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考查人選

“嗯......,綜合你們兩位剛才提出的意見,簡單的說就是兩點......”身為領導,擅於傾聽他人的意見並納入自已的決策是基本素質之一,黃德誌在這方麵是高手中的高手。..

“......第一、想要揭開他的真麵目,必須是對他非常熟悉的人;第二、這個人必須是完全可以信賴。如果基於這兩點來考慮人選,範圍便會縮小很多。”

非常熟悉的人?.....完全可以信賴的人?......

孫文東和劉誌峰麵麵相覷,心裏琢磨著黃院長的意圖所在。

非常熟悉有兩個所指,一個是對王鵬飛的熟悉,一個是對王仲明的熟悉,說到前者,有幾個人能比劉誌峰本人更熟,說到後者,那麽人選大概就隻能從棋勝樓的人裏找了,但從棋勝樓的人裏找卻又牽扯到黃德誌所說的第二個問題——‘必須完全可以信賴’,誰可以完全信賴呢?連陳淞生那樣曾經做過棋院領導幹部的老同誌都存有懷疑,其他人不就更不靠譜了嗎?

“所以,我的想法是,想辦法讓陸一鳴,林海濤和王仲明見一見麵。”最後,黃德誌講出了他的結論。

“呃.......,這......,高,還是您高。”二人齊齊點頭,不由感歎,領導就是領導,比一般人就是站的高,看的遠,想的深。

的確。無論是王鵬飛還是王仲明。這兩個人的交際圈子都非常窄,王鵬飛的朋友基本就是棋手或棋院的工作人員,而王仲明周圍經常接觸的大致也在棋勝樓的範圍附近,既然棋勝樓的人放不下心不敢去用,那麽人選便隻能在熟悉王鵬飛的人裏去選了。

而能比劉誌峰更熟悉王鵬飛的人,除了林海濤和陸一鳴外便沒有第三個人可選了,競技勵誌或者商戰諜戰片裏常有那麽一句台詞“比你更熟悉你自已的就是你的對手”,因為對手的目的是要打倒你,所以他們不僅會關注你的優點,更會研究你的弱點。以期從中得到戰勝你的機會。劉誌峰在一線做棋手時雖然也很優秀,而且也是常年排名在前二十位的一流棋手,但一流和超一流之間雖之差了一個字,這一字卻如鴻溝天塹。根本無法翻越,所以,除了前幾次的交鋒對壘時還有一較高低的爭勝之心,待到後來連戰皆北,輸得一點兒脾氣也沒有之後,便丟掉了那種這輩子估計不可能實現的想法,無奈地承認自已民不夠資格當人家的對手。相比於他,林海濤和陸一鳴與王鵬飛的對局雖然也是輸多贏少,但大體還能維持在三七開的比例,在一些單淘汰的比賽中。偶爾還能充當一把冷麵殺人的角色,將王鵬飛擋在晉級圈外,所以,盡管曹熏鉉曾經認為,勝率超過六成的對手就不應當稱為對手,但林海濤和陸一鳴卻因為是當時唯一能對王鵬飛棋壇霸主地位發起衝擊(當然,僅僅是衝擊而已,其程度,大體相當於開著夏立去撞步戰車吧)而不得不擔當起王鵬飛對手的這個責任。

至於能不能被完全信賴,這倒不是需要擔心的問題。其一,這兩個人本身都是現役職業棋手,在中國棋院的管理之下。其二,這三個人原本就是年紀大體相當的好朋友,曾經被人們稱道不已的“海飛鳴研究會”的基本成員。曾經同吃同住,比起年紀大六七歲的劉誌峰自然更近一些。其三。這兩個人現在也已經是開始步入中年的人了,老話說的好,‘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又所謂‘嘴上無毛,辦事不牢’,無論是心態還是處事方式都不同於十幾二十歲的熱血青年(話說回來,如果當年的事發生在現在,王鵬飛大概也不會作出退出棋壇,人間消失那麽極端的事兒吧?——誰知道呢。)所以,綜合考慮,這兩個人的確是最適合的人選,當然,更重要的是,使用這兩個人,事態便能控製在棋院的掌握範圍之內,即使搞錯了,也可以將影響降到最低。

“那麽怎麽安排見麵呢?如果僅僅是普普通通的見麵,比如說簡單開個會,聊個天兒之類的,就算海濤和一鳴比我更熟悉王鵬飛,也未必就能看出什麽問題來吧?您想,王鵬飛以王仲明這個身份生活了七八年,他現在已經非常適應現在這個身份,雖然還會保留一些以前的習慣,肯定也是非常少了,不然也不會直到今天才被咱們所懷疑。”人選決定,劉誌峰開始考慮細節方麵的問題。

“嗯,你說的這個問題很重要,我以前也經常和王鵬飛見麵,但兩個月前在棋院大樓裏碰到王仲明那次,也隻是覺得這個人似曾相識,但卻完全沒有想到王鵬飛身上。不過話說回來,如果已經知道他曾經贏過吳燦宇兩盤,贏過譚浩強一盤,說不定我會想到的吧?......”黃德誌有些遺憾地說道。

馬後炮,純純粹粹的馬後炮,等知道人家贏過好幾位職業一流棋手才想到可能是誰,那有什麽好自豪的——孫文東心裏說道。

“呃......,院長,您的意思是把咱們的推理結果都告訴海濤和一鳴?”孫文東問道。

“是呀,這樣有利才他們的觀察呀。”黃德誌答道。

“嗯......,我覺得不太妥當。”孫文東想了想後說道。

“為什麽?”劉誌峰和黃德誌齊聲問道,他們倆原本以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是這樣,人的思維通常具有先入為主的特點,一旦一種觀念被接受,便很容易根深蒂固,很難再被改變,這也是為什麽說‘學棋要趁早’的原因。同樣道理,一旦我們把懷疑王仲明就是王鵬飛的事情講給他們倆聽,那麽他倆在見到王仲明時肯定就會帶有一定的主觀意識,那樣一來,很可能會造成‘智子疑鄰’的結果,而這,並不是我們真正想要得到的結果。”孫文東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