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會劉伯溫(1)
劉基,字伯溫,明初軍事家,知天文曉地理,所著預言書——《燒餅歌》,在民間廣為流傳。
話說公元1328年的年末,年僅17歲的劉基,已學富五車,但他知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於是,他告別老恩師鄭複,決定出外遊曆一年,增長見識。
路途的坎坷,遍野的餓殍,讓劉基深知國之危難。這天他來到濠州,天色已晚,冷風直吹,頃刻就大雨傾盆,剛好前方有一個村子,就小跑過去,見到有一間茅草屋半閉著門,於是就推門走了進去。
“有人嗎,我來借宿一宿,不知能不能行個方便?”劉基環望四周,希望有人答複。
這時,從裏屋走出一個婦人,懷裏抱著嬰兒,看樣子是剛哄睡,抬眼看了看劉基,說:“我們窮人家地方小,不建議的話去柴棚睡吧。”
婦人把劉基迎到柴棚,自顧回了裏屋。劉基哭笑不得,這哪是柴棚,說是草棚還不多,裏麵長滿了野草,幸好上頭有個竹架子,雖然透著光,但也算過得去,起碼有個地方呆著。
半夜裏,劉基聽見有嬰兒的哭聲,聲音洪亮,吵得他無法入眠,隻好起來去看個究竟。來到茅草屋,看見一大家子都睡在簡易的木板之上,雖有毛毯蓋身,但一股子動物腥臭味迎麵而來,而那個啼哭的嬰兒正在婦人的懷中。
“你是……我內人說的那位借宿的客人吧,大半夜吵醒你不好意思了。”一個矮小的漢子走到劉基麵前。
“沒事,我也是來看看,有什麽可以需要幫忙的嗎?”劉基禮貌性地詢問。
漢子看了看嬰兒,說:“是這樣的,自從上個月小兒出生以後,每晚如此,夜夜啼哭,天一亮就好了,不知道為什麽?”
“抱與我試試。”
婦人把嬰兒給了劉基,一到他的手上,哭聲立刻就停止了,竟然微微笑了起來。
漢子看這個小夥子年紀輕輕,竟有這種本事,好不感歎。
劉基詢問:“取名了沒有?”
“取了,朱重八。”
“哦……”劉基越看這個嬰兒越喜歡,摸到嬰兒身上裹著的布濕了,於是就從包裹裏拿了一塊幹淨的布給他裹上。沒想到,發現嬰兒的右腳底隱隱約約出現七顆紅點,雖然此時的劉基並不知道這代表著什麽,但也聽老恩師說過,腳有七痣,非是凡人,就對漢子和婦人說:“我就不打擾了,此子今後必成大器,好好照顧。”說完,留下一些錢,又在嬰兒的右腳踝係上一根紅繩,就離開了。
來到家中,劉基第一件事就是翻看典籍,查詢有關腳有七痣的記載,終於在一本殘缺的古書中記載著這麽一段話:腳踏五星,凡人莫近,腳踏六星,百歲不盡,腳踏七星,帝王之命。
劉基猶如醍醐灌頂,當下決定幾日後再去趟濠州看個仔細,沒想到當地發生戰亂,整個村子廢墟一片,尋遍周邊村落,那一家人已是生死未卜。劉基很是懊惱,一時失誤,竟錯過知曉天命之機。
公元1344年春,因看不慣朝中貪官汙吏橫行霸道,劉基毅然決然辭官故裏,回鄉途中,路過皇覺寺,見寺中和尚破衣爛衫,每個人手托木缽,心事重重地走出寺門,很是好奇,於是,走進寺院,看見一個年輕和尚正在收拾行裝,就上前詢問。
“請問大師,你們為何離開這裏,這是要到哪去?”
剛一回身,就把劉基嚇了一跳,隻見這和尚高額寬臉,麻坑如星,彎腰駝背,其醜無比。
“主持說了,寺裏糧食不夠吃,讓我們雲遊化緣。”
劉基稍定了定神,說道:“朝廷補助,田地收租,怎麽會沒有糧食?”
“你是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朝廷早就不管我了,開春又發生蝗災,莊稼都被吃幹淨了,不走等著餓死。”和尚好不氣地說。
“那我能不能到處看看?”
“看吧,看吧,真不知道有什麽好看的。”說著,也離開了。
劉基感歎世道淒涼,好端端的修行之處竟也落得這步田地。走進寺院正殿,位於中央的觀音像已破損不堪,斑駁的牆壁上橫七豎八寫著:你待我薄,我賜你死,發配三千裏,終身不歸巢……
看這字,寫的人應該對這個寺院有很大的怨恨,不然也不會冒失地如此幼稚。劉基看到結尾處還留有落款——朱重八。
“朱重八……重八……”劉基恍然大悟,原來他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