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圭田:卿、大夫等人用於祭祀祖先的土地。

[19]餘夫:指一家人中,除了一位主要的男勞力以外,其他的能像成年人一樣勞動的未婚男子。

[20]死徙:死亡和遷居。

[21]同井:指處於同一塊井田裏。

[22]守望:指防範盜賊、強盜等人。

[23]潤澤:進一步加工。

【譯文】

滕文公向孟子請教治理國家的道理。

孟子回答道:“治理百姓的事是不能鬆懈的。《詩經》上說:‘白天去割茅草,晚上把繩搓好;趕緊上房修屋,就要播種百穀。’百姓中形成這樣一條準則:有固定產業的人有穩定不變的思想,沒有固定產業的就不會有穩定不變的思想。如果沒有穩定不變的思想,那麽違禮犯法、為非作歹的事,沒有不去幹的了。等到他們陷入犯罪的泥坑,然後便用刑罰處置他們,這就像是布下羅網陷害百姓。哪有仁人做了國君卻幹陷害百姓的事的呢?所以賢明的國君必定要恭敬、節儉,以禮對待臣下,向百姓征收賦稅有一定的製度。陽虎曾說:‘要發財就顧不上仁愛,要仁愛就不能發財。’

“夏朝每五十畝地賦稅采用‘貢’法,商朝每七十畝地賦稅采用‘助’法,周朝每一百畝地賦稅采用‘徹’法。其實稅率都是十分抽一。‘徹’是‘通’的意思,‘助’是‘借’的意思。龍子說:‘管理土地的稅法,沒有比助法更好的,沒有比貢法更差的。’貢法是比較若幹年的收成,取平均數作為常數,按常數收稅。在大豐收的年成,糧食多得狼藉滿地,多征些糧不算暴虐,相對說來貢法卻征收得少;在疾患的年成,即使把落在田裏的糧粒掃起來湊數,也不夠交稅的,而貢法卻非要足數征收。國君是百姓的父母,卻使百姓一年到頭勞累不堪,結果還不能養活父母,還得靠借貸來補足賦稅,使得老人孩子四處流亡,死在溝壑,這樣的國君哪能算是百姓的父母呢?滕國已經實行了做官的人家世代享受俸祿的製度,何不再實行助法,讓百姓也得到好處呢?《詩經》上說:‘雨下到了我們的公田裏,於是也下到了我們的私田裏。’隻有助法才有公田。由此看來,周朝實行的也是助法。

“要設立庠、序、學、校來教導百姓。‘庠’是教養的意思;‘校’是教導的意思;‘序’是習射的意思。地方學校,夏代稱‘校’,商代稱‘序’,周代稱‘庠’;‘學’是中央的學校,夏、商、周三代都用這個名稱。這些學校都是用來教人懂得倫理關係的。在上位的人明白了倫理關係,百姓自然就會相親相愛。如果這麽做了,隻要有賢明的國君出現,必然會效法的,這樣就成了賢明的國君的先生了。《詩經》上說:‘歧周雖是古老的諸侯國,卻新接受了天命。’這是講的是周文王。請大王努力施行仁政之道吧,以此來發展大王的國家。”

後來,滕文公又派畢戰來請教孟子井田的問題。

孟子道:“先生的國君打算施行仁政,所以派你到我這裏來,你一定要努力啊!施行仁政一定要從劃分和確定田界開始。如果田界不正,井田的麵積就不均,作為俸祿的田租收入就不公平,因此暴君汙吏必定要搞亂田地的界限。田界劃分正確了,那麽分配井田,製定俸祿標準,就可輕而易舉地辦妥了。

“滕國雖然地方狹小,但也要有人做君子,也要有人做農夫。沒有做官的君子,就沒有人來治理農夫;沒有農夫,就沒有人來供養君子。請考慮在農村實行九分抽一的助法,在都市自行交納十分抽一的賦稅。卿以下的官吏一定要有可供祭祀用的五十畝土地,對家中未成年的男子,另給二十五畝。百姓喪葬遷居都不離鄉。鄉裏土地在同一井田的各家,出入相互結伴,守衛防盜相互幫助,有病相互照顧,那麽百姓之間就親近和睦。一裏見方的土地定為一方井田,每一井田九百畝地,中間一塊是公田。八家都有一百畝私田,首先,共同耕作公田。公田的活幹完後,才敢幹私田裏的活,這就是分別君子和農夫的辦法。這是井田製的大概情況;至於如何改進完善,那就在於先生的國君和先生的努力了。”

【闡釋】

在這一章裏,滕文公派大臣畢戰來請教孟子關於井田製的問題。那麽,什麽是井田製,井田製究竟是什麽性質的製度呢?

