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五國大亂
隨著大漢的崛起周圍八國盡在魏無忌馬蹄之下成為大漢疆域,龐大的北域整個世界最大的地域隻存在五國。其中最為龐大的大秦大明兵馬未動其餘三國燕國短短七年時間與燕國爭霸的同時成為北域東方最為強大的國家,處於南疆的大楚作為唯一與南域相鄰的國家,麵對龐大南域大海無數的島嶼相輔相成。大秦最為疆域最為廣闊的帝國卻是不敢憑著一國之力對抗以南域各宗門存在獨特聯係的大楚發兵,背後更有著虎狼之國大明雄師。
夾在大秦燕國之中的大漢沒有大楚的天然局勢,更沒有大秦大明雄厚的底蘊。燕國位於北域最東方與東域之間隻有一片林海相隔,退可穿過林海進入東域的百萬大山。成為國中國的大漢麵對北域十幾大國的局勢隻能吞並附近八國才能成為與四周毗鄰的大秦燕國大明三大國生存,百年之間大漢魏無忌的出現使弱小的大漢吞並八國成為可以與燕國爭霸的大國。
處於兩國之間的天藍宗顯得十分重要,天藍宗的選擇成為兩國勝負的重要之地。原本天藍宗隻是一塊修行洞天福地,在戰略上並未有特殊的意義。燕國大漢兩國國力相近更是得到國內各大宗門的配合,不在兩國任意一國的天藍宗沒有明確與哪一國形成聯盟。
相互爭霸近百年的兩國麵對天藍宗的無動於衷已經沒有太多的耐心,兩國帝王都清楚一點想要在接下來與大秦大明兩大帝國之間生存下去必須要有一國消失。隨著天藍宗的搖擺不定大漢燕國之間出現短暫十幾年的太平,隨著大明國中皇族與宋家之間皇權之爭使得大明動亂。大秦國內平和一直惦記著大同南域大大楚,兩國之間的爭鬥上千年從未停止。
整個北域在一夜之間天下大亂,大秦百萬大軍齊聚大楚邊疆。大明皇族與宋家的第二次爭霸使得大明出現混亂,宋家麵對皇族朱姓統治龐大帝國已經不再是聯盟。兩姓之間對於國力爭奪雖然沒有大範圍的戰爭卻是國內以金陵城為首的皇族麵對共同打下大明江山的宋家扶龍城明爭暗鬥,兩姓之間必須有一家生一家亡。
燕都之中帝王宇文浩坐在龍椅之上麵對眾大臣一副王者之氣,說道:“諸卿對於天藍宗搖擺不定有何良策。”
身穿一品官服的程將軍說道:“陛下天藍宗處於燕漢兩國之間已經上千年,天藍山三峰從未劃入任何一國之間。三十年前大漢魏無忌橫腰斬斷與大秦的邊界,天藍宗的歸屬成為兩國必爭之地。此時天藍宗宗主齊至驚一直在看我燕國與漢國誰會更勝一籌,現在兩國一戰不能推遲如果不能得到天藍宗德爾相助隻能大軍一舉拿下。”
程將軍身為燕國大將軍旗下眾多將軍同一時間請求燕帝出兵攻打天藍宗,強烈的求戰之下丞相杜如晦踏出一步說道:“陛下微臣願意再上天藍宗,此次齊至驚還是不願與燕國聯盟在出兵不遲。”
有著元嬰後期修為古山斷然走上前說道:“杜丞相十多年間三次拉攏天藍宗,可有成效。對於天藍宗的頑固必須要以一舉拿下,就算是不能讓天藍宗成為燕國助手也不許成為敵對。這種搖擺不定的宗門最可怕,非屠盡不可。”
走上前的戶部尚書麵對古山說道:“古將軍你可要知道燕國雖然能實力剿滅天藍宗,但是攻打天藍宗之後麵對強大的漢軍有如何才能在損失慘重之下在而勝之,要知道並肩王魏無忌的大軍剛剛覆滅一國士氣正盛有幾分勝算。”
