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年少成名,氣度不凡,像這樣的人一看便是人中龍鳳。

如今,站在眾人麵前侃侃而談,從容不迫,仿佛一切都盡在掌握。

“我們可以選擇去幫助曹操,但是絕對不能再如之前一樣,被曹操牽著鼻子走。”

“這一點至關重要,這代表著我們需要一個真正能鎮得住場麵,能與曹操平起平坐的人領軍前往這是其一。”

“其二要能看清楚形勢,如果曹操可以幫,我們就幫。”

“魯肅先生有一句話說得很對,如今許雲逸一家獨大,我們唯有三方聯盟才能對付得了他。”

“不到萬不得已之時,我們不能放棄曹操。”

“可若是汝南救無可救,曹操被徹底擊潰,我們就要立馬改變戰略。”

“把救曹操,變成攻曹操!”

“既然曹操不可救,我們一定不能坐視曹操的土地、城池落入許霄的手中,我們要想辦法,將這一切掌握到自己手裏,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繼續與許雲逸對抗。”

孫堅有些沉默了。

過了一會兒,他才開口說出了自己內心的疑慮。

“可是……我們與曹操可是盟友,不出手還好,選擇了出手,最後不幫他,還侵占他的土地和城池,恐怕會為天下所不齒啊!”

周瑜道:“主公,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同樣的事情,前不久曹操就對馬騰、韓遂做過。”

“曹操能做,我們自然也能做。”

“更何況,待我們拿下曹操的土地和城池之後,一切輿論也都落在我們的掌控之中,自然是由我們說了算的。”

孫堅還是有些猶豫,過了一會兒又看著魯肅道:“子敬,你以為呢?”

“公瑾所說的第三條路,是否可行?”

魯肅微微皺著眉頭,思忖了片刻,然後道:“主公,在下以為公瑾所言甚妙。”

“依據公瑾所言,我們便能把主動權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中,是進是退都不用再看他人的臉色。”

他的理念是聯盟對抗許霄。

而周瑜的計策也是以幫助曹操,保護聯盟為第一要義的。

至於之後的,則是在救援無果之後的彌補。

總的來說,可以接受。

孫堅又看向了黃蓋等一眾武將道:“你們以為呢?”

周瑜在江東軍中的威望極高,尤其是在武將之中,更是僅次於孫堅的存在,連孫策也比不上他。

如今周瑜提出的計策,他們自然會遵從。

“末將以為公瑾之計可行!”

黃蓋等人答道。

聽到麾下人都沒有別的意見。

孫堅也沒有了疑慮,當即道:“好,既然你們都以為此計可行,我們便這麽去做。”

“即刻傳令,命孫策、孫權幫我調配兵馬,此番我要親自領兵前往!”

下方,魯肅連忙道:“主公,您的身份、地位何等尊貴,豈能親臨戰場?”

“若是有什麽散失,對我們江東無異於滅頂之災啊!”

周瑜也道:“是啊,主公。”

“在下以為,您隻用派大公子孫策前往就夠了,您還是在建康總攬大局吧!”

孫堅大笑一聲,豪邁道:“這些年來,我鮮少再聯軍出征,大多是讓伯符、公瑾,還有你們這些將軍領兵前往。”

“你們是不是就以為,我已經老了,無法再領軍出征?”

“你們莫不是忘記了,‘江東猛虎’這個稱號是怎麽來的。”

“那是我一戰一戰打出來的!”

周瑜又道:“我們自然不是不相信主公您的能力,隻是在戰場上詭譎多變,無論發生什麽樣的情況都不意外。”

“而主公你……畢竟已經不是十幾年前了……”

“這麽說來,你還是說我老了?”孫堅笑道。

“不不不,末將豈敢。”

周瑜連忙道。

孫堅笑道:“我自然知道你沒有,也知道你們說的都是為了我好。”

“不過,你們有你們的考慮,我也有我的考慮。”

“剛才公瑾說,他需要的是一個真正能鎮得住場麵,與曹操平起平坐的人。”

“在我們江東,伯符還是太年輕了,不夠資格,唯有我才能真正做到這一步。”

“你們也不要再勸了,我意已決!”

周瑜、魯肅兩人對視了一眼,也沒有再多說什麽。

讓他們的主公孫堅前往汝南的確有風險。

但是從另一個層麵來看這也的確現在一個不錯的選擇。

如果忽略掉孫堅的身份以及可能會出現的危險,這的確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謀略基本定下。

當日,周瑜、孫策派出使者前往荊州給孫堅之子孫策,請孫策開始調配兵力,隨時準備支援汝南。

……

而在另一邊。

在益州的劉備一方,也麵對著幾乎同樣的局麵。

在經曆了夏侯淵見死不救,看著他被張遼、顏良圍攻的事情之後,他對曹操以及曹操麾下的將軍們再也沒有哪怕一分好感,甚至是有些厭惡。

他怎麽可能會想再去支援曹操。

與他意見相同的還有張飛。

他們與曹操之間的關係本來就很差。

當初曹操派出追兵,對他們一路追殺,害得他們吃了不小的苦頭。

即便如今意見過了這麽多年。

他們也與曹操合作了許多次,可是每一次想起來,心裏還是恨得牙癢癢。

如今他們不計前嫌去幫曹操。

可是曹操呢?

竟然還在試圖謀害他們。

他要是能忍得下這口氣,就不是張飛了!

劉備的心裏自然也是不願意的。

不過,相比於關羽和張飛,他要理智得多,能不被情緒所左右。

他問過了諸葛亮的意見。

諸葛亮的意思是繼續援救曹操,維護現在的同盟。

但是同時也要隨機應變。

如果說曹操注定敗北,不可援救,他們就要趁機奪取曹操的土地和城池。

周瑜和諸葛亮。

他們分屬不同的陣營。

在不同的時間點和相似的情況之下,用出了近乎相同的計策!

對此,劉備欣然應允。

關羽、張飛雖然是有些不悅,可是到了最後還是答應了下來。

畢竟這是他們大哥劉備同意了的事情。

他們又怎麽能反對。

就這樣,劉備帶著張飛出蜀地,同樣往汝南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