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安縣,濱南省清江市的下轄縣,東麵臨海,海洋資源豐富,港口優良;西麵為山區,生態環境優良,適合農業發展,且礦產資源豐富;毗鄰南方經濟特區,區位優勢明顯,沿海高速公路和國道穿縣而過,交通便利。然而,事實上該縣卻百業凋敝,全縣沒有像樣的工廠,2000年時工業產值隻有1億多元,此外農田荒蕪,拋荒嚴重,多項經濟指標在全市排名倒數第一。
全縣唯有一項產業異常發達,據不完全統計,該產業產量占全國一半以上,從事該產業的人不知其數。該產業即製售假煙,一個非法的產業,不能納入經濟指標的產業。在這裏有個奇怪的現象,政府財政收入寥寥無幾,就連發放公職人員工資都成問題,但民間人士卻極其富有,寶馬奔馳滿大街跑,百萬富翁、千萬富翁乃至億元富翁,大有人在,政府辦公大樓破舊不堪,但民間別墅豪華奢侈,成群成片,由此形成鮮明的對比,公職人員心裏不平衡,無心上班,或“下海”或勾結聯合從事假煙產業。
清安縣官場極不安穩,已經有兩任縣委書記因包庇和收受賄賂被雙規。最近,在春意盎然、萬物吐新的春天時節,這裏卻又出現大震**,級別堪比9級大地震!
原來,在一個假煙大亨胡力波被捕後,供出工商局局長兼打假辦主任王大生受賄案,在紀委人員前往王大生單位進行調查時,發現王大生已在辦公室上吊自殺。
警方開展調查,就在要對胡力波進行再審問時,看守所爆出一個消息,胡力波越獄潛逃。警方立即布下天羅地網進行抓捕,但並未成功,目前不知罪犯去向。
罪犯越獄,看守所所長林標富有重要責任。警方決定對看守所所長進行調查,在前往其辦公室時,發現他已經潛逃,去向不明。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周一工作日,清安縣縣委書記劉一慶一整天未上班,秘書撥打其電話不通,前往其住宅尋找時,發現房屋已經轉讓。秘書立即向上級匯報。經查,劉一慶早將妻兒移民到美國,是名副其實的裸官,他本人早就辦理了出國手續,周六晚已經登機外逃美國,轉移資產金額暫不明。
這發生的一係列案件,不隻在清安縣,就連在清江市以及濱南省,均炸開了鍋,成了街談巷議的熱點話題,大家紛紛猜疑其中原因,書記是不是跟看守所所長一起逃的?胡力波是不是被放走的?胡力波是不是給劉一慶行賄過?打假辦主任是不是被逼死的?等等。而針對疑問的各種傳言滿天飛。
鑒於案情重大,清江市相關部門成立專案組進行調查。目前案件還在偵查中。
同時,還有一件事情非常重要,亟待處理。常言道,國不可一日無主,一個縣也是如此。因此,選派誰擔任清安縣縣委書記,成了清江市市委重點考慮的問題。
在清江市官場,大部分人對清安縣縣委書記一職並不感冒,可以說談之色變,不僅清江市各單位領導生怕被調到此,就連其他縣的一二把手也不願被調去當清安縣縣委書記,原因很簡單,因為清安縣縣委書記不好當,工作難做,難以有政績,而且極易被製假人員拉下水,前幾任縣委書記的下場就是例子,可謂前腐後繼。現在那裏又爆發“地震”,亂成一團,誰願意前去插屁股?
不過有一個人除外。
此人就是清安縣縣長李潤霖,他今年52歲,在清安縣工作已有10餘年,其中擔任縣長一職4年。在諸多官員紛紛下馬的局麵下,他卻能獨善其身,不得不佩服其高超的官術。自劉一慶外逃後,他感覺自己的機會來了,便去清江市活動,向領導表明自己的決心和能力,自以為縣委書記一職非他莫屬。
但市委卻有其他方麵的考慮,雖然看到李潤霖能夠保持廉潔,獨善其身,出淤泥而不染,但也看到他政績平平,能力有限,從擔任縣長以來,清安縣經濟並未改觀,假煙之勢也未得以製止。因此,市委決定另擇他人。
此人會是誰呢?
一天,清江市經貿委主任鄭立明正在辦公室上班,突然,門“咚咚咚”地被敲響。
“請進。”鄭立明喊道。
門被推開了,進來一個中年高個男子,穿著白色襯衣,胳膊夾著一個黑色的公文包。
鄭立明一看,原來是市委組織部部長林彬。他趕忙起身相迎,上前與之握手,恭敬道:“林部長,大駕光臨,歡迎歡迎,請坐請坐,喝杯茶。”同時,他感到好生奇怪,組織部長怎麽會找上門來?
林彬並未坐下來,而是站著說:“鄭主任,不喝茶了,有事呢,你現在工作忙不?”
鄭立明見他如此匆忙,不知所以,忙問:“有什麽事嗎?”
林部長道:“劉書記和楊書記有請。請速速前往。”
鄭立明愣了愣,他知道楊書記,即清江市委書記——楊鬆,可是劉書記是誰呢?難道是……於是,他問道:“劉書記!你是指?”
