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期歌舞片:1927—20世紀30年代
歌舞影片產生於20世紀20年代末。第一部歌舞片是《爵士歌王》(The Jazz Singer,1927),它同時也作為第一部有聲片而享譽世界電影史。《爵士歌王》的成功,刺激了各大製片廠都以“說、唱、跳全活兒”的招牌宣傳自己生產的影片,企圖利用新出現的音響技術在商業中獲利,造成短時間內歌舞片泛濫,其中大量粗製濫造。結果,歌舞片的票房收入由升而降,進而一落千丈。歌舞片幾乎被扼殺在搖籃中。1929年,米高梅公司(MGM)出品了由哈萊·波蒙執導的《百老匯的旋律》(The Broadway Melody),這部號稱“百分之百對白,百分之百歌唱”的影片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歌舞片。它開創了以“後台故事”作為歌舞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傳統,也是第一部真正全對白、全歌唱、全舞蹈的歌舞片。該片獲得了第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也由此掀起了歌舞片的創作熱潮。各大電影公司爭相仿效,歌舞片的局勢趨於好轉。
歌舞片在20世紀30年代初開始繁榮,經典歌舞片的出現,也推出了許多歌舞片明星。歌舞片至此分為了兩大分支,一類以唱為主,一類是以舞為主。以唱為主的歌舞片汲取了西洋歌劇的傳統,早期拍攝此類影片的導演均具有深遠的歐洲背景。恩斯特·劉別謙(Ernst Lubitsch)生長在德國,魯平·馬摩裏安(Rouben Mamoulian)在英國倫敦劇院度過了學徒生涯,因此他們拍攝的《蒙特卡羅》(Monte Carlo,1930)和《愛我今晚》(Love Me Tonight,1932)都有讓人在電影院裏欣賞歌劇演出的感覺。以唱為主的歌舞片雖然在數量和質量上都達到了很高水平,但是構成歌舞片這一類型主體的依然是以舞為主的影片。
這一時期,具有大型舞蹈場麵是以舞為主的歌舞片走向成熟的標誌。巴斯比·巴克利擔任歌舞編導的《1933年的掘金女郎》(Gold Diggers of1933),美國雷電華影片公司(RKO)製作的歌舞片《追艦記》(1936)、《隨我起舞》(1937)等都較有影響。同時還出現了一些以愛情為經,以節目的排練為緯的情愛歌舞片。其中以《第四十二號街》(42nd Street,1933)最為引人注目。此片表現一名天真可愛的合唱團的女孩,在一場百老匯隆重的演出開幕前,因為女主角受傷,不得不臨時頂替上場,結果獲得了意外成功,成了大明星。在拍攝該片時,導演充分發揮了攝影機移動拍攝的功能,靈活地表現出視覺空間的變化,展示了爵士音樂和以踢踏舞為基礎的各種舞蹈樣式。為展示壯觀場景,導演還使用了起重機和高架攝影機,從平台上俯拍巴克利精心設計的舞台歌舞表演。該片正是以氣勢宏偉、場麵壯觀開拓了歌舞片的表現領域。此外,以《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1939)為代表的將青春和歌舞結合在一起的歌舞片,對後來歌舞片的走向也產生了很大影響。
2.歌舞片的經典發展期:20世紀40年代—50年代
歐美歌舞片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步入了定型發展時期。而從40年代開始,米高梅公司(MGM)逐漸取代了派拉蒙、華納兄弟和雷電華等公司而成為歌舞片的大本營。在著名的歌舞片製片人阿瑟·弗雷德(Arthur Freed)指導下,米高梅製作出了許多非常注意捕捉時尚流行元素而又具有獨特風格的亮麗豪華的彩色歌舞片。由米高梅公司拍攝的《出水芙蓉》(Bathing Beauty,1944)是一部有代表性的歌舞片。影片情節是好萊塢俗套的浪漫愛情故事,好事多磨,但終成眷屬。