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朱厚照的苛刻條件
第一道聖旨將錦衣衛嚴厲的嗬斥了一頓,當天整個錦衣衛都有點人心惶惶的,那些普通的錦衣衛底層的人他們不知道發生在錦衣衛以及朝鮮使臣之間的事情,他們隻知道這十幾年來他們一直受到來自皇上的壓製,以至於十幾年來生活的十分的清苦,現在好不容易要換一個新君了,但是太子殿下卻在還沒有登基的時候就將錦衣衛嗬斥了一頓,難道太子殿下也是對錦衣衛十分不滿的嗎,那我們以後的生活還怎麽活啊。別看錦衣衛聽上去威風凜凜的,但是先不說這十幾年來來自朝廷的打壓,就是在以往風光的時候真正活的很好的也隻有那些上層的錦衣衛,像那些錦衣衛底層的人還是和平常人沒有兩樣,生活非常的清苦,而且他們不但沒有得到多少的利益卻還要為那些人承受錦衣衛的罵名。
而那些錦衣衛高層的人確實知道錦衣衛和朝鮮的使臣之間的事情的,當時這件事情辦的時候在錦衣衛的高層還引發了一場不小的爭論,支持的有之,但同樣的反對的也不少,最後還是牟斌這個指揮使拿的主意把那些個朝鮮的使臣全都給抓了。牟斌做了錦衣衛指揮使快二十年了,自從當年梁芳推薦牟斌當了錦衣衛指揮使之後到現在一直沒有變過,可以說牟斌在錦衣衛裏麵是真正的一言九鼎的任務,而那些錦衣衛裏麵的一些家族在得到牟斌的保證之後也是一直十分的支持牟斌。當然那些人最後同意的最關鍵原因就是牟斌是朱厚照這個太子的老師,雖說不想楊延和那樣被重視。但是也比一般的人要好多了,有了這層關係即便朝廷到時候在生氣也不會不看一下太子殿下的麵子。
但是現在隨著這封聖旨的到達,那些人開始懷疑了,因為他們聽到消息說這封聖旨是太子殿下親自命令下的。難道太子殿下要不顧牟斌處置錦衣衛了嗎?
看到發生在錦衣衛的變化,牟斌確實一點都不急,雖然下麵那些人已經到了他這裏好幾次了,都想讓他到朱厚照那裏求求情,但是牟斌卻一直不為所動,他在等,他不相信這件事情就這樣就結束了,根據這些年對朱厚照的了解。牟斌知道朱厚照不是一個迂腐的人,像孝宗那樣偏激的認為錦衣衛就是十惡不赦的,要不是錦衣衛的設立已經成了百年來的慣例了,說不定孝宗早就把錦衣衛拿下來了。但是朱厚照不同。跟在朱厚照身邊的這麽長時間裏,牟斌經常聽到朱厚照說一些有關錦衣衛的話,事關自己,牟斌向來是聽得仔細,根據朱厚照以前的話。牟斌知道朱厚照這個太子對錦衣衛的態度就是錦衣衛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是完全打壓它也不行。
果然如牟斌所預料的那樣,當第一天錦衣衛的人在焦慮之中度過之後,第二天一早上朝廷再一次下了一道聖旨給錦衣衛。不過和第一天的相反的是,這一次的聖旨全然沒有一句批評錦衣衛的話。相反的通篇確實表揚錦衣衛的話,特別是說錦衣衛能夠早點發現駐京師的朝鮮使臣的犯罪活動並且及時采取措施的舉措做的十分的好。不但如此。連帶著錦衣衛這麽多年來拖欠的餉銀什麽的也全都補齊了。
這道聖旨一下整個錦衣衛大院裏的人全都沸騰了,如果放在錦衣衛風光的年代,這樣的聖旨沒有什麽,但是放到現在這個錦衣衛被壓製的快堅持不住的時候,這道聖旨代表著從此朝廷對錦衣衛的打壓要取消了,而他們錦衣衛從天開始可以風風光光的在外麵亮相了。而且一下子把以前那麽多年拖欠的餉銀補齊了,一下子所有人便可以改善一下生活了。
這兩道聖旨牽動著京城之中無數人的心,對於錦衣衛來說這兩道聖旨標誌著朝廷對錦衣衛實行了快二十年的打壓政策要取消了,而且以後他們便可以恢複正常了,隻要以後他們不再像以前那樣肆無忌憚的話他們便可以高枕無憂了。雖然聖旨上麵沒有說明以後錦衣衛要怎麽做,但是真正對於牟斌這些人來說隻要朱厚照的一個意思他們便可以揣摩出來了。