林部長回答:“省委劉書記啊!他來我們市調研,現正在楊書記辦公室呢。”
“啊!”鄭立明大吃一驚,同時如雲裏霧裏一般不知何故,人家可是身居高位的省委書記,怎麽會找他這麽個不算大的官員呢?“林部長,知不知道劉書記找我什麽事?”
林部長說道:“去了就知道了。快走吧。”他招招手,催促著快點走,鄭立明便帶上公文包,立即跟著林標出門。路上,又不時地向林部長詢問到底是何事,林彬起初一直笑而不答,後來扭扭不過,便悄悄地透露著消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什麽大任?”鄭立明脫口而出,恨不得打破沙鍋問到底。
“具體到了再說吧。”林彬堅持守口如瓶。
經貿委大樓跟市委大樓不過一公裏路,沒多久,就到了。進入市委書記辦公室後,鄭立明見到了身寬體胖的省委劉書記和個高瘦削的市委楊書記,趕忙恭敬地打招呼:“劉書記好,楊書記好!”劉書記無比熱情,主動迎上來握鄭立明的手,同時兩眼盯著鄭立明好幾秒鍾,眼神似乎傳達出信任和器重的意思。
大家在沙發上坐了下來。
市委書記楊鬆發話道:“最近清安縣發生一係列問題,我本人十分痛心,劉書記也十分重視,親臨我市指導工作。劉書記還非常關心清安縣縣委書記的人選問題。鄭主任,市委常委會經過討論,認為你非常合適,劉書記看了你的履曆,也認為合適。不知道您本人的意見如何?”
鄭立明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感覺,萬萬沒想到市委竟然會讓自己當縣委書記。對於清安縣的情況,他自然明白,也知道那裏的書記不好當。當然這些對於絕對服從組織安排的他而言,是次要的,關鍵是他不懂自己是怎麽個合適法呢?於是問道:“謝謝劉書記、楊書記。可是我有個疑問,清安縣是假煙大縣,而我從來沒從事過打假工作,向來隻是搞經濟的,我合適嗎?”
楊書記和劉書記相視而笑。
楊鬆微笑道:“正是看到你擅長搞經濟,所以才選你。具體緣由,還是請劉書記說吧。”
劉書記清咳一聲,發出極富磁性的聲音:“清安縣問題,是個老大難問題,最近又連連發生重大案件,對我們省的聲譽造成極其不好的影響。雖然清安縣在我們省不算大縣,但做好清安縣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不僅關係著政治穩定問題,還關係著民生發展以及我省的聲譽問題。做好清安縣工作,任務無比艱巨,其難度比發達縣市要大上幾倍,需要政治素養更高、工作能力更強的一把手。我在省委的時候,對立明的政治素養和工作能力早有耳聞,經濟工作搞得風風火火,不錯嘛。”
“謝謝書記誇獎!可是……”
劉書記繼續說道:“我來解釋你的疑惑。縱觀近年內清安縣工作,一味地以堵為主,實踐證明,該方法並不科學,難以根除假煙。剛才楊書記跟我討論了,我很讚同他的提法,那就是要“疏堵”結合,在打擊的同時,要善於疏導,就像大禹治水一般。所謂的疏導,就是要把清安縣人民逐漸從違法的假煙轉向合法的經濟產業,如果大家在經濟產業中賺的錢比假煙更可觀,又更安全,那麽誰願意再冒險做假煙呢?”
大家不住地點頭,覺得很有道理。
楊書記看著鄭立明說:“所以,省委、市委決定委你以重任,發揮你的專長,把清安縣的經濟搞起來。怎麽樣?敢不敢接受考驗?”
鄭立明站起來,堅定地說:“既然組織如此信任我,那我義不容辭,絕不辜負組織的期望。”
“好!”劉書記和楊書記滿意道,十分讚賞鄭立明服從意識和魄力。原本還以為他會推辭,因為他們也知道清安縣縣委書記不好當,大家不愛當。
劉書記又叮囑著:“去了清安縣後,要注意幾個關鍵,一是要廉潔,這是基本要求,務必銘心刻骨地牢記,要經得住金錢的**,千萬不要被假煙分子所拉攏腐蝕,不要步上前幾任縣委書記的後塵。”
“一定會。”鄭立明堅定道。他本人一向清廉,對金錢看得很淡,相信自己能夠經得起考驗。
劉書記繼續說:“二是要穩定。穩定壓倒一切。目前清安縣人心惶惶,到清安縣後,要把幹部群眾穩定好,把班子團結起來,合力開展工作。針對清安最近發生的案件,省委省政府會配合市專案組積極開展調查,爭取盡快把案件調查清楚,把真相大白於天下,把人心安穩下來。三是要發展,發展是硬道理,一定要想方設法把清安的經濟發展起來,這個任務艱巨,也是最重要的,就有勞立明您了。”
楊書記說:“老鄭,若工作中遇到什麽困難可以直接跟我反映,市委一定全力提供各方麵的支持。”
“謝謝楊書記,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