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期曆史傳記片:電影發明—20世紀20年代
20世紀初,當世界電影剛剛進入初創階段時,意大利就花費重金,拍攝了一些場麵極其浩大的曆史巨片,如《你往何處去》(1912)、《卡比利亞》(Cabiria,1913)、《迷失在黑暗中》(1914)等。其中,《卡比利亞》取材於古羅馬曆史故事,劇本由著名詩人鄧南遮起草,片長四個小時,搭建了龐大的外景,采用人工照明和移動攝影,使用交替蒙太奇的剪輯手法結構情節,電影史學家薩杜爾評價其“在電影史上成為一部劃時代的作品”[2]。可以說,這批早期的意大利曆史片對美國的大衛·格裏菲斯的創作和後續的好萊塢曆史巨片的拍攝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格裏菲斯於1914年拍攝的《貝斯利亞女王》(Judith of Bethulia)是電影史上的最早的曆史傳記片之一。其後,他又創作出史詩大片《黨同伐異》,為曆史傳記片的開拓和電影藝術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黨同伐異》(Intolerance,1916)是格裏菲斯最具藝術野心的複合式史詩影片,他通過影片的四個部分——“巴比倫的陷落”“基督的受難”“聖巴戴萊姆教堂的屠殺”和“母與法”,來表現社會紛爭、黨同伐異是人類一切悲劇的根源。“母與法”表現了1912年美國工廠大罷工被鎮壓的情景,並穿插表現了一位青年工人受審以及他在被判處絞刑時幸免於難的情節。“基督的受難”用一連串簡短而又生動的畫麵表現了耶穌基督與法利賽人的衝突以及因猶大出賣而被釘上十字架的悲劇故事。“聖巴戴萊姆教堂的屠殺”表現1572年布朗·埃絲和未婚夫及雙親等胡格諾派教徒到巴黎聖巴戴萊姆教堂做彌撒時,在天主教派的查理八世和女攝政王梅第西斯策劃的大屠殺中遇害的故事。“巴比倫的陷落”表現的是公元前539年,巴比倫太陽教的主祭司貝爾與遊吟詩人雷潑索德勾結,密謀設宴殺害寬厚的伯爾沙撒親王。就在親王舉行盛大宴會之時,波斯王居魯士大帝攻占了巴比倫。在影片中,格裏菲斯創造性地運用了平行蒙太奇的手法,把時空相距甚遠的不同活動剪輯在一起,讓四個故事交替出現。影片敘事從一個世紀跳到另一個世紀,從一個事件跨越到另一個事件,情節的平行鋪展造成了逐漸強烈的緊迫感,形成巨大的情感衝擊和驚人的視覺效果。這部影片中,一個搖著搖籃的母親的隱喻畫麵反複出現,借此起到連貫影片主題的作用,象征在不同的時代,人性中的永恒的命運主題——黨同伐異。黨同伐異驅使善良而有同情心的人們把城市變成了暴力的場所,驅使婦女賣**,逼迫母子分離,並且幾乎驅使一個無辜的人走上了絞刑台。
除了格裏菲斯的電影,早期無聲片時期較為重要的曆史傳記片還有《賓虛:基督的故事》(Ben-Hur,1925)、《萬世流芳》(Beau Geste,1926)、《拿破侖》(Napo1éon,1927)、《聖女貞德》(The Passion of Joan of Arc,1928)等。傳記片便逐漸在世界電影的影壇上受到人們的關注,並已有多部傳記片獲得了奧斯卡獎。
由丹麥導演卡爾·德萊葉(Carl Theodor Dreyer)執導的《聖女貞德》被稱為“完美的無聲影片之一”。影片中農家女貞德是1429—1431年法國抗英鬥爭中湧現出來的民族英雄。英軍兵臨要塞奧爾良城下,她率兵衝破敵軍重圍,奮力衝殺,擊潰英軍。她的英雄事跡四處傳頌,被稱為“奧爾良少女”,但也因此引起法國貴族的妒恨。在貢比涅戰役中,她被出賣,落入勃艮第叛軍手中。英軍企圖以重金換取貞德。影片截取貞德在監獄和法庭上麵對法官正氣凜然、堅貞不屈的曆史片斷,以信仰問題為主要審訊內容,以正義廣場和馬爾歇宮為主要場景,把劇情時間壓縮在一天之中,表現了貞德的高風亮節和英雄氣概。影片劇情隨著女英雄肉體上和精神上痛苦的加劇不斷展開。最後,貞德被押赴魯昂市廣場,被綁在火刑柱上活活燒死。“這部影片在規模上具有強烈的史詩風格,同時在故事和影像上又帶有很強的實驗性。直到今天,它仍是風格最為獨特的優秀傳記電影。可以說,傳記片從一開始就突出了曆史性和藝術性的高度結合,一方麵突出它的曆史價值,一方麵又強化它的藝術價值。”[3]
