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調中修煉自己,低調做人無論在官場、商場還是政治軍事鬥爭中都是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實則高深的處世謀略。
謙卑處世人常在,謙卑是一種智慧,是為人處世的黃金法則,懂得謙卑的人,必將得到世人的尊重,受到世人的敬仰。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一個人在社會中不可強出風頭。你有成就,你肯努力,你待人寬厚,別人自會欣賞,用不著強求注意。
我們說性格決定命運,是因為性格對一個人取得成功的過程無時無刻不在施加或正麵或負麵的影響,進而影響最終的結果。因此,性格資本是一個人取得成功最大的內在資本。每個人的性格資本都是可以完善的,而不是固定不變的。隻有不斷地修正自己的性格弱點,才能為自己邁向成功奠定堅實的內在基礎。
強出風頭,反而會引起別人的反感,尤其在我們這個有著數千年封建史的國度裏,更是有很多人因才華出眾而遭受貶斥或丟掉了性命。我們並不是否定那些勇往直前、萬事當先的人,隻是強調要掌握好前與後的分寸。
那麽,在工作當中,在同事,朋友之間,如何把握不前不後的分寸呢?首先,必須估量一下自己在工作中的位置與在單位中的角色。屬於自己工作、職責範圍內的事,責無旁貸,必須盡心盡力去完成。自己工作之外的事,不該涉及的盡量不去涉及,尤其不要以“內行人”、“明白人”或者居高臨下的姿態去對同事、朋友指手畫腳。即使人家請你去幫忙,也應以謙遜的態度誠懇待人。
其次,在名譽、利益麵前,不要表現得過於期待。即使有所追求,也應該在表麵上含而不露,應該通過為人與處世的技巧去贏得大家和領導的認同。要清楚,許多事情的成功,正如戰場上作戰一樣,迂回包抄要比正麵直接進攻有效得多。
但任何事情都是一分為二的,不前不後隻是說在同事之中,在利益與榮譽麵前,不過分張揚自己、不踩著別人的肩膀向上攀登。
不前不後僅僅是一種過程,但從結果——自己的前途與事業而言,則必須是在其他人的前頭,必須從其他人中脫穎而出。到那個時候,其情勢將不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而是“眾星捧月”、“眾望所歸”。這正是恰當把握不前不後的分寸為自己的事業贏得人緣與機緣的結果。
許多人喜歡觀看馬拉鬆比賽,在馬拉鬆比賽中,一般會看到在前半程跑在最前麵的人反而不容易奪到金牌,而跑在第二位置或稍後一點的隊員在更多的時候奪取了桂冠,而位置太靠後的落伍者也同樣與冠軍無緣。馬拉鬆比賽如此,人生何嚐不是如此?人與人之間的社會性競爭和相處更是與其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