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片檔案 ☆

片名:刺殺肯尼迪

外文:JFK

導演:奧利弗·斯通

編劇:奧利弗·斯通

主演:凱文·科斯特納、茜茜·斯派塞克、湯米·李·瓊斯、喬·佩西、加裏·奧德曼等

上映:1991年12月20日

國家/地區:美國、法國

片長:189分鍾/206分鍾(導演剪輯版)

獲獎:獲1992年奧斯卡最佳剪輯獎和最佳攝影獎

1.奧利弗·斯通:對政治、曆史和戰爭的獨特闡釋

奧利弗·斯通(Oliver Stone)是當代美國影壇頗為獨特的一位導演。他與喬治·盧卡斯、馬丁·斯科塞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等新好萊塢電影的主力、“電影小子”等同為20世紀4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但相對於他們的創作來說,奧利弗·斯通的作品更傾向於一種先鋒的實驗精神,其電影觀念更接近重視自我表達的美國獨立電影導演。然而,與大衛·林奇、科恩兄弟、斯蒂芬·索德伯格等獨立電影導演相比,奧利弗·斯通的影片則以表現政治、曆史、戰爭等重大題材,對現實的介入幹預,強烈的戲劇性以及對若幹種類型片元素的升華運用而在風格上更接近美國主流電影。奧利弗·斯通特殊的人生經曆對他的創作道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出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生育爆炸年代,青少年時期曾是一名嬉皮士,後應征入伍參加越南戰爭,越戰結束後進入紐約州立大學跟隨馬丁·斯科塞斯學習電影創作。親身參與越南戰爭的經曆讓斯通終其一生都無法擺脫越戰的纏繞。他不僅拍攝了《野戰排》《生於七月四日》和《天與地》(被稱“越戰三部曲”),其中《野戰排》為他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成為表現越南戰爭真實曆史、反思越南戰爭的一部重要影片;而且在1991年創作的《刺殺肯尼迪》中,斯通繼續通過對肯尼迪遇刺一案的“揭秘”,提出了這場讓美國人泥足深陷的越戰為何打響,越戰究竟讓誰獲益等一係列高度敏感的話題。正是因為奧利弗·斯通對曆史、政治、戰爭真相的不斷求索和不停追問,才出現了《刺殺肯尼迪》這樣一部在世界範圍內引發對肯尼迪遇刺案的強烈關注和重新討論的影片。受《刺殺肯尼迪》一片的影響,許多美國人對政府調查的結果產生了質疑,要求政府將一份2038年才能夠公之於眾的國家安全文件提前公開。《時代周刊》和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聯合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73%的人認同《刺殺肯尼迪》一片提出的觀點,認為這起案件並非個人的刺殺行為,而是一場有預謀的政變,而政府對人民隱瞞了真相。雖然這個觀點已經有先於該片的書籍和紀錄片提出來,但均未造成如此轟動的反響,這也從一個方麵證明了電影對大眾的影響力。

2.謊言與真相:表層的反叛質疑與深層揭示

影片通過檢查官吉姆·加裏遜對肯尼迪遇刺案孜孜不倦的調查,展現了肯尼迪遇刺的事件和加裏遜對案件的調查過程。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總統和妻子傑奎琳一行人在得克薩斯州的達拉斯市為肯尼迪競選下一任總統做熱身宣傳。然而,就在眾目睽睽之下,肯尼迪在他所乘坐的轎車中被子彈擊中,曆史從此發生改變。幾個小時以後,一名叫李·哈維·奧斯瓦爾德的男子被抓獲。他被指控在肯尼迪途經的榆樹街的一幢樓房樓上連開三槍,殺死了肯尼迪。奧斯瓦爾德被捕後聲稱他隻是替罪羊,而在隨後的押送途中,他竟被達拉斯一家夜總會的老板傑克·盧比開槍射殺。新奧爾良地區的檢察官吉姆·加裏遜對這起案件產生了懷疑,遂帶領著一幫部下展開了調查。他把一個與奧斯瓦爾德過從甚密的前飛行員大衛·菲利交由聯邦調查局審問,但菲利卻很快被釋放。政府成立的由法官沃倫主持的調查委員會於三年後公布了調查結果,認為肯尼迪遇刺案為奧斯瓦爾德一人所為。加裏遜深入地研究了沃倫的調查報告,發現了不少疑點,於是決定與助手們一起重新調查整起案件。隨著調查的深入,加裏遜逐漸地揭開一個驚天的陰謀:由於肯尼迪準備結束越南戰爭,這將有損政府一些高層領導人的利益,於是他們密謀製造了這起美國曆史上最為黑暗的謀殺,其中甚至牽涉肯尼迪之後的總統尼克鬆。因此,肯尼迪的被殺事實上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政變。加裏遜在強大的輿論壓力和人身安全受到威脅的情況下,仍然堅持他的調查,最後向法庭提出了對肯尼迪被刺案中的一個關鍵人物克雷·沙爾的指控,這是美國曆史上唯一的一次對肯尼迪案件的公開審理。在克雷·沙爾否認一切指控,加裏遜的汙點證人證詞無效的情況下,加裏遜拿出了最有力的證據:亞伯拉罕·紮普魯德在案發當時所拍攝的從未公布於世的紀錄片。短片推翻了案發時隻有三次槍擊的結論,子彈從三個不同的方向射向肯尼迪總統,而不僅是從奧斯瓦爾德所在的那幢樓。這一切都顯示暗殺是一次有預謀有組織的行為。雖然最終克雷·沙爾被判定無罪,但是肯尼迪遇刺案背後存在著陰謀這一事實得到了承認。

