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這裏以後屬於大明

烏茲別克族大約形成在明朝前後時期,他們是自古定居中亞地區的伊朗人與11~15世紀之間遷居此地的蒙古或突厥各遊牧部落混合而成的一個新的民族。在以前的欽察汗國也就是金帳汗國的統治時期他們一直生活在金帳汗國的統治之下。而後來隨著金帳汗國的逐漸沒落金帳汗國開始被白帳汗國所取代。而烏茲別克人便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興起的。

在白帳汗國的後期,昔班尼的祖父阿布爾海爾在當時取得了白帳汗國的實際控製權之後聚集了一批和自己相近的族人建立了一個全新的遊牧民族的汗國,這便是烏茲別克汗國。這是烏孜別克族形成當中的重要一步。而後來隨著昔班尼重建烏茲別克汗國烏孜別克族正式的開始在河中地區定居了起來。昔班尼也一直被認為是烏孜別克的奠基人。

現在的烏茲別克族到底有多少人恐怕就連昔班尼這個大汗自己都不清楚,在其祖父阿布爾海爾以及之前的時期的時候烏孜別克族一般都是聚集生活在一個地區,但是在幾十年前由於阿布爾海爾身死第一個烏茲別克人建立的國家滅亡之後在烏茲別克族生活的那片土地之上便爆發了數不清的戰爭,在這幾十年的時間裏由於戰亂無數的烏茲別克人帶著家眷逃離了這裏。

而現在昔班尼重建的這個烏茲別克汗國統治下的烏茲別克人也隻是整個烏孜別克族裏麵的一部分。

不過雖然不知道現在整個族人有多少,但是在自己治下生活的族人的數量昔班尼卻十分的清楚,由於戰亂人數不是太固定,但是一般也都是在九十萬人左右徘徊。現在未來發展農業昔班尼隻維持了十萬左右的大軍,但是如果到了滅族之戰的時候昔班尼自信自己可以聚集起來二十五萬到三十萬左右的大軍。

從本質上來說現在的烏孜別克族還是遊牧民族。隻不過隨著打敗了帖木兒帝國烏茲別克人占領了河中地區之後便開始發生了轉變。作為一代梟雄,昔班尼對於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之間的差距十分的清楚。自古以來遊牧民族出現了無數個,也曾經建立起來了無數個強大的國家,但是無一例外到了現在這些國家不是滅亡了就是已經衰敗了。

昔班尼清楚的知道遊牧民族不具備農耕民族的凝聚力。就像曆史上曾經出現的匈奴、突厥以及蒙古帝國一樣,都曾經強大過,但是卻都是很快的就滅亡了。這就是遊牧民族的特性,沒有凝聚力造成的。在順境的時候那些牧民們便會聚集在一起享受勝利的果實,但是一旦出現逆境了比如不斷的戰敗,這個時候便會出現分裂,無數的牧民在這個時候便會慢慢的離開原來的地方逃到一個新的地方重新定居下來。而那個強大的帝國便是瞬間崩潰。

但是遊牧民族由於是農耕文明他們的生活離不開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所以即便是遇到了很大的失敗他們也都會堅守在那裏。這股凝聚力讓的農耕文明不管是遭受多大的困境都可以通過長時間的修生養息緩過勁來。

正是由於知道了遊牧民族的種種不足,所以在得到了河中地區之後昔班尼便開始想著改變。河中地區是一塊以農業為主的綠洲,這裏不像中亞其他的土地那樣要麽是荒漠,要麽是隻適合牧草放牧而不適合種植糧食的的土地。河中由於處在中亞錫爾河和阿姆河流域以及澤拉夫尚河流域,這裏土地異常肥沃非常適合種植糧食。該地區先後被希臘、突厥、唐朝、阿拉伯等統治。在昔班尼統治之前這裏正在被帖木兒帝國統治,隨著打敗了帖木兒帝國這裏便落到了昔班尼的手中。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昔班尼便開始實施自己農業化的道路,在昔班尼征服河中農業綠洲的戰爭,昔班尼發動的不斷的戰爭一度使得澤拉夫善河流域、卡什卡河流域,吉薩爾盆地等地的農業衰落,播種麵積急劇縮小,其中一部分被變成牧場,部分居民不得不離開農業綠洲,前往山區或城市。

