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遊子歸家 2

內山門在九曜派的中央。

那是一座峽穀,最深處原本有一個洞,萬年之前九曜道尊就是在那裏看到太古天變的景象。

現在那個洞已經不存在了,連同四周山崖也全部崩塌,變成了一片山穀,萬年的歲月讓這裏長滿了參天古木,成了一片遮天蔽日的密林,連林中的雜草都有一人多高。唯獨山穀中央,原來是那個深洞的對方建著一座草廬。

草廬不大,也就一間房舍,長寬不超過一丈,外麵圍著一圈竹籬,看上去和一間普通茅屋沒什麽兩樣。

李天一畢恭畢敬到了門前,小心翼翼地推門進去。

一跨入門中,眼前的景象頓時一變。

門裏麵不是茅舍,而是一片山穀,和外麵那片山穀一摸一樣,但是感覺卻完全不同。

這裏的靈氣異常濃鬱,比起靈眼也隻差分毫。這裏沒有遮天蔽日的樹林,也沒有一人多高大雜草,滿山穀都是各種各樣的珍稀藥材,樹林倒是有,但是不大,隻是一小片,而且那些樹也是上古年間遺留下來的珍稀品種。

在這片小樹林中,有幾個老人聚攏在那裏,其中兩位老人在那裏下棋,旁邊一個人看他們下棋,另外還有幾個老人各自做著各自的事,有的在侍弄花草,有的閉目端坐。

“小李子,你怎麽過來了?“那個觀棋的老人突然抬頭問道。

李天一當然不會認為,這幾位老人會不知道他的來意,以他的能力,掐指一算,也都能算個分明,這幾位更不用說。

“還不是為了丁師兄和九宮山的事?丁師兄德高望重,在派中很有威望,但是現在大劫將至,那九宮山雖然名義上是我們九曜旁支,和我們頗有淵源,但是他們畢竟屬於佛門。“李天一簡短地解釋了一遍。

“你是掌門,這件事自然應該由你定奪。“正在下棋的一位老者不以為然地說道。

李掌門一臉苦笑,他如果有辦法定奪,也就不過來詢問這幾位的意思了。

“此事涉及丁師兄,而且師兄他並非隻是一人,還有好幾位長老和他有著同樣的想法。“李天一隻能說得盡可能委婉。

“看小李子急的,你們也別一個勁地推來推去了,他也有他的難處,而且現在都什麽時候了,頂多再有十年,大劫就要臨頭了,你我都別想躲過。“一個原本在閉目眼神的老者突然開口說話。

李天一連忙在一旁稽首,這位絕對是他最大的仰仗。

有這個老者發話,其他人終於提起了精神。

觀棋的老者撚著胡須說道:“佛道本是一體,這話沒錯,大劫將至,自家人先內鬥起來,也確實不太對,丁師侄的這番話很有道理,不過掌門的顧慮同樣也有道理,這佛門畢竟是佛門,和咱道門並非一體,我們把他們當做一家人,他們可未必把我們當做一家人。“

這位老者在那裏侃侃而談,剛才發話的老者看不過去了:“得了,你別在那裏兜圈子了,這方麵你的腦子最好使,給個明白話。“

觀棋老者原本還想說上半天,被這位刺了一句,不得不轉入話題:“我的意思其實是,道理人人會說,而且都能言之有理,談不上誰對誰錯。身為掌門,如果糾纏於這些東西,那你什麽事都別幹了。所謂掌門,就是掌管門派,祖師爺們已經替我們製定好了一套完整的規矩,遵照規矩做不就成了?丁師侄有沒有觸犯規矩?有沒有做出對九曜有害之事?。“

掌門搖頭:“那倒是沒有,但是他的徒弟。“

觀棋老者立刻打斷:“既然他的徒弟觸犯了規矩,就應該按照規矩處罰,丁師侄自家處罰徒弟,不讓外人插手,這話對那個姓陳的說,倒是有幾分道理,我九曜派的人憑什麽要他一個外人來管?但是這話用來搪塞你,豈不是笑話?徒弟做錯了事,隻能由師父來處罰,如果大家都這麽幹,還要你這個掌門幹什麽?“

一聽到這話,李天一頓時明白了。既然道理人人都說得通,那就隻有公事公辦,按照死的條條框框往上套。

轉念一想,他又發現挺眼熟,這豈不正是軍隊裏麵那套東西?

觀棋老者看到掌門明白過來,他又說道:“每個人都有交朋友的權力,沒必要強求。但是現在時局緊張,該防範還是得防範,小丁他們和佛門交情深厚,那就讓他們負責和佛門聯絡,暫時也不要在山門裏麵待著了,讓他們去下院吧。至於他們的弟子。現在天寶州好像很缺人,而且那裏也是一個退路,我們也該著手布置一下,就讓他們先去那裏打前站吧。“

這話一出口,李掌門頓時知道了這些太上長老的想法。

說得好聽,兩邊都有理由,其實這些太上長老早有定論,那就是佛門不可信任,必須防著佛門。

這倒是和他的想法一致。

早在佛道分裂的時候,玄門就已經不存在了,之後曆次大劫也都是各管各的,佛門和道門有聯手,不過大多是個人之間互相聯手,就比如神道大劫之中,太虛、九曜和空蟬就始終在一起,空蟬就是佛門弟子,也是十尊者之一。除此之外,門派之間也有聯手,佛門擅防,道門擅攻,兩派聯手,可以互補短長,這在曆次大劫之中都不罕見,但是整個佛道兩門卻始終沒聯手過。

“佛道畢竟是一家,不過大劫初起,難免各自會有各自的心思,想聯手是不可能的,不如各管各的,萬一佛門遭了劫難,我道門肯定不會袖手旁觀,到時候我們自然會施以援手。那時,佛門自然會明白我們的誠意,然後再談聯手的事,就沒什麽問題了。“觀棋老者在一旁不鹹不淡地說道。

這話隻是說得好聽,其實就是讓佛門在前麵頂著,道門各派躲在後麵,一來避避風頭,二來也可以撿點便宜。

觀棋老者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當年佛門也是這樣做的。

萬年前的神道大劫,道門和神皇打死打活,佛門卻躲在暗處,等到最後一戰的時候,才突然間冒出來。神皇麾下八萬四千將校,大半戰死,卻有一小半被佛門度化,正因為如此,神道之法也被佛門得了去。

神道之劫後,佛門大興,特別是大乘佛法勢不可擋,其中就有神皇麾下的那些將校的功勞,到了這個時候,那些將校一個個都已經成了大德高僧。

“還是師叔高明,師侄已經明白應該怎麽做了。“李天一能夠做到掌門,自然不是無能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