錦衣衛是高興了,而很多的官員確實不高興了,天下文武百官和錦衣衛、東廠之間是天然的對立關係,以前不管是錦衣衛還是東廠都一直被孝宗示意朝廷打壓著,所以那個時候大家都不怕錦衣衛和東廠,想踩就踩想罵就罵,但是現在突然太子殿下要鬆開對錦衣衛的打壓了,這讓那些以前肆意踩踏錦衣衛的人如何是好,按照錦衣衛以前的風格一定不會善罷甘休的,而且錦衣衛再次運作起來起來了那不就是大家的頭上再次懸著了把利劍了嗎。
於是很多人都想上奏折請求朱厚照不要放鬆對錦衣衛的壓製,就連內閣的幾個閣老以及幾個尚書在見到朱厚照的時候也捎帶著提了一下,但是朱厚照卻以自己從來沒有說過要放鬆對錦衣衛的壓製為由不以理會。
這下子大家沒法了,因為朱厚照的確是沒有說過要放鬆對錦衣衛的壓製,不管是口頭上的還是書麵上的,都沒有。雖然隻要是聰明的人都可以從朱厚照下的那兩個聖旨上麵看得出來朱厚照的意思,但是這個東西是大家揣摩出來的,是不能拿來作為依據的,你隻能心裏揣摩,說出來就不管用了,你這樣說到時候朱厚照來個我沒這個意思你就沒轍了,而且萬一給你扣一個妄加猜測監國殿下聖意的罪名可就完蛋了。
最後一下人鬧了幾天之後便沒人在說這件事了,不過一直等到過來好長時間還沒有發現錦衣衛有什麽報複的行動的眾人才知道自己有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不過他們是不會這麽說的,他們隻會說這是牟斌的高風亮節。
而隨著錦衣衛的情況改好還有一個消息被大多數人忽視的就是鄭廣慧悄悄的繼任了錦衣衛指揮同知的職務。這個職務已經空缺了有一段時間了,上一任的兩個指揮同知的其中一個因為年齡太老了便辭官回老家了,而他走後便空出來了一個指揮同知的位置,如果是以前說不定很多人搶著要這個位置。但是由於前段時間錦衣衛還在不斷的遭受打壓,所以這個指揮同知的職務便沒有以前那麽耀眼了,相反的還有好多人不願意繼任這個職務呢,因為你職務越高到時候收到的打壓就越大啊,牟斌是有著朱厚照呢,所以不會有人直接找他的事情,但是他下麵的人可就沒那麽幸運了啊。所以因為種種原因這個職務便被空缺了下來。一直到現在鄭廣慧突然繼任,讓那些重新對這個職務打起了心思的人後悔莫及。
鄭廣慧的繼任指揮同知便是錦衣衛未來接下來兩年內馬上便要展開的關於錦衣衛的改造的行動做準備了。
對於朱厚照和鄭廣慧來說要想真正的對錦衣衛進行改造。必須要滿足三個條件,第一個便是朱厚照繼任皇位,這個事最重要的一個,也是必須要具備的基礎條件。沒有來自皇上的詔令是沒有人敢對錦衣衛有任何改動的。錦衣衛作為屬於皇上的私人情報機構,它的所有改動都必須要來自皇上的準許。現在雖然是朱厚照在監國,而且錦衣衛也暫時聽命於他,但是他卻不具有對錦衣衛改造的權力,要想改造錦衣衛還得先得到孝宗的準許才行。這就和太子在皇帝身邊安插太子一樣,雖然你有能力可以做到這個,但是你卻絕對不能這樣多,因為這樣做了一旦被發現幾乎百分之百被廢。
所以說朱厚照要想有所行動就必須要等到自己繼任皇位了這樣自己在法理上便完全合乎規矩了。
除了第一個條件之外第二個條件就是鄭廣慧必須要能夠全麵掌控錦衣衛。錦衣衛不是一個隻有幾十個人的小機構。他是數目眾多權傾天下的巨大的情報機構,這樣一個機構要想對它進行全麵的手術就必須要能夠控製得住形式才行。要不然一旦下麵有人陽奉陰違甚至胡亂來的話產生的亂子不會小了。
就目前來說,第一個條件和第二個條件都還沒有滿足。朱厚照還沒有繼位,而鄭廣慧還沒有控製得住錦衣為。不過有關錦衣衛全麵改造的計劃卻已經製定好了,而這個也是改造計劃必須具備的第三個條件,這是目前唯一一個已經完成了的。
那一邊朝鮮正使沈貞回到會同館之後也一直沒有閑下來,在處理完了朝鮮使臣的事情的當天,沈貞帶著失望和有點憤怒的心情回到了會同館裏麵朝鮮的會館。
