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搏命

得到我動兵的消息,最高興的不是別人,是豫州刺史孫堅。他跟徐榮見了幾仗,這個昔日的戰友一點兒麵子都不給他,已經讓他吃了幾回敗仗了,這次孫堅集合了豫州大部分的兵馬,湊齊了十萬人,兵發梁縣,準備配合我進攻洛陽。

但是這個消息我根本就不知道,袁術跟袁紹的關係緊張到如此地步實在是讓我想象不到,袁術竟然把孫堅出兵的消息壓了下來。

十萬人確實是不少,徐榮為了堵住東麵的進攻,在南麵根本沒有布置多少兵力,這麽點兒兵力怎麽能阻擊孫堅呢?於是他第一時間得到這個消息後,就賭了一把,而且賭對了。他趁袁紹大軍等青州軍的時間,把東麵的大部分守軍調到南麵了去,在梁東布了個口袋陣,等著孫堅往裏鑽。

孫堅這次真的是大意了,徐榮手下總共才十萬人,還要在各地布防。尤其是徐榮還要頂住我青州軍的進攻,他怎麽想也不可能想到徐榮敢用弱勢兵力包圍自己。當然另外一個導致孫堅敗北的原因是兵員素質太差,這些豫州兵雖然人數眾多,但不少是當地黃巾賊投降的敗兵,還有一部分是活不下去的流民收編的,真正的精銳不足萬人。斥候的素質更差,在林子邊上轉悠了半天也沒發現徐榮埋伏的部隊,於是十萬人就這麽輕鬆的鑽了虛榮不到五萬人不下的布袋陣。

孫堅晃晃悠悠的帶著大軍繞過梁縣,準備通過塢鄉挺進洛陽,在背後插徐榮一刀。想的是不錯,可惜在嵩山腳下徐榮早就作好準備了。一聲鼓響,華雄率軍當先殺出,直奔孫堅的前軍殺來。兩側山穀裏也是鼓聲陣陣,後路更是旌旗招展,喊殺聲不斷。

孫堅的士兵雖然多,但是能打仗的實在太少了,哪見過這種陣仗啊,大部分的都抱頭鼠竄,連兵器都不知道丟到哪裏去了。這種混亂的局麵不僅無助於逃命,連本來還算鎮靜的精銳中軍都帶亂了。

在這種情況下孫堅隻好逃命,但是往哪裏逃呢?看著四周無數的董卓軍,孫堅下了一個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決定,繼續向前,從華雄的方向突圍。這個決定是連徐榮也料想不到的,他在孫堅的後防布置了兩萬多人,山側也有一萬精兵,隻有華雄這裏稍微弱點,僅有五千人。

不為別的,徐榮這麽布置是很有道理的,敗退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掉頭逃跑,根本沒有繼續向前的道理。所以布袋陣最重要的就是紮好袋口,不能讓裝進口袋的糧食灑出來。可是這個孫堅根本就不管這一套,他是員猛將,但不代表他傻,逆向思維在古代雖然不常見,孫堅偏偏就懂。他氣勢洶洶的率領著程普,祖茂,韓當,黃蓋,朱治等一眾武將,瘋了一樣的向著華雄殺了過來。

華雄帶的都是西涼騎兵,雖然人數少點兒,但是論起戰鬥力,絕對在孫堅的部隊之上,而且正在得勢之際,應該還是能夠擋住孫堅的部隊的。不過得意忘形的華雄犯了個致命的錯誤,他把隊伍分散開來,斬殺逃兵和俘虜。雖然這樣做,戰績能擴大不少,可是也讓華雄部隊的隊形鬆散了,行進不快,失去了騎兵最重要的速度和衝擊力。被孫堅的這一個反衝鋒打了華雄一個措手不及。

雖然華雄的武功不錯,但是好漢架不住人多,而且孫堅的手下沒有一個戀戰的,都是比活幾下,奪路就逃。在這種無比鬱悶的戰法下,孫堅帶著他的隊伍殺了過去。

一大幫人就這樣在華雄的麵前溜掉,華雄怎麽能幹啊?但是兜轉馬頭之後他離孫堅已經有了一段距離,憑借自己的馬速已經追之不及了。華雄氣得在馬上哇哇大叫,也隻能招呼手下兵馬追趕孫堅了。

孫堅的頭巾比較有特色,是紅的,叫赤罽幘,太好認了,華雄就在後麵大喊:“抓住那個戴紅頭巾的,那家夥就是孫堅,誰抓住了他有重賞。”

剛才沒衝出來的時候,是可以搏命的,那氣勢絕對沒的說。但是已然衝出來了,奔命時候的氣勢可就沒那麽恢宏了,甚至可以用岌岌如喪家之犬來形容。現在的孫堅跟《演義》裏潼關的曹操一樣,變成了眾矢之的。孫堅無奈之下,隻得把頭上的赤罽幘拿下來,遞給了身邊的祖茂,自己逃之夭夭了。

祖茂確實也不負眾望,竟然引開了華雄的追兵。祖茂被追兵搞得狼狽不堪,幾乎無路可走。後來,他心生一計,跳下馬來,把赤罽幘蒙在墳墓前的一根燒柱上,自己則伏在草叢中不動。董卓的騎兵遠遠見到赤罽幘,以為孫堅在此,便將這地方層層包圍起來,走到跟前,發現哪有什麽孫堅,隻是個燒柱而已。這才撤兵離去。

孫堅的逃走變成了整場戰爭的轉折點,華雄的大部分兵力都去追孫堅了,山口開了,布袋陣的底子漏了,豫州兵跟瘋了一樣逃出了山。逃兵漫山遍野的這一跑,讓徐榮聚殲豫州刺史孫堅的計劃再次落空。

而跑掉的孫堅則溜到陽人去了,在那裏收拾殘兵敗將,準備再次出擊。徐榮無奈之下隻得帶兵返回滎陽,等待我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