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劍宗5

整枚玉蝶之中居然隻放了一部法決,而且那還不是功法,而是一種煉劍之法。

這實在太奢侈了。

不過,等謝小玉看明白這部煉劍之法,他倒也明白了劍宗的人為什麽這樣做?

這部法決可以說是劍宗的根本,論重要性,恐怕還在那座劍山之上。

當初他在傳承空間裏麵看到劍山的真實摸樣,曾經被那到處插著的劍嚇了一跳,那些劍客不是普通的劍,每一把都生出了靈智。

看過玉蝶,他終於明白,這是怎麽做到的了。

每一把劍裏麵都藏著一個人的神魂,這些人全都是被神道大軍所殺,有些人甚至魂飛魄散,連重入輪回都做不到,是劍宗之祖將這些殘魂聚攏起來,封入一把把劍中,用劍氣滋養凝煉。

看到這裏,謝小玉突然間生出一絲感慨。

或許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這種將神魂附著於一件東西上,借此苟延殘喘的辦法,對於別人來說或許很新鮮,但是對他來說,卻一點不稀奇。

因為他身邊就有一個洪倫海。

洪倫海是藏在一座太古流傳下來的丹爐之中,那是天生地養的異寶,和人一樣有七竅,十二脈,就如同一個活物,隻是沒有靈智罷了,正好當做他的軀殼。

劍宗之祖手頭上可沒這麽多異寶,他用的甚至不是飛劍,因為倉促之間根本沒地方去弄那麽多飛劍來,隻能湊活一下,用普通的鐵劍。

更令謝小玉震撼的是,劍山並非他想象的那樣,是一座護山大陣。

劍山真正的用處是聚集地氣,滋養這些被封在劍中的神魂。

洪倫海附身於丹爐之上,可以靠煉丹修複神魂,天底下沒什麽比丹氣更加滋補的了,還有丹火溫養他的神魂。

劍山之上插著的劍有幾百萬把,如果按照洪倫海這麽來,就算把普天下的藥材全都投進去,也不夠用。

兩邊一比,就看出劍宗的這套法門的厲害了,居然能夠抽取方圓萬裏之內的天地靈氣,藏於地脈之中,通過這些劍,滋養劍裏麵的神魂,等到劍中的神魂徹底恢複,隻要找一具資質上佳的軀殼,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奪舍重生。

劍宗根本就不是人們猜想的那樣,由一群門派被滅的修士組建而成,而是劍宗之祖白手起家,一個人支撐起來的。

劍宗弟子全都是死而複活的人,他們之所以聽命於劍宗之祖,是因為救命之恩。

同樣也因為這個緣故,大劫結束之後,他們才沒有各奔前程,重歸原來的門派,因為他們已經死過一次,和以前的一切完全斬斷,重生的他們隻是劍宗的成員。

這也能解釋,劍宗為什麽會有那麽多劍法?為什麽劍宗門下全都是劍修?

因為他們是靠劍氣滋養,才得以恢複,重生之後他們如果還是修煉原來的功法,肯定事倍功半,反倒是轉成劍修要容易許多。

另一個原因是他們被封在劍裏麵,神智已經清醒,神魂卻沒有恢複的漫長歲月之中,他們什麽事都不能做,隻能用推衍劍法來打發時光。等到他們從劍裏麵出來,隻論劍法,他們已經是大師級別的人物了。

謝小玉猛然間心頭一動。

或許這種狀態很適合悟道,要不然,洪倫海怎麽會在恢複神智之後不久,就突破瓶頸成為了丹道宗師?

