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門庭若市

“成都內的近衛軍擴增目標到三萬,另益州境內再招募三萬新軍。未來軍隊規劃中,益州要保證二十萬兵馬。”

十萬水師,一萬銀翎飛騎,三萬近衛軍,加上張燕三萬兵馬以及新軍三萬,益州境內郭嘉的設想是有二十萬兵力,水師是對外,其他的部隊則能攻能守。

許都,典韋,高順,張遼等大將,郭嘉將要用他們在北方的戰場,在關中逐步恢複之後,除了陷陣營的特殊姓外不會擴軍,其他將領麾下的兵馬都會逐步擴增,關中也要有二十萬兵馬,否則出關東進染指中原就是個笑話,沒有兵馬,怎麽攻城掠地?兵馬不夠,去了也是自尋煩惱碰壁而歸。

募兵有先後,不可能一蹴而就,欲速則不達,在關中會戰之後,郭嘉的擴軍步伐,重點則是先從益州開始。

這是一個姿態,一如既往是郭嘉不厭其煩在使用的計策。

打擊敵人之前,先要卸下敵人的防備。

他的重心回歸益州,是做給袁紹和曹艸看,意欲表明一個中立的態度。

你們兩人想要在中原一較高下,我作壁上觀。

這一係列動作之後,郭嘉料想外人眼中,肯定會認為他是要圖謀荊州。

這正中郭嘉下懷。

“天色不早了,既然諸位已經知道了詳細的規劃,那麽就盡快將募兵的事宜擬出章程來給我瞧瞧。”

郭嘉說完後很不雅觀地伸了伸懶腰,俊郎的麵容帶著幾分懶散,這個時候,他倒真是看不出已經二十七歲,說是鄰家大男孩也不為過。

堂下文官們會心一笑,一同給郭嘉行禮後便退了出去。

郭嘉就是這樣在大方向上拍板,詳細繁瑣的工作都交給手下官員。

募兵,聽起來簡單,實際很複雜。

不是喊一句口號就能讓百姓蜂擁而至舍生忘死從軍。

首先要考慮的是郭嘉治下屬地的實力,能負擔多少軍隊支出,能養得起多少軍隊,又在財政民生等等方麵不出現危機的情況下,給將士們開出怎樣的條件。

沒有好處沒有優厚的待遇,老百姓是不會冒著生命危險上戰場,一腔熱血的青年在這個時代終歸是少之又少,大是大非即便明白,也免不了貪生怕死的心理。

募兵無非就是用錢糧,用官爵,用土地來吸引百姓投軍,孫策在江東能夠瞬間崛起,得益的便是他的募兵政策,他帶去江東的兵馬是丹陽兵,雖精銳卻稀少,而孫策用一句口號輕而易舉地拉起數萬軍隊,便是他或者說他身邊有能人很好地抓住了百姓的心理。

給孫策當兵,賦稅全免!連帶家人的賦稅也都減免!

當下苛捐雜稅沉重不堪的背景使得孫策的政策得到了江東百姓的鼎力支持與擁戴,在這個政策下,孫策麾下將士又怎會不給他賣命?又怎會不支持孫家的統治?

孫策的高明之處,便是他有自知之明,孫堅在離開江東之前便與江東地方豪族結下了仇怨,加上孫堅在荊州的所作所為,江東一部分士族是十分抵觸孫家,孫策渡江東歸,殺回江東,想要立足,想要讓孫家統治這一片土地,與士族豪族的隔閡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化解,所以他跳過這個階級,直接取得了百姓的擁戴,擁有了強盛的軍隊後,也就不用看士族豪族的臉色了。

至於在地方影響很大的士族豪族,他們無非就是擁有一些私兵家奴,在孫策如此高調與深得民心的政策下,他們也很難煽動百姓反對孫策,從某一點上來看,孫策在江東崛起,與郭嘉橫空出世是殊途同歸。

天時,人心,外部環境,孫策與郭嘉的崛起道路,都有著相似之處。

有時郭嘉也在想,如果曆史上孫策不是陰差陽錯死於非命,這個開拓無畏的江東小霸王會給孫家打下如何大的基業,還真難說,尤其是孫策敢作敢為,身邊也有能人,他聽得進忠言,信任手下,既有張昭,又有周瑜,如果魯肅也肯輔佐孫策,沒有在長江邊上遇襲的孫策,或許會開創孫家另一個不同於孫權的時代。

孫權,雖不同於曹丕直接倒向了士族,可孫權最終也是一步一步將統治根基從百姓與寒門轉向了士族。

言歸正傳,益州募兵在郭嘉來看,不是很大的難題,關鍵之處是關中恢複的速度。

百姓支持郭嘉,這是民心優勢,給郭嘉當兵,不存在道德束縛。

而關中被郭嘉攻占後,關中大片土地被郭嘉封賞給有功的將士,這遠比百姓勤懇勞作的收入要高得多,就好比上班族看到金融家一夜暴富,不眼紅肯定不可能,但是往往會忽略掉金融家也有數不盡的傾家**產。

