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領主天下 一百七十六章 分化

劉全帶著部下萬餘士兵來到和州城外十裏的地方,那裏早有一彪人馬在候著他。

那彪人馬為首的是一個騎著一匹身量高大,毛色光滑如綢緞的黑色戰馬的紅袍小將。那小將右手斜斜舉著一杆亮銀槍,身後是數百名衣甲鮮亮的精騎。那些精騎人人身上散發著一股殺氣,不動如山,讓劉全有一種隱隱的壓迫感。

那小將看到劉全一行,高聲笑道:“劉將軍別來無恙啊!”

劉全定睛一看,這人可不正是李成棟的外甥李本深麽。昔日李成棟舅甥兩人在高傑的麾下效力,和劉全是見過的。此時劉全也知道李成棟舅甥二人降了蕭毅的事情。此時看他鮮衣怒馬,神采飛揚,再想到自己生死未卜,不由的心中黯然,隻是勉強笑道:“李將軍久違了!”

李本深何等精細之人,瞥見劉全的表情便知道他心中很不爽利,於是也不多說,隻是道:“劉將軍,蕭總兵知道劉將軍審時度勢,今日率軍來投效秦國公,共同抗擊韃子,所以命本將在這裏恭候大駕。這就請劉將軍和本將一起去城中參見總兵大人吧。”

劉全張了張嘴想說些什麽,但是卻終於什麽都沒說出來。本來按照他的想法,自己現在暫時還沒有答應投靠蕭毅,想著以自己手中的這些人馬作為籌碼為自己換一個較好的結果。可是李本深剛才卻說他就是來投效的,直接堵死了他的退路。而且那兩名使者帶回來的話讓他更是沒有勇氣提出自己的要求了。他若是此時稍有舉動或者遲疑,興許就會立刻惹來殺身之禍了。

劉全歎了口氣,轉身吩咐了幾句便帶著一幹將領跟著李本深一起向和州城行去。他的手下兵丁原地紮營,等待命令。這些士兵本來都是明軍士兵,對於投靠蕭毅是沒有一點心理負擔的。所以在李本深留下的幾百精騎的監視下很快的紮起了營寨。

其實就在五裏之外,蕭貴帶來的五千騎兵也在隨時待命出擊。隻要這些士兵一有不軌的舉動,立刻就會撲過來將他們剿殺。

劉全帶著一幹將領進了和州城李成棟大營的中軍大帳。前頭領路的一名士兵撩開了大帳的簾子,劉全邁步跟進,發現帳中居中而坐著一位銀盔銀甲,麵目英俊的年輕將領正冷冷的看著自己,心中一顫,知道這位定然就是那秦國公手下頭號大將蕭貴了,急忙帶領眾人趨前拜倒道:“末將劉全等參見總兵大人。”

蕭貴淡淡笑道:“劉將軍,秦國公聽說你深明大義,願意率所部人馬加入定北軍中,國公爺很是欣慰。國公爺說了劉澤清狂妄無知,送了性命,那是他咎由自取,與他人無關,所以請劉將軍和諸位將軍且放寬心。國公爺寬宏大量,一向用人都是唯才是舉,隻要諸位有真本事,那自然是前程無憂的。”

劉全和諸將一聽心中都是一鬆,知道自己的性命是保住了。尤其是劉全,多日以來的籠罩在他心頭的那厚厚的陰雲似乎也被陽光給穿透了,一直惶恐不安的心情此時安定了很多。

“末將等多謝國公爺不罪之恩!多謝總兵大人寬宏大量!末將等定當誓死報效國公爺!”眾人齊聲道。

蕭貴笑道:“諸位請起!隻要諸位將軍記住自己今天的話就好。國公爺一向都是賞罰分明,隻要諸位好好的表現,國公爺自然是不會虧待各位的。但是若是有人首鼠兩端,那劉澤清就是他的榜樣。諸位都是聰明人,想必都知道該怎麽做吧。”

眾人心中凜然,齊聲道:“末將等謹記總兵大人教誨!”