隻當眾多將軍開口燕帝輕輕起身望著眾多大臣說道:“天藍宗得不到便除去,但是隻要有一線希望便要爭取。丞相最後一次邀請天藍宗,如果還是搖擺不定,古將軍五萬大軍殺盡天藍宗可夠。”
杜如晦麵對帝王說道:“遵命。”
還未說話的古山聽到燕帝說道:“古將軍丞相先行,大軍在後前方不成便拿下天藍宗。”
大漢帝都長安城內皇宮之中魏無忌手持軍刀踏入,麵對高高在上帝王劉孤城。當年帶著魏無忌進入長安城的太子,身為元嬰鏡的修士在魏無忌走來沒有下跪並未舉得惱怒。這位功高震主的並肩王走進眾多大臣如同對待漢帝一般,手握大漢一半兵權更是有著滅八國的軍功。甚至在大漢國內傳著一句話:“邊軍隻認並肩王,不認皇帝虎符。”
跨刀站立的魏無忌麵對高高在上的漢帝劉孤城說道:“陛下今日整個北域隻剩下五國,大秦大明如今最為強盛,大楚中間還有大秦在不易攻打。燕國偏居一履與大秦邊界更是被微臣打斷,東麵靠著無人可以進入林海。現在我大漢正直滅八國士氣正盛,正是攻打燕國大好局麵。天藍宗的存在與否現在已經不重要,隻需要百萬大軍微臣有信心踏過天藍山直入燕國境內完成東方一統。”
殿內眾臣無一人敢開口,見到微微諾諾的群臣漢帝雖然有著元嬰鏡的修為卻是麵對區區金丹鏡的魏無忌不敢多言。臉上發笑說道:“愛卿你看天藍宗一個龐大的宗門,宗內弟子上千更是有著化神鏡高人坐鎮。還是拉攏為上策,接下來還要麵對燕國還是不要魯莽為好。”
見到漢帝說話中年男子突然走上前說道:“陛下大漢剛剛吞並八國,還需要整合國力才是上策。燕國之爭不在當下,隻要在過一些年八國都在掌握之中拿下燕國便不成問題。”
有了一人開口隻聽見吵吵嚷嚷說著大漢不易出兵再戰,依舊站在一旁的魏無忌臉上麵無表情一手緊緊握著軍刀。來之內殿吵鬧漢帝臉上卻是露出微笑,這種群臣共同反抗魏無忌的局麵等了很久。不然身為一國之君隻從登基開始更加重用魏無忌,沒有想到這位親手養大狼有這一天權傾朝野。
群臣議事之中似乎已經忘記這位並肩王還在朝上,隻聽見一聲穩重的聲音說道:“陛下這群庸臣隻會耽誤大漢的大好局麵,要知道現在秦國攻打楚國大明兩姓之爭。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不能錯過,與燕國的爭霸不同與其他八國相比。在大秦大明看來我大漢吞並其他八國都不在意,這種增強的國力是無法與爭霸。燕國卻是不同,隻要兩國成為一國便有著能與兩國爭霸北域的機會。這次機會放過讓大秦處理好背後的楚國,大明完成一國一姓便是北域爭霸的開始。現在隻有得到燕國才能有機會成為三國爭霸的局麵,無論勝敗隻要有燕國背靠的東域百萬大山便有退路。相信現在燕國皇帝也想著吞並我大漢,隻有這樣才有成為三國鼎立的局麵。不然幾百年甚至更快,幾十年之內隻能淪為大秦或大明臣民。還請陛下下旨微臣願意帶領大漢百萬大軍拿下燕國,不成功便成仁。”
漢帝劉孤城望著勢在必得的魏無忌臉色沉悶說道:“朕這便下旨。”
得到旨意的魏無忌哪裏還在乎朝堂上群臣,手握跨上軍刀說道:“謝主隆恩,微臣告退。”
