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功課

||體驗更多快樂讀書功能

臨近晌午,王策才和顧安然把話說完。

他是連連保證,一定會把買地的事情辦妥當,讓顧安然安心備考,不用為這些瑣事操勞,顧婉又從賬上給他多支了百兩紋銀,讓他往衙門裏疏通疏通。

既然要在涯州落地生根,和衙門皂隸處好關係至關重要,所謂縣官不如現管,閻王好見小鬼難搪,顧婉將來還想在涯州開鋪子做生意,和衙門小吏打交道的機會很多。

兩兄妹一直把王家兩口子送出大門,目送他們離去,這才回返。

顧安然喝了一點兒酒,顧婉秘製的果酒,香醇可口,後勁也十足,他雖然飲得不多,到也帶了幾分醺然。

見他麵紅耳赤的樣子,顧婉搖搖頭,沒讓王大伸手,親自捧了一盆熱水,拿熱毛巾給自家大哥擦了把臉,又給他端來一杯醒酒茶,喂著他喝下去。

一杯略帶一點兒苦澀的溫茶水喝完,顧安然吐出口氣,神清氣爽,笑道:“婉娘這醒酒茶真是不錯,一杯喝下去,身子立時就清爽了。”

那是當然,前朝的宮廷秘方,十點積分才能買上一兩半,還是特價,顧婉嘴角抽搐了下,她也就對大哥舍得,換了別人,想喝都沒有。

清醒過來,顧安然就坐到書房專門為他打造的書桌前開始讀書。

集賢館的招生試定在九月初八,離現在還有小半年的時間,顧安然雖然自以為學識不錯,可麵對顧一清顧師的親自考核,到底還是心下緊張,最近一段時間,把他以前通讀過的典籍,也通通搬出來溫故知新。

顧婉也跟著進了書房,一眼看到亂糟糟散落在桌子上,地上的書本,就覺得眼暈,哭笑不得:“大哥,你不是最愛惜書籍了,怎麽弄得這麽亂?”

好在書房裏的家具書架都打磨的沒有半點棱角尖刺,到不曾刮壞書頁,顧婉隨手把地上的書本揀起來看了看,什麽《論語》、《孟子》、《尚書》、《禮記》……都是莘莘學子求而難得的好書,一一把書冊按照次序放入書架,排列整齊,轉過頭,就見顧安然愁眉苦臉地盯著一本《道德經》發愣。

“大哥,你也別太急躁了,顧師的考核,隻是入門考核而已,不可能要求你當個經學大師。”

顧婉歎了口氣,她也知道,自家大哥壓力很大,現在顧家隻有他們兄妹兩人,大哥平日裏雖然不說,卻把父親去世前說的話,牢牢記在心裏,一心一意要讀書上進,好在曾經對他們孤兒寡母,百般鄙夷的顧氏族人麵前爭一口氣。

顧安然一抬頭,見妹子眼睛裏略帶憂色,揉了揉眉心,笑道:“大哥沒事兒,稍微有些感慨罷了,以前讀書不多的時候,覺得自己已經學的相當不錯,可隨著讀書漸多,到總有不足之感。”

顧婉頓時莞爾,這是好事,所謂學無止境,要是大哥沒有這種緊迫感,她才要擔心呢。

顧安然揉了揉顧婉的頭發,臉上的神情漸漸柔和:“何況,我比別人要幸運得多,有一個聰明絕頂的小妹妹,咱們家的藏書讓你這麽一規整,條理分明,讀起來比旁人可容易多。”

這不是假話,顧安然也沒想到,他家稚齡的小妹妹,這般心靈手巧,家裏的藏書,都讓她分門別類,歸放整齊,還專門抽出了足足半年的時間,列了一個大大的目錄,書籍原作,和它的各種注疏,分門別類的列在一起,簡單明了。

但是,書籍太多,一卷原作,後人的注疏論述,就浩如煙海,其中還頗有矛盾之處,各有道理,他一個才讀了幾年書的小學子,想要把這些都弄明白,根本不可能,幸虧守孝三年時光,他沉浸書海,通讀經義,到是把底子打的相當紮實,要不然,麵對這麽多的書,恐怕都沒法下手。

“哎,咱們家的藏書太多了,也不知道何時才能讀完……”

聽到大哥的話,顧婉掃視了一眼把四壁書架排的滿滿堂堂的書籍,也咋舌,實在沒想到,他們家的藏書已經這般多了,除了有娘親留下來的那些書籍之外,三年守孝生涯中,顧婉往家裏添置的書籍,更是數不勝數,估計很多逃過戰禍災難的世家,家裏的藏書,都不一定有他們家這麽多。

眨眨眼,顧婉低下頭,笑眯眯地給大哥磨墨,“大哥,讀書本來就是一輩子的事情,多少大儒皓首窮經,也不敢說把經義都讀透,你著什麽急,要是自己讀書不難,你也用不著去集賢館,拜名師啊!”

顧安然點頭,安安靜靜地坐下來。

雖說話裏話外寬慰自家大哥,顧婉心裏,對這次考核還是挺重視,畢竟有上輩子的經驗,聽說集賢館第一批招收的學生,絕對是萬裏挑一,好一批本已經享譽盛名的才子都被刷了下去,真能入顧師眼睛的,少之又少,但每一個,都被顧師視為嫡傳弟子,將來慶朝新立,這一幫人便是肱骨之臣。

“要是能拿到顧師的文集,還有他以前在嵐山學院任教時,批改過的卷文,出過碘目就好了。”顧婉歎了口氣,雖然對自家大哥的才學有信心,可競爭的人實在太多,如果不做好準備,萬一陰溝裏翻船,那對大哥的打擊可就大了。

但現在又不是二十一世紀,有萬能的網絡在,有各種考試攻略,各界考題都有名師點評,隻要肯下功夫,保證有人嚼碎了給你硬喂下去,現如今,恐怕隻有顧一清的門徒故舊,才能得到他批注的文集,揣摩出他可能出什麽樣碘目了。

顧婉上輩子讀的書不少,身為侯府夫人,人麵也廣,可集賢館的考題,她卻是沒能耐看到的,而且,她當時對這些也不關心,從來沒想到要關注。

“……要不然,給沐家那位七公子送封信。”

顧婉蹙眉凝思,涯州是沐家的地盤,顧一清在涯州創辦集賢館,又很明顯是給沐家培養人才,那位七公子,應該多少能說得上話,再說,即使他拿不到‘內部參考資料’,一般的參考資料,總該有的吧。

小說所有的文字及均由書友發表上傳或來自網絡,

門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