回去之後沈貞開始講這幾天的事情寫了下來,然後讓自己的一個親隨第二天便返程會朝鮮。在書信裏麵沈貞先是講述了一下自己來到大明的路上的見聞以及在京城裏麵的打聽到的消息。
在心裏麵沈貞充分的表達了自己的大明的變化的震驚,沈貞在年輕的事情曾經隨著當年的朝鮮使臣來到過大明,當時的大明還是在憲宗皇帝的統治之下,沈貞對當時的大明記憶猶新,到處都是災民,到處都是貪官汙吏,沈貞記得當年自己一行到達京師的路上被沿途的官府敲詐了不下數十回。除了這些之外在來京師的路上沈貞也見到了好幾起叛亂,而來自錦衣衛、東廠、和西廠的探子隨處可見。可以說當時的大明差不多就是生活在了水生火熱之中。不過當年的沈貞見到那一幕的時候確實心裏越發的高興。
朝鮮作為大明的屬國,雖說這一般多年來一直忠心耿耿的,但是要說沒有私心那也是不可能的。隻要是兩個國家便會有衝突,有利益的糾葛。作為屬國的朝鮮最想看到的無疑是一個衰弱的宗主國而不是一個強大的宗主國。大明的遼東之地以這就是朝鮮渴望得到的,一旦大明變得虛弱了那麽朝鮮就可以出手把這塊土地拿到手了。所以當年看到大明那個樣子之後沈貞才會高興異常。
但是當他這一次以正使的身份再次來到大明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當年可望他一直虛弱下去的大明卻越加的強大了。對於封建社會來說從一個國家地方上民眾的生活水平以及是否有動亂發生便可以看得出來一個國家的國力如何。這一次來沈貞再也見不到當年那些隨處可見的災民以及亂民了,相反的沿途的百姓全都安居樂業。生活大為改善。根據自己沿途打聽到的這些年大明的情況沈貞知道現在的大明比著以前更加強大了,雖然臉上露出了恭賀的笑容,但是在心裏沈貞卻更加為朝鮮的未來擔憂了。
確實大明在孝宗年間的狀況比著成化年間的是好了很多,孝宗在曆史上被成為大明的“中興之主”那也不是白叫的。孝宗多年的仁政以及修養聲息的政策讓大明的國力得到了極大的恢複。在曆史上即便沒有現在朱厚照的戰功,大明在繁榮上麵也不必成祖的時候差了。
而這一世因為有了朱厚照的這個意外情況,現在大明的國力比著曆史上同時期的大明還要好的多了。有朱厚照在孝宗身邊不但有時候會給孝宗一些自己的建議,而且由於有了朱厚照曆史上孝宗晚年犯下的幾個錯誤也沒有發生,並且等到朱厚照長大一點之後通過商業獲得了大量的利潤之後每一年都秘密的交給了孝宗大批的銀兩用意免稅、更換軍隊戰備以及修建水利設施上了。可以說現在的大明絕對比曆史上最好事情的大明還要繁華。在稅收製度沒有絲毫改變的情況下單說稅賦每年便增加了一倍有餘,曆史上此時大明的稅賦折合成白銀就在八九百萬左右,但是現在卻足足達到了將近兩千萬兩了,去年經過戶部統計出來的數字為以前七百萬兩。而今年估計還要增加。當然這些增加也和大明這幾年軍事上的動作不無關係。
首先是在西藏以及青海的動作讓朝廷徹底的掌控了兩地,以前雖然兩地也是大明的,但是大明卻基本上沒有從這兩個地方得到過什麽稅賦,現在大明徹底的控製了這裏以前交給那些法王們的稅賦也要交給大明了。可以說此舉直接增加了兩個省份的稅賦。雖然這兩個省份經濟不怎麽地,但那也是兩個省不是。
而和韃靼以及亦力把裏等之間的戰爭更是讓大明獲利不少。首先戰爭帶動了民間與戰爭有段的商業的繁榮,其次通過戰爭不但讓大明又得到了大片的土地,而且戰爭之爭得到的戰利品也極大的增加了稅賦。現在新得到的河套西部以及天南、天北等地才剛剛控製還沒開始生產,估計等一年之後這些地方安定了說不定又是能夠增加大量的稅賦。
正是因為知道這些所以沈貞要將這下變化全都寫下來交給現在的大王李懌。他得讓李懌重新改變對大明之間的關係。跟在李懌身邊多年的沈貞很明白李懌是一個什麽樣的人物,論其才華也是不輸於那些大儒們的,而且還比較能夠虛心求教,可以說隻要不出意外起碼做一個明君還是有的。