“這套法門是劍宗之基,連我都沒資格看,以前一直掌握在族長的手裏,現在傳給你了。“中年人突然變得異常嚴肅起來。

謝小玉微微吃了一驚,他當然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也知道這句話裏麵的份量。

他下意識地就想要往外推,但是轉念間,他又難以拒絕了,大劫一到,肯定生靈塗炭,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死在大劫之中,這套法門可以讓無數人多一絲活下來的希望。

事實上,這套法門隻有在大劫之中才能派得上用場,其他時候用的話,反倒會成為禍亂的根源。

“那麽簡家呢?“謝小玉問道。

“已經沒有簡家了,傳承開啟,劍宗出世,從那一刻起,簡家就不存在了,簡家的子孫都要做出選擇,要麽脫離,要麽重新變成劍宗弟子。“中年人說這番話的時候,語氣異常淡然。

但是謝小玉卻清楚地感覺到了他的決心,也感覺都了那幾位老人的決心。

在簡家祠堂裏麵,那群老人各自捧著一本小冊子,那上麵密密麻麻地用蠅頭小楷寫著許多文字,還有一些圖畫。

這些全都是謝小玉抄錄出來的《奇跡妙法百篇》的章節。

劍宗對他推心置腹,他自然要有所表示。

不過畢竟時隔多年,那本書又很厚,他不可能全都背下來,這些是他參照自己的理解,重新整理過的內容。

那些老頭一開始當然很高興,但是現在他們一個個都愁眉苦臉。

好半天,那個胖老頭把手裏的小冊子往旁邊一扔,轉頭問道:“你們看懂多少?“

另外幾個老頭也停了下來,有的捏鼻梁,有的按腦門,好半天那個幹瘦老頭才啞著嗓子說道:“天書,根本就是一部天書,那小子又沒記全,有很多遺漏,再加上七顛八倒.。看不明白。“

“這倒未必是遺漏的緣故,這些都可以獨立成章,我們看不明白,恐怕是因為理念不同,就比如我們一輩子都習慣了太陽從東邊升起,在西邊落下,如今突然間反過來,肯定很難接受。“為首的老者說話倒也中肯。

“有些地方還是能看明白的,大多是一些運用之法,讓人不明白的是闡述其理的部分,這套東西之繁複深奧,絕對不在易經之下,那易經從古到今有多少人研究?有誰敢說自己研究透徹了?“靠窗而坐的那位古板老者淡淡地說道,此人的智慧顯然很高,所以他一開口,旁邊的人全都點頭。

“那小子說得很清楚,他八歲得到這部書,斷斷續續看了許多年,始終沒有看懂,直到本命法器被奪,法力盡廢,在牢裏待了半年,然後在前往天寶州的船上待了半年,閑著沒事想起那些東西,這才有所領悟。我們才看了多久?“為首的老者也接著說道。

“我們年級都一大把了,別再費那個力氣了,幹脆找一些小年輕來,讓他們研究這些東西。“胖老頭實在不想繼續研究下去了。

眾人又是一陣沉默,畢竟事關重大,這東西關係到大劫的進程,不能等閑視之。

想了半天,其中幾位老人默然點頭。

自家子孫還是可以信賴的。

第一,簡家算不得什麽有名的世家,就算異族到處安插探子,也不會選上簡家。第二,簡家的風氣不錯,沒有別的世家那種烏煙瘴氣的勾當,第三,他們平時冷眼旁觀,兒孫之中孰智?孰愚?孰奸?孰醇?全都清清楚楚,自然會找那些性情醇厚,忠誠孝順,腦子又不笨的人。當然肯定還要有學問,更要有毅力。

既然有了“替死鬼“,這幫老頭再也不想碰那些弄得他們頭腦發脹的天書,把手裏的小冊子扔在一旁,他們全都鬆了口氣。

“原本我還有些不信,’術’這東西,怎麽可能太超越’法’?更別說是超越’道’了,現在一看,還真有些道理。“胖老頭不看那些天書,心情立刻好了起來。“我倒是一上來就相信。“那位古板老者咳嗽了一聲說道:“上古年間,其實就已經很明顯了,道的地位漸漸衰弱,法的地位越來越高。“其他老頭自然明白這番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