2.曆史傳記片創作的興起期:20世紀30年代—40年代
20世紀三四十年代有聲電影和彩色電影技術的出現,推動了電影的發展。這一時期曆史傳記片也出現了興盛的局麵。較有代表性的曆史傳記片佳作,包括《瑞典女王》(Queen Christina,1933)、《蘇格蘭女王瑪麗》(Mary of Scotland,1936)、《左拉傳》(The Life of Emile Zola,1937)、《青年林肯》(Young Mr.Lincoln,1939)、《列寧在1918》(Lenin in 1918,1939)、《公民凱恩》(Citizen Kane,1941)、《凡爾杜先生》(Monsieur Verdoux,1947)等。
美國魯賓·馬莫利安導演的《瑞典女王》是葛麗泰·嘉寶主演的最動人的傳記片。她飾演17世紀的瑞典女王克裏斯汀。為了逃避政治婚姻,她在鄉間騎馬時找到了心上人——新任西班牙大使安東尼奧。為了進一步了解他的底細,克裏斯汀喬裝成男性來到安東尼奧下榻的旅館。兩人結交成好友之後,女王才表明真正身份。兩人以情侶關係共度了兩天纏綿時光。其後,克裏斯汀在皇宮正式接見安東尼奧,但私下仍秘密幽會,可惜他們的愛情無法被王室與大眾接受。克裏斯汀決定為了愛情放棄皇位,但仍無法阻止悲劇的發生。這部影片基本上尊重曆史事實,但對人物進行了較大程度的藝術處理,使影片更具有戲劇性和觀賞價值。片中有許多經典場景為電影史學家和影評家們所津津樂道,如風雪夜的小客棧,浪漫環境的營造,女王初戀後優美的滑步等都讓觀眾心醉神迷。導演魯賓·馬莫利安盡力發揮嘉寶的演技魅力,而嘉寶也跟她銀幕內、外的情侶約翰·吉伯特演出了令人難忘的愛情場麵,使本片成為有聲片早期的曆史愛情片經典之作。《左拉傳》描述的是法國文壇巨匠左拉的一生經曆,以及他為了正義而不屈不撓的精神。故事重點講述他為軍官德雷福克斯平反冤案時的遭遇和他不畏強權勢力的正義感。美國前總統林肯以解放黑奴的功業留名青史,但約翰·福特導演的這部傳記片《青年林肯》卻將劇情焦點放在律師時代的年輕林肯身上。他剛在伊利諾伊州進入社會工作時,對自己的前途並無定見,曾經在女友的墳前默默祈禱,渴望獲得指引。後來決定進入法律界,接手了一些辯護的案子,但沒有受到重視。直至他卷入了朋友的兩個兒子被控謀殺的案子中,林肯辦案的聰明和勇敢才受到矚目,從此平步青雲。本片采用嚴謹的片廠製作方式來突顯其舞台化張力,嶄露頭角的演員亨利·方達將主人翁的精神和氣概刻畫得入木三分,是同期的好萊塢佳作之一。而電影大師卓別林也在此時期貢獻了一部具有重要藝術價值的傳記片《凡爾杜先生》(1947)。影片借發生在法國的蘭德魯殺妻案件,對美國社會生活的一些方麵痛加抨擊。影片的主人公銀行職員凡爾杜為擺脫窘境做了以下事情:換用許多假名字和一些有錢的女人結婚,然後把她們殺死,劫掠而去。而他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維持自己家庭的生計。因為他對於女人從來沒有什麽特別的愛情,對他來說,這不過是買賣。就這樣,塞爾瑪·葛羅妮夫人,麗梯雅小姐等14名女子,依次成為他的犧牲品,他本人也最終被送上法庭,被判死刑。卓別林以凡爾杜的人物形象這麵放大鏡暴露了社會的犯罪實質,同時還對大量宣揚凶殺的影片進行了諷刺性摹擬。影片塑造凡爾杜這個有智慧,卻沒有品德,既殘酷狠毒、又虛偽狡詐的銀幕形象。