蕭貴看著眾人反應,微微點點頭,目光卻看向了劉全。

劉全一看蕭貴那似笑非笑的神情,心中一動,立刻道:“總兵大人,承蒙國公爺收留我等,末將感激不盡。為了讓將士們早日心安,末將請求派人去傳令城外的將士,讓他們知道國公爺的恩澤。”

蕭貴的眼神中閃過一絲失望,這個劉全到底是在劉澤清身邊混過的人,根本不給自己一個收拾他的機會。

蕭毅本來不想殺這劉全的,可是根據軍統司的調查,這個劉全手中的劣跡實在太多,劉澤清幹下的很多壞事都有他的參與。而且此人更無一點的軍事才能,所以他在蕭毅的黑名單上那是非死不可的。但是劉全又不能說殺就殺,總得找一個能過得去的借口。若是一個不好,很有可能會引起他手下士兵的嘩變。定北軍雖然不懼,但是這顯然不是蕭毅願意看到的。蕭貴的強硬態度和李本深的話都是對於劉全的刺激,隻要他一有舉動,定北軍立刻就會以伺機叛亂將他剿殺。可是這人實在是有些眼力價的,目前讓蕭貴根本沒有找到一點機會。

蕭貴看著滿臉懇切的劉全,心中暗忖道就讓你多活一會吧。於是笑道:“還是劉將軍想得周到。就按你說的去吧。”

當劉全的命令傳到後,手下的士兵都是歡呼雀躍。他們早就聽說定北軍的待遇好,軍餉高,而且還很威風。能成為定北軍的一員那是作為軍人的一種光榮。

當這些士兵都安心之後,蕭貴帶來的五千騎兵在李本深的帶領下迅速的將劉全手下的士兵們全部繳了械,並且將他們按照一百人為單位分散了開來。

當這些士兵惶恐不安的看著那些騎在高頭大馬上戰刀雪亮的騎兵,以為他們馬上要發動對自己的屠殺時,卻聽見一個洪亮的聲音說道:“你們都聽好了,定北軍是不收孬種,不收軟蛋的。你們以為想進定北軍就那麽容易嗎?你們以為那一個月二兩銀子的軍餉就那麽好拿嗎?你們要想成為定北軍的一員,必須去靠你們的本事爭取,而不是旗幟一換,戰衣一換就是定北軍了。”

眾人聞聲看去,隻見一個身材適中,但是卻是一臉威嚴的將軍騎著一匹全身毛色純白的戰馬,身後帶著數十名精騎向人群中緩緩而來。這人正是李成棟。

一名士兵大喊道:“可是憑什麽李成棟手下的兵投降了韃子又投降了秦國公都可以直接吃上定北軍的軍餉,而我們還是大明的兵卻不能。這是他娘的那門子道理?”

李成棟臉上閃過一絲不自然,但是他還未開口的時候卻聽到一個威嚴冷峻的聲音道:“哼?有人不服?那好,如果你們也能和數萬韃子拚死廝殺上一夜的話,本總兵也會讓你們直接吃上一個月二兩銀子的軍餉。李成棟將軍和他的部下已經用他們的武勇證明了他們的本領,證明了他們也是鐵骨錚錚的漢家兒郎。那麽你們呢?你們用什麽來證明你們的有資格拿到這二兩軍餉?你們的武勇在哪裏?難道就是體現在禍害百姓身上嗎?”

李成棟循聲望去,看見蕭貴正騎在戰馬上在一眾親衛的簇擁下緩緩而來。他的眼光掃向哪裏,哪裏的士兵就低下了頭。

蕭貴的話讓這些士兵心中慚愧。他們這一年多來卻是在廬州府做了不少的壞事,禍害了不少的老百姓。相比較他們而言,李成棟的部下雖然降過韃子,但是人家卻是真刀真槍的和韃子幹過的。而他們這些人卻是一聽到韃子來了都雙腿直打哆嗦。兩下這麽一對比,他們就甚麽都不是了。於是,再也沒有人再叫囂了。

蕭貴看著他們不再叫囂,衝李成棟點點頭。李成棟會意,大聲的道:“秦國公有令,凡是願意繼續當兵殺韃子的,站到左邊,來日參見統一的招兵考核。隻要考核通過,軍餉待遇和定北軍其他士兵毫無二致。若是不願意繼續當兵的,站在右邊,每人發給一兩銀子的盤纏回家,決不為難與他。但是若是回家之後有敢投靠韃子的人,定北軍一定會要他狗命,而且會將他全家誅殺殆盡,一個不留。現在開始選擇。”

