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良的性格,是保證我們智力、才能得以充分發揮的必不可少的條件。假如忽視性格修養,讓許多不良性格支配著自己,即使有較高的智力和才能,也會被不良性格所壓抑而發揮不出來。在日常生活中,或我們的周圍,因性格的缺陷而導致才能被壓抑的人和事相當普遍。
成功者並不一定具有超常的智力,命運之神也不會給予誰特殊的照顧。相反,幾乎所有成功的人都經曆過坎坷、多難的命運。著名的心理學家貝弗裏奇說得好:“人們最出色的成績是在處於逆境的情況下作出的。思想上的壓力,甚至肉體上的痛苦都可能成為精神上的興奮劑。很多傑出的偉人都曾遭受過心理上的打擊及形形色色的困難。”他同時還指出:“忍受壓力而不氣餒,勇於知難而進,是最終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近年來,日本京都大學一個叫田口英子的研究者,曾對有創造能力的科學家的性格特征專門進行過一次征詢調查,被她列入調查對象的共有288人,其中個人持有30個以上專利和受到過國家表彰的科學家、發明家有110人,從事電氣實驗研究而獲有特殊成績和貢獻的研究員有50人。征詢結果顯示,這些人都具有不同於常人的性格特征:
兒童時代就具有頑強追求知識的欲望,他們幼年時往往對難以想象的新奇東西看得入了迷,不管要挨多麽嚴厲的訓斥,但受好奇心的驅使,總想去試試。
具有鮮明的自立、自主的獨立傾向和獨創性格,凡事有主見,不以別人指示的方法,作為自己工作的準則。
有雄心,肯努力,不甘虛度一生,想為世間留下一點卓著的業績。
充滿自信,敢於堅持自己的意見,同時和他人展開熱烈的爭論,而且爭論中常常有居於支配地位的傾向。
具有恒心、韌勁和能力的持續性,他們都能長期從事極其艱苦的工作,甚至在他人看來希望渺茫的情況下,仍然堅持到底。
沒有雄心和抱負,甘願隨波逐流,追求現實的安樂和享受,是壓抑智力、才能的性格特征之一。很多青年未能成才,往往並不是不能幹,而是不想幹。有些人有見識,有才華,本來很有成才的希望,可就是不想爭取。他們思想懶惰,追求舒適,寧願在安閑中過日子,也不願作長期的艱苦努力。這樣,他們的智力、才能就被懶惰這把鏽鎖鎖住了,天賦再高,智力再好,也因得不到充分發掘而被白白地浪費掉。
嚴重的自卑感,是壓抑智力、才能的性格特征之二。有的人本來在某些方麵很有發展潛力,但由於不相信自己,認識不到自己的才能潛力,即使露出了具有真知灼見的思想萌芽,也由於自我懷疑而遭到自我否定。
一個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依賴和順從,易受暗示,容易接受現成的結論,是壓抑智力、才能的性格特征之三。有的人天賦智力素質不錯,假如把自己的思想機器充分開動起來,獨立思考,可以提出很多獨到的發現和見解,但由於性格易受暗示,容易順從,有了現成的觀點和結論就全盤接受,不願再去開動腦筋想,當然也就提不出什麽獨到的發現和見解了。
缺乏毅力、意誌薄弱,也是壓抑智力、才能的一種不良性格。有的人在從事某項研究之初,曾表現出很大的熱情,但若遇到十幾次、幾十次的挫折和失敗便會心灰意冷,“收兵回朝”不想再幹了,結果也造成了自己智慧和才能的埋沒。
其他如興趣容易轉移,注意力不能長久地集中於一個目標;虛榮心強,目光短淺,總想在細小事情上勝過他人而忽視對事業的追求等,也都是壓抑智力和才能的不良性格特征。顯然,不認真地進行性格修養,不克服上述妨礙聰明才智充分發揮的不良性格,就會增加成才的阻力和困難,使自己難以成為出色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