在此時期眾多傳記片中,最令人稱道的是現代電影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的作品——《公民凱恩》(Citizen Kane)。影片由奧遜·威爾斯導演,美國RKO(雷電華)電影公司出品並於1941年5月上映。《公民凱恩》是一部內涵豐富、富於哲理的傳記體影片。影片以20世紀初葉美國新聞業巨頭威廉·蘭道爾夫·赫斯特為原型,用新穎的藝術手法表現一位報業大亨凱恩的一生。影片敘述:黎明時分,凱恩在桑那都莊園中留下“玫瑰花蕾”的“遺言”後死去。一位青年記者受新聞報刊委托調查這幾個字的含義,通過查閱有關回憶資料了解凱恩青年時代的經曆及其母親的艱難身世。報社董事長伯恩施坦介紹了凱恩的發跡曆程以及製造輿論使國家卷入1897年美西戰爭的往事。凱恩的生前好友利蘭講述了他與美國總統侄女愛米麗的婚姻,他與第二個妻子、歌手蘇珊的邂逅以及他在總統競選中的失敗。蘇珊則在夜總會中介紹了她和凱恩由情人到夫妻生活的變遷,她在凱恩的支持下想飲譽歌壇,失利後便與凱恩一起生活在仙境般的桑那都莊園隱居。直到最後焚燒凱恩舊家具時,才發現“玫瑰花蕾”原來是刻在他童年時代曾珍愛的雪橇上的字……《公民凱恩》在內容和形式上都體現了獨特的新穎性,因而被看成是世界電影史上的一次重要實驗和創新之作。被譽為“現代電影的紀念碑”,“電影史上十大影片”之頭號經典。這部對生活高度凝練、對人性和社會有深刻理解以及對心理世界充滿理性體驗的影片,運用構思新穎的仰角鏡頭和簡約而富於表現力的縱深鏡頭,獨特而又自然流暢的場麵調度和移動拍攝,以及對音響、對白、用光的革新運用和獨具匠心的配樂,改變了好萊塢過去傳統的影片拍攝模式,而其中某些方麵更被後人廣泛模仿。著名電演評論家安德烈·巴讚高度評價說:“這部影片的問世(1941)恰好標誌著一個新時期的開始,也因為這部影片打破了常規,因而成為最令人矚目,意義最重大的一部作品。”[4]在藝術上所表現出的力量、勇敢、粗獷、衝擊、娛樂性及個人體驗均達到了那一時代的巔峰。
3.曆史傳記片拍攝的**期:20世紀50年代—60年代
進入20世紀50年代,曆史傳記片創作更為興盛,寬銀幕電影更具有聲勢浩大的視聽場麵。代表性影片如“茜茜公主”係列、《暴君焚城錄》(Quo Vadis,1951)、《聖袍千秋》(The Robe,1953)、《聖徒妖姬》(Demetrius and the Gladiators,1954)、《梵高傳》(Lust for Life,1956)、《賓虛》(Ben-Hur,1959)等。
“茜茜公主”係列的影片共由三部組成。包括《茜茜公主》(Sissi,1955)、《年輕的皇後》(Sissi-Die junge Kaiserin,1956)和《皇後的命運》(Sissi-Schicksalsjahre einer Kaiserin,1957),是德國和奧地利在1954—1957年合拍的。影片由著名導演恩斯特·馬利斯卡(Ernst Marischka)執導,影星羅密·施奈德(Romy Schneider)和卡爾·海因茨·伯姆主演,在同時代的作品中堪稱經典。
美國古裝史詩巨片《賓虛》的故事發生在古羅馬時期的耶路撒冷,新任總督的部下米撒拉回到成長的故鄉,與兒時的玩伴賓虛重遇。米撒拉想利用賓虛作為名門貴族的猶太人的身份,去勸服猶太人臣服於羅馬帝國的統治,但是遭到了賓虛的拒絕,兩人因此決裂。賓虛的妹妹在觀看新任總督巡視街道時,不慎將屋頂的瓦片剝落以致總督被砸傷。米撒拉借機把賓虛的全家人定罪為謀反罪。賓虛被賣到一艘軍艦上,成為一名奴隸,從此與家人分離並失去了他們的消息。後來,在一次海盜的襲擊中,賓虛救出了艦隊的司令官阿裏士,阿裏士把賓虛收為養子並引薦給愷撒大帝。驍勇善戰的賓虛很快被阿裏士培養成競技場上一名優秀的馬車馭手。賓虛過上了奢華的生活,但是為了尋找家人和向米撒拉複仇,他還是回到了耶路撒冷。米撒拉得知賓虛的際遇,妒忌的他向賓虛發起了挑戰,兩人在競技場上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對決,雖然米撒拉采用了許多卑鄙的手段來暗算賓虛,最終卻使自己落敗並命喪車輪。後來,賓虛終於得知他的家人因為在獄中染上麻風病而被遣送至麻風穀,賓虛找到了他們,但是他們卻不願意到外麵遭受他人的鄙視。此時,耶穌為了替眾生受過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賓虛被耶穌的精神所感化,而其家人的麻風病也奇跡般地不治而愈。《賓虛》通過主人公賓虛曲折坎坷的遭遇,間接地敘寫了羅馬帝國的曆史和基督的受難史,而影片中那場長達四十分鍾的戰車對決更是成了影史上的經典段落。
