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妻不可欺,朋友妾不可滅”,犯了“勾引二嫂”這樣的江湖大忌,董卓要是知道了肯定不會輕易善罷甘休。呂布知道,繼續待在董卓這條“賊船”上,自己很危險。
“第四,才是王司徒的拉攏。”
在這裏不得不說王允是個政治上的老狐狸,董卓專權的時候,他積極配合,欣然接受了司徒的職務和溫候的爵位。
但王允隱忍的外表下卻隱藏著一顆“躁動的心”,那就是:找機會除掉董卓,自己沒那個能力,就要拉著有那個能力的人“下水”一起幹。
於是他看中了董卓的“親密戰友”——呂布。
王允拉呂布下水無非是通過三條途徑:
一是曉以大義,其實就是提前給呂布扣“高帽子”。如果事幹成了,你呂布就是再造大漢的英雄、國家的棟梁、人民的大救星、名垂青史的忠臣。
二是許以高官厚祿,我們不能從相關的史書中找到鐵證,但聯想到呂布的人品,這一點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
為了政治前途他可以殺丁原,當然也能殺董卓。
董卓死後,原本冊封王允的溫候被“轉讓”給了呂布,而且進一步加官進爵,間接的證明了他們之前肯定存在相應的“政治許諾”。
溫侯,這是縣侯了,大漢侯爵是亭侯,鄉侯,縣侯,縣侯以上隻有皇親才能做了。
曆史上的關羽都隻是一個亭侯而已,呂布殺了董卓就成縣侯,到達了巔峰。
三是解開了呂布的心結,這一點也是最恐怖的,它讓呂布變得無所顧忌。
王允剛開始勸呂布殺董卓的時候,呂布還是很猶豫的,一來是拜了董卓做“幹爹”,殺人的事好做,可傳出去話難聽;
二來是之前已經殺過一個“幹爹”丁原了,再殺董卓,那可就真成“殺幹爹專業戶”了,這樣對自己的職業生涯不利。
(後來呂布在白門樓被曹操活捉,劉備一句“明公不見呂布事丁建陽、董太師乎?”,曹操當場一跺腳:“殺呂布!”)。
麵對呂布的顧慮,王允直接發話了:你姓呂,他姓董,不生你,不養你,算什麽“爹”?人家死了也不用你打幡、戴孝帽子!終於呂布被說動了:這事咱們幹!
最後,外界政治預言的催逼
街頭巷尾流傳的政治預言對中國曆史有著深遠的影響。
秦始皇相信了“亡秦者胡”的政治預言就派蒙恬出擊匈奴,隋煬帝相信了“楊花落,李花開;桃李子,有天下”的政治預言就處死了大臣李渾一家。
呂布已經決定聯合王允殺董卓,計劃處在緊鑼密鼓的謀劃中。
這時候,催逼他們盡快動手的政治預言出現了:有人在一匹布上寫了個“呂”字,並背著它吆喝著招搖過市。
我們不能確定這個人究竟是董卓的密探在傳遞情報,還是王允的手下在想方設法告密,亦或者是王允在逼迫呂布趕快動手,但很明顯殺董卓的計劃泄露了。
董卓聽到流言,還不明白什麽事,但呂布這邊已經緊張到不行!再不動手,等董卓察覺了,就會將他們一網打盡!
於是,初平三年,王允聯合呂布在慶祝漢獻帝身體康複的朝會上誅殺董卓,一代梟雄就此退出曆史舞台。
事後呂布得到了他應得的一切——高官厚祿。他不知道的是,董卓死後天下徹底大亂,不久他就將失去一切,包括自己的性命。
如果按照三國誌的說法,呂布和貂蟬原本就是夫妻。
貂蟬是關西臨洮人氏,貂蟬隻是她的小名,本姓任,名紅昌,是呂布的原配妻子,兩人因為一些原因失散了,貂蟬成為王允的婢女。
如果是你,隻要是個爺們,被戴上了這樣一頂大大的綠帽子,叔可忍,嬸不可忍也,不殺董卓,都對不起自己,呂布不需要任何人挑撥。
還有就是,呂布這麽一個自持勇武的人,在漢末這個大染缸,大爭之時,自己有兵有勢,他難道不想爭奪天下嗎?
也可以這麽說吧,殺董卓,為了最為爺們的本分,同時也是為了讓自己的事業更進一步,原因就是這麽的簡單,想的太複雜,呂布也不是純傻子,他也有自己的盤算。
在史書上有這麽一個記載。
董卓為了成功瓦解丁原的並州軍,外加十分喜歡呂布,跟他“誓為父子”,不僅收呂布為義子,並且還專門進行了盟誓。
注意,這個“誓”很重要。
很多人都知道董卓有個女婿,最著名的就是牛輔和李儒,但是沒有他兒子的任何記載,從這個方麵看,董卓沒有兒子,如果他死後,繼承人就成了問題。
在這個時代,世家大族可是很注重繼承關係的,就比如,袁紹,他隻是庶長子,不是嫡長子,嫡長子是袁術,他沒有繼承權。
所以把他過繼給了他叔父,那麽他叔父的爵位,家產就將由他來繼承。
董卓收呂布未義子,而且是自己沒有兒子的情況下,這就相當於把繼承權交給了呂布。
即使從另外一個方麵來說,董卓有兒子,身為義子的呂布也完全可以堂而皇之的在董卓的江山基業裏分一杯羹,甚至可以取而代之。
說呂布政治目光短淺有道理,他不是神仙,能預知未來的戰略。
說他沒腦子,一根筋,這有點言過其實了,一個人是一匹馬能收買的嗎?赤兔馬又如何,他的背叛是經過認真盤算的。
(這都是猜測,具體真相有待查證,這裏是為了需要。)
“貂蟬,難道你還認為呂布殺董卓純粹就是為了你嗎?或許有部分原因是為了你,畢竟英雄難過美人關。”
“你很美,這毋庸置疑,但是呂布和董卓的矛盾已經深深埋下,如果沒有你,以後他們也會翻臉。”
“隻是王司徒利用了一個契機而已。”
聽到劉協的這番解釋,貂蟬也回想了一下,可不就是這樣嘛。
當年的一些隱秘的事情,別人不知道,她可知道。
從董卓遷都長安之後,加強了削弱非嫡係的腳步,而呂布的幾萬並州軍就是削弱的最明顯的一個。
如果把這些事情結合在一起,呂布殺董卓是遲早的事情,即使沒有王允的美人計,兩人遲早要打起來。
這不隻是呂布和董卓的問題,還有並州軍和涼州軍的問題。
首先從軍隊上看,一個是並州的,一個是涼州的,派係不同,地域不同。
在呂布殺了丁原之後,並州軍跟著呂布投靠了董卓,從此董卓實力大漲。
董卓對呂布甚愛信之,兩人誓為父子,且董卓“行止常以布自衛”
但董卓與呂布表麵的話親密關係並不能化解兩軍之間的矛盾。
並州軍是被董卓采用陰謀手段兼並的,全軍上下不是所有人都心悅誠服的投靠董卓,董卓對呂布的關愛,也遭到了涼州軍的嫉妒。
這種矛盾在董卓集團處於順境的時候還不明顯,但是戰敗之後就完全凸現出來。
在十八路諸侯討董時,呂布和胡軫為先鋒出擊十八路諸侯的先鋒孫堅。
可是兩人不和,導致慘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