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節 海底
世晉在完成了這些後,也便放下了心,至於峨嵋派的人,是不是在意自己發過去的信息,就不是世晉能夠管的了。天下事情何其之多,也不是誰都可以管下來的,與其操那份閑心,還不如再四處尋覓一下,看能不能找到自己需要的開府材料來的實在些。
於是,世晉再離開了峨眉山後,便一心的投入到了對那兩種建府材料的尋找之中。可是,材料的尋找,並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那完全是需要辛苦耕耘,才能有所收獲的。世晉自然也是知道這個道理的,索性便也就放下了心中一切的其他想法,管他什麽正道與魔道的爭鬥,都比不上此刻能有一個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來的重要。
有了這樣想法的世晉,也就開始瘋狂的穿梭於各個險峰峻嶺之中,足跡也幾乎踏遍了每座山峰的各個角落。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世晉不斷的努力尋找下,這建立洞府的剩餘兩種材料,也終於找齊了,但要是論起收獲來,卻遠不是這兩種材料就可以囊括的了,便就是一些在修真界中有名的奇珍,世晉也發現了不少,而像其他的一些煉器、煉丹材料,便更是多不勝數了。
不過,世晉畢竟心不在此,就是獲得了這麽多的意外收獲,對於他來說,卻也算不上是什麽重要的事情,依然是心如止水般,沒有絲毫的變化。於此相對比的是在他得到了那兩種開府的材料後的表現,那種立刻便下令讓自己的兩個分身,迅速趕回到自己所待的那個東海小島的急迫,世晉顯然便要重視的多了。
有了這兩種材料,他的洞府建立,也已是萬事俱備,隻欠建設了。
世晉兩個分身的歸來,一路無事,自然也不需多說。卻說世晉自己的真身,在得知了自己的分身已經獲得了在海底開府的兩種材料後,便再也修煉不下去了。當初光顧著找一個暫時的落腳之處,對於洞府選擇的方位,卻沒有怎麽留意過,到後來開府又卻了兩樣重要的材料,而不得不中斷開府,轉而去尋找這兩樣材料。世晉當時也難以知曉,那兩樣材料多久才能獲得,故而,也就沒有再去尋找自己的洞府確切地點。但是此刻既然材料已經齊備,那麽開府地的選擇,便也就必須要去尋找一番了。
當然,這對於世晉來說,並不是什麽很難的事情,隻要做到兩點,便完全可以當成是自己的洞府了,其一,自然是距離海岸不要太過於遙遠,要是每次來回都需要三四個月的時間,顯然是不怎麽劃算的,就是有些事情發生,也很難能夠趕得及。其二嘛,就是選擇的地方要盡量的隱秘些,這卻是非常重要的,要是每個人都能在海麵上發現水底下有一個洞府存在,也就用不著在海底開立洞府了。
世晉心中有了打算,便將自己深深的潛入到了海水之中。大自然的威力從來都是莫測的,世晉也就在潛入到了深海之中後,心中才對於這句話,有了更深的理解。
這大海無邊無際,世晉從來都不曾知道,原來海水竟然都是越往下,便壓力越大的,此刻有了這樣的體會後,方才明白,為什麽都知道海底之中,蘊藏著豐富的寶物和靈氣,卻很少聽說過有人能夠大肆利用的。
有了這海中無處不在的壓力,世晉尋找自己的洞府所在地的進度,自然也就慢下來了。每過上一段時間,世晉總是要從海底浮到海麵上來,以便恢複那已經消耗一空的真元。不過,這樣也非是沒有一點好處,起碼世晉的真元純度,就提升了許多。
如此浮浮沉沉的用了有月許,世晉總算是選好了自己的洞府所在地。這裏離海岸邊並不是太遠,不過也有一個多月的路程,也是世晉綜合考慮後的結果,畢竟,要是離岸邊太近了的話,對於隱藏自己就很是不利了,另外,要是自己的修為提升了,路程自然也就顯得短了許多,並不會對自己以後造成多大的影響。
洞府地址選定,世晉也算是又完成了開府的一項大的工作,剩下的就是等待著兩個分身歸來了。閑暇之餘的世晉,卻也沒有立即進入到修煉之中,卻是就著此處的地形,開始細細的琢磨,如何開立自己的洞府了。
其實,世晉選擇此地,除了此處距離比較適中外,此地那比較特殊的地形也占了很大的比重。
此處的海底,和其他的地方很是不同,要遠比其他的地方深些,遠遠蔓延開來的海底海床,到了這裏,就仿佛呈現出了一個碗狀,深深的凹了下來。但也不是平平滑滑的凹下來,在其凹下的部位中,卻又凸起了許多的海底下山。因為其起點太低,便就是其中最高的那座山峰,也不過和遠處的海床一般平齊而已。
世晉選擇的開府地點,便就是在這最高山峰的腳下。不選擇山尖之上,世晉也是思考了好久,才做出的決定。這海底的山峰,畢竟不同於陸地上的山峰,靈氣的聚集是越靠下,便越密集的,而陸地上的山峰,卻正好相反。另外,越是接近地下,海水的壓力,便也就越大,對於提升自己的修為,有莫大的好處,而那不是噴湧而出的地火,也將會是自己的一個天然的煉丹、煉器之所,並且用其煉出的法寶、丹藥,品質也要比用自己的真火,高上許多。此外,在這裏開立洞府,其隱蔽性,要遠遠的高過了在山尖之上。
按說,在下麵開府有這麽多的好處,世晉應該不用做太多考慮,便可以決定了,又何必考慮許久呢?正像道經中所記載的,‘得失,得失,有得的同時,也就必然會有所失,此乃是天道的至理,不會改變。’此刻世晉便就是處於這樣的一種狀態中。
是,在海底深處開府的好處很多,這是不假,但正是因為有了這許多的好處,所以,建設起來,自然也就艱難了許多,並且,越是往下,便越是困難。要是建立在更深之處的鴻溝中,估計,其難度便就是一個修為到了渡劫期的修真,也未必能夠勝任。而世晉選擇的山腳下,卻也是世晉此刻的極限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