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科考3
“你們倒是快些啊!”李小柱等在門口,焦急地對著屋子裏頭喊著。
“爹,你慢些,這個時辰榜還沒貼出來呢。”冬至應了聲後,手腳麻利地幫著柳氏和馬氏一塊兒收拾著碗筷。
今日便是要放榜了,一早他們便是做了早飯吃,這才剛吃完,李小柱便是等在門口,對著他們喊。
二郎三郎也將自個兒的碗筷遞過去,柳氏她們將桌子之類的都收拾好了之後,吩咐了下人去洗碗,這才快步走到李小柱跟前。
“今日這看榜的人多,咱們還是趕緊去找個好位子,等榜單貼出來了也方便咱們瞧啊!你們這太慢了!”李小柱嘴上是這般說,可海華絲等著大家一塊兒過來之後,才抬腿往外頭走。
等他們到了貼榜單的地兒時,卻發覺人太多了,他們根本擠不進去。
“這些人怎的這早便來了?”柳氏瞧著這多人,感歎地問了句。
今日他們天兒沒亮就起來做了飯吃了,一吃完便是過來了,如今這還離放榜有一個時辰呢,這兒就有這般多的人了,著實嚇人。
左右這時候還早,他們便找了個茶棚坐下來等著。
到了放榜的時辰,兩個官差過來貼了榜單之後,便走了。等他們一走,那些原本原本給官差讓道的人全湧了上去,將前頭都圍了起來。
“這咋瞧呢?要不咱們回去吧,若是中了,那些個衙役會去咱家報信,到時候若是咱家沒人招待,那可就不好了。”冬至想起一家子都在這兒,開口提議道。
科舉之後,會有榜單貼出來,中了的人名字會在上頭,大家自個兒去瞧也成。另一方麵兒,官府會派人敲鑼打鼓地去他們家報喜。
一早出來時,冬至想著他們快去快回,看了心理也有底,可真正到這兒來了,這般多的人,他們不知道得等到啥時候才能瞧見榜單,既是如此,那便不瞧了,回家等信兒就是了。
一家子瞧著這情形,也知曉一時是擠不進去了,沒法子,隻得聽冬至的話,回去等著。
剛回家坐下,鋪子前頭的小廝便是跑過來稟告:“老爺,外頭報喜的差大爺來了!”
這聲呼喊如同一個炸雷般,將堂屋裏坐著的幾人驚得全站了起來。
“孩子他爹,你趕緊去,我們進裏屋了。”柳氏欣喜地幫著李小柱整了衣裳之後,拉著冬至和馬氏便往裏屋走。這種場合是當家人出去招待的,她們這些女人得回避。
“趕趕緊封紅包!”李小柱剛往外頭走了兩步後,轉過頭交代了柳氏一句之後,又急匆匆往鋪子走去。
柳氏她們進了屋子,拿出早便是備好了的紅包,送出來給三郎拿著之後,便又回了自個兒屋子等著。
不一會兒,那鑼鼓聲便是越發進了,就這麽一會兒,便是到了堂屋。
“不知曉是誰中了?”馬氏搓著雙手,有些急切。
“不管是誰中了,都是大喜事兒,咱們家這是要出舉人老爺了!”柳氏欣喜地應道。
以往她可是從沒妄想過有這麽一日,那報喜的隊伍進她家的屋子,如今是聽著了,這讓她如何不欣喜?
“恭賀李二郎老爺中舉,排第九位,待明年參與春闈!”那報喜的官差敲著鑼對著李小柱念了這麽一句,念完後收起鑼鼓,對著李小柱便是一個鞠躬,臉上滿是笑意地恭賀著:“恭喜李老爺中舉,小的在這兒給您報喜了!”
李小柱愣了下,這才想到哪官差怕是認錯了。自個兒兒子中舉了,他自是歡喜不已了。再說這是自個兒兒子的喜事,他可不能讓人誤會了。
李小柱一把將站一旁的二郎拉過來,滿麵春風地對站他對麵兒的官差說道:“這位官老爺,犬子是李二郎!”
那官差轉過頭瞧向二郎,見他如此年歲便是能中舉,心裏極是詫異,當下他笑得更是諂媚。
正當那官差要再給二郎鞠躬時,外頭又是跑進來一名小廝,邊跑邊大聲呼喊:“老爺老爺,外頭又有官老爺來報喜了!”
又有?今日竟是他們家竟是有兩舉人!
李小柱心怦怦直跳,他在二郎耳邊低聲交代讓他封紅包之後,再笑著與那報喜的官差打了個招呼後便急匆匆地出去迎第二個報喜的官差了。
見李小柱走了,一旁站著的三郎走過來,從袖口裏掏出一個錢袋子,塞進那官差手裏,笑著招呼他:“您辛苦了,坐下歇會兒吧,我這就讓人去給你泡茶喝。”
平日裏中舉的大多是三四十的中年,就是天縱英才,那也要個二十多才中舉。所以那官差才會將李小柱當做李二郎,之後一瞧二郎這才十幾歲的模樣,心裏便是一驚。這人這般年紀便是能中舉,將來必定有大作為!這麽一想,那官差對著二郎他們便更是客氣了,如今又聽說有人來報喜,那這李家可是了不得了,萬萬不能得罪了!
三郎與他說了這些話後,他連連點頭應是,笑著對二郎點了點頭之後,又對站一旁的大郎點了點頭。
這應是兄弟二人了,瞧著都是這般小的年歲,竟是能中舉,這家子還真是能耐了,還有這個瞧著剛剛十歲出頭的孩子,竟是這般大方的招呼他,怕也是不簡單。
三郎說完之後,便急匆匆地往李小柱屋子裏鑽。這報喜的人又來了,還得包紅包。
三郎走後,二郎和大郎便是坐到了一旁,招呼著這人。
“二郎中舉了?如今你和大郎也有一個中舉了?”柳氏一聲驚叫,完全不能克製住自個兒。今日有一個舉人倒也罷了,可這一下來了兩個,這讓她如何敢信?還有她的兒子竟是舉人老爺了!這也是讓她驚得不知說啥話了。
“感謝列祖列宗,李家終是出了一個舉人了,我有臉去地下見老頭子了!咱們李家的孫兒有出息了!”馬氏老淚縱橫,雙手合十,不停地念叨著。
二郎中舉在冬至的意料之中,她雖也是極為歡喜,可到底比柳氏她們好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