在20世紀50年代,好萊塢盛行了近10年的古裝史詩巨片——大製作、大規模、大場麵。《賓虛》稱得上是這股巨片熱潮中的巔峰之作,它同時也宣告了這個巨片時代的結束。從無聲片時代起,《賓虛:基督的故事》這部小說就曾先後數次被搬上銀幕。而威廉·惠勒執導的這部《賓虛》,場麵壯麗,氣勢雄偉,多彩的異國情調和主演精彩演技相得益彰,被看成是其中最成功的一部。在第32屆奧斯卡頒獎禮上,影片共獲得11項大獎,首創奧斯卡獎曆史上的最高紀錄。
除了美國的曆史傳記片,蘇聯導演謝爾蓋·格布羅維奇(Sergei Yutkevich)也在20世紀50年代開始創作著名的“列寧係列”影片。《列寧的故事》(Rasskazy o Lenine,1957)不僅表現了作為領袖的列寧,而且表現了作為普通人的處於內心痛苦和悲劇情況中的列寧,是列寧題材影片的一個裏程碑。隨後,他又創作了《列寧在波蘭》(Lenin v Polshe,1966)這部敘事結構新穎的影片,受到了較高的評價。
進入20世紀60年代,曆史傳記片拍攝繼續呈現升溫的狀態。美國的史詩性曆史片有《斯巴達克斯》(Spartacus,1960)、《羅馬帝國淪亡錄》(The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1964)、《聖經:創世紀》《埃及豔後》(Cleopatra,1963)等。人物傳記片則以《日月精忠》(A Man for All Seasons,1966)、《冬獅》(The Lion in Winter,1968)為代表。其中由著名導演斯坦利·庫布裏克執導的《斯巴達克斯》是一部大製作的古羅馬史詩式的大片。它敘述了古羅馬的奴隸因不堪奴隸主的暴虐而奮起反抗,但最終被鎮壓的史實,是一部歌頌奴隸鬥士追求自由解放的影片。裴多菲的著名詩句“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在這部影片中得到了最高的價值體現。影片在雄偉壯麗的外觀之外,亦有著細膩生動的對主要角色內心世界和人生的描寫,因而呈現出遠勝同類作品的悲壯氣氛和深度內涵。該片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最佳攝等4個獎項,還獲得金球獎最佳劇情類影片。
而由約瑟夫·L.愷凱維奇導演拍攝的超級巨製《埃及豔後》,以驚人氣魄重現了古羅馬時代一段波濤壯闊的曆史,同時描述野心勃勃的埃及女王克萊奧帕特拉為了政治目的跟羅馬帝國的愷撒聯姻,後來她卻跟羅馬大將馬克·安東尼產生了暴風雨般的愛情。這個三角關係的刻畫因外部景觀的賣弄而相對顯得不夠深入,但片中幾場戰役和女王入城的場麵則使人歎為觀止。可以說,《埃及豔後》是好萊塢電影史上投資最大同時也賠得最慘的一部古裝巨製。20世紀福克斯公司當時為該片花費了4 000萬美元。其拍攝過程可謂極其奢華。由於當時沒有先進的計算機數碼技術,而製作人又一定要追求最真實的效果,導致製片部門進行大規模的布景修建。例如片中的著名場景——埃及豔後訪問羅馬的進城儀式,場麵雄偉壯觀,街道和城門都是用真正的建築材料搭建,以至於有人說《埃及豔後》劇組打算重建一個羅馬城。然而投入和產出並不成正比,《埃及豔後》成為電影史上最賠本的影片,它的失敗幾乎讓20世紀福克斯公司破產。
在20世紀60年代,歐洲的曆史傳記片也出現了不少載入電影史冊的傑作。如英、美合拍的《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1962),是一部根據曆史上的真人真事拍攝的場麵宏偉的史詩片。它忠於真實而又超出真實,它虛構出各種形象和情緒,這種情緒比勞倫斯本人所體驗到的更為強烈和富於刺激性。影片的導演手法及攝影極為出色,既展現宏偉壯觀的戰鬥場麵,又剖析曆史人物的內心世界,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出身卑微、高深莫測、膽略過人,又受虛榮和情欲支配的冒險狂。本片榮獲第35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7項大獎。在英國最權威的電影雜誌《完全電影》(TOTAL FILM)評選出的50部最偉大史詩電影中排在前列。