根據昔班尼的手下敗將之一的巴布爾的《巴布爾回憶錄》對戰爭給撒馬爾罕造成的惡果作了描述:“戰士們搶得的戰利品很快就消耗盡了;在我們攻下撒馬爾罕城時,其破壞程度竟達到居民缺少種籽糧需要貸款的地步。這種地方還有什麽可搶呢?”撒馬爾罕被昔班尼占領以後,“大多數鄉村和城市……變成了草原和荒野,……而悲哀的滾滾波濤和無數苦難的激流,把大部份定居居民沉沒於普遍驚慌失措的旋渦之中。”

但是知道農業的重要性的昔班尼並沒有把這些土地置之不理,昔班尼在征服赫拉特以後,立即著手製定恢複生產的一係列措施。他首先處理了土地所有權的問題和恢複對土地的耕作。昔班尼在把土地歸還原主的同時還鼓勵開墾內戰期間荒蕪的土地,那些暫時未能歸還的土地先轉入昔班尼汗的名下,由國庫撥一批款項用於恢複生產。這類土地由農民耕種,其收獲物以賦稅的形式納入國庫。其次,昔班尼很重視修複水利灌溉係統。 就在他攻入布哈拉兩年之後的1502年,橫跨澤拉夫善河的大壩橋落成,此後又修建了一些新的灌溉渠和蓄水池。

可以說這幾年來昔班尼一直在致力於恢複河中地區的農業耕作,而這也是昔班尼一直把軍隊維持在十萬人規模左右的重要原因。不是他不想擴張軍隊,而是形勢所迫。農耕文明不可能像遊牧文明那樣幾乎全民皆兵,想要發展農業就必須要有所放棄。所以為了恢複農業生產昔班尼把大量的青壯年留在了民間讓他們開始耕作。

但是這並不能夠說明烏茲別克汗國沒有那麽多的軍隊,如果想要昔班尼還是可以湊出來一直幾十萬的大軍的。畢竟烏茲別克人也才剛剛開始學習農耕沒有幾年,還沒有完全被農耕化的他們從本質上來說還是遊牧民族的。

而這也是昔班尼在發布了征召令之後能夠迅速聚集起來數萬大軍的原因了。此時的烏茲別克人仍然是聚集的生活在一起,所以隻要昔班尼的征召令一發下去很容易便可以獲得大量的兵源。

在昔班尼發布征召令的第三天,就近趕來的士兵已經達到了將近七萬人,而昔班尼的大軍也一舉突破了十五萬。

但是即便是這樣昔班尼也依然沒有發動反擊,因為這個時候雖然他的軍隊的人數增多了,但是他的實力卻下降了。

這些新來的士兵完全就是一群新兵蛋子,沒有經過訓練,沒有上過戰場,更重要的是他們都沒有武器。而昔班尼此時也沒有辦法立刻變出來數萬的兵器鎧甲,所以雖然軍隊的人數增加了但是這幾萬新兵反倒暫時成了累贅了。

所以為了盡快的讓這些新兵形成戰鬥力,昔班尼一方麵不斷的從烏茲別克各地調集武器鎧甲以及糧草等,另一方方麵也緊急的開始了對這群新兵的訓練。

而這期間昔班尼最怕的便是明軍的偷襲了,要是這個時候袁啟文打了過來了,到時候這些新兵很容易潰敗的,而一旦他們潰敗便很有可能會連累全軍。所以為了穩住明軍,昔班尼這個時候向導了一個辦法,那便是求和。

