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主公!”
周瑜意識到事情不對,連忙想要追出去解釋。
可是他剛剛想要追上去,就被孫權的人給攔住了。
顯然,盛怒之下的孫權根本就不想見他。
一旁的劉備也看出了幾分蹊蹺,輕歎一口氣道:“看來仲謀是有什麽誤會啊,否則也不會如此惱怒。”
“公瑾,你現在去尋仲謀,仲謀盛怒之下未必聽得進去你的解釋,不如待仲謀冷靜下來之後再去。”
周瑜微微皺著眉頭,心裏隱隱有幾分擔心。
現在的他們剛剛在對許霄的一連串戰事之中取得了勝利,可不能在這個時候有內部上的爭端啊。
強敵未破,而禍起蕭牆,此乃自取滅亡之道也!
劉備也意識到這件事的重要性,“仲謀會如此動怒,與我有極大的關係,今日之後我也會從仲謀那裏幫你解釋,公瑾你也不必太過擔憂了。”
然而周瑜卻道:“劉皇叔不必勞煩了。”
“就如今的情況而言,可能您不去幫我解釋反倒更好。”
劉備一怔,臉上有些不解。
他下意識地看向了一旁的諸葛亮,見到諸葛亮也微微頷首之後內心更加驚訝。
這意味著周瑜不讓他去,不是在針對他,而是事實便是如此,他不去對如今的局麵會更好。
忽然,他眼眸一閃,心裏意識到了點什麽。
難道……周瑜與孫權之間還真的有了間隙不成?
否則為何兩人的關係會變得如此緊張。
劉備微微扭頭看向了孫權離開的方向,在心中喃喃道:“孫權啊孫權,你有周瑜這樣忠心不二的奇才輔佐,不知道令多少人羨慕,卻動了猜疑之心,真是可笑……”
……
另一邊,在離開軍營之後,孫權乘著車駕一路返回自己在襄陽的住所。
也不知道是不是運氣太背,在這一路上,他總能聽見路上的百姓在說周瑜如何如何了得,風流倜儻,才智超群,還用兵如神,是江東、荊州乃至天下最為出類拔萃的人物,可以與許雲逸比肩。
如果是往日,孫權聽到這些話最多會有一些惱怒,並不會表現出來,可是今日在經曆了剛剛的一切之後,孫權的心裏可謂是怒火中燒。
而這些百姓的話無疑像是在怒火中添了一把油。
孫權簡直怒不可遏!
可是他卻有些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江東可以沒有他孫權,可不能沒有周瑜啊。
在曹操、劉備接連大敗之後,周瑜是唯一一個在正麵戰場上擊敗過許雲逸的人。
無論如何,他怎麽能動這麽一個人。
可是他不動周瑜,難道……就任由周瑜的聲望完全蓋過他孫家嗎?
絕對不能接受!
這時的孫權忽然體會到了昔日袁紹遇到過的頂級難題。
自己麾下之人的本事大過他這個主公,立下的功績,在軍中以及百姓心中的威望也大過了他這個主公。
即便他心裏清楚地知道周瑜對他忠心耿耿,絕對不會有任何的反叛之心,可那又如何?
有時候本事太大,威望太大本身就是一種罪過!
不是所有人都是劉備,能容忍在自己的勢力內部,還有人能騎在自己的頭上!
反正孫權絕不是這樣的人。
在他執掌江東的這些年來,他不斷地用各種手段來削弱世家對江東、荊州的影響,把一切權力都掌握到自己的手中。
在這過程之中,周瑜也出了不小的力氣。
可是他沒有想到,到了最後卻是養虎為患。
他削弱了那麽多的世家,最大的禍患卻在自己的身邊悄然生長!
待回到府邸之後,孫權當即把自己真正的心腹魯肅請了過來。
這件事必須要解決了,而且刻不容緩!
接到孫權的命令,魯肅匆匆趕來。
“主公。”
魯肅麵見孫權,先是恭敬地行了一禮,“不知您請魯肅前來,所為何事?”
孫權神情冰冷,開門見山道:“子敬,你覺得周瑜如何?”
周瑜神情頓時一怔,略微猶豫了一下,然後道:“主公,周瑜乃是我江東的大都督,在下豈敢非議。”
孫權擺了擺手,“無妨,我讓你說的,且今日之事絕不會有第三人知曉。”
“這……”魯肅還是有些猶豫。
原因也很簡單。
從出身上講,他與周瑜處於同一派別,都是淮泗派。
周瑜是淮泗派當仁不讓的一把手。
就連他周瑜能來到孫權這裏,也是周瑜舉薦的。
按理來說,他應該與周瑜站在同一陣線。
可是在跟隨孫權這麽久以來,慢慢的他早就已經成為了孫權的心腹。
在淮泗派與孫權之間若要他做出一個選擇,他隻會選孫權。
這也是孫權會請他來此的原因。
可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對淮泗派,對周瑜就沒有感情。
因為從根本意義上講,他就算成為了孫權的心腹,與淮泗派之間也不是對立的關係。
他們都是在為孫家效力啊。
可是現在……似乎有些不一樣了。
一時間他麵對孫權的提問,有些說不出話來。
孫權緩步走到了魯肅的身邊,語氣之中帶著幾分寒意。
“怎麽,難道說連子敬你也向著公瑾了?”
魯肅連忙行禮道:“魯肅不敢。”
“主公對魯肅有知遇之恩,沒有主公便沒有魯肅的今日,魯肅豈敢背棄主公。”
“隻是……隻是……”
孫權冷著臉,“隻是如何?”
魯肅歎了一口氣,道:“主公,大都督自老主公在時為孫家效力了,一直都忠心耿耿,從未有分毫僭越。”
“後來更是幫主公成為江東之主,又以一己之力戰勝冀州軍,奪回南陽,立下了赫赫戰功。”
“主公,大都督是一定不會背叛您的啊!”
孫權冷笑了一聲,道:“是啊,他周瑜當然重要,沒有他便沒有我孫權的今日,甚至連襄陽說不定也落入了許雲逸的手中。”
“可是有一點,似乎所有人都忘記了。”
他半眯著眼,目光有些鋒銳。
“公瑾立下了這麽大的功績,百姓人人誇讚他,軍中也盡是他的心腹,唯他周瑜之命是從,甚至連子敬你,作為我的心腹都對他讚賞有加。”
“那子敬,你且說說,這江東是姓孫呢,還是姓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