就像美國好萊塢製造的許多“夢幻”一樣,逃避現實、包裝華麗是本片的特征。但故事情節和細節設計上,影片充滿喜劇色彩,給觀眾以娛樂的享受。尤其是結尾處“水上盛典”的場麵,氣勢宏大壯觀,仿佛一場優美的水中芭蕾舞表演,向人們展示了魅力無窮的電影藝術的表現力。此時期英國拍攝的《紅菱豔》(The Red Shoes,1948)也是一部非常經典的歌舞片。《紅菱豔》通過芭蕾舞演員對事業和生活的不懈追求而顯現詩情風格。“該片內涵深刻,以安徒生童話寓言貫穿全片,將芭蕾舞演員的舞台演出與現實生活的婚戀結合起來,表現出台上演員的成功與演員個人生活的幸福之間存在著的矛盾和衝突,蘊涵著對人生、對事業的種種思考。影片悲劇性的結局使歌舞片表現出嚴肅的震撼人心的力量,標誌著這個時期的歌舞片已經自覺地把情節與歌舞緊密結合起來。”[1]
此時期出現的歌舞片巨星是金·凱利(Gene Kelly),其代表作有《錦城春色》(1949)、《一個美國人在巴黎》(1951)、《雨中曲》(1952)等。金·凱利的舞蹈風格熱情洋溢並容納了諸多特技,他對歌舞片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一個美國人在巴黎》(An American in Paris,1951)將現代舞蹈、芭蕾舞蹈、歌曲、音樂與繪畫熔為一爐,格調高雅、風格優美。金·凱利擔任影片的舞蹈設計,並扮演男主角吉裏,他歌喉優美,動作灑脫,舞姿輕快。金·凱利設計的最出色的場麵是由主題音樂伴奏、長達17分鍾的一段芭蕾舞蹈。他還設計並表演了獨舞“愛情留在你身邊”、塞納河畔的兩步舞及鋼琴伴奏的踢踏舞等。本片在色彩運用上頗具匠心,所有的場麵、布景與服裝都相當優美,富於意境。這固然緣於巴黎風景的魅力,但更主要的是每個場麵都按照法國一位著名畫家(例如杜菲、魯索、雷諾阿等)的風格來設計,時而是印象派的,時而是寫實派的,時而又是表現派的,絢麗多彩卻又渾然一體。1952年,凱利自導自演的影片《雨中曲》(Singin’in the Rain)獲得極大成功。《雨中曲》被公認為影史上最佳歌舞片。本片雖然沒有在奧斯卡角逐中贏得任何獎項,但並不影響它在影迷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尤其是金·凱利一個人在雨中邊舞邊唱的《雨中曲》,更是歌舞片中的經典,呈現出好萊塢影片在歌舞片類型中所能有的最高水準。
這一時期,還有一些較為優秀的歌舞片作品,如《七個新娘和七個兄弟》(1954)、《一個明星的誕生》(1954)、《俄克拉荷馬》(1955)、《快樂的臉》(1957)、《琪琪》(1958)等。這些影片都得到了世界電影觀眾的廣泛認可。
3.改編百老匯歌舞劇興盛期:20世紀60年代
20世紀50年代末,電視開始衝擊電影市場,拍攝大場麵的影片已成為好萊塢防禦電視衝擊的手段。於是,一批根據百老匯大型歌舞劇改編的影片應運而生,其中經典之作包括《西區故事》(1961)、《窈窕淑女》(My Fair Lady,1964)、《音樂之聲》(1965)、《滑稽女郎》(1968)等豪華巨片。此外還有《歡樂滿人間》(Mary Poppins,1964)、《霧都孤兒》(Oliver !,1968)等優秀歌舞片。
《西區故事》(West Side Story,1961)將拍攝場景從攝影棚轉向紐約街頭,以曼哈頓西北部貧民區為背景,展現了一幕現代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悲劇。由於許多歌舞場麵都在真實的環境中展開,所以充滿社會生活氣息,具有一定現實色彩。影片在這種純屬娛樂性的樣式中,接觸到美國重要的社會問題:種族歧視和社會不平等。舞蹈編導羅賓斯在該片中把現實的背景與程式化而又豪放明快、充滿活力並頗具紐約芭蕾舞劇團風格的舞蹈動作結合起來,革新了好萊塢歌舞片的形式。影片音樂具有時代特色,充滿美國活力。其中《瑪麗婭》《晚上再見》等歌曲很快風靡全球。
