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選秀

日子如流水一般,轉眼就到了選秀那一日。

應選的秀女們在神武門外走下騾車後,分滿、蒙、漢排成三列,由太監引入宮中。

先由專門的公公檢查眼、耳、鼻、頭發、皮膚等,再用尺子連手腳,觀察其走路儀態。

而後在宮中呆滿一個月,由專門的姑姑教導規矩,並判定其性格,作風,智愚,賢惠與否,挑出“秀色奪人,聰慧壓眾”的秀女。

等到真正初閱的時候,時間已經過了近一個月了。

祈祥宮裏,一大早的王密蘅就爬起來梳洗,用膳,隻為了今日的初閱。

這一個月裏,她耳邊聽到的多是進宮參選的秀女,儲秀宮多了多少美人,也想親自去瞅瞅開開眼界,隻礙著身份不同,不好去罷了。

如今,到了初閱,終於是可以正大光明的去瞧了,她卻不像前些日子那般有興致。

不過也好生的裝扮了一番,才帶著秋梅去了體元殿。

體元殿,便是此次初閱的場所。

趕到體元殿的時候,德妃與榮妃已經到了,隻等著宜妃一人。

昨夜,康熙翻了宜妃的牌子,少不得要耽誤些功夫。

王密蘅剛一進去,德妃和榮妃俱是一愣,視線全都落在她的臉頰上,眼睛裏滿滿的都是不可置信。

好半天,德妃才回過神來,笑著上前拉住王密蘅的手:“老天保佑,可算是好了。”

王密蘅在心裏頭腹誹了一句,隻想著,這德妃真不愧是城府極深的人,當下便能說出這些話來,也難怪康熙待她與旁人不同了。

這般會說話,哪怕知道所言不實,聽起來也覺著舒坦。

聽著德妃的話,榮妃這才給王密蘅道賀恭喜:“恭喜妹妹了,一早就知道妹妹是福澤深厚之人,皇上知道了肯定高興。”

說著,不著痕跡地瞧了一眼站在那裏的德妃,拿起帕子掩了掩嘴角,眼睛裏分明帶著幾分奚落。

王密蘅雖不懂她心裏頭的彎彎道道,卻也瞧的出來,榮妃的心情是真不錯。

等到宜妃過來,又應付了一番,才落座。

落座後,宜妃在德妃的耳邊低語了一句,也不知說了什麽,德妃倒是彎了彎嘴角。

王密蘅坐在那裏,隻聽著太監尖細的聲音過後,秀女們就一批一批的進入殿內。

五列三排,都極有規矩的站著,看起來,當真是顏色極好。

四人坐在上頭一同選看,因著是初閱,聖駕並沒有親臨,貴妃薨逝後,四人協理六宮卻是以德妃為首,這個時候,德妃自然也不矯情,問了幾句話,或是留牌子,或是撂牌子,從始至終麵上都帶著淺淺的笑意,一點兒都看不出心裏頭的介意。

倒是宜妃,昨晚才承寵,如今瞧著這些或是溫柔乖巧,或是漂亮可愛的年輕女子,心裏頭不免犯酸,麵上也露出幾分不快。

王密蘅坐在高座上,隻覺著眼睛都快要不夠看了,這一個個窈窕淑女,性子卻也不同,有的端重,有的活潑。

有幾人說話,分明帶著幾分孩子氣,聽的王密蘅險些笑出聲來。

整整選了一日,才留下幾十個秀女,依著規矩,都住在了儲秀宮,等著康熙親選。

在此期間,各宮的妃嬪會時不時的宣秀女過去,陪著說些話,順便也瞧瞧這些秀女的性子。

旁人都這般做了,王密蘅自然也不好端著。

隨意傳了兩個秀女過去,說了一會兒子話,全都是中規中矩,笑不露齒行不搖頭,除了相貌不同,舉止投足間竟看不出什麽差別,心裏頭也暗暗感慨了一番。

等到複選那一日,自然不用王密蘅她們操心,由太後和康熙親自挑選。

到了最後,留了牌子的不過十幾人,其中最為風光的便是瓜爾佳容鴛,剛入宮便封為嬪位,由不得讓人注目。而另外的十多個貴人,常在,答應,顯然就不那麽夠看了。

祈祥宮裏

聽著秋梅將打聽來的消息說完後,王密蘅才點了點頭道:“當真是盛寵,一入宮就封了嬪位,皇上還讓她住在翊坤宮,還真是讓人羨慕。”

秋梅眼中的閃過一抹異樣:“翊坤宮是好,可咱宮裏也不差,她是三品協領祜滿之女,又出自瓜爾佳一門,皇上自然看重些。”

