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欲擒故縱

柳夫人已是大喜所望:“幸虧武才人並未吃墮胎藥,如今已有八個月的身孕,不久便要臨盆,此乃天助我兒。TXT電子書下載**我兒若將她接回宮中,將來揭發隋國公主的罪行,當真是兩全其美。”

“然而——”王皇後聽了,反而遲疑起來,想了想道,“此事隻怕還要從長計議。”

……

總算王皇後還有幾分理智,知道事關重大,驚駭之餘,並未如柳夫人所說,立時將武才人接回宮中,謹慎起見,先派人暗中悄悄核實。

然而,結果卻令人苦笑不得。無論是柳奭旁敲側擊,尋問當日隨陛下在終南山的重臣,還是王皇後在宮中暗中查訪,皆得出一個結論:柳夫人從感業寺武才人那兒帶來的消息乃是事實。

這也怪不得王皇後等人。楊悅當日被太子李治“抱”回終南山,又住進太子別院。李世民大力搓合楊悅與李治之事,有目共睹。武才人曾請求楊悅帶她回驚鴻宮,而被楊悅當眾拒絕之事,宮中內侍宮人也有不少人親眼目睹。至於武才人與李治的曖昧關係,早已是暗中風傳之事,連殿前侍衛都能證明。

饒是如此,事關皇家血脈,王皇後還是異常謹慎。一麵暗中派人去照顧武眉兒,一麵暗思如何才能證實武才人肚中懷的乃是李治的孩子。

李治這些日子,心情到是極好。原因卻也十分簡單。自從上次大朝會被彈劾之後,楊悅到是乖巧了許多。三日一朝,時常到宮中走動。而且這幾天更是每日來朝,朝會之後還會留下來,單獨與李治談話。

也是楊悅閑來無事,一日在街上,見到有個老婦人不省人事。仔細盤問之下,卻原來是老婦人扛著一匹布去市場買東西,給累爬下了……想到這個時代乃是“錢帛兼行”的貨幣政策,楊悅不由苦笑不得。

這些年楊悅的生意做得越大,早已對這種貨幣政策頭痛不已。然而“錢帛兼行”乃是大唐的政令,而且是先“帛”後“錢”,皇令特詔不準任何商家拒收“帛”。搞得許多商家隻放布的地方都要建個庫房出來。

這種落後的貨幣政策弊病顯而易見。鑒於此,楊悅這些日子正在努力勸說李治進行貨幣改革。

且不說李治是否真心支持楊悅進行貨幣改革,隻要能與楊悅單獨一起,早已心中大喜。見楊悅十分熱心,便提到政事會上進行商討。

“臣以為此事不妥。”柳奭自從上次與楊悅明明白白的針鋒相對之後,自此更不收斂。幾乎變成了為反對而反對。楊悅話音剛落,他已第一個站出來,出言反對。

“不知柳侍郎認為有何不妥?”楊悅不知自己如今早已被人妖魔化,被王皇後、柳夫人等人視作蛇蠍女子,對柳奭的反對抱以微笑,言道。

改革之始總會有人反對,不反對才不正常。本是楊悅意料之中。

“這個……”柳奭一時到還沒有想好怎麽不妥,頓了一下,才道,“臣以為自古以來都是錢帛兼用,並無什麽不好,沒有改變的必要。”

“然而,‘帛’用作貨幣,攜帶不便,卻是再明顯不過的事情。”楊悅笑道,“且不說扛著布匹去買東西,行走不便,不小心會被人撞倒或者被累爬下。臣甚至見過有人杠了布匹到布莊去買布,實在荒唐好笑。”

到不是楊悅胡說八道,扛了布匹到布莊買布看似荒唐,實則不然。拿自家織的布匹去布莊買不同花色的布,在這個時代其實再正常不過。

諸臣不由大笑,知道楊悅所說是實。事實上幾乎沒有人不曾因為以“帛”為幣而苦惱過。不少人點頭以為然。

“臣也認為不妥。”眾人說聲未落,卻又有人站出來反對,這次卻是戶部尚書高履行。

高履行乃是申國公高士廉之子,也是駙馬,尚李世民之女東陽公主。如今高士廉已死,高履行不隻世襲申國公,而且代父之職,做了戶部尚書。不過高履行被李治拜為戶部尚書,卻並非世襲,隻因他的確有此能力,做事謹慎幹練大有父風。

“臣以為以‘帛’為幣,雖有諸多不便,卻也是為了更大的方便。誠然以帛為幣與商人不便。然而農人織布直接可當作貨幣使用。不用費心賣布為錢,再去買東西,白白受商人中間的盤剝。自來農業為國本,若隻為了商人方便,而令農人不便,臣以為不該。”

戶部尚書便如同後世的財政部長,掌管的便是天下財務。這錢帛兼行的政策正是出自這些人,到是極有發言權。高履行一出口,果然十分專業。立時引起一片響應。

這個反對理由卻是楊悅事先不曾想到,不由一時怔住。暗思古人以小農經濟為主。種桑織麻,織布紡紗其實跟種地一樣,乃是農人家家戶戶、世世代代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的確如高履行所說,農人拿了布匹當作貨幣,隻除了攜帶不便之外,其實再方便不過。用它可以嬌稅納租,可以直接買賣,不用為了賣布頭痛。這種政策其實也是十分符合社會現實的一種政策。