《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1965)描寫了一個童心未泯的女家庭教師,幫孩子們掙脫了貴族家庭嚴格的家規,使他們重新恢複了活潑、純真的天性。影片將政治事件、愛國精神、浪漫愛情和音樂舞蹈結合起來,展示了阿爾卑斯山脈廣闊美麗的大自然景色,影片情景交融,充滿詩情畫意。影片中穿插的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也恰到好處地取得了表情達意的作用。本片的導演羅伯特·懷斯(Robert Wise)是好萊塢著名導演,擅長拍音樂片,《西區故事》也是他的作品。
此時期,由著名演員凱瑟琳·德納芙(Catherine Deneuve)主演的法國影片《瑟堡的雨傘》(1964)、《柳媚花嬌》(1967)則是法式歌舞片的經典之作。《瑟堡的雨傘》從男女主角街邊對唱表達兩人的恩愛開始,緊接著男主角接到征兵通知,麵臨分別。而在分別之後,再沒有見過麵,直到最後,才有了短暫的重逢。片中用主角的泰然諷刺著觀眾的冷漠與自戀,折射出的正是那句老話:人生總要繼續。影片是由雅克·德米導演的愛情劇,曾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4.新音樂元素加入的歌舞片蕭條期:20世紀70年代—80年代
20世紀70年代後,好萊塢歌舞片開始進入蕭條階段,傳統的表現手法不再受人歡迎,有影響的優秀歌舞片數量已大不如前一時期。當然,這時期也有人在探索創新的路子,尤其是迪斯科音樂風靡全球後,這種充滿生命律動的新的音樂元素的加入,似乎給歌舞片市場帶來了一線生機,刺激了青春歌舞片的興起。比如對迪斯科音樂潮產生呼應的《歌廳》(1972)、《納什維爾》(Nashville,1975)、《周末狂熱》(1978)、《爵士樂》(1979)等。還有以懷舊爵士樂為主要音樂基調的《紐約,紐約》(1977)和《爵士春秋》(1979)等。《紐約,紐約》是新好萊塢著名導演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創作的一部歌舞片。導演將傳統的類型片進行改造,為該片注入新的活力並具有自己的風格特色。該片描寫了兩個音樂家事業和愛情生活的滄桑,用既辛酸又甜蜜的手法表現了濃鬱的懷舊情調。那場在積雪的街上舉行婚禮的場麵,令人難忘。
20世紀80年代較具代表性的歌舞片有法國的《舞廳》(1983)、英/美的《燕特爾》(Yentl,1983)和被稱為西班牙導演卡洛斯·紹拉的“舞劇三部曲”:《血的婚禮》(1981)、《卡門》(Carmen,1983)、《著了魔的愛》(1986);還有美國的《閃電舞》(1983)以及《髒舞》(1987)等。其中《卡門》(Carmen,1983)取材於比才的歌劇,主題是愛情與死亡。這部影片中,導演把舞蹈演員的現實生活和正在排練的《卡門》舞劇化為一體,使現實生活中人物的情感和舞劇《卡門》中人物的情感相互融合。正是由於這種融合,一步步將觀眾的情緒推向**,產生了很大的感染力。有學者指出,“這些歌舞片更加貼近情節劇和正劇,往往以生活中的故事為主體,改變了傳統歌舞片將整段舞蹈過程都表現出來的方法,將歌舞切成許多片段,並用微相鏡頭表現舞者的手部、臉部、足部等細節技巧,不僅使觀眾能夠看到舞蹈演員的細部特征,而且也將人物通過動作語匯表達出來的內心活動表現了出來,但所有這些努力並不能拯救歌舞片日趨衰落的命運。”[2]這個狀況一直持續到20世紀90年代。
5.多類型元素加入歌舞片:20世紀90年代
20世紀90年代歌舞片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常常與其他的電影類型元素糅合在一起。比如與喜劇片的雜糅有《人人都說我愛你》(1996)等片;與曆史傳記片的糅合有《貝隆夫人》(1996)、《大門》(The Doors,1991)等片;與音樂元素的糅合有西班牙導演卡洛斯·紹拉的舞劇影片《弗拉門戈》(Flamenco,1995)、《探戈狂戀》(1998)、《探戈課》(The Tango Lesson,1997)等。