富貴險中求,在亂世之中,崇高的理想對百姓來說太遙遠,最吸引他們的永遠是一畝三分地的自身利益。

郭嘉能給多少,便能招募多少軍隊。

募兵要量力而為,入不敷出會給未來造成隱患,最典型的便是袁術,窮奢極欲,榨幹了南陽,現在又讓壽春以一個難以想象的速度衰落著。

財政,人口,收支等等方麵全部信息交給官員去分析,郭嘉隻管等著結果,主憂臣勞,一點兒也沒錯。

很快,益州境內頒布了募兵令,關中因為還在恢複,自然不可能在關中招募軍隊削減勞力。

民間得到的響應是十分熱烈,百姓們眼中的郭嘉簡直是戰無不勝,曹艸和袁紹二十五萬軍隊,結果郭嘉損兵不到五萬就葬送了對方,這個戰果既提升軍隊士氣,也給了百姓從軍撈取功名利益增添了信心。

參加了關中會戰的太平軍家屬不少都在遷往關中,因為他們有了新的土地,有了比以往更加美好的未來,旁人怎麽看?羨慕歸羨慕,想要也有這樣的收獲,捷徑自然是給郭嘉當兵。

這樣的結果對郭嘉有利,報名參軍的人多,他挑選將士就有了更多選擇,大浪淘沙,起碼能從眾選優,從優選精,對軍隊的建設是有利無弊。

剛入初秋,清風蕭瑟,郭嘉在府中大擺筵席,慶賀女兒郭盈生辰百曰。

滿月,他在關中,沒能趕上,現在有機會給女兒慶賀一下,郭嘉不會虛偽到連一場宴席都不肯擺下。

府中很久沒這麽熱鬧過,實際上官員們也都心照不宣,郭嘉在關中低調慶功,回到成都是想借著女兒的名頭來慶賞一回。

張燈結彩,喜氣洋洋,甄薑雍容,蔡琰嫻靜,貂蟬反倒有些不知所措,臉上帶著忍不住的笑意,抱著女兒十分幸福。

她是妾,哪怕是郭瑾出生後,郭嘉都沒有如此大張旗鼓地為郭瑾慶賀過什麽。

這裏麵隱含的用意,貂蟬不會明白,卻不妨礙她對郭嘉的作為十分感動。

當然,如果她懷中的是個兒子,她肯定會惶恐,幸好是一個女兒,一個讓她不會有任何危機感的女兒。

郭府門庭若市,郭嘉在堂中與相繼到來的文臣武將寒暄,像費詩,秦宓這些人來到郭嘉麵前就要擺出臣子架勢,讓郭嘉不勝其煩,指著他們笑罵道:“今天沒有主臣,隻有平等的歡笑,如果你們再這樣,豈不是掃興?要是我女兒等一下哭了起來,你們可要想好怎麽哄她。哈哈哈。”

秦宓是習慣了郭嘉這種時常沒有架子的閑散姿態,費詩在郭嘉轉身走開後悄悄對秦宓道:“在主公手下,還真讓人意想不到。”

秦宓笑而不語,做臣子的,最怕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在郭嘉這裏,別人怎麽想,秦宓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反正他坦坦****,問心無愧,公私分明,行得端坐得直,哪怕是輔佐郭嘉打天下,內心深處反倒一片寧靜祥和。

郭瑾跟著郭燁在府門口迎接往來賓客,在成都的官員,不管官大官小,郭嘉的兩個兒子都是到履相迎。

“呦,這不是燁公子嘛,怎麽站門口了?走走走,進去喝酒,今天俺倒是真想知道,俺家那個臭小子是不是真的被你喝趴下了。”

虎背熊腰的許褚穿著袖袍看起來太別扭,他身後跟著許儀,聽到老爹這麽說,臉就黑了。

在長安這幫小子外出溜達,有一回許儀醉醺醺地被抬了回來,抬他的人就有郭燁,許褚一問,發現幾個小子背著大人外出打獵不說,還拚起酒了,許儀醉的不省人事,甘瑰典滿很沒義氣地把責任推給了郭燁,為此,許褚把許儀禁足半月。

“哎哎,行,待賓客到齊後,我一定去您麵前討杯酒喝。”

郭燁苦笑著說道。

許褚笑著點點頭,雖然郭燁還沒到十歲,可不怯場,跟大人說話從不舌頭打結。

“那行,俺先進去了,你要是敢不來,嘿嘿。誒?這不是瑾公子嗎?你也出來了?”

半個身子躲在郭燁身後的郭瑾也苦笑地給許褚行了一禮。

他對許褚和典韋這種人高馬大,仰起脖子看他們會感到壓力撲麵而至的人物十分敬畏。

“爹,走吧,別耽誤兩位公子了。”

許儀生怕許褚又拉著郭瑾喝酒,不怕郭嘉,不怕甄薑來問罪,就怕蔡邕來家門口念經啊。

許褚聳肩輕笑幾聲後昂首闊步進入郭府,郭嘉的兩個兒子相視一笑,都顯露出一副如釋重負的表情。

眼看賓客差不多,時曰也不早,郭燁打算轉身回府,卻沒想到在行人漸稀的時刻,府門階梯下卻停下了一輛馬車。

一襲淡藍錦袍,麵貌溫偉氣質儒雅超逸的中年男子踏上階梯而來,身後跟了一個身材雄武之人,手中抱著數個錦盒。

“你應該就是燁公子吧?你是瑾公子?”

中年男子麵帶柔和微笑地來到郭燁與郭瑾麵前。

郭燁很奇怪,為什麽麵前這個中年人看他和弟弟的目光如此慈祥?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