德國導演讓-馬裏·斯特勞布(Jean-Marie Straub)執導的《安娜·瑪格達列娜·巴赫的紀事》(Chronik der Anna Magdalena Bach,1968)是新德國電影早期的重要作品。影片以真實的素材為依據,表現了德國著名音樂家巴赫的一生,尤其是他的複雜個性及其與時代環境之間的關係。影片表現了巴赫為音樂創作和個人的發展如何依附當時的權貴,同時,為了保住自己的職業和地位,又不得不做一點小小的抗爭。巴赫對婚姻和家庭的態度則幾乎是冷酷無情的,要求婚姻完全服從於他的音樂創作需要。與一般的傳記片不同,斯特勞布在影片中采取了一種獨特的“紀實”方法。他以巴赫的妻子安娜·瑪格達列娜的日記為基本線索(畫外音朗讀形式),再加上其他大量的原始材料(其中包括一些巴赫本人所寫和別人寫給他的信),構成了一種“編年史”式的體裁。其中安娜的視點又成為透視這位音樂家性格、思想的主要角度。影片隨著對巴赫生平的敘述,大量引用了巴赫不同時期的音樂作品。斯特勞布沒有把這些音樂僅僅作為一種音響背景,而是將其作為一種重要的原始材料,使其為觀眾提供了關於巴赫所生活的那個時代的背景知識和對巴赫的性格、心理的某種闡釋。
蘇聯電影大師安德烈·塔爾科夫斯基(Andrey Tarkovskiy)的《安德烈·魯勃廖夫》(Andrey Rublyov,1966)展現了俄羅斯中世紀苦難深重的曆史,黑暗的宗教勢力殘暴肆虐;外族人入侵,血腥地屠戮俄羅斯人民。聖像畫家魯勃廖夫(約1360—1430)親眼看到了祖國這一片地獄般的景象和俄羅斯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奮戰,終於獲得自由的過程。他曆盡曲折,最終完成了《最後審判》和《三位一體》聖像畫。影片的絕大部分鏡頭是在俄羅斯的文化遺址拍攝的,塔爾科夫斯基賦予影片中所表現的俄羅斯生活圖景一種嚴峻性和殘酷性,並通過魯勃廖夫的創作活動揭示了他的精神世界,提出了畫家的道德立場,自己的時代和人民生活的聯係等問題。塔爾科夫斯基以一個現代藝術家的眼光來審視曆史,影片的視點是以現代人的眼睛去看俄羅斯和從魯勃廖夫的視角去看俄羅斯這二者並存。這種“雙重視點”決定了影片獨特的風格和基調。
4.新好萊塢時期的曆史傳記片:20世紀70年代
20世紀70年代,以新好萊塢電影導演為主力,美國拍攝了《巴頓將軍》(Patton,1970)、《巴裏·林登》(Barry Lyndon,1975)、《麥克阿瑟傳》(MacArthur,1977)等曆史傳記片。其中《巴頓將軍》是一部以真人真事為依據的軍事人物傳記片,思想性與藝術性都很高,影響也較大,人物與情節基本上忠實於曆史。喬治·巴頓將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一員智勇雙全的悍將,也是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他曾先後率領第七、第三集團軍,**,所向披靡,為盟軍戰勝德意聯軍,立下了汗馬功勞。影片描寫戰爭史實,但鏡頭幾乎一直對準主角,巧妙地讓人們從巴頓的威力中感受軍隊的力量。主角的演技出神入化,尤其是開場戲——在美國國旗撐滿銀幕的背景下,主人公做了長達五分鍾的開場獨白。這是高難度的反傳統處理,也是影片最著名的一段。《巴頓將軍》的攝影運用高級寬銀幕技術,使影片的畫麵顯得壯美:許多宏大場麵拍攝清晰而集中,其中沙漠裏的戰鬥和巴頓將軍在隆冬越過法國的場麵,格外令人讚歎。影片的戰爭場麵宏偉壯觀:北非沙漠裏,遍地沙礫,怪石嶙峋;銀裝素裹的草原,硝煙彌漫,大自然的優美景致和戰爭的氛圍交織成一幅幅具有強烈視覺衝擊力的畫麵。導演還借助綜合的移動鏡頭完成了由點到麵的空間展示,先用整體環境中的一個局部造成突出戰爭殘酷性的效果,然後再讓觀眾帶著這個由局部造成的強烈的印象,去領會戰爭的規模。《巴頓將軍》是近幾十年來,美國所拍攝的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的重要影片之一,榮獲43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劇本、最佳導演等7項大獎。
