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商籍之爭

相比之下,山西曆來缺糧,山西商人要享受“食鹽開中”政策,隻有推著獨輪車到山東買糧,再販運邊關,是為頗費周折的“買糧換引”,而徽州遠離邊塞,山高路遠,徽州商人更無力參與其中。這也是明朝初年陝商比晉商、徽商起步較早的重要原因。

但陝西商人獨享的“特區”政策,到明朝中葉為之一變。明弘治五年(1492年),主管財政和稅務的戶部尚書葉淇上任不久,就將輸糧換引的“開中法”,改為以銀換引的“折色法”,也就是說,商人不必再千裏迢迢送糧食到邊關,而是直接拿出白銀購買鹽引,即能獲得販賣食鹽的許可。葉淇是山陽人(今江蘇淮安),此舉顯然打破了陝西及山西等“邊商”固有的優勢,給了地理上更接近兩淮、以徽商為主之“內商”進入利潤豐厚的鹽業經營的良機。

自此,留在西北邊塞種糧食已失去經濟上的意義,陝西商人和山西商人一起,紛紛來到運河沿岸的兩淮食鹽轉運樞紐揚州,成為專業鹽商。據記載,當年會集揚州的陝西商人不下500人,名聲顯赫者有“三原之梁,涇陽之張、郭,西安之申,潼關之張,他們兼籍故土,實皆居揚”,這標誌著一個衝出潼關、走向全國的陝西商幫開始成型。

正是在揚州,他們與蓄勢已久、雄心勃勃的徽州鹽商狹路相逢了。明代《揚州竹枝詞》唱道:“鹽客連穡擁巨財,朱門河下所藏生。鄉音秦語並歙語,不問人名但問旗。”“秦語”就是陝西話,“歙語”即徽州話(歙縣為徽州一府六縣之一)。可見陝商、徽商,皆為揚州繁華商業主力軍。據記載,當時兩淮八大總鹽商(即鹽業公會領袖)中。西商徽商,各占其四。

明代科技名著《天工開物》的作者宋應星曾寫道:(揚州)商之有本者,大抵屬秦、晉與徽郡三方之人。在明代。作為鹽商的陝西商人,實力曾淩駕於山西商人之上。其老家是三原縣、涇陽縣、綏德州等地。

聚集揚州的陝西鹽商,出於保護自身共同利益的需要,出資修建了陝西會館,後來為了對付徽商的競爭,又與山西鹽商合資共建山陝會館。那時候,山陝商人實力仍然強橫,徽商不時要從他們手中購買鹽引。山陝會館獨自建在靠近運河的大東門東關老街,而徽州及湖南、江西、嶺南等商幫會館。紮堆於新興市場小東門一帶,反映出商幫勢力興起先後的曆史軌跡。

常住揚州的陝西商人不僅經營淮鹽,還將業務擴展到典當、布匹、皮貨、煙酒等行業。但既占地利、又得人和的徽商異軍突起,咄咄逼人,且因其“左儒右賈”的傳統,文化水平普遍較高,動輒喜歡發起訴訟,與山陝商人屢屢發生商業衝突。據史料記載,在“南人”(即徽商)與邊商(即山陝商人)的訴訟案中,前者往往能得到官方有利的判決。在爭鬥中占據上風。

明朝中後期萬曆年間編撰的《揚州府誌》,記錄了這種微妙的趨勢:“揚州皆四方賈人,新安(徽商)最盛。關陝山西、江右(江西)次之。”

明朝末年揚州有名的“商籍之爭”,實際上正是山陝商人與徽商之間商場積怨的一次大爆發。

在鹽商雲集的淮安、揚州二府,山陝商人因是外省入戶定居而獲朝廷特批擁有“商籍”,其子弟可入讀淮揚二府的學校,每年還有7個不用回原籍參加科舉考試的名額。而徽商的家鄉徽州與淮揚同屬南直隸省,按規定,其子弟不得在當地上學。

曆史上,明崇禎五年(1632年),經徽商聯名上書。巡查兩淮鹽政的官員上書,請求凡鹽商子弟均可就地入學。獲得皇帝批準。但這無形中損害了原有學籍的徽商的利益,引起大家鼓噪。恰好時任揚州知府又是山西人,支持同鄉的抗議,此政策遂緩行。徽商舊事重提,“西人複大喧嘩,爭訟不已”,終於又不了了之。

“商籍之爭”,前後達數十年之久,西商先勝後敗,徽商終償所願,其實也折射出在此期間,陝、晉、徽三大商幫在揚州實力對比的盛衰變化。

這種爭鬥,最後的結果是1644年3月,陝西米脂人李自成率大順軍攻入北京,逼得安徽鳳陽人崇禎皇帝朱由檢上吊自殺,但鎮守遼東的明將吳三桂旋即引清兵入山海關,擊敗大順軍。順便說一句,生於遼東的吳三桂祖籍“廣陵首邑”高郵,也算是揚州人了。

這次改朝換代的戰爭,給揚州帶來了滅頂之災。1645年5月,清將多爾袞率軍南下圍揚州城,明將史可法堅守城池達半月之久,殺傷清軍甚眾。城破後,史可法被俘就義,多爾袞為報複大開殺戒,造成“揚州十日”慘劇,民眾死80萬,西商、徽商及各地商人亦難幸免,有明一代兩淮鹽業興盛帶來的商業繁華,毀於一旦。

入清以後,至康熙初年,全國形勢大定,新興的清朝亦思恢複經濟民生,以穩固統治,而鹽稅數額巨大,兩淮鹽業的複興自然是重中之重。在清廷的寬鬆政策之下,為躲避戰火退走的鹽商陸續再聚揚州,所謂“康雍乾盛世”的130餘年間(1661年~1795年),揚州鹽業達到又一高峰。極盛之時,每年經揚州運銷的鹽達160多萬引(每引折鹽200~400斤),僅鹽課(即鹽稅)一項便占全國財政收入的四分之一。

當時之鹽從海濱鹽場經揚州轉運到各省市場,價格可漲10倍以上。據估算,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揚州鹽商每年賺銀1500萬兩以上,繳納鹽課600萬兩以上,占全國鹽稅六成左右。這一年,中國的經濟總量為全世界的32%,而揚州鹽商提供的鹽稅就占了全世界經濟總量的8%。

不過,此時的揚州鹽業,已是徽商的天下,曾經緊密合作的陝西商人與山西商人之間貌合神離,陝商在揚州迅速衰落,隻剩下大約十幾家鹽商,不能稱幫,難成氣候。

……

【在古代,科舉考試必須是回原籍參考,其實這就是後世的高考移民,這玩意兒在幾百年前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