美國奧利弗·斯通的《大門》(1991)講述了20世紀60年代紅遍美國的搖滾樂隊——大門樂隊的主唱吉姆·莫裏森頗富傳奇色彩的一生。莫裏森在電影學院裏遇到了鍵盤手雷·曼劄克,兩人基於相同的音樂理念而決定組建一支搖滾樂隊,莫裏森用威廉·布萊克的一句詩“感知的大門敞開了”中的“大門”作為樂隊的名稱。隨後,他們又找到了樂隊的另外兩名成員鼓手約翰·丹斯莫和吉他手羅比·克雷格。不久後,“大門”樂隊因為一首歌曲Light My Fire 一炮而紅,核心人物莫裏森也成為當時最閃耀的搖滾樂明星之一。然而,莫裏森卻因為其極端的個性——自我中心、不願妥協、固執偏激而一直倍受困擾,他日漸沉溺於毒品和酒精中,並常常做出一些不可思議的古怪行為,一度因此而嚴重阻礙樂隊的發展。後來,莫裏森前往巴黎,開始了藝術家的波希米亞生活。但是,身心俱疲的他在對未來的迷茫中選擇了自殺,離開了他摯愛的舞台。同以往的歌舞片不同,在《大門》中,歌舞元素不具有獨立的地位,而是服務於表現主人公的個性和內心情感,從屬於影片的主旨。
《貝隆夫人》(Evita,1996)以音樂劇的形式表現了艾娃·貝隆這位頗具爭議的阿根廷第一夫人傳奇的一生。出生寒門的15歲少女艾娃跟隨一位歌手私奔到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後來卻慘遭拋棄而成為一名舞女。但是她憑借自己的美貌和交際手腕朝躋身上流社會的目標而努力,後來成為名流交際花的她在慈善晚會上遇到了貝隆上校,兩人相互傾心並結合了。從此,艾娃開始了她的政治生涯,成為貝隆政治事業上的好幫手,並且致力於為窮人爭取利益的事業,在勞工、教育等領域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她因此被尊稱為“窮人的旗手”,但也被一些人認為是為了野心不擇手段的女人。她年僅33歲時便英年早逝,得到了阿根廷人民的深深緬懷。該片有許多宏大的場麵,並且在服裝、布景上頗具匠心,而扮演艾娃的是美國著名歌手麥當娜。她在影片裏演唱的《阿根廷,別為我哭泣》也成為一首廣為傳唱的歌曲。
英國導演莎莉·波特創作的《探戈課》(The Tango Lesson,1997),則以女性主義的視角,表現了女導演莎莉與探戈舞者帕布羅在愛情裏的角逐。莎莉在創作新劇本時遇到瓶頸,在觀看了一場**四溢的探戈舞演出後,她感到深受啟發並且決定開始學習探戈舞蹈。她在巴黎遇到了著名的探戈舞者帕布羅,被他高妙的舞姿所著迷。她讓帕布羅教她跳舞,並答應讓他出演自己的下一部電影作為交換。兩個人在相處中漸漸擦出愛情火花,但是也因為各自的文化背景而產生矛盾。來自阿根廷的帕布羅習慣於掌握一切,包括與莎莉的愛情,而莎莉卻是一名女性主義者,有自己的主見,並且還掌握著是否讓帕布羅參與影片演出的決定權。因此兩人陷入一場愛情困戰,影片裏麵穿插的若幹精彩的探戈舞表演則成為兩人情感關係時張時弛的表現。
6.歌舞複興的新世紀:2000—
歌舞片進入21世紀後,逐漸複蘇,許多有影響力的佳作頻出。總體來看這個階段歌舞片呈現了更為多元化的良好發展態勢。湧現出了包括丹麥的《黑暗中的舞者》(Dancer in the Dark,2000),法國的《八美圖》(8 femmes,2002)、《禁止接吻》(Pas sur la bouche,2003),加拿大/法國的《愛情急轉彎》(2000),美國的《紅磨坊》(2001)、《芝加哥》(Chicago,2002)、《夢女孩》(Dreamgirls,2006)、《舞出我人生》(Step Up,美,2006)、《情舞師生》(Take The Lead,2006)、《發膠》(Hairspray,2007)、《長發公主》(Tangled,2010)、《滑稽戲》(Burlesque,2010)等一批歌舞影片。還有西班牙的《莎樂美》(Salomé,2002),英國的《舞力對決》(StreetDance 3D,2011)、《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2012)等也是很具代表性的歌舞片。
