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京城治安惡化
“駕”“駕”“駕”“駕”,數十聲驅馬的聲音交互著不斷的響起,剛才還站立成一條線上的數十人駕著馬頓時像離弦了利箭一樣想著不遠處的城樓飛奔而去。
“快開城門,大將軍回來了。”在距離城樓隻剩下幾十米遠的時候城樓上瞭望的哨兵放下手中的千裏眼向下麵負責看守城門的人喊道。
千裏眼便是明朝版的望遠鏡,這是這兩年在明軍之中被大規模使用了起來的東西,望遠鏡的關鍵便是玻璃以及凹凸鏡的製作工藝,好在這些東西在現在的明朝都算不得是難題,明朝現有的條件完全都能夠製作出來精致的望遠鏡來,所欠缺的隻不過是製造望遠鏡的創意而已。如果沒有朱厚照的話說不得望遠鏡想要在明朝出現還得等上很長時間,但是有了朱厚照這一切都不再是困難。
朱厚照第一次領軍作戰的時候便是在大同附近和火篩交戰,大草原之上地勢平坦且遼闊,那裏是騎兵天然的戰場,但同樣的遼闊的地域也為雙方之間偵查敵情造成了困難,與大明的騎兵相比當時火篩的騎兵不論是靈活性還是奔跑的速度都要高於明軍騎兵一節,所以雙方交戰起來之後靈活、迅速且多變的火篩騎兵給朱厚照造成過很大的困難。當時朱厚照便向如果我有了大批的望遠鏡了,倒是不管是跑的有多快,騎術有多靈活,我隻要站在原地以逸待勞便可。在望遠鏡之下敵軍大部分的蹤跡都將無所遁形。
便是基於這種心思。回去了之後朱厚照便開始讓人研製望遠鏡。難度不是太大。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便已經造了出來一百多個,朱厚照看了之後質量還可以,精度比較高,便是在差不多一千多米遠的人也能夠清楚的看臉麵,當時這件東西出來的時候在京城還引起了一陣的轟動,千裏眼順風耳這向來便是很多人口耳相傳的神話故事,同時這也代表了人類的一種期盼,期盼著自己有一天能夠像那些神話之中的神明一樣能夠具有各種不可思議的本事。這最初一批的望遠鏡被朱厚照拿著放到了外麵讓京城的百姓可以免費的體驗,第一次見到此等神物很多人都被震撼住了,而且時間長了之後千裏眼的名稱便被冠在了望遠鏡的身上。朱厚照也不在乎一個名字。既然大家都喜歡叫它千裏眼,那便叫千裏眼也無妨。
之後的兩年之內,千裏眼便在大明的軍隊裏麵大規模的應用了起來,特別是在邊關的地方。幾乎沒一個哨兵都配備的有一個千裏眼。
朱厚照在和韃靼交戰的時候千裏眼並沒有過多的應用,因為當時千裏眼還十分的稀少,但是後來千裏眼大規模應用了之後它的作用也迅速的被突顯了出來。大明邊境數千裏的防線上一直有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馬匪橫行。這些馬匪的成分比較複雜,有漢人也有蒙古人,有是出自農家也有事出自軍隊,這些馬匪向來手段殘忍在邊境上不但的劫掠過往的商家以及附近的居民,雖然大明出動了多次圍剿但是奈何這些馬匪居住分散而且行動的時候很是懂得躲避明軍,平時隻要是一發現有軍隊的前來圍剿了這幫人便立馬作鳥獸散。
但是千裏眼這東西在軍隊裏麵被大規模的應用了之後情況便好很多了,經過不斷改造的軍用的千裏眼的觀察範圍比著最初的時候提高了很多。所以有了千裏眼之後大多數時候馬匪便逃不出明軍的視線了,經過大規模的集中剿匪之後現在整個邊境已經為之一清了。
