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道之三章
現代在監獄裏有一名最有效的審訊犯人,讓其招供的方法,那就是把犯人關進一個黑屋子裏,裏麵除了一把椅子外一無所有,門上、牆上更沒有一個窗戶,全密封,期間也沒人來送飯。
往往一天不到,幾乎所有的犯人都會招供,效果和效率之高令人咂舌,因此這種現狀被心理學家稱之為“孤獨心理壓迫”,而這也就是世界上每年都有上億的人患憂鬱症的原因。
人是社會、群體性動物,孤獨是人類最大的敵人!
常三郎起初還能自娛自樂,甚至玩耍鬧弄,懸浮狀態讓他感覺很奇怪。
但是慢慢的他就感到無聊了,進而感到時間的漫長,再然後就覺得自己非得做點什麽不可,那感覺就像整天泡電腦的人突然斷電了一樣,隻能兩眼傻愣愣的看著電腦熒幕發呆而不知所措。
僅僅幾個時辰,常三郎已經感覺身體到處都有問題,但全身疼也不疼,癢也不癢,就是不舒服。
又過了幾個時辰,常三郎已經漸漸開始感到害怕了,他大聲在無盡的黑暗中叫喊,卻隻能自己聽見;不叫時也隻能聽到自己的呼吸聲——呼哧……呼哧……呼哧……
常三郎聽到了自己心跳的聲音……
常三郎聽到自己抬手和動腳的聲音……
人對外界的感知80%以上來自眼睛,所以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一點也不過分。
常三郎此時完完全全變成了一個瞎子,一切動作都毫無回應,喊聲也沒有回音。
他感到空氣仿佛已經靜止了,而自己無論如何卻睡不著,甚至閉不上雙眼,他所能做的一切就是聽自己發出的聲音,衣服摩擦的聲音,伸曲胳膊骨骼的“咯咯”聲。
常三郎開始想很多事情,回憶是上天賜給人類的福祉,它可以讓你在沒事或者在老的時候用來消耗太多的時間。
常三郎首先想到了自己的父母,他們還活著時自己快樂的童年,小時候的玩伴,以及上小學時的情景,曾經心動的同桌,班裏最漂亮的女孩子,幽默的老師,嚴肅的校長。
然後他知道了自己的父母竟然是特工,在10年前的一次秘密任務時與敵人偶遇,然後自己看到他們被其他人帶回來的屍首。
自己被國家過繼給一個雙雙近50的老夫妻撫養,名義上是後爸後媽,但實際上並無多少感情,高中幾年隻回過家一次,然後就考上了首都新建的大學,自己開始靠偷獵為生。
常三郎想到自己力大無窮,把那些大型的野獸都能殺死的情景不禁臉上漾起幾朵笑容,然後就是遇到小玉的那天。
小玉的驚豔登場讓他措手不及,他想起當天的各種失態,笑了起來,隻是他沒想到小玉竟然是個妖精,當時可把他嚇了一大跳。
小玉的頑皮和可愛逐漸讓自己放棄了戒備之心,他才慢慢了解到原來這個世界之外,還真的有其他的世界,或者叫另類空間,或者叫異次元,不過這一切都不重要,因為他逐漸喜歡上了小玉這個妖界的小丫頭。
小玉給他的生活帶來了新的**,他終於知道了善緣有善報,自己當初隻是心軟了一下放過一隻小睡鼠,但就因此認識了小玉,一切像個傳說一樣。
待到小玉告訴他世間真的有修真存在時,常三郎還不敢相信,但看到小玉真實的變幻形狀,禦空飛行等等奇跡,他不得不信了,這才開始接觸現實中的修真,也才知道了中國的道家學說並非虛言。
常三郎心中暖暖的,因為他想起了小玉給他療傷時守候了他一個多月的情景,並且給了自己最寶貴的玫瑰花丹,使自己具備了初步修真的身體條件。
常三郎握了下拳頭,真氣從丹田衝上來,一股有力的感覺讓他非常滿足。
築基的艱難和開始修煉的種種情景都曆曆在目,期間有迷茫,有期待,有興奮,有成敗,但是在小玉的幫助下和自己對道家諸多學說的研究下,終於築基成功並且突破了氣井一級,真正的算是個修
煉者了。
從那以後,常三郎再也沒得過病,力量和速度都得到大幅度提高,還直把同宿舍的死黨們羨慕的要死。
黑眼鏡的出現讓常三郎的生活再次發生了轉折,他想著黑眼鏡很可能是在自己參加校運動會時看到了自己的表現才注意上了自己,然後就進了部隊,並且是特種部隊,他因此認識了那些可愛的強悍的特種兵。
三個月的魔鬼訓練讓常三郎徹底成熟起來,士兵是這個世界上最苦的人,但同時也是站的很高的人,他們掌握著整個世界各個地方的信息,而特種兵接受的諸多訓練讓常三郎的個人素質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
常三郎想到黑眼鏡的嚴肅和和藹,想到薑軍的滑稽和其他士兵的嗅事,訓練中的殘酷,執行任務時的奔波,以及真正的去日本執行偵察任務,還有第一殺人,一切都那麽現實,他就這樣一步步的長大了。
莊燕的三次出現,每一次都在關鍵時刻,常三郎現在想來,可能其中並非偶然,說不定道家傳說中的占卜八卦預言大術真的有可能存在,說不定那個青衣道士就是個高手,但顯然他現在知道的還太少,這個世界的秘密還太多太多。
至今叫常三郎最困惑的其實還是自己為什麽就被選中了,來到這個青城山拜師學藝,難道這一切都早已安排好了?還是有人暗中指示?
