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片檔案 ☆

片名:音樂之聲

外文:The Sound of Music

導演:羅伯特·懷斯

編劇:恩斯特·萊赫曼等

主演:朱麗·安德魯斯、克裏斯托弗·普盧默、埃琳諾·帕克

上映:1965年3月2日

國家/地區:美國

片長:174分鍾

獲獎:獲第3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剪輯、最佳配樂和最佳音響獎

《音樂之聲》是一部由好萊塢導演羅伯特·懷斯(Robert Wise)執導,改編自百老匯同名音樂劇的歌舞類型片。本片一經問世就打破了電影史上歌舞片的最高票房紀錄,也一舉獲得了1966年第3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配樂、最佳音響、最佳剪輯五項大獎。影片主人公修女瑪利婭,為人寬厚善良、活潑樂觀,到海軍上校馮·特拉普家裏,給他的七個失去母親的頑皮孩子做家教,最後用音樂和善良征服了上校一家,並嫁給了特拉普上校。片中大量的音樂不僅刻畫了人物、推動了敘事,還成了世紀經典,在世界各地廣為傳頌。這部影片也以其豐富的表現力和深遠的影響力,成為世界電影史上永恒的記憶。

歌舞片興起於20世紀20年代末的好萊塢,流行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在五六十年代達到頂峰。拍攝於1965年的《音樂之聲》恰好是60年代的頂峰之作,打破了之前歌舞片對音樂劇舞台的搬演程式,在實景和內景的過渡中有著很強的表現力,並用經典音樂作為縫合體係,敘事自然流暢,是歌舞片發展曆史上的代表作品之一。歌舞片擅長用音樂和舞蹈結合的形式來營造一種浪漫的氛圍,自由地表達人物的喜怒哀樂,具有一定的程式化。而這部影片在音樂與主題、人物、自然、敘事之間關係的處理上都恰到好處,描繪了主人公對自然和自由的熱忱追求。

1.音樂與主題、敘事

《音樂之聲》是一部闡釋“真、善、美”的劇作。故事本身也是發生在薩爾茨堡的一個真實故事,家庭教師修女瑪利婭通過自己的真誠、善良打動了上校家裏的七個孩子,最終成為一家人,幸福地生活甚至一同對抗殘暴的納粹。[3]一切的美好都匯聚於主人公瑪利婭身上,歡樂活潑、寬厚仁愛又堅強勇敢,這些性格的成功塑造主要歸功於片中的音樂。在音樂中,她釋放自我、擁抱自然,用樂觀的態度來愛護身邊的每一個生命。

影片中廣為傳唱的音樂構成了整部影片的縫合體係,參與了敘事,形成了自然、行雲流水般的敘事風格,並因為音樂本身的通俗性和藝術性兼備的特質,使觀眾被自然地帶進了音樂的世界。瑪利婭剛進家中時,也和前十一位家庭教師一樣被孩子們捉弄。他們的關係發生轉折是在一個電閃雷鳴的雨夜。先是外出和郵遞員勞夫約會的大女兒路易莎翻進了瑪利婭的屋子,接著小女兒葛特爾因為害怕閃電而撲入了她的懷中,進而女孩子們也到這裏來躲避閃電的恐懼,接著是男孩子們。當七個孩子都圍坐在**時,瑪利婭用歌聲和智慧對孩子們表達了特有的愛意。孩子們對瑪利婭的故事和歌聲也產生了興趣,此後他們的關係變得緩和。歌曲《哆來咪》的片段是瑪利婭進入上校家並和孩子們相處融洽的製高點,也是敘事中第一段落的結尾。緊接著他們團結一心,共同“迎接”史雷特男爵夫人,並以一首《牧羊人之歌》展現了一個平凡的牧羊人安詳有趣的生活,透出了上校家裏已經形成的祥和氣氛,也徹底改變了上校對瑪利婭的態度,甚至使他產生了一些好感。但在家庭宴會廳中孩子們的“晚安歌”聲結束之後,原本興奮激動的瑪利婭被男爵夫人的一席談話所左右,悄悄離開了上校家,第二段落結束。第三段落孩子們用誠意請回了瑪利婭,瑪利婭也坦然麵對上校的愛意,最終步入婚姻殿堂。在恢宏的教堂裏,歌曲《如何解決瑪利婭的問題》氣勢磅礴,加上多機位、多角度的拍攝,視聽語言完美結合,幸福的一對結為夫妻。第四段落,開始於縈繞在薩爾茨堡空中的一段鍾聲,接著納粹的旗幟出現,世界政局變了。特拉普上校以其正直、剛毅的性格拒絕了納粹黨的邀請,以至於引禍上身,在孩子們的演唱比賽中伺機逃離。上校深情演唱了歌曲《雪絨花》,作品短小卻富含深意,抒發了愛國之情,也表達了上校一家對於祖國的無限眷戀。結尾處上校和瑪利婭夫婦帶著孩子們翻山越嶺,去往另一個可以安置他們快樂的地方。

