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琉球尚真

在韃靼以及瓦剌的使臣到達了京城之後,其餘一些屬國的使臣也在過了幾天之後陸續的出現在了京師範圍之內。

在大明所存在的曆史時期大明是整個亞洲最為強大的一個國家,特別是成祖時期組織的鄭和七下南洋的大規模行動更是將大明的國威宣揚在了寶船能夠到達的所有地方。

所以大明的屬國也比著前麵的一些朝代要多一點,在這些屬國之中最主要的便是當年太祖朱元璋所承認的十幾個不征之國,至於成祖時期一些新出現的屬國則在地位上比不上那些太祖親口承認的屬國地位高。

根據太祖皇帝留下的《皇明祖訓》,大明朝的屬國主要分布為東北方向的朝鮮李氏王國,正東偏北的倭奴國,這個也就是後來的日本國了,不過在明朝人的眼中可沒有日本的這個稱號,有的僅僅是倭奴而已。在正南偏東的是大琉球王國以及小琉球王國兩個國家,而在西南方向就比較多了,例如安南王國、真臘王國、顯羅王國、占城王國、蘇門答臘王國、西洋王國、爪哇王國、湓亨王國、白花王國、三弗齊王國、渤泥王國。這些國家也都在太祖皇帝所說的十五個不征之國的範圍之內。

單從名字上來說這裏麵的很多國家作為一個現代人都很陌生,甚至有一些從來就沒有聽過,而且有一些國家甚至到了現在已經幾乎找不到當年的那個國家的到底是現代的那個地方了,所以便出現了一些人為了以新穎的觀點吸引目光開始站起來公開的質疑這其中的有些國家根本就是不存在了。完全就是當時的統治者為了自己的虛榮心虛構出來的。

就連朱厚照在前世也看過不少的這種言論,不過每一次朱厚照看來之後都是對說這些話的人嗤之以鼻,你感覺作為大明王朝的建立者太祖皇帝朱元璋會將一個不知道是否存在、地處何方、實力如何的國家納為自己的屬國嗎,而且還是自己親口所封的十五個不征之國的行列中去,這也算是太祖皇帝已經不再了,要是他老人家複活過來估計非得告你誹謗不成。

在說了,比起虛榮心。太祖朱元璋估計算是曆朝曆代的建國皇帝以及那些留下赫赫威名的皇帝裏麵最和虛榮不沾邊的了,太祖一生勤儉節約、厭惡貪官、而且當時大明朝是最強大的國家,但是太祖卻不像前朝的帝王一樣喜歡憑借著強大的國力去開疆拓土以彰顯自己的功績而是寧願讓出來一點利益也要和周邊所有的國家和平相處讓永世不興刀兵。這樣的人按照現代人的價值觀來評價可能太祖皇帝做過的一些事情都不會有太好的評價。因為按照現代人的價值觀太祖皇帝那樣做不夠自私。不過如果以當時大明朝人的價值觀來評價,太祖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半個聖人了,以現代的價值觀評價古人本來便是不太公平的。

而曆史上大明的屬國還不止這些。因為大明朝在朱厚照來降臨之前國力最強盛的時候不是太祖皇帝時期的而是後來的成祖時期以及其後的幾十年,縱觀成祖皇帝一朝,大明的國力一直是徐徐上升的,自然而然的屬國也是越來越多了,在成祖及之後的宣德時期,大明的屬國遍布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各地。隻不過從英宗皇帝“土木堡之變”開始大明朝開始走上了下坡路了,雖然漢人由於深受儒家觀點影響在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的時候總是以仁慈為主,但是當時除了朝鮮這個同樣深受儒家影響的國家一直秉持著和大明幾乎相同的價值觀之外,其餘的那些國家差不多都是一些用現代人來說的忘恩負義之輩。所以很現實的在大明朝國力開始了衰微之後有很多的屬國便慢慢的對大明朝不是那麽敬畏了,時間長了之後也就不再前往京城納貢了。有一些甚至已經斷了和大明的聯係了。