於是昔班尼便派出了幾位使者來到了烏喇秋別城。但是昔班尼雖然計謀想的很好,但是無奈派去的人表現的稍差了點,在袁啟文和李端澄兩人不斷的逼迫之下其中一個使者竟然說漏了嘴了。這下子昔班尼的計劃徹底的泡湯了,而在知道了昔班尼不是真的求和之後袁啟文直接把幾個使者給扣了起來。既然是來騙我們的那邊是敵人了,對待敵人沒有那麽多的仁義了。

而當天晚上看到自己派去的使者沒有回來,昔班尼便知道他們幾個一定是失敗了,這個時候昔班尼猜測知道了事情真相的明軍很有可能會趁機和自己決戰,所以為了以防萬一昔班尼連夜下令全軍警戒。

不過很快昔班尼便不再擔心了,因為當天晚上,昔班尼從各地調集的將近十萬的兵器終於到了這裏了。這幾天的練兵已經產生了很大的成果,在練兵的時候昔班尼采取一個老兵帶著一個新兵的方法,再加上本身身為遊牧民族對於戰爭他們也不是太過陌生,所以雖然才沒有多少天的訓練但是新兵們卻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戰鬥力了。遊牧民族本來便是征來便能戰,隻不過是戰鬥力不高而已。這幾天的訓練對於他們來說已經足夠了。

新兵訓練的差不多了昔班尼差的便是兵器了,沒有兵器再多的人也是枉然。而當天晚上隨著十萬套兵器的到來,昔班尼最後的短板便補齊了。

這個時候坐擁十五萬大軍他如何會再怕袁啟文。第二天昔班尼將十五萬大軍重新整編,按照訓練的時候的樣子重新整編的大軍還是一個老兵帶著一個新兵,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出整體的實力來。

而當自己大軍的人數到達了十五萬之後,在來到這裏從軍的人便都被昔班尼安排在了另外一個地方,雖然現在烏茲別克汗國的敵人是大明,但是其他的敵人也不能不妨不時。所以在那之後再次聚集起來的人便都被昔班尼安排到了北麵和西麵,在那裏他們將主要防範波斯人以及哈薩克人。

在昔班尼練兵的這幾天,袁啟文他們也沒有閑著。袁啟文一方麵在不斷的加固烏喇秋別城,另一方麵很快便聯通了烏喇秋別和南疆的聯係。這樣烏喇秋別以東所有的土地全都已經和南疆的費爾於納盆地連在一起了。

袁啟文他們並沒有想著通過一兩場戰役來解決昔班尼,因為這根本就不現實。如果此時袁啟文手中有四十萬以上的大軍的話或許袁啟文還可以試一試,但是自己手上卻隻有十萬人都不到的軍隊,這還是加上了李端澄手中僅剩的六千人的情況下的。在前幾天的一戰中,雖然昔班尼付出了一萬八千人左右的傷亡,但是明軍的傷亡同樣也不小,將近一萬人了。

可以說不管是在戰前還是在戰後袁啟文和昔班尼雙方在烏喇秋別的實力都差不多,並且雙方的將領也都是經驗豐富之輩,所以想要短時間內打敗對方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不是所有的戰爭都是靠著奇謀獲勝的,那隻不過是很少的一部分,隻不過是這些戰爭比較能夠引起人們的好奇,所以傳播的比較廣泛,但是事實上大多數的戰爭也是和現代化的戰爭一樣,都是靠的實打實的打出來的,雙方都要經過長時間多次的交鋒,就看誰能夠堅持到最後了,誰堅持到了最後誰就是勝利者,誰中途退出了,誰便是失敗者。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袁啟文想要短時間徹底打敗昔班尼的可能性幾乎沒有,就更不要說弄不好袁啟文還有可能會成為失敗者呢。這裏畢竟是烏茲別克,昔班尼在自己的家裏可以不斷的征兵,而袁啟文卻不能。雖然現在烏喇秋別已經和南疆連在了一起了,但是南疆以及亦力把裏畢竟是大明剛剛獲得的土地,那裏的人民短時間內根本就不可能成為大明的軍隊。