期間千裏眼的事情自然也被馬匪們給發現了,對於千裏眼的渴望馬匪們比著軍力更加的渴望,因為有了千裏眼之後他們便可以不用再處於被動的位置了,但是試過了之後馬匪們發現不論嚐試河中方法自己都沒法帶出來一支千裏眼。大明邊關對千裏眼的審查異常的合格,軍隊裏麵使用的千裏眼都是需要備案的,而且即便是壞了也需要將損壞的千裏眼上繳上去。而商隊更是隻要被發現有向外麵販賣千裏眼的也全都被抓了起來,嚴重的甚至都直接被軍隊砍了頭了。
最後無可奈何的馬匪們要麽直接被剿滅了,要麽便是放下了武器選擇了成為一個普通人。
這一次從外麵的大草原之上回來的便是三邊總製楊一清。楊一清繼任三邊總製以來已經過了好幾年了,期間雖然曾經短暫的跟隨在朱厚照的身邊坐了副帥。但是戰爭結束了之後便又被派往了這裏擔任三邊總製。不過同樣是三邊總製,官職卻提升了不少。
最近楊一清京城帶著幾十個手下前往外麵的草原之上,自從得知倫文敘被調回了京城之後,楊一清有預感自己可能很快便要離開這裏了。
楊一清知道新皇登基提拔和任用一批靠向自己的大臣是必須的,朱厚照即位以來動手清洗了不少的官員。但是提拔上來的卻大都是低級別的官吏,倫文敘被調回京城便被楊一清看作是朱厚照要有大動作的前兆了。之前沒有將自己的親信等安排在重要的官職是因為時間不夠成熟,但是現在卻沒有什麽顧慮的了。朱厚照身邊的親信大臣不多,滿打滿算也就是那些個人,朱厚照的老師楊延和、東宮府詹事倫文敘以及一些跟在朱厚照身邊的軍職的官吏,這裏麵當然也包括了他楊一清了。
倫文敘的回京讓楊一清知道自己說不定什麽時候便也要離開這裏了,自己和倫文敘一樣都是朱厚照的親信,而且自己在三邊已經多年了,這裏能夠用得上自己去處理的事情已經全都處理完了,自己再呆在這裏也沒有什麽用處了。向來朱厚照是不會讓一個有才能的大臣長時間無所事事的。
“大將軍看來還是您騎得快啊。”沒有例外第一個騎著馬回到城裏的還是楊一清。落後楊一清僅僅一個馬身的一名親兵笑著說道。
“你們這幫兔崽子全都不拿出實力來。本將軍就不相信在戰場上被人追著的時候你們都跑的這麽慢。”這幫親兵的心思楊一清又如何不知道呢。
“哈哈,將軍,這話您就說的不對了,現在在戰場上從來都是我們追著別人跑,什麽時候讓別人追著自己了。啊,哈哈哈。”說完,周圍的人全都笑了起來,的確,現在從來都是大明的騎兵追著別人跑,還沒有被人追過呢。
楊一清經常出來便是想要在走之前看一下這裏的光景。在這裏呆了好幾年了,即便是楊一清也喜歡上了這裏的粗狂,因為在這裏他親眼的見證了大明的重新複興。
“聿……聿……聿。”楊一清和親兵們收拾了一下便往三邊總製府裏麵走去,但正在這時突然從前麵竄出來了一匹飛奔的快馬在距離楊一清他們還有幾米遠的地方停了下來。
“報大將軍。京城來人。”跳下馬來的那名騎兵迅速跑到楊一清前麵跪下說道。
“看來是到了離開的日子了。”說罷楊一清讓那人起來之後便帶著眾人往前麵走去。
果然沒走多上時間楊一清他們便看見了遠處趕過來的一隊人馬,穿著服飾和大西北的人有著明顯的區別,楊一清去過皇宮知道這是宮裏人的裝扮,看前頭那領頭太監的衣服向來官職也不低。
“三邊總製楊一清接旨!”待走到了楊一清麵前之後那太監便從隨身帶著的盒子裏麵拿出來了早已準備好的聖旨宣讀了起來。
楊一清沒有猜測錯誤,這聖旨的確就是讓自己回京的聖旨。早就料到會離開了楊一清也沒有太多傷感的,而且由於自己是升職的,所以總製府裏的眾人慶祝的氣氛也一定長度上衝散了楊一清不舍的感覺。
