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履行承諾

穆山推開了房門,大大咧咧的作揖笑鬧道:“喲,不知先生大駕光臨,未能遠迎,還請先生恕罪!”

“嗬嗬,穆兄真是越活越年輕了,真讓人羨慕啊!”荀彧伸手指了指案幾,示意穆山跪坐在他對麵,道:“無事不登三寶殿,文若此來,也是受人之托。”

“哦,不知誰有那麽大的能耐,能夠將先生當成跑腿的使喚。”

“穆兄何不猜猜看。”

“哪裏還用得著猜,除了阿瞞,我想不出誰有那麽大的能耐。”穆山直言道:“不過這老小子不是在前線跟胖墩死掐嗎?怎麽還有心思惦念起我來?哦,對了,我兒子的見麵禮他還沒送呢,你要是見了他,必須跟他提起,免得他賴賬。”

“嗬嗬,穆兄這張嘴,可真是越來越有商人的靈巧,三句不離利字。孟德知道你喜得貴子,不願充當惡人,令你們父子分離,所以隻好將我打發過來了。見麵禮的事情,你可以親口跟他要,我這次前來,就是替他傳達消息的,希望你能夠履行下邳城外的承諾,到延津走一趟。”

“哦……”穆山收起了嬉皮笑臉的神情,一本正經的問道:“前些時日才聽說長生於白馬闖陣,殺了顏良一個措手不及。文醜的實力與顏良相當,憑長生和許褚等人,即便不能取勝,應付也是不成問題的,為何阿瞞卻要我出手?我隻答應過他,幫他殺一人,將這個名額安放在文醜身上,不覺得有些可惜了嗎?”

“真要論起驍勇,雲長未必能夠勝得了顏良和文醜,之前顏良的大軍陣勢被公達設計衝亂,這才給了雲長一個借用赤兔馬神威,於萬軍之中刺殺顏良的壯舉,而今文醜定然會引以為戒,加以防範,想要堂堂正正的將他擊殺,有這個能耐的,除了呂布,就是你了。更何況雲長已經於昨日辭別了孟德,前往投奔他的兄長劉玄德。”

“……長生已經走了?”穆山惆悵道:“嗨,就是要走,他也不肯過來見我最後一麵嗎?”

“見了又能如何?雲長封金掛印,不顧孟德的挽留,執意要走,早就料到孟德的部下會加以阻攔,若是前來見你,你又當如何?把他留下,他必然不依,隻能傷了你們的情誼。送他離開,你又如何對得起孟德,即是如此,相見倒還不如不見。”

“文醜率領精兵十萬,急攻延津,形勢不容樂觀,穆兄若是沒有其他的要事,不妨明天就啟程,以免讓孟德久等。”

“精兵十萬,顏良攻白馬時也是率精兵十萬,文醜當先鋒又是如此,阿瞞的全部兵力加起來,還沒有十萬呢,胖墩這小子,拔根腿毛都比阿瞞的大腿粗。先生,難道您就不怕阿瞞會頂不住嗎?”穆山沉吟道:“聽說許昌城內的許多權貴,暗地裏都已經跟胖墩勾搭上了,準備給自己留一條後路,先生卻為何像是無動於衷?”

“穆兄也是行軍打仗的行家,以為這場北地爭雄的大戰之中,誰會成為最後的贏家?”

“兵不在多,而在於精,將不在勇,而在乎謀。袁紹兵多,卻不懂得調度,不懂得將兵多的優勢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使用車輪戰術,令阿瞞疲於奔命,而隻是選擇一味的強攻,終究奈何不了孟德。更何況兵多也有兵多的麻煩,例如容易軍心不穩,發生嘩變,例如兵糧軍械的巨大消耗,這些都是最為致命的弱點,所以韓信才會斷言劉邦的將兵極限為十萬。而胖墩的將兵能力儼然還比不上劉邦,卻統禦著數十萬的部隊,在我看來,他這是在拿自己的老底當兒戲,非得狠狠的摔一個大跟頭不可。”

“行軍打戰,不外乎天時地利與人和,天時地利皆在孟德一方,而論人和,孟德明達不拘,唯才所宜,能斷大事,應變無方,法令既明,賞罰必行,待人至仁,推誠心不為虛美,行己謹儉,此皆成大事之根本。而袁紹外寬而內忌,遲重少決,禦軍寬緩,法令不立,從容飾智,以收名譽,故士之寡能好問者多歸之,這是他才智德行上的缺陷,注定了不能成就偉業。”

荀彧一臉冷靜的分析道:“觀他麾下之士,田豐剛而犯上,許攸貪而不治。審配專而無謀,逢紀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後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縱也,不縱,攸必為變。且袁紹的子嗣之中,明爭暗鬥,日漸激烈,派係由此分決林立,相互攻訐。若是袁紹處於弱勢,則可暫時將這些矛盾壓下去,隻是如今他卻處於絕對的優勢,故而內部的爭鬥,將會令他快速的瓦解,直至敗亡!”

“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縱也,不縱,攸必為變……”穆山反複的咀嚼著這句話,思忖道:“先生是打算策反許攸?”

“嗬嗬,穆兄果然聰明,大的戰略便是如此,許攸乃是袁紹帳下的重要謀士,對袁紹的行事風格以及弱點,了如指掌,若是能夠將他策反,袁紹的敗亡之日將會提早到來。”

“先生有多大的把握?”

“多大的把握,這就要看文和先生的本事了!”

“賈詡……”穆山瞳孔猛地一縮,雙眼微眯,道:“先生不說我還差點忘了還有這麽一號人物,這廝也真不夠意思,阿瞞手下的文武大臣,就連降將張繡也曾來我這裏光顧過,就他一個人躲著我,難道還怕我將他生吞活剝了不成!”

荀彧也不怕得罪穆山,直言不諱道:“誰不知道你是恩怨分明的個性,就是怕你放不下過去的仇恨,所以孟德才下令禁止他來這裏。賈文和有陳平之才,最善陰謀詭計,尤其是對人心的把握,可謂洞若觀火,極其可怕,有他潛伏在袁紹的地盤裏,許攸被逼反,是必然之事。”

“瞧先生說的,我有那麽眥睚必報嗎!”穆山不滿的嘟囔了兩句,道:“先生,明日前往延津,回來之時估計也是我兒子滿歲抓鬮的時候,屆時還請先生前來觀禮。”

“嗬嗬,那是文若的榮幸,到時我會帶上許昌城內剛滿周歲的名貴之子前來湊個熱鬧,也算是討個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