根據史料記載可知,井田製從商朝就開始實行了,所謂井田製,就是“平均授田製”,跟孫中山提出的“平均地權”的主張沒有什麽差別。之所以會出現井田製,是因為從堯、舜時期開始,中國就進入了農業社會,因此,在幾千年來,農業和農民的問題始終是關注的重點,即使沒有井田製,也會有其他的土地製度。井田製之所以如此受關注,是因為它能夠解決“平均地權”的問題。

前文已經說過,“平均地權“是由孫中山提出來的,而孟子也很關心井田製的問題。雖然孟子和孫中山在世的時間相隔兩千多年,所處的時代不同、曆史條件不同,但他們都在設法解決一個社會不公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由於土地兼並嚴重,出現了嚴重的貧富分化,占有大量田地的人,即使不耕種也能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而田地不多或者幹脆沒有田地的人的生活極其悲慘。為消除這種不公平,為了實現“耕者有其田”,孟子和孫中山提出了井田製和“平均地權”的主張。

孟子所處的時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全國的土地都歸國君所有,國君隻是把對土地的居住權、經營權等授予大臣或者百姓。正是因為土地歸國君所有,因此諸侯們才不斷發動戰爭以爭奪更多的土地。因此,在土地已經高度集中的戰國時代,重新實行井田製這一平均授田的製度,相當於是重新分配土地,這必然遭到以擁有大量土地的大貴族、大官僚和大地主為代表的權勢集團的激烈反對,如果國家沒有雄厚的經濟實力,或者國君沒有足夠的能力控製政治局勢,這種是很難成功的。

此外,在滕文公親自向孟子請教治國之道時,孟子提到發展教育的主張。孟子說道:“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其中,庠、序、校都是古代鄉學的名稱,學是國學的名稱。“庠”有養老的意思,“序”有習射的意思,“校”有教民的意思。這表明,古代學校的教育對象比較廣泛,教學內容也比較豐富,教育的重點是要教育學生明白為人處世的道理,因為這才能讓學生用學成的知識正確地服務社會。

孟子關於“設學相教,以明人倫”的思想在《孟子》一書中曾多次出現。這表明,孟子的教育思想繼承和發展了孔子“培養篤信好學,守死善道的君子”的教育思想。孟子第一次明確提出辦教育的目的在於“明人倫”,這是很有意義的。不僅如此,孟子本人也十分熱愛教育事業,在《盡心上》中,他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列為“君子三樂”之一,由此可見他是一個“以教為樂”和“好為人師”的人。

盡管孟子提出的“設學相教,以明人倫”的育人謀略的直接目的是為統治製度服務的,但也蘊涵著重視教育的思想,值得肯定和提倡。

【原文】

有為神農之言[1]者許行[2],自楚之滕,踵[3]門而告文公曰:“遠方之人聞君行仁政,願受一廛[4]而為氓[5]。”

文公與之處。其徒數十人,皆衣褐,捆屨[6],織席以為食。

陳良[7]之徒陳相與其弟辛,負耒耜[8]而自宋之滕,曰:“聞君行聖人之政,是亦聖人也,願為聖人氓。”

陳相見許行而大悅,盡棄其學而學焉。

陳相見孟子,道許行之言曰:“滕君則誠賢君也;雖然,未聞道[9]也。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10]。今也滕有倉稟府庫,則是厲[11]民而以自養也,惡得賢?”

孟子曰:“許子必種粟而後食乎?”

曰:“然。”

“許子必織布而後衣乎?”

曰:“否,許子衣褐。”

“許子冠乎?”

曰:“冠。”

曰:“奚冠?”

曰:“冠素[12]。”

曰:“自織之與?”

曰:“否,以粟易之。”

曰:“許子奚為不自織?”

曰:“害[13]於耕。”

曰:“許子以釜甑爨[14],以鐵耕乎?”

曰:“然。”

“自為之與?”

曰:“否,以票易之。”

“以票易械器者,不為厲陶冶[15];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豈為厲農夫哉?且許子何不為陶冶,舍[16]皆取諸其宮中[17]而用之?何為紛紛然與百工交易?何許子之不憚煩?”