正德元年五月三邊總製楊一清奉旨回京,月末,進封少師入內閣。至此內閣大臣人數變成了五人。剩下兩位內閣大臣的名額仍然一直空缺著沒有被指定人選,
楊一清的入選多少有點出人意料。畢竟楊一清長期以來都是在三邊擔任職務,不再京城的時間太長了,所以便造成京城之中的大臣們對楊一清多少有點陌生感。但是當翻開起來楊一清的檔案的時候,所有人卻又絕對楊一清的確是當得起這個內閣大臣。穩定三邊、整頓馬市、大敗韃靼、清剿馬匪,這麽多的功績如果還不能進入內閣那邊有點說不過去了。
楊一清進入內閣也是朱厚照考慮了一段時間之後才決定了,現在京城裏麵的官員呈現了兩極分化比較嚴重,大臣們要麽便是年紀不小的老臣,要麽便是年紀太小的年輕大臣,年齡段處在中間的實在太少了。現在朱厚照是不願意將一個老臣提拔進內閣的,而年輕的大臣朱厚照倒是想要提拔。但是卻怕年紀不夠到時候做事魯莽了,偏偏年齡適中的大臣卻人數太少了,而且還大都能力不合適。所以當時考慮了兩個月的時間朱厚照還是沒能夠確定了內閣大臣的人選,既然京城裏麵沒有,漸漸的朱厚照自然便將目光往地方上放了。地方上第一個映入朱厚照眼睛的便是三邊總製楊一清。
這個時候朱厚照才發現由於楊一清長時間沒有回京城導致自己都快將他給遺忘了。要早想起來他了也不用糾結這麽長時間了。楊一清無論是能力還是功績都適合了,缺少的隻是一個機會而已。
李東陽、謝遷、倫文敘和楊延和這四位大臣不斷全都是文官。而且還都沒有領過兵,沒有經曆過戰場,楊一清的進入正好可以彌補內閣對軍事不熟悉的缺點。
選定了楊一清之後朱厚照便停止了對百官的考察了,既然現在七個人湊不齊,那就五個人先用著吧。或許等到以後碰到了哪個合適的大臣了自己便可以將他提拔上來。晚一點總比提拔一個不合適的人要好多了。
五人內閣組成之後朝堂之上立馬便變了樣子,以前朝堂之上隻有兩位內閣大臣,看起來人少勢弱,當時的內閣看起來十分的不正式,以至於很多的人眼裏都快已經沒了內閣了,凡事都是先向六部稟告而內閣卻往往被遺忘在了後麵。現在一下子內閣大臣人數從兩個人變成了五人,單是五個人站在一起那種氣勢便是不一樣,再加上朱厚照裏裏外外不停的說自己對內閣都多麽的看重,一下子無形當中內閣得地位便提高不少。
坐在龍椅之上,定眼看了一下下麵站的整整齊齊的大臣,朱厚照說道:“現在京城的治安如何?”
治安?很多人被朱厚照這一問給問的有點莫名其妙的,這好像京城治安的事情犯不著讓朱厚照這個皇上親自去管吧,就是想管那也都是刑部和順天府的事情啊。
“昨天朕聽下麵人說在北後城死了人?不知諸位大臣知不知道啊?”看著下麵的人朱厚照繼續的問道。
“還有,聽說前天有人在大街上當街縱馬,把整條大街給攪得天翻地覆的,不知道諸位大臣知不知道?”
“還有,七天前聽說京城出現了一夥叫做什麽天巫幫的,在街上的勢頭很凶猛啊,聽說凡是經過他們的地盤的都要給他們腳銀子,不交的話不是缺胳膊就是少腿的。”
“這什麽時候京城的治安這麽亂了,啊,當街搶劫,還把堂堂禮部尚書府裏的人給打了,是不是將來朕出去了也要向他們交銀子啊,太囂張了。”
越說到最後,朱厚照越是憤怒,漸漸的便咆哮了起來。聽得下麵很多的大臣都心驚膽顫的,但卻沒一個人敢站出來回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