不過要說這些國家全都是忘恩負義之輩也不合適,畢竟大部分的國家雖然不再納貢了,但是最起碼沒有反咬一口做出來什麽對不起大明的事情來。像安南和瓦剌這兩個國家那才是真正的忘恩負義之輩。

在最開始這兩個國家的強大都離不開大明的支持,但是在自己強大了之後這兩個國家也全都過出過反咬一口的事情來,對於這些事情朱厚照一直都記憶猶新。除了曾經打算放過報複瓦剌而打算收服他為自己所用,但是隨著現在瓦剌局勢的轉變朱厚照也已經絕了這種心思了,特別是現在朱厚照更是出現了徹底滅亡瓦剌以永絕後患的心思。而對於安南這個國家,朱厚照更是都沒將他放在眼裏,不過朱厚照到不會因為他的國力不強而放過他,蓋因來自後世的朱厚照對於這個國家在後世所做的一些事情實在是看不過去。每一次看到這個國家朱厚照心裏都像有一根刺一樣,既然這樣還不如直接抹平了他呢。

這一次的閱兵朱厚照所邀請的屬國都是一些在地理位置上和大明直接挨著或者相距不遠的一些國家,而像蘇門答臘國、白花國等國基本上都在南洋附近,想要統治他們倒是不難,但是那麽遠的路程,即便是統治了他們,估計還不到那些國家的使臣踏入大明的國土這一次的閱兵也就結束了,既然這樣朱厚照自然也懶得通知他們了,反正在短期之內他們並不會出現在朱厚照的擴張重心之內。

而令朱厚照沒有想到的是緊鄰著韃靼和瓦剌的使臣到達京城的竟然是這一回朱厚照要求通知的唯一一個海上國家琉球國。

琉球王國在最開始僅僅是對於在琉球群島建立的山南、中山、山北三個國家的對外統稱。琉球王國的地理位置在台灣島和倭奴國之間,在曆史上曾經向中國的明、清兩代和日本的薩摩藩、江戶幕府朝貢。琉球國多次遭受日本的入侵。1609年,薩摩藩入侵並在一個時期內控製琉球國北部,此時的琉球國仍然對中國朝貢。一直到後來琉球國幾乎完全被倭奴國占領之後被隔絕了交通才斷了和中原王朝的聯係轉而不得不向倭奴國稱臣。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琉球國所在的地方應該是屬於中原王朝的,隻不過大明的繼任者以及在後來的後世子孫自己無能被人家搶了之後也搶不回來這才成了別人的了。

在明朝建立的時候整個琉球王國雖然對外有一個統一的稱呼,但是在內部卻是分裂成三個國家的。從12世紀開始,琉球群島之上開始出現了山南、中山、山北三個國家,分別位於琉球大島的南部、中部和北部。這個時期稱為的琉球王國也被成為“三山時代”。而在三國之中,以中山國最強,山南國次之。山北國最弱。

三國對於大明朝的稱臣始於1372年洪武五年的時候,當時太祖皇帝朱元璋派大臣楊載向琉球三國發布詔諭,中山國國王察度派弟泰期出使明朝。第二年,山北王怕尼芝和山南王承察度也相繼向明朝進貢。至此,山北、中山、山南三國開始向明政府朝貢,成為明王朝的藩屬國。為了獲得打造大型船隻的技術,以避免使者船隻受到海浪危害而不能正常朝貢,在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琉球三國都接受了朱元璋派遣的福建三十六姓善於造船航海的技術者來本國建造用於朝貢的船隻。

不過由於大明的出現,使得琉球三國從大明那裏得到了不少的新技術,使得國內的科技發展也不斷進步,這也讓整個琉球王國的社會發展邁上了一份新的台階。不過就和中原王朝的統一也是伴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一樣。當琉球王國的社會發展到足夠維持統一了之後,統一自然也不可避免的出現在了這塊本來就不大的土地之上。

