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阿Q作品 南閥 南閥 南山磨劍 第九十六節 銀行計劃
趙澤勇這些年來實行了連續的政策,那就是低稅收,強製教育還有改善道路。
效果是潛移默化的,首先是強製教育,趙澤勇來之前的雲南,沒有一所大學,最高級的學校基本類似於中學。趙澤勇建起了小學、中學,最後是大學,僅僅從最後建立的大學算起,也已經過去了四年多了,已經開始有畢業生源源不斷的從學校裏走出來了,政府中吏員的構成可以說已經開始邁向高學曆了。這批學生,有**,有活力,帶動著政府的氣氛也為之一新。
在從交通的影響來說,當趙澤勇當年剛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小販運貨是用肩挑手抬的,能有輛獨輪車就已經不錯了,大型運輸完全是靠馬幫。而現在呢,各個縣之間的運輸,馬車已經很頻繁了,手推車基本上已經看不到了。
在這個表象下的是,各個縣城鄉村貨物交易十分的頻繁,僅僅是商業稅就已經比當年軍閥靠著苛捐雜稅、到處設卡抽厘要多了幾倍,雲南省今年的稅收突破兩千萬銀元。要知道北洋政府的財政才四五億的樣子,一個貧弱的雲南能達到兩千多萬,實在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成就了,而且還是在低稅收的情況下取得的,不能不說如今的雲南,經過了趙澤勇十年休養生息的雲南,已經在潛力上上升了一個層次了。
十年的連續政策,通通都取得了良好的結果,趙澤勇自己甚至都不知道,在雲南,他的威望已經高到了什麽程度。蒙自地區是雲南投票率最高的地區,因為這裏的人更加信任趙澤勇,相信趙澤勇不會因為他們卷入什麽‘國事’而遷怒與群眾。而且當地的老百姓在投張富的選票的時候,曾信誓旦旦的表示,如果不是張富幫著趙督軍做事,他們才不會來投呢,說如果是趙督軍要來選舉,他們一家子都來,連他的小孫子都要投督軍一票,完全不考慮他的小孫子還未成年。
但是繁榮了的市場,也有了負麵的影響。
首先是貨物多了,趙澤勇的企業生產的其實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作為一個省,最大的生產力永遠都是那些勤勞質樸的農民。過去是連飯都吃不飽,可現在地裏的產出足夠一家人吃飽,男人在農閑時還能去打打零工,上鐵路線上背石頭一個月也能掙好幾塊大洋,而婦女兒童呢,在家裏養養雞鴨魚,養養豬牛羊,過去的打獵之類的事情是少多了。這些農業產出,通過方便的交通,流入到城市裏,流入到各個集市上,這才是繁榮的根本。
但是貨物多了,錢卻沒變多,僅靠自然生產的白銀,完全無法滿足市場需要的通貨。而紙幣呢,唐繼堯時代倒是印刷過一批,當時為了籌措軍費,唐繼堯利用富滇銀行印刷了五千萬不兌換的紙幣,那時候是造成了大量的通貨膨脹、貨幣貶值。可是十年過去了,趙澤勇並沒有禁止這些紙幣的流通,可是無價還是下跌了,因為當年造成通脹的五千萬紙幣,放在現在根本就無法滿足市場流通的需要,說白了還是市場的盤子大了。
但是印刷紙幣的富滇銀行在趙澤勇上台後,就沒在印刷過紙幣,因為老百姓對這個很反感,害怕再一次通脹。政府印刷紙幣就等於搜刮老百姓的財富,這個道理老百姓雖然不懂,但是他們明白隻要政府一印錢,他們手裏的錢就不值錢了,所以對印刷紙幣是深惡痛絕的。
加上趙澤勇手上也從來不缺少硬通貨,從來都是自己補貼政府,並不想從政府那裏得到什麽,從百姓那裏搜刮什麽,所以他也不屑於用這種方式來刮地皮。
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趙澤勇寄予厚望的種子,種子確實很爭氣,尤其是雜交稻種,這種稻種的出現,幾乎直接讓雲南老百姓的糧食產量翻了一倍。但是糧食多了,糧價卻下來了,通貨的緊縮更是助長了糧價下跌的趨勢。麵對穀賤傷農的現狀,趙澤勇給的辦法是,繼續提高糧產量。為此從德國弄來了三座化工廠,一座氮肥、一座磷肥,另一座則是生產氨,為其他兩家供貨同時也兼顧炸藥的生產。
糧價的下跌又導致了農民生產積極性的降低,在其他地方能輕鬆找到工作的情況下,大量的農民逃離農村,有地的農民撂荒自己的土地,無地的農民直接跟自己的地主決裂,到城市中國當農民工去了。