所以袁啟文打算的便是一方麵和昔班尼打一場持久戰,另一反麵在聯係一些盟友。

袁啟文最大的儀仗便是他是大明的將領,而大明的實力遠遠大於烏茲別克。通過南疆袁啟文可以源源不斷的獲得來自大明的物資補給。有了這些再加上堅固的烏喇秋別城,袁啟文堅信最起碼何意和昔班尼打上三個月。到時候袁啟文相信堅持不住的一定是昔班尼,因為烏茲別克沒有那個實力和大明耗下去。

袁啟文和昔班尼之間的關係很快便發生了轉換,之前一直都是袁啟文在進攻,而現在隨著兵力加強了,昔班尼也開始了轉守為攻了。而袁啟文正巴不得昔班尼來進攻呢,自己有著城牆之利,幹嘛不用。一個城牆便可以頂的上數萬大軍了。到時候自己作為防守的一方站在城牆上居高臨下直接便占了上風了,而反觀對方麵對高高的城牆不付出幾萬人的傷亡休想攻入城內。

在整編好之後,第二天,昔班尼親率十五萬大軍對烏喇秋別發動了進攻。但是雖然進攻猛烈,但是確實收獲甚微。向來攻城之戰便是最讓人頭疼的,如果守軍少還好說,但是要是守軍多了,那麽一般情況下不付出巨大的傷亡一般很難攻入城內。

曆來麵對守軍數量眾多的堅城,進攻的一方可以采取的方法便分為三種,一種便是不斷的進攻,靠著人數上的優勢硬是用屍體來填滿城牆。這是最常用,同時也是最殘酷的一種。

第二種便是圍困了,將整個城池都圍困起來,然後等到城內的糧草等用完之後城內自會發生內亂,到時候便可以多下城牆了。但是這一種方法卻隻使用與城內儲備的糧草少,並且進攻的一方不需要短期內獲得勝利的情況下才行。曆來圍困戰打個七八個月的都很常見,而圍困個一兩年才分出勝負的也不少。就像曆史上的宋朝開封之戰的時候金兵足足圍困了開封將近兩年,而二戰時候的列寧格勒保衛戰的時候德軍也足足圍城九百天。

第三種便是很多人都喜歡談論的奇謀了。不過這種方法雖然最為讓人津津樂道但是其實實際之中卻很不好用。大家都不是傻子,哪有那麽容易讓你得逞。

現在昔班尼對袁啟文采取的方法便是第一和第二種的結合了,先打,如果能夠打下來自然是更好,但是如果打不下來就隻能也采取圍困的方法了。不過第二種昔班尼實在是不想使用,因為城內的袁啟文經過幾天的時間已經調集了大批的物資了,想要耗光這些糧草,不知道還要多長的時間,但是昔班尼顯然不想讓這場戰爭進行那麽長時間,時間越長變數也就越大。

從第一天開始昔班尼便發動了猛攻,雖然最後沒有能夠獲得進展,但是昔班尼卻沒有放棄,在自己軍隊出現傷亡的時候,很顯然明軍也不斷的出現了傷亡,昔班尼就是耗也要把城內的明軍給耗光了。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一連好幾天,昔班尼每一天都準時準點的發動進攻,在這幾天的進攻之後,死亡的人數逐漸的增加,幾天的進攻為昔班尼新添了三萬的傷亡,而即便是城內的明軍也同樣不好受,幾天下來傷亡已經逼近兩萬了。

城內,袁啟文和李端澄兩人這兩天在不斷的商量著對策,顯然將近兩萬的傷亡讓兩人有點接受不了了。

“哎,想不到昔班尼竟然這麽不要命的進攻。”看著手中的傷亡報告,袁啟文歎氣的說道。

“是啊,本以為他會采取圍城的方法呢,誰知道他竟然一連幾天都把所有的兵力都投入到了進攻當中。不不過我們這裏傷亡這麽多相信他昔班尼傷亡也不會少了,就看誰先堅持不住了。”這個時候李端澄封分析道。