在元朝至正10年的時候,浦添按司察度取代英祖第六代世子,被推舉為中山王國的國王。浦添能夠被眾人推舉為國王,可見他的能力還是很強的。在他的手中中山王國開始逐漸複蘇、興盛、並且相對於其他兩國也開始慢慢的建立起了壓倒性的優勢。不過很可惜雖然在浦添極其後世子孫的手中中山王國強大了,但是坐享統一的功績以及果實的卻不是他們家族的人。在1406年,中山國察度王世子武寧被佐敷按司巴誌推翻,巴誌自立為中山王。十年之後1416年巴至開始了自己的統一事業。巴誌先是在當年征服山北,之後經過消化了山北的得以成功加強國力的巴至又在1429年征服三國之中僅次於中山王國的山南王國,從此之後琉球王國開始形成了統一的國家。統一之後巴至的中山國以首裏城為王城。

在當時大明是包括中山王國在內的三個琉球王國的宗主國,由於琉球三個國家當時的特殊性在明朝眼中三個國家其實一直都是用的琉球這一個稱呼,大明也一直將三個國家看做一個完整的國家,所以對於中山王國吞並山南以及山北兩國在當時大明眼中被當做是琉球這個統一的屬國的內部事務而沒有加以幹涉。不過中山王國想要建立起一個全新的國家卻必須要得到大明的承認才行。

所以在1430年,琉球曆:宣德五年巴至統一之後的第二年便派人前往大明請求加封並獲得了承認。當時宣宗皇帝賜琉球國王巴至極其王族的王姓為尚氏,巴至的琉球王國也被史稱“第一尚氏王朝”。根據琉球與明王朝的藩屬關係,琉球每一代國王都需要接受來自明王朝的冊封。在這之後琉球國便專門用來指代尚氏王朝。

統一之後的琉球王國在大明的支持之下再加上自己獨特的地理位置獲得了飛速的發展。大約十五世紀處期到十六世紀中期的一百多年內,琉球王國進入了發展的黃金時代,商業高度發達。與中國、李氏朝鮮、東南亞各國以及倭奴國進行頻繁的貿易。

此次前來大明的琉球王國不但有代表國王的使臣,就連琉球王國的國王尚真王也一同隨著大明的船隊前來京師了。隻不過這個尚真王卻不是巴至的後代。

因為在公元1469年,琉球國內發生了內亂,內亂很嚴重並且導致當時的國王尚德王被殺,第一尚氏也隨著尚德的死而隨之滅亡。在1470琉球曆成化六年宮中的禦鎖側官金圓被群臣推舉為君,並於1471年以“世子”的身份向大明報告“父喪”,在1472成化八年成化皇帝正式差使臣冊封金圓為王。史稱“第二尚氏王朝”。

而此次前來的尚真就是尚園的後代。尚真是第二尚氏王朝的第三代國王,在尚真的統治時期琉球的處於自己的黃金時期以及頂峰時期,因為尚真在琉球人眼中絕對是雄才大略的國王。他先後征服了八重山、與那國等島。至1522年尚真王平定與那國島“鬼虎之亂”後,琉球王國終於將勢力擴張到整個琉球列島,確定了北起喜界島、奄美大島。南至宮古、八重山群島的疆界,即琉球史書中所稱“三省並三十六島”。而且還確立了琉球的官員品秩、朝儀製度、神官製度、賦稅製度、行政劃分,擴建了首裏城,廢除了殉葬習俗,召各按司赴首裏居住,禁止私人擁有兵器,確立了琉球國的政治經濟體製,此後琉球進入穩定發展的時期。