說這話的時候,秋梅頗有幾分底氣,這幾日王密蘅恢複了容貌,祈祥宮上上下下都跟著高興。

唯一不足的,就是皇上都有好些日子沒到祈祥宮了。

之前,主子臉沒好的時候還時常過來陪主子坐坐,這些日子選秀,皇上有了新人,主子這裏竟是一步都不踏入了。

好在,昨日皇上派李公公送了好些賞賜,看那樣子,主子痊愈的事情皇上定是知道了。

隻是這些日子,皇上要陪著新人,怕是顧不上祈祥宮了。

聽著秋梅的話,王密蘅隻笑笑,沒有說話。

這樣,才是她了解的康熙,總不能,因為她,冷落了進宮的新人。

進宮這些年,兩人之間早就有了默契,如今他身邊有了新人,不能不寵幸,自然不會來她這裏看她臉色了。

這話,是前些日子康熙自個兒說的,當時還被王密蘅沒好氣的頂了回去。雖然知道是句玩笑話,卻也明白,新人進宮的這段日子,康熙是不會過來了。

全當,是給自己放鬆了,什麽都不用想,也不用應付康熙,睡醒了喝喝茶翻翻書,累了就躺著休息一會兒,日子也是格外的愜意。

她這樣想,祈祥宮上上下下卻並不同樣的心思。

等到晚上,王密蘅才用完膳,有一下沒一下的翻著手裏的書,秋梅進來小聲地在她耳邊說了一句話:“主子,皇上今日翻了和嬪的牌子。”

前些日子,康熙先是寵幸了才剛選進宮的通貴人,後又傳召了答應易氏,和嬪那裏,卻遲遲不見傳召,聽說和嬪心急,私下裏打點了不少銀子,可她才剛進宮,縱然是封了嬪位,也沒有根基,花出去不少銀子,卻連皇上一麵都沒見到。

總不能,讓她“偶遇”皇上,讓皇上覺著她不知廉恥吧。

新人進宮,總是有些顧忌的。

如今,終於是等到了被康熙寵幸的這一日。

過了這一晚,她就是後宮裏名副其實的主子了。

王密蘅無意這個話題,隻吩咐她去偏殿將允禑帶過來。

小包子一點一點的長大,已經成了白白胖胖的小正太,再過些時候,就要到上書房學習去了。

她這個兒子極為聰慧,幾乎到了過目不忘的地步,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都學會了。

他性子沉穩,和尋常的孩子不一樣,又很愛看書,王密蘅便讓人找來許多書,有的是啟蒙的,有的有幾分深奧,都堆在一起放在他房間裏。

每每見著一丁點兒大的小包子認認真真看書的時候,王密蘅總會生出一種“吾家有兒初長成”的感覺。

一會兒功夫,就有嬤嬤領著允禑走了進來。

“兒子給額娘請安。”

小小的人,見著她卻是一本正經的請安,王密蘅想要阻止,卻隻坐在軟榻上笑著看著麵前的人。

等他請安後,才伸手將他拉了過來。

“額娘給你的書,可都看了?”

允禑想了想,才答道:“嗯。”他抓了抓腦袋,像是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不過兒子有一處不懂。”

王密蘅不免有些詫異,卻笑著問道:“說給額娘聽聽。”

“兒子見著《後漢書·孔融傳》中曰:‘年四歲時,與諸兄共食梨,融輒引小者。’大人問其故,答曰:‘我小兒,法當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兄大弟小,兄之於弟是強者,弟之於兄是弱者;梨有大小,大梨乃大利者,小梨乃小利者。強者占大利,弱者占小利,何來謙讓?為何將強者讓大利於弱者才叫謙讓,可見此人城府極深。等到後時,才拋棄妻子,落得眾叛親離的下場。此種謙虛,兒子以為虛偽之至,以博名利而已。”

聽著小包子侃侃而談,王密蘅張了張嘴,卻是說不出一句話來。

這哪裏是聰慧,分明是聰慧異常。雖然早就知道允禑不同於常人,如今聽見此番論調,王密蘅還是有些被嚇到了。

這小小的腦子,怎麽能想了這麽多?

沒聽到王密蘅的回答,允禑不解地問道:“額娘,兒子說的不對嗎?”

王密蘅想了想,才對他說道:“當然對,孔融讓梨乃是謙虛禮讓的典範,隻需懂得適當的禮讓便可,若任何時候都要讓,沒得扼殺了天性。”王密蘅說著,摸了摸小包子的腦袋,笑道:“額娘怎麽不知道,允禑這麽聰明,這種道理都能悟出來。”

聽著王密蘅的話,小包子這才感到有些不好意思。

沒等他開口,王密蘅又道:“不過,你需謹記,既為典範,便是不可撼動之物。縱是心裏明白,也不要宣之於口,免得得罪了人去。”

“是,兒子明白,兒子隻說給額娘一人聽,連皇阿瑪都不告訴。”小包子的聲音依舊帶著幾分奶聲奶氣,說出的話確實格外的穩重。

一時間,王密蘅不知道是該慶幸自家兒子這麽聰慧,還是該發愁兒子太聰慧了。

王密蘅輕聲道:“允禑,記著額娘的話,千萬不要讓人知道,你那些都學會了。”

小包子很是明白,點了點頭,道:“是,額娘,兒子記著一句話:低調行事,才是生存之道。”

王密蘅覺著,自己對於兒子的聰慧,又一次被刷新了。

等到第二日的時候,王密蘅才見到了前來拜見的和嬪瓜爾佳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