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陽明出京師

“朕決定了,”閉目思考了一會孝宗終於做出了決定。

劉健、李東陽、謝遷三位閣老,吏部尚書馬文升、戶部尚書韓文、禮部尚書張升、兵部尚書劉大夏、刑部尚書閔圭、工部尚書曾鑒,左右都禦使都督郭振威和史琳全都立馬屏氣凝神等著孝宗說出最後的決定。

決定曆史走向的一刻即將到來。

“朕決定了,傳位給太子。”說完這句話孝宗似乎放下了心裏的一塊大石,感到身子骨一陣輕鬆。

絕對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盡管李東陽已經拿出了“沙丘之變”來提醒孝宗,並且也變相的表明了即位大臣的態度,有心反對的人都已經一位自己要成功了,而心裏支持的人也做好了失敗的準備,但是孝宗的一番話令得所有的人都一時反應不過來。幾個呼吸之後李東陽幾人立馬打算再行勸說,可是已經下定決心的孝宗怎麽會給他他們機會呢。

因此不等幾位大臣再開口,孝宗就已經搶先一步說道:“朕知道你們也是為國著想,但是朕相信照兒不會是那當年的趙惠文王,朕也不會是當年的趙武靈王。當年楊先生還在教照兒讀書的時候曾講到過趙武靈王的事,朕記得那時候照兒聽了此時之後還做過一首詩呢,到現在朕還記得呢。”

“閑來憑吊數春秋,閱盡滄桑土一杯。

本籍兵爭百戰得,卻同瓦解片時休。

祖龍霸業車申恨,主父雄心宮裏愁。

唯有朦朧沙上月,至今猶自照荒邱!”

“這首詩到現在朕還記得啊,當時照兒對朕說,要是趙武靈王能夠不死最起碼趙國的百年霸業唾手可得。百年霸業啊,百年的霸業就因為內鬥而沒了。那時照兒對還說,大明要想永立世界之巔就必須要改掉幾千年來咱們漢人內鬥的缺點。”

“信任,咱們大明的君臣之間、臣臣之間缺少信任。照兒是我生的,是我養大的,我相信照兒不會做出那種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來。所以,我意已決。待照兒出征歸來之時便是朕退位之時。”

“可是?”李東陽幾人還想再說,但是孝宗直接打斷他們說道:“沒有什麽可是的,為君者就要勤勞為國,但是你們看看現在朕連批個奏折都難,還怎麽處理國事。占著這個位子卻不能為國解憂,朕心裏有愧啊。所以你們不用再勸了,就這麽定了。好了,你們都下去,朕累了。”

“是,臣等告退。”勸諫失敗了,李東陽幾人心裏不高興的走了,特別是李東陽現在在心裏都後悔死了,剛才就他一人說出了反對的話,這要是將來傳到朱厚照這個太子耳中他可就完了,“都是劉健和謝遷這兩個人,要不是他倆讓我出頭也不會這樣了。”李東陽心裏悶悶不平的想到。

雖然心裏不高興,但是李東陽還得和劉健、謝遷還有六個尚書去交流一下意見,最起碼幾個人聚在一起商量一下怎麽保證到時候不失勢也是行的。自己這些人都是孝宗朝的老臣了,按照慣例弄不好到時候就不受新君待見了。

剛走到吏部尚書馬文升和兵部尚書劉大夏跟前還沒來得及說話呢李東陽就看見馬文升和劉大夏兩人匆匆的走在了最前麵。仔細一想,李東陽弄明白了,劉大夏是兵部尚書自然是心裏比較支持且希望太子朱厚照提前繼承大統的。而馬文升雖然現在是六部之首的吏部的尚書,但是在此之前馬文是也是幹過好幾年的兵部尚書的。劉大夏和馬文升兩人在太子朱厚照登基時候繼續受到重用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人家現在可是一點都不擔心。

“劉大人大展宏圖之誌的時候可是快到了啊。”走在前麵馬文升向劉大夏恭賀的說道。

劉大夏雖然心裏美滋滋的,但是也不能表現的太過火不是,“哪裏,為皇上出力自是臣的本分嗎。馬大人要不要去寒舍一坐?”

“哈哈,我就等著什麽時候把你那珍藏的幾十年的瓊漿玉液給喝完呢。”劉大夏和馬文升兩人有說有笑的往劉大夏府上走去。

他們倆倒是高興了,可是這邊的幾個人卻去全都看著劉健:“怎麽辦?為國事聽君命,該怎麽辦就怎麽辦。”說完不再理會旁人劉健也一個人走了。

隨著幾人離去,孝宗要提前退位的消息不脛而走,整個北京城的人都在議論紛紛。當然對於普通的百姓而言,他們頂多把這當做一個可以作為飯後一談的談資,因為這件事他們是沒有一點的決定權的,在心裏麵祈禱下一個皇上是一個明君是他們唯一可以做到的事情。

與普通老百姓紛紛談論這件事不同,此時北京城的整個官場上可是異常的寧靜。孝宗這一會可是做了一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情,當文武百官們得知這件事情的時候,所有人都出奇的保持了安靜。不過私底下他們的動作可是一點都不小。