聽了李成棟的話,人群中一陣**,但是在周圍騎兵雪亮的戰刀威脅下人群開始分化起來。士兵們陸陸續續的走向左邊或者右邊。定北軍的騎兵騎著戰馬來回的維持著秩序。

這萬餘人的隊伍用了好半天的時間才終於分成了兩隊,站在左邊的大約有七千多名,其餘的三千多名都是站在了右邊。他們這些人大部分都是靠著軍餉吃飯,身上又沒有什麽一技之長,若是不當兵了那還真不知道幹什麽去。

這樣一來,也有個好處就是把那些意誌不堅或者心懷叵測的人能排除在外,而且還保證了兵源的素質。蕭毅不打算像左良玉,劉良佐之類的看起來擁兵數十萬,十數萬的,但是打起仗來就是個個慫包。他要走的是精兵路線。用最高的軍餉,招最好的兵源,最嚴格的訓練來鑄就戰鬥力最強的軍隊,讓每一個士兵都是能戰之士,敢戰之士,而不是在戰場上打醬油,瞎起哄的慫包。

此時天色已經漸漸暗了下來,蕭貴讓人將那些願意留下來參軍的士兵帶到了安排好的營地去休息。那些不願意繼續當兵的則是留在原地宿營,並且派人監督。

次日,蕭貴給那些不願意繼續當兵的士兵每人發了一兩銀子的盤纏就遣散回家了。至於剩下的那些士兵則是在李本深帶人開往滁州城。

而劉全和手下一幹將領則都是被單獨由騎兵護送著向滁州而去。

至此。劉澤清手下的人馬就此消散。廬州府的防務空虛,按照蕭毅的命令,蕭貴派了四千名騎兵進駐了廬州府。

當打著“蕭”字大旗的定北軍騎兵進入合肥城中的時候,城中的百姓是夾道歡迎。百姓們早都聽說過定北軍的傳奇事跡,很多人都是攀上了房頂,爭先觀看。很多大姑娘小媳婦也是擠在人群中紅著臉看著那一個個長相英俊,不苟言笑的騎兵,和身邊的姐妹們指指點點,互相調笑著。

定北軍這支騎兵進入城後因為秋毫無犯的嚴明軍紀讓廬州府的百姓心中都是迅速安定下來,原本有些蕭條的市麵也是很快的繁榮起來了。

當蕭貴帶著騎兵向和州進發的時候,秦國公府中也在籌備一場宴會。宴會的主人當然就是秦國公蕭毅了,宴請的賓客則是在江南頗有名氣的徽商汪氏兄弟。

汪氏兄弟根本沒有想到自己這禮才送上,第二天秦國公就要見他們,而且還是在府中親自設宴招待他們。這讓兩人很是有些受寵若驚。他們雖然平日裏多跟達官貴人打交道,但是能夠和國公層麵的貴人打交道這可是第一次。兩人接到徐華傳來的消息後是既意外又驚喜,開始琢磨著送什麽禮物才好。

昨日拜見知州大人都是那麽大的手筆,今日要見國公爺,那可得送什麽禮才好。兄弟兩人商量了半天,終於想出了一個妥當的辦法。

汪有德道:“大哥,這國公爺行事向來不拘小節,很有男兒豪邁之風。而且他現在正在招兵買馬,定然需要大量的銀錢作為軍餉。不如你我兄弟以犒軍的名義捐上一大筆款子,這既拿的出手,也表示咱們兄弟的一片赤誠之心。大哥覺得如何?”

汪謙德沉吟了一下笑道:“二弟今日開竅了。聽說國公爺在初進滁州的時候就好不避諱的在大街上收下了商戶捐獻的錢財,我們若是也是以犒軍的名義捐款國公爺定然不會推遲的。但是光是這個還有些不夠,還得再送點別的。比如說給國公府的女眷送點禮物?”

汪有德一聽道:“大哥,我打聽到國公爺和徐知州的千金之間頗有情意,而且那徐小姐一直就住在國公府中。想來遲早都是國公爺的禁臠了。不如我們就給這位徐小姐準備一件禮品,這樣國公爺心中自然更為高興。”

兄弟兩人商定完畢之後便派人去搜羅物色合適的禮物了。汪氏兄弟雖然常年住在揚州城中,但是他們的產業在江淮的大城中基本上都有分號。這滁州城中自然更不例外了。他們剛吩咐下去不久,便有夥計稟報找到了合適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