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孫堅聞言皆微微皺起了眉頭,目露思索之色。

真如曹操所說的那樣,要做出選擇並不容易。

過了一會兒,兩人依舊沒有得出答案。

劉備扭頭對著身邊的法正道:“孝直,對此你怎麽看?”

此次進入蜀地之後。

在他的身邊,除了兩位義弟和諸葛亮之外,最被他看重的就是法正。

法正是一位奇才,尤其在軍事、謀略上有著極高的造詣。

哪怕是諸葛孔明那樣的人物在提起法正的時候都是讚譽有加,說法正是當今世上第一流的人物!

如今在這情況下,他和孫堅都想不出一個具體的應對。

他便幹脆詢問法正。

一來可以得到一個合理的答案。

二來,他也可以彰顯一下自己的實力。

畢竟,在他們三方諸侯之中。

向來是以他劉備最為弱勢的。

無論是兵卒的數量,還是身邊人才的積累,似乎都是如此。

提起他劉備,永遠隻有三個人。

關羽、張飛、諸葛亮。

可是,他劉備的身邊可遠遠不止是這三個人而已。

身著灰色布衣的法正對著劉備拱了拱手。

隨後又對著曹操、孫堅行禮,然後才道:“主公,實不相瞞在下的心中的確有一些想法。”

“正如曹將軍所言,如今許雲逸圍困汝南,他留給我們的其實就是這麽兩條看似都不容易走的路。”

“也許,這也是許雲逸的謀劃之一,就是讓我們在選擇之中陷入糾結和猶豫,從而在這一場戰爭的一開始就落入下風之中。”

“而我們一定不能讓許雲逸如願,我們必須盡快做出抉擇,方為上策也。”

“那我們又該如何抉擇呢?”

曹操看著法正,臉上帶著幾分讚賞的神色。

憑他的眼力自然早就看了出來,眼前的這位謀士並非尋常人。

不過想想也是,能被劉備帶在身邊的人物,又怎麽可能會是一個尋常人。

他還真想聽聽法正對此番戰事的見解。

不知道能否與他不謀而合。

法正微微一笑,平靜地道:“其實曹將軍剛才所言的兩條路,我們都可以走,卻又都有各自的局限。”

“我們若是空想就會猶豫,猶豫就會敗北!”

“所以,我們與其在此空想、猶豫,不如幹脆去做,去看一看許雲逸究竟給我們設下了怎樣的陷阱和麻煩。”

“我們再隨機應變,逐個破除便是了。”

“哈哈哈哈!”曹操聞言大笑,“玄德,你這謀士所言倒是與我不謀而合。”

“實不相瞞,這也是我最後的決定。”

“如今,汝南城內僅有一個月的糧草,時間並不站在我們一方,不論是哪一個決定,我們都必須盡快出手,方為上策。”

“至於具體的做法麽……既然兩條路都能走,我們便雙管齊下,一起動手。”

“如今許雲逸在地形、地勢上占據了先機,這一點不可更改。”

“圍點打援就是在彰顯自己已經得到的先機,再利用得到的先機來擴大自己的優勢。”

“而我們也有我們的優勢,那就是我們是三方諸侯合力,在兵卒數量上占據了一定的優勢。”

“這就表麵,我們可以在強行動手的同時,對許雲逸的運糧通道造成威脅。”

“許雲逸如果在運糧通道上集結了太多的兵力,我們正麵解圍的壓力就會隨之減少。”

“他若是不加派兵力,我們就可以順勢將運糧的通道控製在我們的手裏。”

“如此一來,是進是退,主動權也就到了我們的手中!”

孫堅、劉備聞言皆是微微頷首。

至少聽上去,曹純、法正所說的都是可行的計策。

不過劉備還是提出了他內心的疑慮:“我們一切的計策都建立在我們能給許雲逸的冀州軍帶去巨大威脅的情況之下,令許雲逸顧此失彼。”

“可是,若我們做不到這一步呢?”

“別天真地以為隻要人多就能占據戰場上的優勢,那許雲逸打的以少勝多的戰役還少麽?”

“若是我們的攻勢並不能給許雲逸帶來巨大的威脅,我們的雙管齊下帶來的最後結果則有可能是兩麵失敗。”

“嗯,玄德說得有理,這絕不是在妄自菲薄或者是危言聳聽,而是的確有這個可能。”

“畢竟這一次我們要麵對的人可是許雲逸,在他的身上不論發生怎樣的事情都不意外。”

曹操首先認同了劉備的話,隨後又話鋒一轉,道:“所以,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給足冀州軍壓力。”

“解救汝南的事情,我自會全權負責,攻打許雲逸的運糧通道麽……”

“就交給你們兩位將軍如何?”

“若是尋常的人領軍攻打,便是人數再多,冀州軍極有可能擋得住。”

“但如果你們二位親自前往的話,除非許雲逸領大軍親至,否則冀州軍中絕對無人擋得住你們的攻勢。”

“我對二位將軍有充足的信心,不知你們兩位意下如何?”

孫堅、劉備兩人對視了一眼,均是微微皺了皺眉。

比起解決汝南的圍困,截斷冀州軍的運糧通道顯然是更凶險的。

因為城池就在那裏。

許雲逸即便設下了陷阱,他們也可以通過城池周邊的情況做出預估。

但截斷運糧通道可不一樣。

從徐州下邳送往汝南的運糧通道說不上有多長。

但是在這中間可是步步危機,許雲逸可能在任何地方設下陷阱。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運糧通道就是許雲逸此次防衛的重中之重。

按理來說,他們想到這些困難,就應該想辦法拒絕曹操才是。

可是他們卻又不能。

曹操早就說好了,隻有兩條路,要麽帶著大軍從正麵解圍,要麽攻打運糧通道。

最後,他們商議的結果的雙管齊下。

現在到了分配任務的時候。

曹操的兵卒人數最多,是此戰的主力,自然應該負責正麵的攻勢。

去攻打運糧通道的事情就自然而然地落在了他們兩個人的身上。

這是最合理的方式。

總不能讓曹操帶著幾萬人去攻打甬道,讓他們兩位諸侯領著剩餘的曹軍和他們各自的兵力吧……

直到現在,孫堅和劉備才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

從一開始曹操就在對他們用計,想方設法地讓他們不得領軍去攻打許霄的運量通道,承擔起這一戰中最危險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