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皆為利往
天下熙攘皆為利往。
自大漢分崩離析諸侯割據已過二十餘載,到了今時今日,恐怕新生代的平民老百姓對大漢沒有絲毫的心靈歸屬感。
不可否認還是有忠君愛國的人擁戴漢室,但這一群體,已經是鳳毛麟角少得可憐。
曹魏治下的士族之所以還有不少是和帝黨同流合汙,甚至會在某一刻一致對抗曹魏的統治,最大的原因是士族需要一麵旗幟,需要一個可以依靠的政治勢力。
讓這些被打壓,被閑置,被分化的士族集團自己推選一個代表人物來與曹魏抗衡,那等同是逼著曹家大開殺戒。
可想而知,這些士族暗中支持劉協重掌大權,倘若能君臨天下,那麽士族的春天將會再次到來,而他們需要的,隻不過又是一個傀儡皇帝罷了。
所以曹丕要思考一個對策,怎麽把這些士族都爭取過來,一旦成功,那麽劉協這個漢帝生死去留,無人問津,曹魏進一步鞏固地位和政權,也將會達到比曹操時代更加高超的地步。
一如既往在書房中沉思,曹丕心煩意亂,想不出個好對策,士族始終是個隱患,曹丕現在對曹操留下的局麵顯得束手無策。
如果曹操是拉攏士族,那曹丕現在會很輕鬆,如果曹操和郭嘉一樣將士族連根拔起,曹丕更加可以為所欲為,但偏偏曹操是用庶族壓製士族的策略雙管齊下,這個度量與輕重,是曹丕難以把控的,不論哪邊重哪邊輕都會引起不良後果。
策略一向是根據時局變化而變化的,曹操挾天子令諸侯,怎能一竿子把士族打死?
即便曹操痛恨士族屍位素餐,可也要留給他們一些生存空間,而曹丕卻想不出一個方法來過度這個局勢。
司馬懿帶著襄樊的戰報來見曹丕,曹丕收拾起心中的想法,閱過戰報之後,當機立斷讓司馬懿將荀攸,程昱,陳群,崔琰等人都召來議事。
書房內氣氛凝重,曹魏的謀士集團看到襄樊的戰報後,都不樂觀。
曹丕軍略上的才能自然比不上房中的幾人,他倒不是一個剛愎自用的君主,擺低姿態,耐心等待幾位謀臣的對策。
崔琰提議讓宛城的曹真率軍前去支援樊城,不論是增強樊城的守軍力量還是配合曹仁與甘寧決戰,勝算應該都在六成之上。
“不妥。”
崔琰的建議剛說出口,就遭到了程昱的反對。
一臉老態的程昱眼眸之中仍舊閃動著睿智的光芒。
有人上書曹丕程昱蓄意謀反,此事程昱知道,而且是曹丕與他開誠布公談過,就是為了表示對程昱的信任,而程昱根本不需要曹丕的表態,活到他已知天命的年紀,早就看淡一切,政敵那些不入流的把戲,簡直猶如跳梁小醜,他對曹家的忠心,是過去二十多年勞心勞智的嘔心瀝血,誰也抹不去。
氣定神閑地環視眾人,程昱淡淡道:“諸位以為眼下的敵人是誰?是甘寧嗎?錯,是郭嘉。郭嘉一向深謀遠慮,如若調動宛城的兵馬前去支援樊城,恐正中下懷。”
書房內所有人神情凝重,包括曹丕在內都深以為然地點頭認同。
如果以為樊城的危局,是對付甘寧可以解決的,那曹魏遲早必亡!
太平軍中不管誰威望衝天,誰所向披靡,都離不開那個真正主宰大局的男人。
曹魏的敵人,隻有郭嘉。
荀攸漠然道:“郭嘉屢次料敵於先,甘寧北攻樊城,所圖恐非一個樊城那麽簡單。”
連荀攸都這麽說了,在場之人無不心情沉重,腦筋急轉起來。
程昱看過戰報,裏麵有滿寵對太平軍攻城策略的分析,兩方對峙之中,傷亡不大,但也許太平軍是想將樊城守軍的遠程力量消耗殆盡。
如若宛城曹真率軍去支援樊城,說不定會走進一個圈套,樊城外的十萬太平軍,加上上庸新城合計五萬的太平軍,難保不是就等著曹魏的援軍呢!
可樊城必須去救!
隻不過程昱反對調動宛城的兵馬而已。
因為他害怕這是郭嘉聲東擊西或調虎離山之計。
“西涼鐵騎,銀翎飛騎,均未參戰,不得不防!”
司馬懿一語道破程昱所憂,同時還無聲一歎。
去年曹操揮軍南下之前在司隸的部署是鼎足之勢的排兵布陣,扼守司隸北部的是曹休,鎮洛陽的是張頜,屯兵宛城的曹真。
曹真在宛城既是聯係襄樊的一個中轉點,同時也是震動武關的一道屏障。
假若宛城的兵馬調走,還未出現在任何一麵戰場的馬超會不會率領五萬鐵騎出武關直插中原心髒!?