獲得2000年戛納金棕櫚獎的《黑暗中的舞者》是一部必須被提及的歌舞片佳作。影片講述了單親母親塞爾瑪帶兒子基恩移民美國,在工廠辛勤工作換來微薄收入以期湊足治療兒子遺傳自她的眼病的手術費用。她在發現房東比爾偷走了她的錢後開槍打死了他。在請律師與為兒子治病的選擇中,她選擇把錢用於後者,最終在歌唱中被絞死。這樣的劇情安排與歌舞片以往輕鬆愉快的故事及氛圍形成很大反差,更為直白地揭露了現實的殘酷。片中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惡人,每個人都有各自麵向生活的無奈。片中多為粗糙的紀實影像,營造一種生活的真實感,歌舞部分則帶有抽離現實的想象與夢幻感。作為黑暗中的亮色,歌舞抒發了塞爾瑪的感情,表現了其善良溫情的本性。
法國導演弗朗索瓦·歐容的歌舞片《八美圖》(8 femmes,2002)有著一個懸疑片式的故事框架。影片講述在一個聖誕節的前夕,一座別墅裏的男主人竟遭到暗殺。因為大雪封鎖了交通,電話線也被人故意剪斷,八個女人無法向外界求援,隻得困在別墅裏。她們每個人都有作案的嫌疑,為了找出凶手,她們展開了一場心理戰。為了替自己做無辜辯解,她們每個人都演唱一首法國的經典老歌來表明自己的內心情感。隨著她們之間的相互指認,引起的爭吵和攻擊也越來越劇烈,每個人在虛偽的表麵下掩藏著的難以啟齒的隱私也一點點地被揭開。最後,真相終於水落石出:這場謀殺原來是男主人在其小女兒的幫助下演出的一場戲。但是當每個人醜陋的真實一麵被暴露出來後,男主人因為難以接受而真的自殺了。
《紅磨坊》(Moulin Rouge !,2001)的背景是19世紀末的藝術之都巴黎。青年詩人克裏斯蒂安為了尋找藝術氛圍而獨自來到巴黎闖**。他在這裏結識了一群有著同樣夢想且才華卓絕的藝術家們,他們常常一起在“紅磨坊”夜總會裏享樂。因為克裏斯蒂安對流行音樂有著極高的天賦,他被介紹給夜總會的老板,為其編寫歌舞作品,因此而認識了“紅磨坊”的當紅舞女薩汀。薩汀因為有著絕色容顏而被人稱為“閃亮的鑽石”,克裏斯蒂安傾心薩汀一時無法自拔。薩汀也對才華橫溢的克裏斯蒂安一見傾心,但是橫亙在他們之間的鴻溝卻不隻有身份和職業這麽簡單。默諾公爵也是“紅磨坊”的常客,他也深深迷戀於薩汀的美色,因此夜總會老板設計用薩汀的美貌讓默諾公爵捐錢改建夜總會。但是默諾公爵是個有著強烈占有欲的人,當他得知自己被利用之後,為了奪得薩汀,他決定殺掉克裏斯蒂安。薩汀眼看著自己心愛的人陷入危險中,選擇了走一條“茶花女”的路。這部影片裏不僅隨處可見當時流行的康康舞——一種頗具挑逗性的色情舞蹈,還穿插了多首男女主人公演唱的歌曲,表達了愛情的甜蜜與憂傷。
《舞力對決》(又名《街舞3D》),是英國首部3D歌舞片,講述一支芭蕾舞蹈隊和一支街舞組合為準備全國冠軍賽而努力拚搏的勵誌故事。情節雖說是那種男孩遇上女孩的老調重彈,缺少新意,但片中優美的芭蕾與炫目的街舞配上3D立體視覺效果,在觀影過程中還是使人獲得美好的藝術享受。英國導演湯姆·霍伯的《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2012)將法國浪漫主義文學大師雨果的經典小說改編成音樂劇而搬上了銀幕,講述了法國大革命至巴黎人民起義期間,發生在主人公冉·阿讓身上的一段關於夢想與犧牲的贖罪故事。影片通過許多宏大的場麵和精心編製的音樂,展示了當時的法國社會眾生相。
歐美歌舞片有過輝煌也有過蕭條的時期。作為一種電影類型,它已匆匆流去80多年光景,至今仍然擁有億萬忠實的受眾。作為一種娛樂更是一種藝術,歌舞片仍將有輝煌的前景。它的存在本身也證明了歌舞的無窮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