都沒有在乎漢帝是否同意離開,這一日回到軍中的魏無忌渡劫成就元嬰鏡。大漢百萬大軍同一時間穿過大漢國內直逼天藍宗,魏無忌麵對燕國也是最後一勝。
楚秦邊界楚國麵對大秦的百萬大軍一時間難以抵抗,短短幾年之中丟掉半國。處於南疆之地楚國隻好求助南域七島三宗共同麵對大秦的虎狼之師,楚國帝王得到紫雲宗的援助勉強將大秦百萬大軍擋在半國之外。依靠大海的楚國邀請南域三宗七島進入柳城,唯獨紫雲宗與三島願意共同對抗大秦。
南域各宗都清楚一點,大秦想要楚國已久。隻要能得到楚國便能有大明一般,勝則統一北域,敗則遠走西域。更為重要的是大秦真的隻是想要統一北域,如果楚國被滅麵對強大的大明還是不齊心的南域各島更容易得到。顯而易見南域沒有國家隻有無數的島嶼依附在三宗七島,常年互鬥各大門派如何能麵對大秦的虎狼之師。
被阻擋在大河之外的秦軍始終不能一舉拿下剩下的半個楚國,秦帝大怒十幾員化神大將共同出現在楚國。歐陽家的相助隻打下半國加上十幾員化神鏡大軍依舊不能跨過大河,同一時間被占領半國同時叛亂使得秦軍在楚國境內始終攻下一國。
大明金陵城沒有因為宋家突然之間想要成為大明國君而慌亂,皇宮之中大明皇帝朱孝天行走在禦花園望著遍地花草。跟在身後丞相李長山一直都知道大明的局勢,宋家老祖當年追隨先皇建立大明帝國成為唯一能與大秦抗衡的大國。兩人親如兄弟更是在大明帝國蒸蒸日上的同時宋家成為四大家族之一,哪位宋家老祖已經是半仙之體。
這樣的人物更有宋家這個盤然大物使得皇族不得不認真麵對一家,所謂北域的四大家族隻有宋家歐陽家依附兩大帝國。江家藏劍山莊明麵上是最弱的一家,卻是四大家族中最古老的家族,蕭家最為神秘。在大明看來隻有江家才能決定北域未來的歸屬,位於整個世界之上三大宗門更為神秘。三大宗門不會成為任何一國的輔助,同意北域更是三大宗門的意思。
朱孝天撫弄著一朵紅花說道:“宋家哪位老祖在朕有幾分勝算。”
陪在身邊的李長山說道:“消息準確無誤宋家老祖不知道有何手段已經仙人之軀,不是半仙之體。不過這幾千年來大明隻會認朱姓不會認宋姓,這是陛下的一大勝算。再者經過多年的經營已經有三種對付仙人的手段,隻要宋家老祖出手有三成把握讓他離不開皇宮。還有三大宗門不允許四方界有仙人的存在這也是陛下的一大勝算,再者宋家雖有五位大乘鏡。我大明也不止明麵上的三位王爺,暗中還有兩位很少有人知道客卿存在。”
鬆開紅花朱孝天說道:“這些你當真宋家不知,這幾千年來宋家也不止看到的這些。在朕看來王鋒到是有可能成為擊敗宋家的一顆重要棋子,要知道宋明禮十多年前與結下的恩怨已經成為死仇。”
李長山此時才想起王鋒的存在:“陛下哪位隻有化神鏡的王鋒當真會有用。”
淡然一笑朱孝天走在前方說道:“朕與宋家的鬥爭會在五百年之內決出勝負,這五百年的時間你覺得王鋒會成長的何等實力。”
麵對宋家的奪權大明國力沒有人看的到是何種程度消耗,不會比大秦攻打楚國來的少。
燃文書庫,燃文書庫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