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為也。”

“然則治天下獨可耕且為與?有大人之事[18],有小人之事[19]。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為備,如必自為而後用之,是率天下而路[20]也。故曰: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21];治於人者食人[22],治人者食於人[23],天下之通義也。

“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泛濫於天下,草水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24],禽獸逼[25]人,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堯獨憂之,舉舜而敷治[26]焉。舜使益掌火[27],益烈山澤而焚之,禽獸逃匿。禹疏[28]九河,瀹濟漯[29]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30]。然後中國可得而食也。當是時也,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雖欲耕,得乎?

“後稷[31]教民稼穡,樹藝[32]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33]。人之有道也[34],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之,使契[35]為司徒[36],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放勳[37]曰:‘勞之來之[38],匡之直之,輔之翼之,使自得之,又從而振德之[39]。’聖人之憂民如此,而暇耕乎?

“堯以不得舜為己憂,舜以不得禹、皋陶[40]為己憂。夫以百畝之不易[41]為己憂者,農夫也。分人以財謂之惠,教人以善謂之忠,為天下得人者謂之仁。是故以天下與人易,為天下得人難。孔子曰:‘大哉堯之為君!惟天為大,惟堯則[42]之,****[43]乎民無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44]乎有天下而不與[45]焉!’堯舜之治天下,豈無所用其心哉?亦不用於耕耳。

“吾聞用夏變夷者[46],未聞變於夷[47]者也。陳良,楚產也,悅周公、仲尼之道,北學於中國。北方之學者,未能或之先[48]也。彼所謂豪傑之士也。子之兄弟事之數十年,師死而遂倍[49]之。昔者孔子沒,三年[50]之外,門人治任將歸,人揖於子貢,相向而哭,皆失聲,然後歸。子貢反,築室於場[51],獨居三年,然後歸。他日,子夏、子張、子遊以有若似聖人[52],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強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53]之,皓皓[54]乎不可尚[55]已。’今也南蠻鴃舌[56]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師而學之,亦異於曾子矣.吾聞出於幽穀,遷於喬木者,未聞下喬木而入於幽穀者。《魯頌》曰:‘戎狄是膺,荊舒是懲[57]。’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學[58],亦為不善變矣。”

“從許子之道,則市賈不貳[59],國中無偽,雖使五尺[60]之童適市,莫之或欺。布帛長短同,則賈相若;麻縷絲絮輕重同,則賈相若;五穀多寡同,則賈相若;屨大小同,則賈相若。”

曰:“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或相倍蓰[61],或相什百,或相千萬。子比而同之,是亂天下也。巨屨小屨[62]同賈,人豈為之哉?從許子之道,相率而為偽者也,惡能治國家?”

【注釋】

[1]神農之言:神農氏的學說。神農是上古傳說中的人物,“三皇”之一,主要的功績是教人從事農業生產。春秋戰國時期的農家將他們的學說假托為“神農之言”。

[2]許行:戰國時期農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3]踵:至、到。

[4]廛:房屋。

[5]氓:移民。

[6]捆屨:編織草鞋。屨,草鞋。

[7]陳良:楚國的儒者。

[8]耒耜:木叉和犁頭。這裏泛指農具。

[9]未聞道:這裏指沒有聽說農家的學說。

[10]饔飧而治:意為自炊為食,兼治國家大事。

[11]厲:害。

[12]冠素:頭上戴著白色絲絹。

[13]害:妨礙。

[14]釜甑爨:金屬製的鍋;即用鐵鍋和甑子做飯。

[15]陶冶:製造瓦器的工具叫陶,製造鐵器的工具叫冶。

[16]舍:相當於方言“啥”。

[17]宮中:家中。秦漢以前,房屋無論貴賤都稱為“宮”,秦漢以後才專指帝王的住所。

[18]大人之事:即替國君教化百姓。

[19]小人之事:指農民、工匠、商人和平民的事。

[20]路:奔波。

[21]治於人:被別人管治。

[22]食人:拿東西給別人吃,即供養別人。

[23]食於人:被別人供養。

[24]登:指莊稼成熟。

[25]逼:逼迫。

[26]敷治:分治、分管。

[27]掌火:指主管放火焚燒山林的事。

[28]疏:疏通。

[29]瀹濟漯:意為疏通濟水和漯水。濟水和漯水是古代的河流名稱,在現在的山東省境內。

[30]江:大江。

[31]後稷:名棄,相傳是周的始祖,為堯、舜主管農業工作。

[32]樹藝:種植。

[33]育:養育。

[34]人之有道也:這裏指做人之道。

[35]契:姓子,相傳是殷的祖先,堯、舜時擔任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