這時期的歐洲的曆史傳記片,仍然在影片的藝術表現和思想主題上走得很遠。新德國電影導演施隆多夫和赫爾佐格在20世紀70年代分別拍攝了他們的代表作《鐵皮鼓》(Die Blechtrommel,1979)和《人人為自己,上帝反大家》(Kaspar Hauser-Jeder für sich und Gott gegen alle,1974)。沃納·赫爾佐格(Werner Herzog)的《人人為自己,上帝反大家》取材於曆史上一個名叫卡斯帕·豪澤的真實人物的經曆。他出生數月後即被遺棄,被一勞苦的雇工收養。16歲時,他又被雇工遺棄在紐倫堡市的集市廣場上。隨後被數人領養,但卻神秘地先後兩次遇刺,最後一次終被殺死。影片表現卡斯帕·豪澤在被雇工領養後,被鎖在一個陰暗、潮濕的地窖裏,像個動物一樣被拴在木樁上,陷入完全與世隔絕的境地,他不會走路、不會說話,沒有時間概念,對人類文明更是一無所知,成了一個白癡。赫爾佐格以冷峻、同情的調子真實表現了卡斯帕·豪澤被家庭、被社會所遺棄,受盡歧視、嘲弄和剝削的社會局外人的悲慘命運,通過主人公的命運,試圖從人類學和人性本質等哲理的層次,對人、人性和既有的文明道德、社會秩序進行研究、反思和批判。瑞典著名導演波·維德伯格(Bo Widerberg)拍攝的《喬·希爾》(Joe Hill,1971)則以真人真事為素材,細致、真實而又富於**地歌頌了20世紀30年代美國的瑞典移民喬·希爾創建工會,並以自己的民歌作為鼓動手段開展工會鬥爭,最後遭美國當局殺害的英勇精神。影片曾被歐洲影評界指為“民眾電影的範例”。
5.曆史傳記片的第二**期:20世紀80年代—90年代
20世紀八九十年代,曆史傳記片再次在美國的類型電影中掀起創作熱潮。如《憤怒的公牛》(Raging Bull,1980)、《甘地傳》(Gandhi,1982)、《莫紮特傳》(Amadeus,1984)、《我的左腳》(My Left Foot:The Story of Christy Brown,1989)、《卓別林》(Chaplin,1992)、《勇敢的心》(Brave Heart,1995)、《基督最後的**》(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1988)、《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1998)等,或榮獲奧斯卡獎或獲奧斯卡獎多項提名,受到觀眾青睞。歐洲的曆史傳記片則以英、俄等合作的《奧蘭多》(Orlando,1992),英國的《邁克爾·柯林斯》(Michael Collins,1996),意、英、中合拍的《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1987),法、德、意合拍的《瑪戈皇後》(La Reine Margot,1994),希臘、意、西德合拍的《亞曆山大大帝》(Omero Antonutti,1982),意大利的《海上鋼琴師》(The Legend of 1900,1998)等為代表。
美國導演米洛斯·福爾曼執導的《莫紮特傳》是一部根據音樂大師莫紮特人生經曆改編的電影。影片以倒敘手法,既表現了莫紮特的坎坷生平,也表現了追逐名利但卻才能平庸的宮廷樂隊指揮薩利埃利與才華橫溢、但不諳世事的莫紮特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影片中,薩利埃裏運用手中的權力,剝奪了莫紮特的演出機會,斷絕了莫紮特的經濟來源,使他陷於貧病交加的絕境,英年早逝,被葬在維也納郊區的一個公墓裏。曾經烜赫一時的薩利埃利漸漸被人遺忘,莫紮特的作品卻成為人類音樂殿堂裏的瑰寶,在世間永遠傳唱,為世人讚頌。