“哈哈,老將軍說的不錯,估計他昔班尼現在也在頭疼呢,我們死傷了將近兩萬估計他的傷亡也不會低於三萬了,我們耗得起,但是他昔班尼可不一定耗得起了,到時候相信他一定第一個退兵。”

顯然兩人的話也感染了下麵的其他的將領們,剛剛因為巨大傷亡有點低迷的士氣再次恢複了過來。

因為他們說的不錯,城外的昔班尼現在的確是為了傷亡頭疼無比。

就在昔班尼和明軍在烏喇秋別大戰的時候,在整個河中以及河中北部的的確開始出現了大批穿著和烏茲別克人很想的人在到處傳播著一個消息,消息的內容是這樣的:由於昔班尼不經大明允許擅自派兵深入南疆,作為報複現在明軍大將袁啟文親自帶著三十萬大軍深入河中地區和烏茲別克人決戰。現在火占城和烏喇丘別城都已經落到了大明的手中,而且在交戰的時候昔班尼打了敗仗現在已經不得不征召全國之兵來抵擋大明的進攻了。還有據說為了徹底打敗烏茲別克人袁啟文已經奏鳴京師要求繼續加派兵力了。

這則消息有真有假,不過由於交通不方便消息閉塞的,倒是很多人都相信了這個消息。而之後這個消息傳播的速度更加的快了,才短短的幾天便被傳到了哈薩克境內。

“大哥你對這條消息怎麽看?”哈薩克的王宮裏麵,穆倫德克和哈斯木兩人正在商討著對這段時間流傳在哈薩克境內的消息的看法。

哈薩克現在的大汗為穆倫德克汗,但是除此之外哈斯木也同樣掌控者不亞於穆倫德克的權力,這也和哈薩克最初的建立有關。

本身哈薩克和烏茲別克兩個種族便是差不多同出一族, 隻不過當初由於權力的爭奪才會分為兩部。在白帳汗國的後期,白帳汗國的權力基本上都被阿布爾海爾掌控了,而後來阿布爾海爾更是自立為汗,這邊引起了克烈汗以及賈尼別克汗的不滿。克烈汗和賈尼別克汗都為原來白帳汗國巴拉克汗的兒子,本身巴拉克死後白帳汗國應該由兩人之中的一人掌控的,但是阿布爾海爾卻攛掇了權力。作為對阿布爾海爾的反抗,克烈汗以及賈尼別克汗兩人聯合起來帶著一部分投靠自己的部族遠走他鄉從阿布爾海爾的治下分裂了出來,後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慢慢形成了獨立的哈薩克族。幾十年來烏茲別克以及哈薩克之間戰爭不斷便是從阿布爾海爾時期就已經開始的。

哈薩克現在出現穆倫德克為大汗,但是哈斯木也掌權的原因即是哈薩克建立的時候是克烈汗和賈尼別克汗兩個人一同建立的。最開始的時候是克烈汗掌權,克烈汗死了之後便是賈尼別克汗掌權,而在賈尼別克汗也死了之後變成了穆倫德克掌權了。而哈薩克的稱汗便是從穆倫德克開始的。穆倫德克是克烈汗的兒子,而哈斯木確是賈尼別克汗的兒子。正式由於上一代出現了克烈汗和賈尼別克汗都掌過權的局麵才會形成現在穆倫德克和哈斯木共同掌控哈薩克的情況發生。雖然哈斯木沒有稱汗,但是他的權力卻並不比稱汗的穆倫德克少多少。平時哈薩克的大事也都是兩人商量著決定的。

問話的是哈斯木,在有關大明和烏茲別克交戰的情況傳到哈薩克之後,哈斯木便不斷的關注著這件事,他認為這是一個機會,一個消滅自己哈薩克族生死大敵的機會。

在哈斯木關注著這件事的時候,穆倫德克也同樣在關注著,這幾天來他已經派出去了好幾撥探子去打聽情況了。

想了想穆倫德克說道:“大明現在的確是在和昔班尼交戰著,不過卻沒有這個消息說的那麽誇張了。”穆倫德克自然不會輕易相信傳言了,碰到這種事情他肯定得自己去打探一下才行。