當真是屁股決定腦袋,楊悅一直住在長安,又是經商為主。看到的隻是以“帛”為幣的不便,卻沒想到現實情況如此。想一想自己起初為聽到這個“錢帛兼行”的貨幣政策,覺得古人實在荒唐可笑,不由暗歎一聲,後人總是低估古人的智慧。

楊悅心中慨歎,一時想不到如何反對。

高履行則繼續言道,“而且發錢作幣分明也有它的壞處。用帛雖大有不便,錢卻重量極沉。有些物品,動輒萬錢,試想攜帶一萬枚‘開元’去買東西,隻分量便已不輕。反不如帶幾匹‘帛’更省力。”

這話卻是更有道理。唐代的開元通寶,一文錢重一錢,十文一兩,別說一萬枚開元,便是一吊錢,已是六斤四兩(錢幣用十六進製,一斤十六兩,一吊一千文錢,即六斤四兩),攜帶起來也是十分不便。

楊悅有心想說:“老大,你不會將錢幣鑄得麵值大一點?!”

想了片刻,卻又釋然。這個時代貨幣作為等價物,其實與它自身的價值還是相關。一枚開元通寶之所以為一錢,實則是有一錢銅的價值。便是後來的銀元,也是以等價出現。如果自己將這種超前的話說出來,隻怕立時便會被眾人視作家n詐小人。別說通不過,隻怕連人品都要搭進去。古代鑄錢不夠向來是家n商所為。

楊悅的提案顯然通不過。然而這種貨幣政策的弊病卻也顯而易見。

朝會散後,楊悅終是不甘心,走出兩儀殿不遠,卻又折了回來。想與李治仔細商議一下,至少商人以“錢”幣為主應該行得通,而且各地的市場都有櫃坊,類似於後世的銀行可以存取錢。若通過櫃坊的票據,建立類似於現代的銀行,全國流通,也不失是個好辦法。

剛到兩儀殿門前,卻見長孫無忌還未離去,正在殿中與李治單獨密談。隻好轉身又向殿外走。

李治卻已看到她,忙將她叫住:“隋國公主請留步,朕正有一事要請教公主。”

楊悅回頭看了看長孫無忌,見長孫無忌點了示意她不必介意,眼中卻大有玩味之意,心中不由暗詫。

“朕前幾日剛收到房州刺史房遺愛請假留京的申請,如今衛州刺史柴令武又以病假為由想留在京中,舅父以為如何答複是好?”李治看了看長孫無忌,雙眉微蹙。

李世民去逝,房遺愛與柴令武驟然失寵,被李治調出京師,自然不會心甘。托病事小,擺明了卻是抗旨不尊,要跟李治過不去。然而假病這個借口卻又極好,李治還不能拿他們怎麽樣,難怪為難。

長孫無忌不答,反看向楊悅,忽然笑著問道:“公主以為應該怎麽辦?”

“要我說準了便是。”楊悅想也未想,脫口說道。

“臣也同意隋國公主說法。”長孫無忌望著楊悅,突然嘿嘿一笑。

楊悅見他笑的古怪,這才意識到自己不知不覺中說出來的建議,其實並未存了什麽好心。

房遺愛與柴令武二人若隻是為了抗旨不尊也還罷了。隻是恐怕並非如此。

自來房二、柴二等人與李泰一夥兒。李泰被貶為濮王,眾人心中一直不甘。當年太行山行刺太子之事,雖然被李世民壓下來,密而不談。楊悅一直不知到底是誰所為。然而李世民去逝後,隻有蔣王李惲與濮王李泰不準回京奔喪。卻是再明白不過,刺殺太子之人隻怕與這兩個人大有關聯。

如此看來,房遺愛與柴令武想留在京師,隻怕是大有文章……

“難道令他二人如此明目張膽,壞了國家法度。大家若都效仿起來,朕將為之奈何?”李治皺了皺眉,卻十分不解,為難地道。

當年在太行山中,楊悅與李治一起被人追殺。向來又與房遺愛、柴令武等人皆是死對頭,潛意識中大起同仇之意。即已說到此處,楊悅也不用再避諱,微微冷笑說道:“既然二人皆稱病重,聖上何不先醫其疾。”

“不隻是他二人。臣以為陛下何不效法當年。準許濮王重開幕府,以示陛下寬仁。”長孫無忌狡黠一笑。

楊悅立時會心,與長孫無忌相視,同時嘿嘿家n笑。所謂“欲擒之先縱之”,長孫無忌與楊悅是一個意思,隻有讓敵人的陰謀盡快暴露出來,才好盡快收網。隻是長孫無忌的法子比楊悅更進一步!

李治愣了一下,也豁然明白過來。看看楊悅,再看看長孫無忌。想起父皇臨終之時托付自己的話,有些不忍,說道:“隻是父皇說過,當年之事,不予追究。”

長孫無忌搖頭笑道:“臣並未說過要追究當年之事。臣隻是請陛下寬以待人而矣。”

楊悅也笑道:“陛下不是追究當年罪責,實則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若臣有臣心,則天下太平,若有人不知進退,卻也怪不得陛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