《勇敢的心》是由梅爾·吉布森(Mel Gibson)導演的電影,講述的是在暴政之下,英雄之後華萊士帶領蘇格蘭人民為了自由而抗爭的故事,充分表達了為“守護”自由而戰的珍貴理念 。本片在1996年第68屆奧斯卡金像獎角逐中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5項大獎。由約翰·麥登執導的《莎翁情史》也是一部優秀曆史傳記片。影片以莎士比亞創作的名作《羅密歐與朱麗葉》為引線,講述莎翁本人的愛情羅曼史,並點出其創作《羅密歐與朱麗葉》的主因及過程。該片獲第71屆奧斯卡金像獎多項大獎。
英國尼爾·喬丹編導的《邁克爾·柯林斯》(Michael Collins,1996)的主人公是愛爾蘭抵抗領袖,他領導了反對英軍在愛爾蘭的恐怖統治運動,最終迫使英國坐到討論愛爾蘭獨立問題的談判桌上。這段曆史在英國涉及愛爾蘭的教科書上一直諱莫如深。影片通過恢複這個被人遺忘的愛爾蘭革命者的曆史地位,第一次對愛爾蘭曆史上的這個恐怖時期用藝術手法做出形象記載。但在英國人眼裏,柯林斯是一名恐怖分子,在愛爾蘭共和軍那裏,柯林斯又被視為叛徒。因此,這部史詩性影片受到多方麵攻擊,這也從另一個方麵證明了影片的曆史與現實意義。《奧蘭多》(Orlando,1992)是女編導薩莉·波特(Sally Potter)根據英國著名女性主義作家弗吉尼亞·伍爾芙的代表作改編而成的一部傳記片。敘事起始於1600年的伊麗莎白時代,年輕貴族奧蘭多因為愛情失意而沉入夢鄉,1650年才醒來,開始寫詩。1700年他出使中亞時再次沉入夢鄉,1750年作為一個女人醒來。100年後的維多利亞時代,奧蘭多愛上了一個行為放誕的美國探險家。在20世紀,奧蘭多終於懷孕並生下了一個女兒,完成了一部書稿。《奧蘭多》高度形式化的結構勾勒出英國曆史和傳統特征,薩莉·波特也借此探討了女性身份和女性經曆等女性主義的命題。
蘇聯的《列寧在巴黎》(Lenin in Paris,1981)描寫列寧僑居巴黎期間,對俄國無產階級革命的思考,以及與形形色色無政府主義思潮的鬥爭。影片采用了時空交錯等新穎的電影手法,不僅表現了廣闊的曆史事件,而且還表現了思想本身、思想的活動及思想的過程。格布裏羅維奇總是以極敏銳的目光觀察著時代的變化,不斷提出他所說的,“真正觸動千百萬蘇聯觀眾的思想和情感的現實問題”。
6.新世紀以來的曆史傳記片:2000—
進入21世紀以來,曆史傳記片延續了20世紀末的創作勢頭並有所拓展。歐美影壇陸續出現了一大批傳記影片,如美國的《美麗心靈》(A Beautiful Mind,2001)、《你往何處去》(Quo Vadis,2001)、《弗裏達》(Frida,2002)、《貓鼠遊戲》(Catch Me If You Can,2002)、《飛行家》(The Aviator,2004),法國的《玫瑰人生》(La même,2007),英、澳等的《明亮的星》(Bright Star,2009)、《艾米麗亞》(Amelia,2009),英、美的《年輕的維多利亞》(The Young Victoria,2009),英、澳、美合拍的《國王的演講》(The King’s Speech,2010),美國的《社交網絡》(The Social Network,2010),法、中、德的《拉貝日記》(John Rabe,2009),英國的《鐵娘子》(The Iron Lady,2012),美國的《林肯傳》(Lincoln,2012)、《希區柯克》(Hitchcock,2012),英、美、瑞典的《戴安娜》(Diana,2013),美、英的《為奴十二載》(12 Years a Slave,2013)等。