“一個多月前的時候,當時大明剛剛打敗了南疆的阿巴拜克獲得了昔班尼夢寐以求的費爾於納盆地,當時昔班尼不知是如何想的便派人偷偷的在費爾於納盆地裏麵轉了一圈。不過雖然他並沒有真的攻城,但是這在大明看來也是一種挑釁所以在解決了阿巴拜克之後大明便出兵河中了。”

“難道真的有三十萬人?”哈斯木問道。

“哈哈,哪有三十萬,頂多十萬人而已,也不知道是誰傳的說大明出兵三十萬。不過雖然隻有十萬但是大明會不會繼續派兵就不得而知了。”對於大明和烏茲別克汗國之間的情況穆倫德克已經打聽的差不多了,不但雙方的交戰人數,就連交戰的細節,穆倫德克都打聽得到。但是他唯一不敢確認的就是大明到底會不會繼續增兵。

“現在他們雙方已經交戰快半個月了,但是卻仍然沒有分出勝負,我看大明的情景他們是不打算再把烏喇秋別和火占城吐出來了,恐怕短時間內雙方不會結束戰爭了。”

“大哥,我們的機會來了。”哈斯木眼中一亮激動的說道。

“你的意思是我們也出兵?”穆倫德克問道。

“不錯,大哥。”站起身來哈斯木激動的說道:“現在昔班尼的全部精銳兵力全都集中到了烏喇秋別和大明決戰,雖然其他地方也有昔班尼剛剛召集的一些軍隊,但是這些人都是沒有上過戰場的新兵,並且好多人連兵器都沒有,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出兵他們根本就擋不住。而昔班尼有大明在一旁牽製著,到時候最起碼可以得到一半的河中地區。”

昔班尼通過征召令已經在全國召集了將近二十五萬人的大軍,但是其中最精銳的十五萬卻集中在烏喇秋別和袁啟文決戰,其餘的十萬雖然人數不少,但是他們卻要防備北麵和西麵波斯以及哈薩克兩個死敵國家的進攻,兵力必然分散,再加上他們都是新兵,戰鬥力肯定有限,就更不要說這一部分新兵裏麵還有很多人沒有兵器呢。烏茲別克汗國在昔班尼手中崛起才剛剛十幾年而已,根本就沒有太多的積累的財富供昔班尼壯大。就連兵器、鎧甲現在的烏茲別克都是十分短缺的,昔班尼把幾乎全國的兵器鎧甲集中到烏喇秋別這才裝備了十五萬大軍,但是剩餘的十萬大軍就沒有那麽幸運了,他們隻有不到一半的人有兵器, 其他的人隻能拿一些木棍加上一個槍頭什麽的當做兵器,真要打起仗來這些東西根本就不管用。

穆倫德克嚴格來說算不上一個一個雄才大略的人,他成為哈薩克的大汗還是靠著自己父親克烈汗的威名,要不然後來穆倫德克也不會被小自己好幾歲的哈斯木給趕走了。但是雖然如此並不代表穆倫德克沒有複仇的勇氣。麵對自己的世仇他還是不會手軟的。所以在聽完哈斯木的一番分析之後,穆倫德克也下定了決心了。打,不但要大,還要狠狠的打。

最後經過商量之後,兩人決定派出二十萬大軍南下河中。這個時候哈薩克的實力還是要比著烏茲別克要強大一點的。在穆倫德克和哈斯木的統治時期哈薩克正式最強盛的時候,人口達到了百萬之眾,而兵力更是達到了三十萬之眾。可以說在實力上現在的哈薩克還是略微比烏茲別克要強大一點的。