但李擇也不是沒有毛病。相反他的毛病還不少,比如生活比較奢華還有比較殘忍。而且沈貞知道李擇這個人有點薄情寡恩。不過作為國王有這些毛病沒有什麽,曆史上那一代朝鮮大王沒有這些毛病。但是除了這些之外;沈貞還是到李擇還有另外一個毛病。那就是妄自尊大。以前在燕山君時代的時候他還好一點,但是現在做了將近一年的大王了,李擇的這個毛病也越來越明顯了,比如李擇經常在群臣麵前說一下瞧不起大明的話。這些話在朝鮮國內沒有什麽,但是一旦傳到了大明境內,那這就是大麻煩一件,特別是現在大明國力恢複了的情況下,李擇還是這樣說便不合適了。
曆史上關於李擇妄自尊大的記載還是不少的,比如曆史上記載朝鮮中宗李擇對明朝政局也多加刺探,多次密令朝鮮赴華使節了解明朝皇帝、朝廷的動態。朝鮮雖然事明恭謹,但是素以“禮義之邦”自居,常從儒家宗法道德角度出發私下批評明朝弊政。中宗對明朝皇帝便頗不以為然:“成祖(朱棣)……以一言之失,誅戮大臣。略不假借,甚為不可”、“崇信釋教,非帝王盛德”;明宣宗“興居無節,豈美事乎?”;就連他在位時的宗主國天子明世宗也如此評論:“好自用。天下之事無不總治,如有直言者,輒重刑,人皆禁嘿”……。
先不說李擇作為一個屬國的君主,這樣私下裏議論上國的君主在當時便是不應該的,就是李擇自己就不是什麽好鳥。
先說他的王位是怎麽得來的,從自己哥哥手裏搶過來的,和朱棣一樣是造反得來的。不過他還不如朱棣呢,最起碼朱棣還沒有殺了建文帝,也沒有殺了建文帝的後代。可是人家李擇不但毒死了自己的哥哥,就是把自己哥哥的兒子也害死了。而且自己的大嫂也在自己的逼迫之下便成了自己的人。
他說大明寵信佛教,但是自己更甚。他倒是不寵信佛教,可是他更加卑略,先不說他自己和他哥哥一一樣實行滅佛行動,不但把僧侶強製還俗。無償沒收寺廟財物,肆意殺戮僧人,更是把寺廟變成了妓院。比著唐朝時期的武宗滅佛還要令人不齒,最起碼武宗幹不出來那麽齷齪的事情來。
而李擇不但實行滅佛。自己還寵信道教,常年修習長生煉丹之道。自己在王宮裏麵召集了大批的倒是為自己練仙丹教自己長生之術。最後太過肆無忌憚直接導致朝鮮百官聯合起來逼著李擇廢除了王宮之中的道教機構“昭閣署”,這在朝鮮可是引發了不小的動亂。
他批評嘉靖皇帝。可他自己呢,通過“己卯士禍”將當年造反的時候支持自己的大臣差不多殺光了。之後他也是凡是不和自己之意的官員便大肆打擊,更是在位的時候由於對將大批的士林黨官員貶謫下獄引發了“辛巳誣獄”以及“安唐之亂”,在位的時候更是引發了多次全國範圍的病疫,死亡無數。
可以說李擇自己就不是是什麽好鳥,還偏偏自以為自己就是君子,還不自以為朝鮮無敵了,連宗主國都敢妄加批判。
朱厚照自己前世在研究大明曆史的時候也看過關於這個李擇的記載,當時朱厚照便惱怒了,你一個小小的彈丸之地的國主,大明要你生你變生,要你死你便死,不說你們李家王朝就是當年太祖的支持下建立的,就是每一年你們從大明得到了多少東西,到頭來卻是一個養不熟的白眼狼了。
而沈貞在信裏麵便隱晦的建議了一下李擇以後不要在說一下對大明不好的話了,弄不好就是個麻煩了。
除了大明的變化之外,沈貞也重點向李擇講述了一下這兩年發生在大明與周邊幾個國家之間的戰爭,特別是和韃靼的以及亦力把裏的。由於朝鮮本身消息的閉塞,雖然大明和韃靼之間的戰爭朝鮮也知道,但是知道的卻不是很詳細,而沈貞便是根據自己的見聞把這些經過詳細的向李擇講述一遍。而得知這些戰爭也是沈貞告訴李擇要重視大明的最重要的原因,一個強大的大明如果沒有向外擴張的意願的話那麽對朝鮮的危害也是最小的,但是一旦這樣的大明有了向外擴張的意願了,那麽朝鮮便必須要更加慎重對待和大明之間的關係了。以前朝鮮甚至能夠拒絕反抗大明,但是現在已經經過一次巨大擴張的大明已經不是以前那麽可以隨意拒絕的了。