3.懸疑偵探手法:仿佛剝洋蔥般層層深入

如此眾多的人物和複雜的事件如何在銀幕上有條不紊地呈現出來,是頗為考驗一個導演的駕馭能力的。奧利弗·斯通采用了懸疑偵探片的手法,仿佛剝洋蔥一樣對肯尼迪遇刺案的幕後陰謀進行層層深入的表現,貫穿始終的懸念和緊鑼密鼓的節奏使得三個多小時的影片毫無冗長沉悶的觀感,這不能不說是影片敘事上的成功之處。除了對類型片敘事元素的巧妙借用,奧利弗·斯通更是以強烈的視聽效果來向觀眾傳達他的政治觀點。他曾經說過,“在一部影片中,最重要的是觀點,其他的隻是陪襯,甚至包括演員和劇本。唯一能將一切協調一致的是我賦予影片的觀點,一種深受自己戰爭經曆影響的觀點。人們對我的影片的所有指責(緊張、激烈、毫無節製)全都來源於此”[9]。為了先聲奪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影片在不少地方采用了MTV(音樂電視)的拍攝手法,先有畫外音然後才出現畫麵。比如影片開頭對曆史背景的介紹,畫麵尚未出現的時候,伴隨著艾森豪威爾總統在電視上向全國人民所做的告別演說,畫外解說就已經開始講述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國情和世界形勢。而且艾森豪威爾的演說中提及的美國每年在軍事上的高昂費用,軍事工業對美國經濟、政治的影響等問題與後麵的肯尼迪遇刺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奧利弗·斯通已經事先在此埋下了伏筆。隨後,各種彩色和黑白的紀錄片畫麵開始穿插著勾勒出當時美國國內外的政治態勢:肯尼迪當選總統、馬丁·路德·金振奮人心的演講、美國對古巴的政策、蘇聯在古巴部署導彈、戰爭一觸即發……這些曆史的片段均由畫外的解說詞串聯起來,並通過貌似客觀的新聞式的解說突出了肯尼迪總統在曆史中的重要作用:在他手中掌握著戰爭與和平的關鍵性選擇。同時,在肯尼迪的演講原聲中,他在公共場合和家庭生活中的紀錄短片則逐漸加強了肯尼迪是一個新自由主義者與和平主義者的形象。因為這些畫麵均是真實的曆史紀錄片的片段,所以觀眾們絲毫察覺不到他們正在被導演奧利弗·斯通牽引著,接受他提供的一個曆史的視角、一種曆史的觀點。

4.剪輯:以閃前與閃回拓展時空,對比呈現被遮蔽的真實

此外,《刺殺肯尼迪》還以強烈的戲劇性和誇張的風格化來呈現出高度的形式感。影片的剪輯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多處的碎片化剪輯和累積剪輯配合著節奏緊密的鼓點音響,讓觀眾在近乎讓人喘不過氣的敘事信息的衝撞中感受到敘事的張力。在肯尼迪乘坐的轎車駛向榆樹街的段落裏,隨著鼓聲敲擊的強烈節奏,出現了若幹不同景別剪輯在一起的紀錄片片段,車隊、人群、旗幟、招貼畫……碎片化的段落拚貼產生了強烈的心理衝擊,而奧利弗·斯通更是多次地剪入了一個時鍾的特寫,強調越來越接近肯尼迪遇刺的那個時刻所帶來的危機感。隨著時間的臨近,越來越多的高速攝影的段落出現了,營造出一種讓人無法忍受的窒息感。終於在一個肯尼迪向眾人揮手致意的高速攝影段落之後,畫麵出現了黑場。在黑暗中,傳來了槍聲。在快速的視覺信息流中出現一個戛然而止的休止符所造成的視聽效果是非常震撼人心的。影片多處運用了閃前與閃回來拓展敘事時空,尤其是通過兩個時空的敘事內容的對比,來呈現被謊言所遮蔽的真實。比如表現加裏遜與奧斯瓦爾德的辯護律師在酒吧交談的一場戲中,律師告訴加裏遜他從未見過克雷·沙爾,但是在接下來的一個畫麵中,奧利弗·斯通用同一個景別、同一個機位甚至人物同樣的姿勢來剪切入律師與克雷·沙爾交談的場景。又如在克雷·沙爾被審問時,他聲稱自己從不認識男妓奧基夫,但畫麵上出現的是奧基夫被邀請至克雷·沙爾家裏,兩人共進晚餐的場麵。奧利弗·斯通在影片中大量地將這種對比性的段落剪輯並置在一起,從而形成了一種“真相”與“謊言”層層疊疊交織在一起的效果,而觀眾自然在下意識中對加裏遜調查過程中發現的“真實”做出了判斷。

盡管奧利弗·斯通在《刺殺肯尼迪》一片中以一個反政府主義者的姿態挑戰政府向民眾公布的“事實”,他通過檢察官加裏遜之口指責政府對民眾的欺騙和利用,甚至在影片中對美國的軍事工業和中央情報局進行毫不留情的批判,但是在影片最後的法庭審判一場戲中,斯通卻借由加裏遜對真正的“美國精神”——“民有、民治、民享”進行了深情的呼喚,完成了美國式的主旋律的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