當天兩人便下令軍隊開始集結,三天之後,在王庭,二十萬騎兵整裝待發。穆倫德克身為大汗並沒有親自領兵而是任命自己的堂弟哈斯木為元帥領兵南下。

果然和之前兩人預想的差不多,雖然昔班尼為了以防萬一也準備了一些兵力在北麵防禦哈薩克,但是奈何雙方實力差距甚大。昔班尼在北方製備的兵力總共也才五萬左右,並且還都是新兵,但是哈斯木卻帶了四倍於對方的兵力南下。可以說昔班尼安排在北麵防禦的軍隊根本就沒有經過多少抵抗便開始潰敗了。

之後哈斯木抓住機會對烏茲別克的潰兵窮追不舍,哈斯木和袁啟文的想法不一樣,袁啟文是由於兵力原因不可能完全打敗烏茲別克,所以袁啟文的想法就是占領多少領土就守住多少,不貪多。但是哈斯木一方麵有明軍在幫助他牽製著昔班尼的兵力,另一方麵自己大軍的人數又夠多,所以哈斯木根本就不會滿足於一城一地,他的目標最小也是半個河中地區。所以他對那些潰兵全都沒有放過。這個時候隻有消滅了對方的軍隊最後自己才能在以後更好的占領這裏,要不然等以後他們重新聚集起來了可能又要不斷交戰了。

哈斯木兵分多路追著數萬的潰兵接連追殺了三天三夜,最後等到哈斯木下令大軍會和的時候已經有超過四萬多的烏茲別克大軍死於哈薩克大軍手中。

暫時解決了這些潰兵之後哈斯木合兵一處繼續南下,這一回他的目標便是撒馬爾罕這個烏茲別克的都城。在1501 年春的時候,昔班尼在澤拉夫尚河畔的薩爾普爾之戰中打敗波斯與帖木兒係親王巴布爾的聯軍。之後撒馬爾罕統治者阿裏倉皇出城與昔班尼談判,昔班尼處死了這個懦弱的統治者, 徹底占據了撒馬爾罕,之後昔班尼以撒馬爾罕為都城,建立起昔班尼王朝。

作為前後兩個王朝的都城,撒馬爾罕在整個中亞的意義非凡,如果哈斯木也占領了撒馬爾罕的話,很有可能烏茲別克汗國就會像幾十年前那樣分崩離析。

“你說什麽?哈斯木南下了?”哈斯木剛剛南下沒有多長時間消息便傳回了昔班尼這裏,得知消息之後昔班尼大為震驚。可以說他之所以不惜出現重大傷亡也要盡快攻下烏喇秋別的原因就是他怕自己和大明交戰的時間長了周圍的波斯或者哈薩克會趁機侵入烏茲別克。

之前他已經專門在西麵和北麵置兵十萬就是為了防止可能出現的入侵。但是現在不但自己的預想真的發生了,而且還大大出乎自己的意料。哈薩克和烏茲別克不是沒有爆發過戰爭,但是像這種直接出兵十萬以上的還是很少見的。就更不要說這一次哈斯木率領二十萬騎兵南下了,這在之前根本就沒有發生過。

“北麵的守軍怎麽樣了?”昔班尼想這個前來傳遞消息的士兵問道。

“大汗,沒了,五萬大軍全都沒了。”這個人顯然也是剛剛從北麵和哈薩克的戰爭之中逃回來的士兵之一了,想起五萬同胞麵對二十萬哈薩克人時候的無奈,他便直接的哭著把戰爭的經過說了出來,殘忍的殺戮絕對可以攻破任何一個人的心理防線。

“完了,完了。”聽到北麵的五萬大軍已經幾乎全軍覆沒了,昔班尼滿臉的呆滯,他怎麽也沒有想到五萬大軍會這麽快便沒了。沒了著五萬人那北麵的那些城池靠著少量的兵力根本就受不住,還有撒馬爾罕,自己的一切都在那裏。沒了那五萬大軍撒馬爾罕便危險了。

“來人,”昔班尼一聲大喝,很快外麵便進來了兩個待命的親兵,“快去下令前線停止進攻。”這個時候昔班尼知道自己必須要盡快結束和大明的戰爭了,要不然等到撒馬爾罕失守了自己親手建立起來的國家絕對會立馬分崩離析。所以他必須得回去救援撒馬爾罕城。但是他想要回去卻必須得先和大明結束戰爭,要不然到時候前有哈薩克後再加上大明自己就完了。

