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恐怖的兩界懲罰
“追馬先生,咱們在這片霧氣繚繞的石柱林穿越,若是前麵再遇上一個恐怖的老鬼,你什麽都別管,杜莫一個人去過宰了他,反正也逼問不出什麽了。”
對付哭靈侍僧這種體能和智力程度的家夥,杜莫甚是顯得來勁兒,對於任何人,殺一種不會傷害到自己生命的生命時,自然覺得很有樂趣兒,雖然這種樂趣兒有時又是麻木的本身。
“哼!瞧你現在這副德行,如是那個“墓穴領主”出現在前麵,你也能這麽信心十足就好了。哭靈侍僧這種東西,殺多了反而使你的戰鬥力退化。最關鍵的一點,你要學會用最少的訊息推定出最可靠的情報。”
杜莫牛眼一瞪,非常吃驚地說:“怎麽?難道追馬先生聽說過這個邪惡的教會,他們殺不殺海盜兵啊?”剛才還神氣十足的杜莫,這會兒立刻暴露了內心的膽怯。
“你覺得呢!竟問一些自己明明知道答案的傻話。”我冷冷回答。本書轉載ㄧбk文學網wαр.1⑥κ.сΝ
“嘿嘿,落在他們手裏的任何人死後,都被扒光了衣服掛在石柱上,就算搞錯了一個,可誰會去在乎呢。掛多一個不多,掛少一個不少,要是實在覺得不妥,再摘下來一腳踢進懸崖底便是。”
我斜瞟了一眼杜莫,調侃的說:“不錯嘛!杜莫,你的智商已經從負數一下陡增到零了。”
杜莫剛想不好意思的抬手撫摸後腦,便立刻醒悟,我原來不是在誇獎他,可他更是一臉憨傻的笑。
和杜莫說著,我倆在霧氣中不知不覺穿行了兩個多小時,前麵的山頂上,植被也漸漸茂盛。
一路上,我腦中思考了許多,尤其對哭靈侍僧說的“墓穴領主”做了深度考慮。首先,排除那不是一尊黑暗的魔像,而是一個活人,一個組織頭目。
在各個洲際不同的曆史上,凡披著教派外衣的邪術、邪法,其本質上,都在為某個階層、集團或少數人權貴的利益服務。
所以,哭靈侍僧所在組織也不例外,不然他們哪裏來的寄養。剛殺死的哭靈侍僧的手上,戴著一枚黑暗戒指,給這家夥時不時嗅兩下提神兒,我想裏麵多半是大麻,或毒品之類致幻的藥劑。
那個所謂的墓穴領主,一定采用了思想捆綁和麻醉品,使這些祭司從肉身和精神上完全依附於他,臣服於他。
從身後那片石柱林子穿出來時,我和杜莫留意了許多,掛在上麵的屍體,死亡的時間各不相同。其中確實不少被割取了人皮圖騰的獵頭一族,和挖掉眼球的賽爾魔傭兵。
可是,裏麵還懸掛著一些非常奇特的屍身,我和杜莫無法確定他們的身份。但從大的方麵推定,這個以“巴萘名單”而確定獵殺與祭司目標的組織,是一個以獵殺雇傭兵和獵頭族為主要的獵殺組織。
但這麽高級別的獵殺組織,我若非親眼見證了今天發生的一切,真是難以置信。
就目前來講,這個組織專門獵殺高等級的傭兵和獵頭一族,肯定關乎著某種利益。因為,利益決定規律,規律決定一切。
對於以“巴萘名單”來確定獵殺目標的組織,其實和殺手行當有本質的相通,都是按單據所指去幹掉目標,然後領取賞金。
唯一不同的是,這些被巴萘組織掛在石柱上的家夥們,其在雇傭市場中,無論代做任務還是殺人,都有著排名相當靠前的身份品牌。
就此推斷,這些掛在石柱上的屍身,之所以會出現在巴萘名單上,無外乎兩種原因。第一種原因是為了爭奪市場,第二種原因可能是政治恐慌。
所謂爭奪市場,獵頭一族和賽爾魔傭兵這兩個職業品牌,在國際各種雇傭渠道上倍受青睞。因為他們成功率高,價格也過得去。
我想,這從而導致了一種隔斷,把位於傭兵和獵頭一族上位階的某個獵殺組織的市場隔斷掉了。本書轉載ㄧбk文學網wαр.1⑥κ.сΝ
這些位於上階的獵殺者,雖然實力更為強悍得駭人和恐怖,但各個國家的雇傭老板們,如果隻需聘請賽爾魔傭兵或獵頭一族就能辦牢靠事情,又何必“殺雞非要用牛刀”,再去花冤枉錢,去雇傭上階的獵殺一族。
所以,同樣靠被雇傭才能賺取重金的某個上位階的殺手層,開始了獵殺同行,才獵殺下一位階上,阻隔自己市場的賽爾魔傭兵和獵頭族。
但所獵殺的賽爾魔傭兵和獵頭族,畢竟都不是一般人物,這個清楚掉同行的獵殺過程,注定要有著一些危險,也需要消耗大筆資金。
於是他們希望,如果不戰而驅於兵,來一場“光榮革命”就能實現目的,這種成本將會最理想。
賽爾魔傭兵不是嚇大的,獵頭一族又是些何等恐怖的人物,試想一下戀囚童和九命懸鴉這種男人,一身鐵血魔骨,又因實力強悍而性格怪異。
這種桀驁不馴的家夥,若有人對他們說:“你們以後小心點,別和我搶生意,不要再承接獵殺訂單,去找點別的渠道賺錢吧。不然,我會殺了你。”不難想象,說這話的人是一種何等的幽默。
利益不可調和時,就得爆發衝突,可是這種衝突不會像海盜之間出現大規模混戰,而是上位階的某個組織見語言無效之後,就暗中開始了運作。
悄無聲息地,一個接著一個地弄死,既然賽爾魔傭兵和獵頭一族這種人不懼怕子彈和尖刀,那索性便不再直接殺害,而是活著弄到手,通過恐怖的黑暗教義洗禮,再讓哭靈侍僧們封鎖住他們死後的靈魂。
可想而知,這種打擊手段,可謂從肉身一直迫害到精神世界裏,的確令人發指。而且,剛才那個哭靈侍僧有所透漏,對每一個活體施刑的過程,都要刻錄進視頻。
這種宣傳的圖文媒體,日後無論發布到互聯網上大賺一筆,還是用來給競爭對手製造恐慌,都不失為一種“事半功倍”的好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