2.音樂與人物、自然

在影片開場,隨著一段悠揚的管弦樂,一個鳥瞰的鏡頭悠悠然,“穿過雲層看到白雪皚皚的阿爾卑斯山脈,鏡頭向下進入峽穀,接著又進入陽光下麵,色調逐漸轉暖。飛越一片平靜的湖麵,湖水映照著附近的山影。然後,掠過一座小小的奧地利村莊的上空,看見山頂上一個小小的人影”[4]。隨著鏡頭的推進我們看到瑪利婭在山坡上歌唱,腳下是綠色的草坪,身後是白雪皚皚的阿爾卑斯山脈。導演用這樣一個長鏡頭交代了音樂、自然和人物之間的關係,也奠定了全片自由、浪漫的基調。加上開場字幕的背景音樂和風景照片式的呈現,我們看到美麗的薩爾茨堡,祥和的人們和聳立的宗教建築,自然的和諧與人們的心境融為一體,處處體現著寬厚與包容。音樂是善良開朗的瑪利婭表達對美好大自然熱愛的唯一方式。她用自己飽含的熱情來歌唱這片寧靜祥和的土地,也因此更加熱愛自然和生命中給予自己的一切。這也是她樂觀寬厚的精神品質來源。這與一開始導演借用修女們的討論來刻畫瑪利婭形象的那段截然不同。瑪利婭的歌聲嘹亮、飽滿,充滿了對自然和生命的熱愛,修女們則顯得沉穩、內斂,音調較低,切切如私語,從她們的歌聲中我們對瑪利婭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熱情但糟糕,虔誠但調皮,她有很強的包容性,但是也很“麻煩”。她拒絕一切阻礙自由和對自然追求的事情,比如她打破修道院的慣式,去爬樹、去唱歌;她拒絕上校吹哨子的要求,覺得孩子們是有名字的,覺得名字比哨子更動聽;她用窗簾給孩子們做遊戲服裝,以此來拒絕上校對買布請求的不允許。

音樂的作用不僅僅是刻畫人物上表現準確,更與自然相協調,在交代人物關係變化上也突顯其重要性。經典歌曲《哆來咪》的演繹選擇了瑪利婭和孩子們郊遊的場景,不是在室內的廳堂裏,而是在大自然中。瑪利婭寓教於樂,教會了孩子們輕鬆快樂地演繹這首即興編寫的歌曲。導演用了大量的景別和不同的場景以及場麵調度來闡釋孩子們在音樂和自然中所享受到的快樂。從草地和山脈到寧靜的湖邊,從歡樂的馬車到大全景下跳躍的噴泉,鏡頭從靜止的景別變化到快速的前跟移動,畫麵的內容越來越豐富,節奏感越來越強,孩子們的歌喉越來越美妙,瑪利婭和孩子們的關係在自然和音樂的感召下變得和諧共處。在音樂和自然中,瑪利婭和孩子們沒有界限,融為一體。她用她的真誠、友善以及對孩子們的愛心、耐心,與他們平等地交往,得到了孩子們的接納和肯定,最後也得到了馮·特拉普上校的傾慕之情,最終結為連理。

3.攝影和構圖

多機位的攝影、多角度的場麵調度和油畫式效果的構圖是這部影片視聽語言的關鍵,充分顯示好萊塢風格的拍攝技巧。在出現瑪利婭個人近景或者特寫時,大多采用小仰角拍攝,有著很強烈的作者傾向,表示影片對主人公的態度是讚揚、褒獎的。她身上有著高尚的人格和堅毅的性格。

影片攝製於20世紀60年代,當時好萊塢生產影片的速度和質量都很可觀。從片中可以看出,多機位、多角度的拍攝是好萊塢的一貫追求。在瑪利婭離開修道院去往上校家之前,和院長在辦公室有一段談話,這段小空間範圍的談話中,從瑪利婭進門開始到淡出畫麵,短短的3分22秒,共用了51個鏡頭,17個機位,推、拉、搖三種拍攝手法,人物的關係和態度在全、遠、中、近、特五種景別的交錯呈現下發生了轉變,院長原諒了瑪利婭偷跑去唱歌的事情,瑪利婭也打消了剛開始的恐懼並產生了對即將發生事情的疑惑。這是好萊塢處理小空間兩人對話的經典方法,不隻是正反打和過肩鏡頭的簡單排列,而且更加生動、豐富和專業化。影片場麵調度上,也有其成熟之處。在第二段落末尾瑪利婭要離開上校家時,一個長鏡頭敘述了瑪利婭離開這件事。從瑪利婭出門、下樓梯,到走到門前,又走到宴會廳門口留了封信,再走到門前,離開,整個鏡頭一氣嗬成,流暢、設置巧妙,收放自如。但在現在看來那時候的畫麵剪接,還不是特別考究,保留了許多以人物近景作為畫麵結尾的淡入淡出。構圖上,從一開始美麗祥和的薩爾茨堡到油畫般的田園風光,幾乎每個鏡頭的構圖都好到可以單獨拿出來做明信片用。另外對稱、黃金分割和九宮格等基本的構圖要求也完全符合,這就是好萊塢技術上優秀的地方,也是後來打造優質商業片的基本功的體現。

《音樂之聲》之所以能堪稱經典,除了美妙的音樂外,還主要得力於它溫情四溢、輕鬆積極的主題和性格飽滿、溫厚善良的人物形象。這些使我們感受到了對生活和自然的追求中永不停滯的美。真情永存、曆久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