郭嘉用兵,一向奇謀百出,萬一圍攻樊城是假,削弱了司隸的防守力量,進而讓西北狼錦馬超率軍殺入中原,那曹魏中原將會全麵淪陷!
曹丕閉目沉思,宛城的兵馬不能動,許昌有夏侯尚率領的六萬兵馬也不能動,算來算去,本就捉襟見肘的兵力,最終能動用的隻有河北募集的新兵。
“如此看來,隻有將這半年來新招募的兵馬派去支援樊城了。”
曹丕說完,左右觀望一下,司馬懿,程昱,荀攸,崔琰等人都沒有意見。
派誰去?
夏侯淵?徐晃?李典?於禁?......
思來想去之後,曹丕拍板讓於禁率軍去支援樊城。
曹丕上位後就開始在河北募兵,他當即親自手書軍令,讓於禁率領各地募集的七個軍南下。
軍事行動上有了決定,剛要結束這場議事之時,司馬懿向曹丕建議道:“魏王不如暗中聯絡江東孫權,慫恿他與我軍夾擊太平軍。”
如果孫權肯背後給郭嘉來一刀,曹丕肯定會喜上眉梢,但他此刻疑惑地反問道:“江東與郭嘉可是盟友,孫權與我卻是有仇,他會助我?”
“此法可行。”
程昱點頭認同司馬懿的建議。
而司馬懿則向曹丕解釋用意:“孫權不是助魏王,而是救江東。魏王試想,倘若太平軍攻陷樊城,中原都將是郭嘉的囊中物,屆時,江東難道還能苟存?江東與郭嘉結盟之時,魏王獨大,現在的情況不同了,郭嘉是三家中最強,江東現在對郭嘉已經沒有了盟友的安全感,反而是懼怕,孫權嫁妹嫁女,正是他怕郭嘉翻臉,因此要結好郭嘉,讓郭嘉伐江東無道,不敢輕舉妄動。”
聽了司馬懿的分析,旁人頻頻點頭,曹丕聽從他的建議,修書一封派人火速送去江東。
議事塵埃落定,幾位謀士相繼告退,唯獨陳群留在了書房之中。
曹丕正要開口詢問陳群還有何事,陳群從袖袍中掏出一卷竹簡雙手呈給曹丕,垂首淡然道:“魏王,這是數日之前魏王詢問在下之事的對策。”
曹丕聽後,眼前一亮,如何拉攏士族為己所用,曹丕詢問過陳群,沒想到陳群還真能想出個法子,於是接過竹簡打開一看。
九品官人法?!
曹丕看得聚精會神,剛輕鬆下來的神情再次凝重。
陳群的提議隻是一個雛形,但是本質內容非常清晰。
這九品官人法比之漢朝的察舉製更進一步,根據出身門第來劃分品級。
這就等同將官職壟斷在士族手中,並且是合法的。
平民百姓想要鯉魚躍龍門,癡心妄想!
曹丕看過之後並沒有當即回應,陳群躬身告退。
孤身在書房中靜思,曹丕手中那份竹簡如山沉重。
他很明白如果實行這個製度代表什麽。
這就是政治利益的交易!
郭嘉為什麽會得人心?會有平民百姓身心擁戴?
究其本質是郭嘉用政治利益換來的。
益州士族在郭嘉入蜀之前被劉焉打壓過,郭嘉入主之後也清洗過一次,這就導致他的治下士族集團被連根拔起。
而郭嘉推出科舉製的取士之途,則等同將政治利益交給了治下所有的平民百姓,因此郭嘉得到百姓的擁戴。
在打擊士族的策略上,郭嘉實行循序漸進徐徐圖之,在時機成熟後給予滅頂一擊,不是益州士族沒機會一起反郭嘉,隻不過他們錯過了,被郭嘉迷惑蒙蔽了,因此最終先被分化,而後削弱,最後遭受雷霆之災。
至於關中,在郭嘉攻取之時,根本就沒有士族可言,在被董卓和李傕郭汜荼毒之後,關中千裏都荒無人煙,即便有苟延殘喘的士族,也都在郭嘉入主之後逃去了關東。
經過二十年的發展,郭嘉治下已經沒有了士族,科舉取士已經深入民心。
曹魏不同,曹魏的情況太複雜。
河北,是袁紹留下的爛攤子,是四世三公袁家經營龐大的山東門閥勢力。
中原,也因曹操一路從夾縫中崛起,事情不能做絕,留給了士族足夠的生存喘息空間。
現在,曹丕要解決的就是在政治路線上做出改變。
他無法平衡庶族與士族之間的矛盾與共存,那麽他必須在兩者之間做出一個選擇。
曹丕拿著竹簡不斷敲著手掌,口中喃喃自語。
如果,他和郭嘉走同樣的路線,那麽勢必會讓內部產生一股投降派。
因為既然曹魏給不了他們更多的利益,或者說他們在郭嘉和曹丕麵前的待遇相同,為什麽一定要站在曹丕這邊?
反之,曹丕拉攏了士族,那麽當郭嘉來襲之時,內部將會空前團結,因為曹魏倒了,這些士族將會失去他們的政治利益。
曹丕深呼吸一口氣,神情堅定,他已然做出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