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汗一呆,道:“你說什麽?令尊不是有大功於國,卻被當今的皇帝給殺害了麽?”
李鉦道:“那是陳年往事,現在的皇帝把中國治理得很好,最少老百姓一年四季吃穿不愁。為了百姓和國家社稷,我也願意暫時放下私人恩怨,從此以後不再找他報仇了。”
突厥可汗默然許久,道:“你的父親當年的威名,我也聽我國的文學博士跟我說過。公子果然氣度不同凡響,單是這一點,本王遠不如你的父親和二叔。這次般若法王的政變陰謀被揭破,有一半的功勞都要算在你頭上。不知你為我國平亂,想要什麽賞賜?”李鉦站了起來,道:“我是為了國家社稷和兩國的百姓子民願意做這件事,並非隻為了可汗一個人,哪會要什麽賞賜?可汗真的要賞賜我,就請可汗下詔,在朝中廢止入侵大唐的朝議。”
啜利可汗從小練武,弱冠時已隨父兄征戰沙場,要他廢止興兵的決議,那便等於讓他承認入侵大唐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那可比什麽都難。果然他聽了李鉦這話,半晌沉吟不語。這時莫脫前來奏陳所有叛逆已全部拿問,已派人全城大索,搜捕般若法王的殘黨。
可汗聽了點點頭道:“好,既然王叔和李公子都是趕走般若法王的有功之臣,就跟我一起回宮吧!”
可賀敦見可汗仍是有些下不了決心,暗暗對李鉦點了點頭,此時參加大會的各路武林中人已走得差不多。
滿城都是王叔的精兵和未曾附逆的突厥武士,形勢已漸漸穩定下來,尚未來得及離開的武林中人,都被妥善安排在國賓館中,不許傷害,飲食不缺。
李鉦等人跟著可汗和可賀敦回到王宮,先由可汗下令慰勞星夜回援的四鎮官兵,下令大賞三日,四大要塞的守將都有封賞,將士歡聲雷動。
李鉦的父親李建成是可賀敦的救命恩人,由宰相木利和王叔莫脫親自陪坐賜宴,可賀敦一掃多年的愁容,親自陪侍在旁。
可汗臉露詫異之色,點了點頭,低聲道:“你放心,我回來之後已經想了很久了,已下定決心了。”
宰相木利也說道:“可汗願意為百姓著想,那是百姓的福氣。我國僻處苦寒之地,以牧馬為生,又遭過部屬和骨肉分離之苦,實在不該在百姓尚未得到休養生息時再舉刀兵,萬一百姓心有怨言,對我國穩定不利,所謂禍起於蕭牆,便是此意。天下若有大變,可汗身居深宮,不知民眾之苦,民眾會起來反對可汗的。”
可汗喝了兩杯酒,把酒杯重重地放在桌上,低下了頭,道:“不錯,我也知道打仗對百姓的傷害,其實我何嚐不願意在宮裏享福?但是突厥國力江河日下,百姓總要生存啊。”
李鉦道:“在下的話雖不好聽,但是發自肺腑,請可汗斟酌。”
突厥可汗站起來說道:“其實大唐和突厥相安無事,由於奸人挑撥以至發生了小小誤會,即便公子不怪罪我,我已很覺慚愧了。但是有件事,還是希望公子伸出援手。不知公子肯不肯答應我的請求?”
李鉦道:“可汗如果有什麽吩咐,隻要對兩國人民有利,在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突厥可汗沉吟良久,都不說話,可賀敦道:“我明白可汗的意思,我國調動兵馬的消息大唐一定已經知道,可汗擔心的是大唐兵馬東進北出,突厥為一國之生存,必然會殊死一鬥,那時隻怕我們今天的努力都會成為泡影了。”
“可汗的擔心不無道理。不過大唐以仁義立國,可汗的兵馬不跨過國境,大唐的兵馬絕不會貿然東進北上,兩國仍然可以相安無事。可汗既有擔心大唐兵臨城下的憂慮,這件和議的事就交給在下去做吧!”
王叔莫脫道:“好!拜托李公子了!”
原來四大要塞的駐軍常年不得回歸家鄉,軍中怨聲載道,多虧四大要塞的守將都是軍中宿將,頗有德望,突厥士兵才沒有暴亂。
莫脫正是知道軍中的憤激,才趕忙替突厥可汗答應了李鉦的說話。
木利宰相也是反對對大唐用兵的主和派,聽了李鉦的話,更是以手加額,深以為幸。
突厥可汗見李鉦答應為兩方調停促成大唐和突厥的和議,愁眉漸漸展開,臉色終於開朗了很多,吩咐宮中禮樂齊奏,盡情飲宴。
第二天起床洗漱已畢,剛吃完早飯,可賀敦和可汗已在王宮外等候李鉦等人,一隊五十人的突厥勁卒盔明甲亮,與李鉦等人隨行。
為首那名武士手持可汗親自授予的節仗,背後一隊車仗,裝的是棄兵求和的“貢物”和李鉦等人乘坐的車輛。
李鉦、姬玉笙、肅平陽、郭錦炎、魏長風、柳清泉和魯摯各有重金酬謝,宮中禦用的裁縫連夜按照幾人的體形裁剪的長袍和禦寒衣物各有兩套,其他賜物,不勝枚舉。
突厥可汗和可賀敦一直送出牙帳城二十裏外,由莫脫率領的精兵繼續護送前往安西都護府。
這次議和,是突厥六十多年與大唐曠日持久的纏鬥中絕無僅有的一次,議和的五十人使團包括一位突厥王公和一位功高爵顯的大將,規格之高,從所未見。
議和隊伍還未到安西都護府管轄境內,安西都護府都護喬師望已先得報,帶著李鉦派出的信使孟袞和周大柱一同親自率軍出迎。
喬師望為國戍邊已有十年之久,是個功臣宿將,聽說調和突厥和大唐戰事的人竟然是太子建成之子李鉦,不禁大為驚喜。
原來喬師望也是建成在太子監國時一手提拔起來的軍中大將,深受建成知遇之恩。
他忽然聽說太子建成還有個遺孤在世,不但見過皇帝,還得到過皇帝的親自賜婚,不禁大為驚喜,親率大軍前來迎接。
至於突厥同意議和的奏章,已發了一千兩百裏加急送回京師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