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的想法,很齷齪,可這才是修真界常態。

作為頂尖大宗門,王海這種長老,做過很多見不得人的事。

特別像幽穀仙人這種大能,值得他做出任何事,隻要能達到目的。

出賣林浩,算得了什麽?

不光王海一人,太初聖地龍八身後幾位長老,青霄神朝拓跋虎身旁幾位蟒袍老者,同樣對幽穀仙人,投去熾熱的目光。

畢竟,青霄神朝,可是出現過仙人果位的不朽帝國,這樣的大勢力都心動,可見幽穀仙人造成的效果,極為震撼轟動。

實在是道德經九卷前三太妙了,妙至巔峰,玄妙值得品鑒終生。

這樣的隱士低調大能,沒人敢怠慢,都恨不得當祖宗供起來。

此刻,青霄神朝的紫霄戰王摩拳擦掌,他剛剛在道德經前三卷中獲益頗豐,紫霄龍訣已經接連突破三重。

若繼續突破,則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達到玄妙的龍躍蒼穹,涅槃之境。

這讓紫霄戰王如何能忍住,得幽穀者得天下,已經成為紫霄戰王的勝敗關鍵。

現在,紫霄戰王最顧慮的是,幽穀仙人該用什麽條件來招攬?

十州劃入幽穀仙人名下?

太粗俗?

天下賦稅三百年。

更粗俗。

朝中無盡美女。

額……紫霄戰王不敢確定,幽穀仙人不好這口咋辦?

好像仙人都要長生。

麻煩了。

紫霄神朝雖然疆域遼闊,物產豐饒,可能吸引幽穀仙人這等大能的寥寥無幾啊。

最終,紫霄戰王咬咬牙,決定拿出國庫中碩果僅存的那件至寶——無字九密經。

傳聞,這無字九密經,就是當年神朝開創者,那位大帝,集合皇朝氣運凝聚的九密神書。

此書無字,有種種玄妙異象,可窺天地初開,混沌奧秘。

可惜,紫霄神朝自開創老祖舉霞飛升之後,再無一人識得此書。

進獻給幽穀仙人,這才是天作之合。

想到這,紫霄戰王更按捺不住,磨拳霍霍,等待幽穀仙人傳道結束。

畢竟,現在是感悟的大好時機,紫霄戰王要是這麽衝上去,會惹眾怒,得不償失。

而慕容家的慕容敵,與天神書院的風逍遙,以及懸空寺的玄真,這一道、一書生、一僧,已經聚在一起,竊竊私語著什麽,明顯對幽穀仙人,也有了別樣心思。

慕容敵是蒼宇界出了名的金算子,有算無遺策的美譽,這種人說白了,就是楊軒前世的諸葛亮再生。

這種人,不算計幽穀先生,還對得起諸葛這個姓氏?

而天神書院的風逍遙,別看長得跟個浪子似的,迷倒很多書院小學妹,可這廝也不是什麽好鳥,精於算計,同樣算無遺策。

至於玄真,同樣不時偷窺幽穀仙人,口中念念有詞。

一會是戒貪,一會是戒嗔,一會是戒欲,好家夥,這老和尚也不知道想哪去了?

其他各大宗門,也紛紛如此。總之,幽穀仙人,就像是唐僧肉,人人都想咬一口。

因為幽穀仙人高高在上,因為幽穀仙人胸懷寬廣,因為幽穀仙人大人不記小人過。

在蒼宇界,這樣性格的大能鳳毛麟角,蒼宇界修士,以爭名奪利,出手無情,精於算計聞名於世,沒人敢招惹是真,可惡名在外,同樣也是真。

這就導致了幽穀仙人這樣的大能,太奇貨可居了。

世上,多有呂不韋,可奇貨稀少啊。

人人削尖了腦袋,想做奇貨,可奇貨太難做到了。

這,就是人性。

於是,在百萬修士悟道的虔誠心情中,在各大勢力彼此熾熱的偷窺幽穀仙人的目光中。

奇異的一幕出現了。

百萬道修士虔誠的力量,化為一種金色的光點,如璀璨的雨滴,悄然的匯集在楊軒分身身上。

這種金色雨滴,初始還並不起眼,很難觀測,可伴隨著虔誠力量如洶湧的潮水般,越來越多,最終,讓分身籠罩上一層金色的霞光。

霞光開始衝霄而起,開始產生某種質變。

這種質變,正是功德。

世人皆說功德,可有幾人真正了解功德?

所謂功德,又叫福德,造化自身,增福別人,又有善於資助利益之功,叫做功德。

功德,施功名功,歸己為德。

功德又分虛偽,真實兩種。

隻有像楊軒這樣,以分身傳道百萬修士,這樣的大無量,才可以稱得上真正功德。

之前,林浩曾經在一本古書上,見過這樣一句話“天殘地缺,眾神補道……”

而這個道,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就是因為缺少了功德。

何謂天殘地缺?

不完整。

所以才導致蒼宇界修士爭強鬥狠,人人狠戾有餘,而寬厚不足。

修士,修的是道。

何謂道。

自身的道理。

正因為天殘地缺,才會導致自身的道理,有了很大的缺陷。

可惜,這一點很多大能之輩無法窺探真切,又或者因為一己之私,並沒有公布天下。

導致蒼宇界功德泛泛,讓楊軒抓住了這絕佳機會。

一卷道德經,九卷前三,就收獲了天量功德。

此刻,百萬修士的金色功德之光,已經凝為實質,讓分身變得如神如佛,讓人高山仰止。

“快看,那是什麽?”

“天啊,我看到了仙跡嗎?”

“金光,那是金光,好美的金光。”

“幽穀仙人真乃我輩楷模。”

“從此,我真心虔誠供奉幽穀仙人,成為幽穀門人。”

“算我一個。”

“我也要加入幽穀門。”

“……”

在一陣陣熾熱的喧囂聲中,更強,更猛烈的信仰功德之光,沸騰的融入分身體內。

此刻,楊軒是很震驚的。

功德入分身體內,帶給他的變化,也是極大。

他的分身,來自無量分身決。

無量,正契合大數。

別以為這很簡單。

功德,也需要大數載體,而無量,正好契合大數之緣法。

並且,功德最好的載體,正好就是無量分身決。

此決雖然來自太玄聖地,但來曆十分神秘,即便是太玄曆代高人,都無法說清一二。

而這,又成全了楊軒。

因為功德本身,與他得到的神秘令牌,是絕佳的契合。

神秘令牌,可推衍世間一切功法,那麽這種推衍來自哪裏?

沒錯,正是功德。

這種功德,伴隨著楊軒的不斷耗費,總會有燈盡油枯的一天。

而這一天,已經不遠了。

世間任何事,都有正反兩麵。

得了他人果,就要承受他人的因。

這種大因果,可比楊軒被太玄聖地散功驅逐,還要可怕的多。

可正因為楊軒的決定,讓分身講法,又鬼使神差的講出了前世巨著——道德經。

這一飲一啄,隻有大因果,大造化,大功德,才能完全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