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徒弟,經常患病,不是皮膚病,就是胃病,大病才初愈,又患頭痛。為此,他來回醫院幾百趟,卻始終未能將病根治。

病苦的折磨,讓身心皆不安。見到他人身體健康、活蹦亂跳,而自己卻疲倦虛弱、百病纏身,就愈發地討厭起這個“病”來。有時,厭倦到一想起病痛,就茶不思飯不想,連睡覺都感到不舒服,甚至起了厭世的念頭。

有一天,這位百病纏身的徒弟忽然寫了一封信給我,記述他因病悟得的道理:疾病,雖然是不好的東西,但不要生起厭惡的心;相反地,要將它當成知己好友愛護,與之和平共處。比方說:皮膚病癢得令人難受,隻要想它不擴大,好好的維持現狀,痛苦自會減輕。腸胃病好不了,讓人食不下咽,隻要知道如何愛護腸胃,久病也會成良醫。能“與病為友”,就不介意病痛的折磨,反而覺得心坦然之。

有疾病就醫治療,是首要;學習與它相處融洽,也不失為一個醫療之道。

徒眾“與病為友”的體悟,是每一個人在立身處世上,應當學習的圭臬。日常生活裏,遇上不歡喜的人事、不歡喜的語言時,又當如何?一旦有“不歡喜”的念頭,自然無法與之共處,一旦生起厭惡、排斥感,不但會苦了自己,更會惱了他人。與其苦惱度日,不如化敵為友、和平共存,就能夠轉苦為樂,轉煩惱為覺悟。

他日遇到朋友有不好的缺點,我們以道德感化;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心中不過分計較,就能活得安然;身體的疾病,不怨恨、排斥,自能“與病為友”。

人情世故,無論苦或樂,都須仰賴自己獨立麵對、處理,懂得善加處理,即使是疾病也能成為我們的“莫逆之交”,使我們身心愉快,讓我們的生命豐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