於是,一個雜交稻種帶來的高產,幾年後,不但沒讓雲南糧食產量提高,反而是略有降低了。這大大的有違趙澤勇的初衷。本來是為了富農的,可沒想到造成這種結果,反而是把農民逼到外地去打工。當然農民們沒人說趙澤勇的壞話,反而是依然對趙澤勇十分的愛戴,把這幾年糧價大跌的罪魁通通加在了無良的糧商身上。
至於真實的原因,有人清楚,張澈手下有一群美國顧問,精通經濟的也不在少數,他們經過在各地的調查,提交了一份報告,張澈又拿著報告來找趙澤勇,表示事情已經到了十分嚴重的程度了。報告分析,第一貨幣稀缺是導致價格上揚百姓撂荒的普遍要素,第二雲南富裕人力價格普漲是第二個原因,第三則是因為雲南各地的工程和其他產業的發展,為農民提供了選擇工作的機會。
見到張澈的時候,趙澤勇的心裏**了一下,本來已經很瘦的張澈更瘦了。難怪張富上次來,隱晦的表示希望趙澤勇能給他兒子放個長假,原來在享受著兒子的成功給自己帶來榮譽的時候,張富也在擔心兒子的健康啊。
“張督,目前的局麵是讓我既欣喜又憂慮啊。物價如果不能夠控製,一直這麽下跌下去的話,怕是要引起大麻煩的。”
趙澤勇點點頭:“我也知道,農民的問題最難辦,我已經打算開始解決了。”
張澈道:“農民的問題隻是一個現象,真正的原因其實就是我們的貨幣不足。至於農民的問題原因是很複雜的,不僅僅是因為糧價下跌了,也因為雲南其實比鄰省都要富裕了,現在糧食都開始大量的從鄰省進口,而鄰省的人口也在向雲南轉移。鄰省可以輸出糧食說明了,鄰省生產糧食的成本比我省更低,而生產糧食主要就是消耗人力,這說明了我們的人力成本上漲了,鄰省人口往本省轉移也正說明了這一點。”
趙澤勇點點頭,張澈繼續說。
“這是正常的經濟現象,這說明我們雲南正在向一個更高層次轉移,農業勞動力正在向工業轉移,這也不一定是壞事。真正的壞事是,持續的物價下跌。因為物價下跌,導致農民生產糧食沒了動力,這種情況也可能蔓延到其他行業,如果工廠生產工業品也沒了動力,工廠停工了,工人失業了,到時候必然是一場動**啊。”
趙澤勇深以為然道:“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解決貨幣不足的問題了。”
張澈道:“沒錯,可是現在困難重重啊。明知道解決的辦法,可是沒人願意接受這種辦法。我在議會中已經提了好幾次了,可是議員們都不答應。他們受到唐繼堯時代濫發紙幣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趙澤勇笑道:“看來你被你打造的民主束縛住了啊。有些事情就不能商量,一商量就完蛋。實在不行咱就直接幹,我不信誰還能怎麽樣。”
張澈歎道:“我也幾乎有這種想法了,用權力去幹涉這些東西。但是最後我選擇了耐心的說服他們,希望他們理解經濟的規律,不要一味的恐慌過去的傷害。”
趙澤勇搖頭道:“可是你沒有說服他們。而且好像也沒有商量出結果的機會。”
張澈歎道:“但是我不希望權力不受控製,這是一個規則,我們都遵守後,慢慢潛移默化,就把權力關進了籠子。如果我們在初始的時候,就不在乎這些,有權力者不尊重這個規則,最後傷害的不僅僅是我們自己,而是整個民族,民族的現在和民族的未來。確實這樣商量很難得出結果,但是這就是民主的真諦,是一種互信的價值。我們中國人從來都是這樣,古代有‘成大事者不謀於眾’的說法,把統治者和民眾推到了對立麵。而現代社會,我們必須緊緊的跟民眾站在一起,這樣才能長久持續的將政權維係下去。”
趙澤勇聽的是一頭霧水,對這些政治了,陰謀了,他真的有些不太懂。
索性不聽了:“你直接說,要我幹什麽吧。”
張澈道:“既然政府層麵走不通,那我們就走私人層麵。紙幣是必須印刷了,而能夠印刷滿足當前整個省需要的紙幣的,隻有你有這個能力。”
趙澤勇稍微的楞了一下,要我辦銀行?
“可我沒辦過銀行啊?”
趙澤勇說道,銀行這東西,自己見過,也存過錢,但是具體運營還真的不懂,而且好像銀行也不是印錢的地方啊,銀錢的那是國家的造幣廠。
張澈卻堅決道:“但是隻有你有這個條件。辦銀行首要的是信用,隻有你才擁有整個省百姓的信任。另外你也有實力,有實力保證印刷出來紙幣的含金量。”
趙澤勇想了想,答應道:“那好吧,具體我該怎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