常三郎覺得這個世上實際是沒有偶然的,一切都是必然,當然,這個必然他並不知道很多,或者說知道的太少太少。
修真界真的存在於世,而且就在平常人活動的世界裏,比如說這個地方,距離下麵的城市不過幾十公裏,但這裏就像一個桃花源一樣,與世隔絕。
還有用空氣分子搭成的無形橋,恐怕科學也沒法解釋吧,但它又的確符合科學原理,修真也是科學,甚至比科學更深奧。
相信現代科學,可能很多人都陷入了現代科學這個“迷信”,很多現象科學無法解釋,這個眾人皆知。
你所看到的世界或許隻是一個假象,就像《盜夢空間》裏所說,在更高維度,人們是無法知道真相的。
或者說,所有的一切其實都是不存在的,這也就是道家所說的“道生於無,道可道,非常道,無為天地之始,無生有,有隻是無的表現假象,無才是真真正正的最真實的起源”,難道這就是道法第一章的本意嗎?
常三郎伸手撥了一下黑暗,還是不起一絲漣漪,“這就是第一章的意思嗎?”常三郎自問到,心裏默默念著“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jiào)。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常三郎反複思想了幾次,感到自己似乎抓住了那麽一點點玄機,但在腦中一閃即逝,又不知所蹤。
靜下心來再仔細想第二章:
“道法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傾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恒]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治、~乿,/辭)也,為而弗恃也,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這章意思可能是在說,天下的人都知道別人的美是很美,但總感到自己不夠美;都知道去做善事,但又往往忘記善待自己。有相對無而生,沒有無,有便也沒了意義;有易才有難;有短才有長;有高才有下;音與聲和諧才能發出響鳴,先後相伴才是真理,這些都是辯證的方法。所以真正的看懂這一切的人就是聖人了,他們不去可以改變事物的發展規律,不去亂說話,正所謂獨善其身,任何去幹涉別人的行為都不符合自然的規律,而宇宙真正的道應該是順其自然,這也便是道家“無為”之說,也就是道的真義。
常三郎思忖著,這樣想來似乎還蠻有道理的,萬物最本質的特性就是私,有句話叫“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其實自然界
所有生物都是這樣,而隻有沒有生命的東西才真正更接近道,更接近無為,也能更長久的存在下去。
私則產生利益關係,就會打破世界本質的平衡,也就是萬惡之源。
常三郎想完第二章又回憶起德法第一章來。
“德法第一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實而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常三郎仔細琢磨著德法第一章所講,初始似乎一無所得,不過他在大學期間遍覽圖書館道家經典,對學科研究極深,慢慢想來似乎便懂了一點。
強行翻譯似乎也略能懂得:上德以不知是德而成其為德,下德是以有德居之反而失德,上德什麽不強求有為而無所不為,上仁強求有所為而無所為,上義強求之而得其有限。上禮而為切不得響應,那不是不如揮臂拋棄為好!因此,不尊天道而要求道德約束,沒有道德約束又講仁恕,沒有仁恕之心便講義氣,沒有義氣的支撐了便講禮數。什麽是禮數,是忠信仁義起亂的開始。先見之明是道的浮華愚昧的開始,因而大丈夫,處道之淳厚,不居其行為輕薄,處其道之純樸在,而舍浮華不實。因而舍棄後者,采取前者。
其實也就是說,真正的道德都是順其自然的,而不是強求的,隻有道德不能實現了,才會出現仁義,仁義不能實現了才會出現義氣,義氣不能實現才會出現禮數,一層層的越來越走向不歸路,卻不知道大自然大宇宙真正的道德都不是人為定義的,順其自然便是大道德,剩下的全部都是借口。
比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間的三個頗受爭議的人——範跑跑,韓寒,王石,說真的,倒感覺得他們三個人都是奉行上德不行,是以有德,他們都認為真正的德行是不需要去刻意追求的,他們是錯了便是老子錯子,粗看之下,你或許會感覺範跑跑,韓寒,王石居然還是得道高人,特別是王石,持續德行說,更是顯得高尚而且榮光,這樣的分析起來,王石的持續慈善論還真是悟道之說。
範跑跑,韓寒,王石的另一麵是道德約束和道德的強製,也就是範跑跑口中的道德綁架,仿佛道德在約束人,坑害人一般。
很多理解和支持範跑跑,韓寒,王石的人,他們認為慈善的捐款是在禮數化,最終會捐害慈善本身的發展。而且對於捐款的攀比和道德要求則是對道德的一種侮辱。認真的去體悟道德經第三十八章,沒有了道德約束之後講仁恕,其實他們是在攻擊道德約束而提倡仁恕之道,認為這樣就會促進道德的發展,而他們從來沒有意識到,缺失了道德約束我們才需要去講仁恕。
其實我們現在就是用仁恕的大義借口,鞭打道德,仁恕離開了道德的支撐,很難想像那是一種怎樣的結果。現在的世界,誠信缺失,人人自危,不敢相信人,隻有把所有的工作都做到,才能保護自己,呼喚法律,而法律又被腐敗的法官和無良的律師操縱,苟法禍亂之始,禮義形式顯得如此的可笑。
提倡真正的德行,打擊不道德的行為,才是真正促進文明的進步,促進人類道行的進步,促進人類精神境界提升。範跑跑,韓寒,王石如果還想拋棄這種輕薄無知的固執,就應該明白,若要真正作到心靈自由,自然舒放的生命體會,便要知道接受道德約束之上是天道循環,而不是自我仁恕自寬。天道,損有餘而補不足,這個道理便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汶川捐款,舉國萬眾一心,眾誌成城,以盈而補不足,實仍求天道在中國倡行,祈禱上蒼,普濟蒼生不要再降災難於中華大地,可是有些人,他們就是要逆天而行,有盈不補不足,這種行為,妄談仁恕,實在可鄙可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