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產馬之地——河套
馬肉、鯨肉在鍋中和著幹菜在翻滾,加了辛辣的作料,香味中還帶著絲刺激。一碗肉湯下肚,渾身都舒鬆起來,更象有一團火在腹中燃燒,暖暖的感覺。
就算是嚴寒的氣候對於明軍影響較大,但明軍的後勤卻做得比滿清更好。禦寒的衣褲鞋帽、被服帳篷,以及吃喝所用,都讓將士們感到滿意。無疑,這也是明軍士氣高漲,保持戰力的關鍵因素。
就這一點,包括胡國柱在內的前線將領都是欽佩萬分的。盡管不是全部清楚朝廷所付出的艱辛努力,但他們也理解總參謀部下令冬季休整的難處。仗打到這處程度,物資供應支撐到現在,著實不易啊!
而這也正是朱永興急於向南調兵的主要原因,後勤壓力使他不得不暫緩繼續打擊滿清的計劃。其實,多數人也看得清楚,被打回原形的滿清幾乎沒有了翻盤的可能。甚至不用大打出手,隻靠封鎖和圍困,在遼西、遼東、遼南三個方向上進行持續不斷的擾襲,就足以拖垮滿清,耗盡其最後一點力氣。
當然,對於武將來說,這不是最好的選擇。畢竟,隻有打仗,隻有勝利,才能加官晉爵,才能名耀青史。不管是開國功臣,還是中興名將,反正跟著朱永興,總有一個名頭是跑不了的。
哈著手,胡國柱在一個軍官讓出的位置上坐了下來,在火上攏著手,笑著對高得捷說道:“老高,這仗打完,估計那高頭大馬也差不多到了。”
高得捷哈哈一笑。又有些遺憾地搖了搖頭,說道:“那是種馬,沒有幾年工夫,怕是騎不上。”
“說是禦馬也不過吧?”胡國柱點了點頭,沉吟了一下。說道:“也別急,興許萬歲能加恩賞賜呢!”
“加恩賞賜倒是好。”高得捷想了想,又搖頭道:“可也隻能平常騎著威風威風,誰舍得上陣衝殺啊?”
“這倒也是。”胡國柱恍然點頭,莞爾一笑,說道:“有總比沒有強啊。省著光看著流口水。”
“嗯,光聽說是高頭大馬了,不知是個什麽樣子。”高得捷遞給胡國柱一碗熱湯,停頓了一下,說道:“不管是大馬小馬。騎兵是肯定要擴大的。韃虜,東虜,沒有十萬鐵騎怕是製不住他們。”
“文景之治數十年,國家從連四匹同一顏色的馬都找不齊,到擁有數十萬匹,才有了衛青、霍去病的史載功績。”胡國柱邊思索邊說道:“現在的形勢比西漢時強很多,但要有十萬鐵騎,怕也要等上數年方可。”
世人皆知漢武帝反擊匈奴大獲全勝。亦有“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豪言壯語。卻不知其的底氣是祖上兩代皇帝的苦忍積累,臥薪嚐膽。沒有物資。沒有戰馬,拿什麽深入大漠,拿什麽封狼居胥。
拿西漢與現在的明朝相比,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語。無論是人口、疆域、生產力,還是領導人的水平,明朝要恢複強國風範的時間都要大大縮減。但胡國柱所說的也有道理。騎兵的素質,戰馬的來源。這不象步兵,發支槍。練上幾個月就行。
“若是能得一產馬之地,或許可縮短時間。”高得捷停頓了一下,猜測著說道:“西北,嗯,晉王所率兵團亦是實力強大,沒準能取河套,從此解決中原缺馬之患。”
一直以來中原王朝的最重要馬產地就是在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其中河西走廊因地廣人稀且多由外族統治,又以富饒的河套地區為重。河套地區一般指賀蘭山以東、呂梁山以西、陰山以南、長城以北之地。包括銀川平原(寧夏平原)和鄂爾多斯高原、黃土高原的部分地區,以現在的地理劃分來說分屬寧夏、內蒙古、陝西。
雖中國之大,卻隻有河套平原地區是中原王朝能控製的理想馬產地,河套地處西北,水草豐美、氣候冷涼能牧好馬,卻又由於黃河灌溉,水源充足、土地肥沃能植農桑,適合農耕為業的漢民族在這裏生存繁衍,能靠本地的產出維持大規模駐軍。而河西走廊和蒙古高原雖然也能產馬,但氣候嚴酷,水少沙大,漢民族難以生存,大軍也沒法長期駐紮。
而在曆史上看,中原王朝得到了河套地區,中原王朝的騎兵就會強大,就能橫掃大漠,而一旦失去了河套地區,中原王朝其他地區的馬場無法承受大量的騎兵需要,騎兵的數量就會顯著減少變弱。
在明初,大明王朝也是占領了河套地區的。而明初的大明鐵騎也確實很強悍。徐達北征蒙古將蒙古打成了韃靼、瓦拉和朵顏三部,明成祖北伐韃靼打到斡難河邊。但到了後來韃靼達延汗逐漸強大,明朝因為內部腐敗而逐漸積弱,在成化到隆慶朝前後將這塊土地給搶去了,而明朝的騎兵也因為失去了這塊重要產馬地而一蹶不振,自隆慶以降少有強大的騎兵部隊。
胡國柱對此也深以為然。即便是不能收複河套地區,將此作為買馬的重要商路,也是相當有利的。河套西接青海甘肅,北連蒙古,中原王朝曆來在此設立馬市與西北少數民族交易馬匹。唐朝中期以前是以絲綢易馬,唐朝中葉以後是以茶葉易馬,川陝茶馬道是非常有名的。雖然現在通過四川也能和青藏地區少數民族交易馬匹,但馬匹貨物轉運不易,比不上河套貿易方便多矣。
其實還有一點,除了出馬,河套平原也號稱“人材健壯,強勇者多”。以古代的訓練水平和後勤供應水平大都無法承受從零開始訓練騎兵,都是直接招募西北和北方地區習慣騎馬的邊民稍加訓練直接成軍的。而河套平原曆來是出精兵悍將的地方,如隴西李廣、五原呂布,雁門張遼、府州折家將、種家將等,都是河套附近這塊出來的牛人。
但顯然,在東北、西北兩麵用兵,確實是考驗朝廷的組織籌措能力,考驗領導人治理國家、順暢財政的能力。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