老臣們都在下麵相互探討一下怎麽樣才能繼續受到新君的重用,剛剛走入官場不久的那些人也大都在歡呼雀躍,新君即位了,那他們的機會就多了。他們高興的理由很簡單,有老臣子在那裏占著位子,他們很難上去。新君即位肯定要有一批老臣子下去的,這是慣例,那麽到時候空出來的位子就要有人接替了,這樣又會空出來一批位子,下麵的人再接著接替,一直循環下去,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升官。

就連朱厚照的老師楊延和家裏前來拜訪的人也多了起來。而楊延和也是隻要是來的他就好吃好喝招待著,但是就是不談政事,不收禮物。讓那些前來打算投靠的人除了白吃一頓飯以外什麽也沒得到。

木拓的酒樓的生意也突然的紅火了起來,冬雪作為木拓的親姐姐,現在她做了太子的妃子,那木拓也算是皇親國戚了,這太子馬上就要登得大寶了,到時候弄不好木拓也會封個侯爵當當。

此時整個京城裏麵都在談論著孝宗和朱厚照的事卻沒有人發有此時正一個人收拾了行悄悄的離開了北京城。

這個人就是王守仁,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陽明先生。

弘治十二年的時候王陽明科考高中從此做了官。根據後來王陽明的父親的私下調查那一年王陽明應該是會試的第一名的,隻不過他的運氣不是很好,當年有人私下私通閱卷的考官,一下子就把王陽明給擠到二甲去了,王陽明的父親調查出來之後也沒有過多的聲張,王父對王陽明的要求不高,隻要他能夠高中做個小官到時候別丟他的臉就行了。因為在這之前王陽明實在是把他老爹給氣得不輕,整天神神兮兮的弄得他老爹好幾次被氣的不行。因此王父也就不再要求王陽明在官場上有多大作為隻要他能弄個一官半職保住家業就行了。所以雖然自己兒子受了委屈,但是王陽明的父親也沒有把這件事捅出來,他認為隻要兒子做官就行了,管他第幾名呢。

所以當年科考之後王陽明由於成績關係被分到了不是太好的工部。在工部呆了幾年王陽明也實在是沒什麽作為,整天什麽都不做,幾年下來沒提過什麽有益的建議,幹活也不積極。後來更是認識了天下第一才子李夢陽,從那以後就更不幹活了整天和李夢陽兩人在一起探討文學。幸好他又一個有能耐的爹,要不然早就被撤職了。

不過他這樣子他老爹可看不下去了,我讓你來當官,雖然不指望你有多大作為但是你也不能整天什麽都不做了,讓你老爹我的臉往哪放。於是一氣之下王明陽的父親親自出手把王明陽給調到了刑部。

不過這可讓王明陽惹到了惹不起的人了。當時全國的治安不是太好,各地案件頻發,刑部人手不夠,當然不可能讓王陽明像以前那樣整天做到辦公室裏喝茶聊天了。不得已王陽明也得全國到處亂跑去處理各地大案要案。

有一次王陽明到了陝西處理一件大案,最後在王陽明的神斷之下案子是水落石出了,但是王陽明卻得罪了一個叫做姓談的人。這個姓談的在前幾年那也是小人一個,不但人品不怎麽行,並且還沒有什麽勢力。不過那都是幾年前的了,現在他可是在興平也算是一號人物了。原因嗎就是他攀上了大宦官劉瑾的關係。

劉瑾本姓談,陝西興平人,六歲的時候劉瑾進宮當了小太監,他被一個叫做劉順的人收養了所以最後也就改姓劉了。不過這怎麽也改變不了他原來姓談的事實。

自從劉瑾跟了朱厚照之後劉瑾便越發的有權勢了,特別是這幾年隨著朱厚照地位的提升,作為朱厚照最親近的宦官,劉瑾一直被人們認為是將來最有可能取代王嶽成為司禮監掌印太監的人。所以巴結他的人可是絡繹不絕。

這其中就有一個叫做談耗的人。談耗以前是沒有名字的,他小時候喜歡偷東西所以大家都叫他耗子,時間長了就名字就被叫做了談耗。他沒什麽文化也不想改也就這麽叫著了。談耗雖然沒什麽大的本事,但是他又一個好腦袋。當劉瑾的大名傳到興平的時候這個談耗就動了腦子了,談耗在外麵到處說自己是劉瑾的侄子。眾人雖然不信,但是也怕那個萬一,所以就不敢想以前那樣對他了,更有甚者還真被他忽悠了,不但整天好吃好喝伺候著,還有人給他送錢。

不過談耗也知道自己這樣不長久,於是拿著搜刮來的幾千兩銀子,談耗隻身一人來到了北京城,花錢買通了守門的侍衛之後談耗終於見到了劉瑾。最後在談耗又是磕頭又是送禮又是哭鬧的情況下劉瑾稀裏糊塗的就收了他做侄子。

Ps:還有票的朋友,支持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