚的。
這也是為什麽路建隆根本就沒把這件事情的主因往孝謹皇帝身上想.....以孝謹皇帝的大局觀,怎麽可能會做出這種事情呢?
而早就把事情看的很透徹的路建隆,其實也為此做了準備。
他的最初設想是:等這場戰爭結束之後,為了不給自己的女婿增添麻煩,也是為了讓明氏皇族安心,他會主動拿出集團一半的股權交歸國有.....
不過,現在看來,好像一切都已經偏離了原本的軌道。
孝謹皇帝的突然發難成為了一個引子,無形中這也使路建隆的內心開始逐漸發生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