這時期曆史傳記片題材豐富、類型多樣,人物形象塑造更具有時代感。影片製作往往由多個製作機構、多個國家合作,具有國際性。如《美麗心靈》(A Beautiful Mind)就由美國夢工廠與環球影業合作,是一部關於一個真實天才的極富人性的傳記片。影片講述英俊而又十分古怪的數學家小約翰·納什念研究生時便提出了著名的博弈理論。他的短短26頁的論文在經濟、軍事等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開始享有國際聲譽。但納什出眾的直覺受到了精神分裂症的困擾,使他向學術上最高層次進軍的輝煌曆程發生了巨大改變。麵對這個曾經擊毀了許多人的挑戰,納什在深愛著他的妻子艾麗西亞的相助下,與被認為是隻能好轉、無法治愈的疾病做鬥爭。經過十幾年的不懈努力,完全通過意誌的力量,他一如既往地堅持工作,並於1994年獲得諾貝爾獎,他在博弈論方麵頗具前瞻性的工作也成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理論。而納什也成了一個不僅擁有美好情感,並具有美麗心靈的人。由美、法、日合拍,索菲亞·科波拉執導的《絕代豔後》,講述了一位法蘭西王後的一生。奧地利公主瑪麗非常聰明,生性活潑,14歲的時候,在一場政治婚姻中,從奧地利公主變成法國的太子妃。由於某些原因,王子對瑪麗非常縱容,婚後,瑪麗一直過著極其奢華的生活,同樣,瑪麗也一直無法與內心的寂寞徹底脫離。這部影片帶給我們的是關於18世紀法國宮廷和社會的各種震撼,匪夷所思的奢侈,欲望交織的愛情,以及最後法國人民的怒吼。
又如,由波蘭和美國聯合攝製的《你往何處去》(Quo Vadis),對波蘭文學大師顯克微支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代表作《你往何處去》進行重新詮釋。此前,由這部小說改編的電影已經有很多個版本,單單美國就分別在1951年和1985年拍攝了兩版《暴君焚城記》。而《你往何處去》以史詩般的氣魄,描述了古羅馬的墮落和早期基督教興起時期的曆史,被譽為是“反映古羅馬的傑作”“真正的基督教史詩”。波蘭電影大師耶爾齊·卡瓦萊羅維奇(Jerzy Kawalerowicz)導演的這個新版本既表現了波瀾壯闊的曆史圖景,又對維尼茲尤斯、彼特羅紐斯和尼祿等人進行了細致入微的形象刻畫,因此超越了以前的若幹個版本。由法、美聯合製作的《時尚先鋒香奈兒》,講述時尚傳奇人物可可·香奈兒早年的奮鬥史,由最具人氣的女明星奧黛麗·塔圖來扮演尚未成名前的香奈兒,重點描繪她的少女時期直至時裝界初露鋒芒這段時期的遭遇。一個簡樸的女孩Coco,靠著天賦和勤奮自學成才,成長為一代女性時尚的代言人。在這個成長過程中香奈兒與各種男人的邂逅,幫助她了解奢華神秘的時尚圈,她與著名音樂家斯特拉文斯基的愛情,也成為20世紀初的一段佳話。英國製作的《鐵娘子》是一部講述迄今英國曆史上唯一女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的傳記電影,由梅麗爾·斯特裏普領銜主演。影片以撒切爾的老年生活為主線,將她對參政、競選首相、下台等重大曆史事件的回憶穿插其間,用撒切爾的眼睛帶領觀眾重溫了20世紀下半葉的英國。該片獲得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最佳化妝獎。
再如,《國王的演講》是由湯姆·霍珀導演,英國、澳大利亞、美國聯合製作的影片。整部電影以平實的敘事方式,講述了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父親喬治六世國王的故事。1936年英王喬治五世逝世,本該繼位的愛德華八世不愛江山愛美人,選擇了退位。王位留給了艾伯特王子,也就是後來的喬治六世。當時的喬治六世不但不想做國王,還有著嚴重的口吃。為了改掉這個毛病,他找來了語言治療師羅格幫他校正。經過艱難的努力,喬治六世終於在隆重的典禮上完成了流暢而富有感染力的演講。在2011年第83屆奧斯卡提名名單上,《國王的演講》獲得12項提名,並最終拿到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創劇本4項大獎。科林·費斯憑借本片獲得金球獎最佳戲劇片男主角。影片還獲得金球獎、美國製片人公會、導演公會和影視演員公會獎等多項提名和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