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李兩家都步入正軌, 成功改換了社會成分,變成工人分子,陳昭也就放下心來。
過完年節, 陳昭即將離開之前, 和劉叔暢談了一番, 主要說的內容便是求穩低調, 萬事不可冒頭激進。還有一點,日後石頭談的對象,家裏最好離什麽資本家、地主之類的遠一些, 盡可能選擇與劉家差不多成分家境的姑娘。
劉叔知道她的消息來源廣, 而且可信度也高, 所以都一一答應下來。
等到說完了劉家人的安排, 劉叔又問陳昭的打算:“你過了這個年,就算是二十歲的人了,個人問題也該多上心。從前在咱家上工的那個謝家小子, 我和你嬸子看著都不錯,別聽虎子和石頭的, 要是覺得合適就多處處也行, 不合適就換其他的。”
陳昭愣了愣, 才低聲道:“叔, 我知道了,隻是現在才剛剛畢業呢,總得等兩年立住腳了再說其他。”
劉叔見她不排斥, 點了點頭不再繼續了。
陳昭回到自己屋子後, 想起如今的情況, 也覺得有些棘手。
這輩子和上輩子不同,劉家人待她屬實不錯, 原主也是把劉家叔嬸當做爹娘看待的。若非必要,陳昭實在不想讓他們操心,更不想讓他們傷心。
可一個適齡姑娘不結婚,在這個時代是十分罕見的事情,不提旁的,單是街坊鄰居的閑言碎語,都能讓劉家人顏麵無光。
可是結婚,陳昭心中又實在不想。
婚姻是一件太複雜的事情,陳昭自覺沒有能力好生經營,而且也不敢保證能彼此忠誠包容,互相信任扶持。更何況,這個時代又是大變大興之際,國家的變化可用日新月異來表明,陳昭也不喜歡自己被家庭瑣事絆住腳步。
她翻來覆去到半夜,還是想不出個合適的解決方法,隻得暫時不去思考這個問題了。
第二天一大早,吃過桂花嬸特意準備的早飯後,陳昭又拎著行禮返校,繼續繁忙的農事工作。
趙老師主攻的農學項目是小麥增產。
小麥是北方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品種也有好幾十種,可不論是哪一種小麥,畝產量都沒有超過四百斤。如今市麵上種植範圍最廣的早麥107號,平均畝產量隻在360斤,不過病蟲害較少,也不易倒伏,算是比較穩定的品種了。
這個畝產量在陳昭的認知中,屬於極低的了。
在她第一世的時候,小麥普通產量都在千斤左右,當然裏頭也有肥料和農藥的幫助。但是這樣也說明,小麥的品種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他們要走的路還長著呢。
趙老師主攻的是小麥病蟲害預防治療,培育高抗倒伏品種,陳昭也一直在旁邊學習輔助。
另外,陳昭自己自主研發的項目,是有機肥料生產製造。
如果政府百廢待興,許多資源都很缺乏,所以陳昭選用的是沼氣製肥。
第一步,就需要打造一個可用的沼氣池出來。
陳昭對沼氣池的修建隻是一知半解,她姥姥家曾經弄過一個,隻知道大概的工作原理。所以不得不請建築係的同學幫忙,又請了物理學的學生輔助測算,花了兩個來月的時間,才算弄出來一個八平方米的沼氣池。
就這,都花了陳昭兩百來塊錢,還搭出去許多人情來。
陳昭自己兜裏隻有五十塊錢,大頭都是趙霽借給她的,所以兩人說定了,等到這個項目真的成了,功勞也要算給趙霽一部分,趙老師作為指導老師,也會在報告上署名的。
這是陳昭想為趙家尋找的庇護,農業的事情關係到千千萬萬戶的飯碗,但凡有所成就,都是能載入史冊的。
在原書中,趙家人的結局實在揪心,陳昭如今和他們一家三口關係都極好,怎麽也無法看著他們落到那個下場。而且若是書中的走向正確,等到秋季開學的時候,“男主”顧辰和“女主”李好就要入學了,會和趙霽之間發生一係列強取豪奪的故事。
等到男女主大四即將畢業的時候,趙老師和唐師母就已經被人舉報濫用職權,被下放到大西北去了。而女主找到工作之後,反手又是一個匿名投訴,把趙霽也送了過去,美其名曰,叫他們一家三口團聚。
一家團聚是一家團聚,但是不能在大西北農場牛棚裏頭團聚。
趙唐兩位老師的人品能力,陳昭心知肚明,那所謂的濫用職權,定然是陷害無疑。
閑話少說,自從沼氣池建成之後,學校的廚餘垃圾可算是有地方堆放了,一車一車的傾倒進來,進行二次發酵和深度發酵。還有公廁裏的糞肥,也有一部分被倒進沼氣池的發酵間裏,提供甲烷氣體,讓發酵更均勻平衡。