得到昔班尼的命令,前線正在猛烈的向烏喇秋別進攻的大軍全都停了下來,之後不明就裏的各個將領紛紛來到昔班尼這裏來詢問原因。

哈薩克來犯的事情已經沒法子隱瞞了,昔班尼直接在眾人麵前把這個消息說了出來。

果真聽了昔班尼的話,所有的將領全都大吃一驚,不過之後便是紛紛吵著要現在就回去救援撒馬爾罕。這裏大部分的人的家眷什麽的全都在撒馬爾罕城中,要是撒馬爾罕被攻破了那結果可想而知了。所以他們能不急嗎。

要退兵就必須得先和大明和談,這一點沒有人反對,但是當昔班尼詢問有誰願意作為使者去和大明談判的時候卻沒有一個人站了出來。上一次派出去的幾個使者到現在還沒有回來,生死都不知,他們怎麽還會願意冒險額。

最後還是剛剛獲得晉升的黑胡力都站出來說道:“大汗末將願往。”

黑胡力都站出來總算是沒有讓昔班尼完全失望,“好,那到時候你就和本汗一起去吧。”為了盡快促成和談昔班尼已經打算自己親自去了。

昔班尼的和談好像在袁啟文以及李端澄的預料之中一樣,兩人對昔班尼的到來並沒有多麽驚訝,倒是其他的將領們對此表現出了十分的好奇。

“他還是先堅持不住了。”聽說昔班尼親自前來和談了,袁啟文和李端澄兩人迅速的再一次聚集在了一起商量。

“好,那咱們就去見見他。”

和談在烏喇秋別城內舉行,現在既然是昔班尼求著大明和談,那在那裏舉行和談自然也是大明說了算了。

在昔班尼下令大軍後撤五裏之後,昔班尼帶著不到一百人的親衛來到了烏喇秋別北城之下。之後在派出去人把他們所有的兵器都收了之後袁啟文才下令放昔班尼進城。

在烏喇秋別城內的將軍府裏,昔班尼和黑胡力都代表的烏茲別克和袁啟文以及李端澄兩人代表的大明舉行了一次影響深遠的和談。這次和談標誌著大明正式踏足中亞的開始,並且這次和談深遠的影響了接下裏幾年中亞的形勢。

昔班尼為了盡快和大明達成和談在開始後之後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條件:大明退出烏喇秋別以及火占城,而他昔班尼則保證絕不派兵阻攔,並且昔班尼還承諾他可以向大明稱臣納貢。

昔班尼的條件當即便遭到了袁啟文的拒絕,看著有一點焦急的昔班尼袁啟文淡淡的說道:“聽說哈薩克元帥哈斯木已經率領二十萬騎兵南下了?敢問大汗不知這個消息是不是真的?”

袁啟文說得輕鬆,但是聽到昔班尼的耳朵裏卻不亞於一顆驚雷,就連他這個烏茲別克的大汗也是剛剛才知道這件事,那被圍在烏喇秋別的大明的袁啟文是怎麽知道的,難道?昔班尼不敢想下去了。而當他看到袁啟文那意味深長的微笑的時候,心裏的猜想更加可以確定了,哈薩克南下和眼前這位脫不了關係。

看昔班尼驚訝的說不出話來了,袁啟文心裏更加高興了,“誰讓你昔班尼人品太差了,在整個中亞淨是敵人連個盟友的沒有。你說你不倒黴誰倒黴。”在心裏袁啟文想著。

昔班尼以前倒是有過一個盟友,就是曾經幫助過他的馬合木,不過後來昔班尼為了擴張不擇手段竟然連馬合木都不放過,所以在中亞根本就沒人和昔班尼結盟。

指了指腳下的土地,袁啟文一字一句的說道:“這裏以後屬於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