在信裏,沈貞也不忘將那幾個朝鮮使者的事情也說了一遍,不過他估計李擇應該不會理會這幾個人的,不過令沈貞沒有想到的正是他認為的李擇不會在乎的這件事情讓本來很友好的大明與朝鮮之間的關係產生了巨大的裂縫。
在最後,沈貞告訴李擇他讓自己來幫的那一件事情可能不太好辦,李擇讓沈貞來辦的事情自然就是李擇要求大明冊封他為朝鮮國王的事情了。自有朝鮮以來,每一代朝鮮國君的產生都必須要經過大明的冊封,否則便是不合法的,這條規矩已經實行了一百多年了,就是李擇也破壞不得,最起碼如果他得不到大明的冊封那些控製了整個朝鮮的儒家官員是不會承認自己的。(朝鮮和大明一樣,都是由儒家統治著的,凡官吏大都為儒生,)
李擇之所以讓沈貞拖到現在年中的時候才來就是想要趁著朱厚照即將登基的時候把這件事情給辦妥了,但是現在看來可能不是那麽順利了,因為出現了這一次的使臣的時間沈貞發現朱厚照明顯對朝鮮很不滿意。這樣想要趁機蒙混過去的可能性就幾乎沒有了。所以沈貞得告訴李擇要做好失敗的準備。
當然沈貞也有建議李擇再派人前來的意見。真的放棄肯定是不行的,先不說這樣可能李擇自己要下台,就是朝鮮國內也可能因為而引發動亂,所以請求大明冊封的事情必須要堅持下去。而且沈貞也不認為大明會堅持著就是不冊封李擇為朝鮮的國君。
因為這樣做到時候不管是對大明還是對朝鮮都沒有好處,一個動亂的朝鮮顯然不是大明想要見到的,因為這可能造成大明遼東的不穩定,朝鮮和大明遼東相連,朝鮮亂了遼東也有可能跟著亂起來。
當年大明為什麽放棄在朝鮮北部設立鐵嶺衛,就是因為不想讓朝鮮因此而出現動亂進而影響大明剛剛得來的遼東。最開始大明要在朝鮮北部設立鐵嶺衛的時候直接導致了當時的高麗王和大明斷交並且還帶兵攻打遼東。
1388年的時候,大明在鹹鏡南道南端的原元朝雙城總管府(1356年被高麗吞並)設置鐵嶺衛,移文告知高麗。明朝提出鐵嶺劃界的要求後,又命遼東都司派兵設站,“招撫鴨綠江以東夷民”,準備建立鐵嶺衛。此舉激起了高麗強烈的反對,表奏“鐵嶺迤北,曆文、高、和、定、鹹等諸州以至公嶮鎮,自來悉是本國之地”。高麗禑王在大臣崔瑩慫恿下,準備鋌而走險,先發製人進攻明朝。
是年四月,辛褕派都統使李成桂北渡鴨綠江進攻遼東。李成桂渡過鴨綠江後發覺行軍困難、糧餉不濟、士氣低落,於是回師鬆京,廢黜辛褕,流放崔瑩。之後李成桂立辛褕之子辛昌為王,又廢,改立高麗宗室王瑤(恭讓王)。1392年7月16日,在高麗左侍中裴克廉、以及鄭道傳、趙浚等人的倡議推戴下,李成桂在鬆京(開城)壽昌宮即位。
最後李成桂建立朝鮮之後為了得到大明的冊封便再次向大明稱臣,這樣這一場動亂才結束。
遼東之地貧寒,再加上當地民族成分眾多,本來朝廷就是勉強維持局麵,要是因為朝鮮再讓遼東亂起來便真的得不償失了。所以為了不使朝鮮亂起來進而影響到遼東,沈貞知道最後大明一定會冊封李擇為朝鮮國君的,隻不過依著沈貞的估計大明一定會讓朝鮮付出極大的代價才行的。
果不其然,當沈貞找到朱厚照請求朱厚照代孝宗下旨冊封李擇為朝鮮大王的時候,朱厚照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前五年每一年貢馬五千匹、金五百斤、銀五萬兩、布五萬匹。
“不可能,這實在是太多了。”一聽到朱厚照的這個條件,沈貞立馬大吼大叫了起來。
每一年貢馬五千匹、金五百斤、銀五萬兩、布五萬匹並且還要連帶著進貢五年,那到時候朝鮮還不得被大明榨幹了啊,所以沈貞說什麽都不答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