第五天開始,出氣管有氣體排放出來了。
沼氣被導入沼氣池附近的食堂內,可以轉化為電能來照明取暖,也可以直接當做燃料做飯。相較於燒煤或者燒柴火而言,沼氣更加的方便快捷,而且汙染少,很快就受到了有關人員的注意和歡迎。
兩個半月後,出氣管的氣體近乎於無,陳昭就知道裏頭的沼氣肥差不多快要發酵完成了。
三個月後,出氣管徹底沒了動靜,陳昭找了農學院的老師們,還有幾個專業清理化糞池的師傅,來把沼氣肥清出來。
經過一整天艱苦的工作,最後計算出來,一個八平米的沼氣池,清出來的沼氣肥有三千多斤。池底部還留了大約五百斤的殘渣,這是作為接種物,以便下一次發酵的。
“看著肥力倒是充足,**肥估計可以直接稀釋,對農作物進行追肥。這些固體的沼氣渣,我覺得可以作為肥料深埋進地裏,讓他們緩釋提供肥力,和化肥倒是很相似。”
這是農學院的魏老師,他主攻的項目就是肥料對於農業增產的幫助,在這方麵比趙老師和陳昭可專業多了。
他能給出這麽高的評價,足以叫陳昭喜出望外,也叫周圍這些人興致高昂。
一行人也不嫌髒臭,當即就轉戰試驗田,準備弄個最佳稀釋比例出來。此外,固體沼氣渣也需要深耕進地裏,等到新作物種下去的時候,計算肥力增加對作物產量的幫助。
而陳昭提前在沼氣池旁邊堆積的廚餘垃圾,又被再次傾倒進沼氣池內,以便迎接下一次的收獲。
肥力的作用,要等到作物收獲的時候才能驗證,陳昭卻提前迎來了另外一批人。
早在她弄出泥巴大棚的時候,有些校領導便注意到了陳昭的存在,沼氣池這個新鮮玩意兒,再一次讓劉昭的名字在高層口中流傳。
肥力如何暫且不論,但是這個沼氣的用處卻是巨大的。
照明、取暖、燃氣,一體三用沒有問題,最關鍵的是這是清潔能源,所需要的東西也不多,家家戶戶自產的垃圾丟進去就能用。對於現在的國情而言,實在算是方便劃算,而且可操作性極強。
陳昭規矩的站在校長辦公室裏,應對校長和書記的問詢,末了問道:“您的意思是,在學校裏頭再建幾個沼氣池,方便照明和燃氣?”
陳昭笑著回道:“我當然沒有問題,隻要學校有需要,我肯定全力支持配合。不過還得請建築係的王富國同學,物理係的李壯同學,還有我們農學院的趙啟明老師幫忙,當初第一個沼氣池,就是我們幾個合力建出來的。”
說到這裏,陳昭有些不好意思的低頭:“就是有個問題,那第一個沼氣池的錢,還是我找人借的,要是再建幾個的話,我就沒有錢了,需要學校撥款才行。”
校長和書記對視一眼,俱都哈哈大笑起來:“劉昭小同誌,你的思想覺悟很高麽。不過你放心,組織是公正的,不會叫任何一位同誌吃虧的,你那個沼氣池,學校給你報銷了。”
“你那個沼氣池很好,廚房的劉師傅來跟我說過好幾次了,做飯比煤和柴火快,燒起來還沒有煙塵。他來我們這兒為你請功,說是不能叫你吃虧,那個沼氣得給你付錢才行,畢竟廚房買煤也要錢的。”
陳昭連忙擺擺手:“不不不,我不能要錢,劉師傅信任我,才同意把沼氣引入廚房使用,我咋還能得寸進尺,收學校的錢呢,能報銷修池子的費用已經很好了。”
三人來回拉扯了一番,最後陳昭收下了一個條子,拿著就能去財務處領修沼氣池的錢。另外還有一百塊的獎勵,以及搪瓷缸子熱水壺等獎品,算是褒獎她對學校的關心與貢獻,算是收獲滿滿。
其實後續的工作,完全不用陳昭出力氣,畢竟圖紙什麽的,王富國和李壯作為實際建造者,比她可熟悉多了。這次校長叫她過來,起身是想要征求她的同意,把沼氣池化為共有,讓大家都能使用。
陳昭對此心知肚明,她回去之後,就找了趙老師、李壯和王富國三人,把情況一一說明,末了又道。
“小麥還有一個月就該收了,這段日子最重要,我和趙老師得時刻注意著澆水灌漿的事情,根本騰不出手來弄這個沼氣池。王同學、李同學,你們倆對沼氣池了解的很深刻,我覺得根本不用我去指手畫腳,肯定能很好的完成校長和書記交給咱們的任務。”
兩人聽了之後,激動的手足無措。
他們現在隻是大三的學生,本來是看在錢的份兒上,來幫陳昭個忙的,誰能想到居然憑借這個小東西,入了校長和書記的眼呢。
兩人都拍著胸脯保證,一定會認真努力,絕不辜負大家對他們的期待。
陳昭見此笑得更開心了,有人幫忙幹活,還不會搶了自己的功勞,實在是一件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