雖然這都是十幾年之後的事情了,但是此時的尚真卻已經顯現出來了自己胸吞整個琉球群島的氣概。

琉球王國是大明的屬國之中唯一一個被朱厚照差人通知的遠在海外的國家,朱厚照之所以這麽做並不是因為此時的琉球國有多麽強大。而是因為琉球國所處的地理位置太過重要了。

就像在前段時間朱厚照從朝鮮的手中要過來了耽羅島是為了一方麵挾製朝鮮另一方麵為進攻倭奴國做準備一樣,朱厚照現在及其重視琉球王國也是差不多的道理。

琉球的地理位置同樣位於大明和倭奴國的中間,而且琉球王國的地理位置和耽羅島相比距離倭奴國更近,所以在京軍倭奴國的時候也就更加的具有優勢了。耽羅島在朱厚照的心目中是打算作為一個吞並的地方,而進攻的前哨朱厚照打算放在琉球群島之上。反正這些都是大明的勢力範圍。朱厚照也不用擔心被別人襲擊。

同時琉球群島的位置在未來會更加的重要,在後世琉球群島就是美利堅企圖在大海之上圍困中國的一個重要的島鏈,那個時候的球球群島掌握在對方手中,所以它是阻礙中國崛起的攔路石,但是現在琉球王國是大明的屬國,而且對大明的忠誠僅次於朝鮮。再加上琉球國力太小,未來反叛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在未來大明的海軍壯大了之後將琉球群島當做防衛大明本土的一個島鏈也十分的合適。這就是朱厚照對琉球群島在未來的定為之一。

不過琉球群島那麽好的地理位置僅僅作為一個防禦的軍事島嶼就太過浪費了,朱厚照可是直到曆史上這個時期及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琉球王國可是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東北亞和東南亞貿易的中轉站著稱,貿易發達,更是被成為“萬國津梁”。

琉球群島的商業用途一點都不必它的軍事用途要少,所以朱厚照在未來打算將它在軍事上加以利用的同時,也打算將琉球群島建設成未來在東北亞和東南亞之間的一個貿易轉換中轉站,朱厚照打算將它建設成比曆史上更加繁榮的“萬國津梁”。

所以作為此時的琉球王國國王的尚真被朱厚照特意的邀請來到了大明。這一做一方麵是為了通過閱兵等方法進一步加強大明對琉球的影響以及統治,另一方麵則趁機和尚真商量著展開合作。

而對於尚真來說,前往大明更是求之不得的,琉球作為大明的屬國,而尚真作為琉球的國王,他對於大明的向往早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早在尚真還在做世子的時候便有了前往大明遊曆一番見識一下大明的強盛、繁榮、富強的心思,隻不過這樣的心思還沒有得以實現尚真的父王便突然逝世了,而作為世子尚真不得不立馬繼任國王安穩國內的局勢。之後的尚真一方麵忙於國內的政事,以及籌劃自己的擴張進而統一整個群島的道路,而另一方麵當時的大明正處於成化年間國內局勢不穩,所以尚真一直未能如願。就連尚真自己即位為王之後也是派遣大臣前來大明請求冊封而自己坐鎮琉球穩定局勢的。

現在的琉球營在尚真的手中統治了幾十年了,不但國內局勢異常穩定,國力持續上升、百姓安家樂業,就連尚真的擴張之路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現在的琉球王國一切都按照著尚真的安排與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國內不用再像自己剛剛即位的時候需要所有的事情親曆親為而且也不需要尚真非得在國都穩定局勢,所以在見到朱厚照派去的使者並且得知了使者的意圖之後尚真果斷的決定這一回自己一定要利用千載難逢的機會前往大明好好的看一下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倒地是怎麽樣的?特別是他知道這一次自己被要求前往是為了觀看閱兵之後,他更是要親眼見識一下自己國家的軍隊和大明軍隊的差距有多少?

尚真到並沒有想過有一天想要超越大明那樣的豪言壯誌,作為一個執政者尚真有著對世事清晰的認識,琉球和大明之間的差距根本就不是人力可以扭轉的。

他前往大明隻不過是為了給自己尋找一個奮鬥的方向,雖然琉球比不上大明,但是琉球卻可以模仿大明,這樣總有一天哪怕是一直作為大明的屬國,琉球也可以是屬國之中舉足輕重的一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