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獎賞與大遷徙(上)

穆倫德克被朱厚照賜予了親王的爵位,雖然他已經不是哈薩克汗國的大汗了,但是一個被滅亡的汗國的大汗能夠被賜予親王的爵位這在幾千年來也是很少見的。依照大明曆來的行事風格,隻要以後的穆倫德克老老實實的不去想什麽不該想的事情,不去做什麽不該做的事情,他這一輩子在京城之中的榮華富貴什麽的還是能夠保證的。

而且朱厚照對於他的自由也限製的很少,隻要在錦衣衛的陪同之下,穆倫德克甚至能夠短暫的返回哈薩克居住一段時間。

塔瑪仕等一幹老臣子有的跟著穆倫德克也來到了京城,並且也在朱厚照賞賜給穆倫德克的王府旁邊購買了宅院,看來是要長期守護穆倫德克了,而其中有一些有真才實學,並且也不願意就此歸於平淡的人則在朱厚照的勸說之下已經返回哈薩克境內,他們以後就將在李端澄的手下做事了。

而原來哈薩克和瓦剌、韃靼等國降兵之中的各級將領也已經找好了安置的方法,原則上他們今後將不再掌握實權,除非是確實有很高的指揮才能並且對大明有足夠的忠心的才會被繼續委以領兵的重任,其餘的大部分將領的結局其實也和穆倫德克差不多。朱厚照沒有剝奪他們的將領稱號,相反到了大明之後他們還大都被按照大明的武將官職得到了或多或少的晉升。他們從今以後將大都生活在京城附近,做一個不用領兵的將領。

對於這些安排大多數的人都能夠接受現實,畢竟成王敗寇,失敗了能夠活著就已經很不錯了,而對於朱厚照來說即便有些人不甘於就此沉寂想要私下裏搞小動作也無妨,在京城裏錦衣衛也不是吃素的。

匆匆之間,正德二年已經走過,正德三年的曆史頁麵已經被掀開。

這一年大明度過了一個安詳的新春,大戰之後的大明似乎充滿了蓬勃的升級,沒有了外部的威脅。大明的活力開始逐漸的展現出來,有了朱厚照的嚴格要求與朝中大臣的嚴於律己,現在的大明正處於政治清明的時期。

而大明的百姓們也是這些的獲利者,從蒙古以及哈薩克帶回來的各種戰利品大都被以及其的價格出讓給了他們,特別是普通農家極其缺少的耕牛。更是在戶部的安排之下免費發放了不少。

雖然大明依舊有很多問題。國內各個階*層之間的矛盾仍舊不少,寧王作亂的跡象越來越明顯,大戰似乎一觸即發,但是這些問題都擋不住大明重新崛起的步伐。在時代的潮流之前。一切的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正德三年的二月初,第一個好消息傳來,吏部在馬文升的領導之下率先製定好了去年各項大戰有功將士的獎賞名單。

吏部整整花費了三個多月的時間,參與人員多達一百多名,前前後後用來記錄各項戰利品、獎賞名單以及獎賞類別極其數量的紙張整整放滿了一個書架。

朱厚照親自去看了之後也不得不感歎這個任務確實是比自己預想的還要繁雜。同時也說明了吏部工作的細致認真。

上麵對於有些戰利品的記錄已經精確到了一隻牛羊甚至一兩件普通財物的級別了,雖然難免有誤差,但是做到如此地步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統計完了戰利品之後吏部有對各支軍隊上報的戰功繼續記錄,然後再次進行考察走訪以防止有人投保戰功或者冒領戰功。

最終將所有前期的工作都做完了之後,吏部才開始對有功將士的獎賞名單繼續製定,五十多萬大軍,不管是戰死的,受傷的,還是完好的。每個人都有記錄,戰功的分配也詳細記錄到了每一個人的身上。

對於那些低級將領與士兵的獎賞,朱厚照隻是大致的看了一下,那些人數太多了,要是一個一個看估計一星期都看不完的。

他著重看的還是那些最主要將領的獎賞。其中尤以總兵以上的將領為主,最終經過朱厚照裁定,去年大戰因功而被賜予國公爵位的共有兩人,分別就是李端澄和袁啟文。不過兩人的都不是世襲罔替的國公爵位。

李端澄還好一點。現在已經年老了,如果他再次立下戰功或者等他死後再次進封為世襲罔替基本上沒有問題。

但是袁啟文現在還太年輕了。而其他立下的諸多戰功也大都有人不服氣,貿然給他一個世襲罔替的爵位不但其他老國公不服,就是對袁啟文自己也不利。

歸根結底還是他的年齡問題,朱厚照也擔心現在就把世襲罔替給他了,那以後還給他什麽?王爵倒是可以,但是大明的外姓王爵都是死後才可以冊封的,比如當年的大將軍徐達,也是死了之後才被冊封為王爵的。

在哈薩克的李端澄如何反應不知道,但是最起碼就袁啟文得知之後的反應來看,他還是能夠安然接受這個冊封的,他也知道走到他那一步了,最需要的是穩當,而不是快速。

除了這兩個國公之外,其餘的諸多將領之中被冊封為侯爵的多大十八人之多,伯爵更是有二十多人。

伯爵之下大明不再設立爵位,所以其餘的有功將領則大多獲得了財物以及官職上麵的獎賞,也算是對於他們的一種補償吧。

這份涉及數十萬人的獎賞頒布之後,便由吏部和兵部兩個部門聯合起來落實,同時為了防止有人因為對獎賞不滿卻又無法說出來憋在心裏導致更大的不滿,在三個月之內凡是有不滿的人盡皆可以秘密上書,到時候就將由朱厚照親自為他們的戰功與獎賞進行審核。

而錦衣衛以及都察院的人也出動了不少的人馬,獎賞當中不但涉及到了大量的爵位與官職,還設計到了大量的財物獎賞,為了讓屬於每一個人的獎賞全額的發放,必要的監督是不可或缺的。

而在半個月之後,內閣和戶部那裏也傳來了好消息,用了比吏部多了半個月的時間,內閣和戶部也聯合起來定製出來了一份有關大規模遷移民眾的綱要。

這件事情朱厚照比有關將士的獎賞更加重視,從內閣和戶部開始伊始,朱厚照就經常前去查看工作的進度,並且還時不時的把自己的一些結合後代的想法加了進去。

製作這份綱要比吏部的工作還要大的多了,因為它所涉及到的人數、物資更多以及情況也更加的複雜,特別是其中戶部來專門派人冒著嚴寒跑到漠北等地以及哈薩克去查探當地的地質地貌等情況。

曆時三個半月,這份以自願為原則,以利益誘導為主導的遷徙計劃終於製作完成,它所涉及的人數多達百萬人以上,而且這還隻是遷徙的人數,還不包括因為他們而受到影響的人數。

同時涉及的區域也是不但包括了漠南、漠北蒙古,哈薩克等地,更是包括了大明各地的。

這一次的遷徙雖然是自願為主,不過經過估算之後,內閣和戶部也認為最後參與的人數將以山西和京畿為主,其次的就是陝西、河南、山東等地了,不過估計遼東以及南方也會有人加入到這個行列來。

而這些人之後大都將遷徙到漠北蒙古和哈薩克等地,這些地方是大明將要直接設置官府的地方,也是大明歸化的主要地方。而大都賞賜給了其他民族的漠南蒙古雖然大明不能夠直接把官府設置到基層,但是處於長遠考慮,也將向那裏遷徙少量的百姓。

預計雖然其他部落會稍微有點抵觸,但是問題並不會太大。

整個遷徙工作將從正德三年的五月開始,屆時參與的部門也不單單是內閣和戶部了,就連吏部、兵部、禮部、工部和刑部等其餘五個部門也將參與進來。

內閣在未來幾年的遷徙之後將負責統籌工作,而戶部則負責各種所需後勤物資的統計以及分發工作。

同時戶部和工部還要聯合起來對遷徙到外麵的百姓進行各方麵的培訓以及所需農具的分發,在蒙古草原上麵永遠不可能展開大規模的農業,放牧業就是那裏的主流,所以新去的百姓必須要在戶部和工部的知道之下學習放牧的本領。而且最開始所需要的錢糧、工具等也都將由他們發放。而在哈薩克未來則將走上農業和放牧業並重的道路。

吏部則需要根據未來當地各個地方所居住居民的不同來進行官府的設置,而刑部則在前期親自派人員過去負責當地的刑法,禮部就要負責教化的工作了,不但是遷徙過去的大明百姓,就是當地的其他人的教化工作也要禮部負責。

至於兵部的任務則就最為簡單,保證所有人的安全。

“繼續最後一次審查,明天就拿到朝堂之上討論一下,通過了就頒發下去吧。”看完之後,朱厚照說道。

第二天,內閣把這份三個多月製定的遷徙計劃拿到了朝堂之上,不出意外在朱厚照已經同意了前提之下,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波折,這份計劃獲得了幾乎一致的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