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就是政黨,社會主義或是***的曆史使命,也是***的唯一信念。但是迄今為止,關於社會主義的理論是不成熟的,在某些方麵甚至是錯誤的。近一百年來,某些***的領導人和理論家,不懂裝懂,以似是而非的偽社會主義理論指導***在各個領域的實踐,造成了許多難以扭轉的曆史結果。這首先就突出表現在社會主義的產業製度方麵。國家財產製度僅僅是構成了社會主義製度的一個曆史的基礎,而工人的勞動組織和產業組織則構成現實的基礎。就像粘土的存在隻是一個自然曆史基礎,而工業化組織和混凝土燒結技術及設備則構成混凝土產品的現實基礎一樣。以軒轅弘為領袖的工人勞動組織和產業組織的實踐,證明了工人的自主勞動和自主產業能夠創造出遠勝於資本主義的生產力和產業繁榮。事實證明,隻有工人自主勞動和自主產業才是通向社會主義的道路。
當中國黨政集團在楊國威的帶領下要走出社會主義的曆史誤區和理論誤區時,必然要糾正在產業製度和社會製度方麵造成的各種錯誤結果。摸石頭運動中的私有化和資本主義化,雖然一時繁榮了中國經濟,但是給中國的社會製度造成了無盡的曆史惡果,以至於使得中國的經濟失去了持續發展的動力,不得不由國家運用宏觀經濟控製手段頻頻幹預產業的發展。社會意識,已經倒退到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社會風氣,也幾乎倒退回猿代和牲畜界。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動力是什麽?那顯然是全中國人民的生活發展,而不是僅僅一小撮資產階級分子的消費發展。工人的收入相對於產業的不斷升級而持續下降,這能構成經濟持續發展的現實動力嗎?什麽叫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如果曆史上必然會存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那也隻能是市場中活動的主要成分是工人自主產業,而絕非是資本或資本企業。事實上,如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果真是一個曆史存在,那麽這也將是一個商品生產和市場逐漸消亡的曆史階段。
以上這些,都是軒轅弘寫給楊國威的建議報告的內容。軒轅弘的建議報告隻是一個綱要,其中包含了城市議會、國會、權力上授、國民自衛軍、生產資料社會化和工人自主產業製度、反對非勞動收益等等。對於未來產業的社會平衡,軒轅弘提出了運用產業聯盟來取代國家進行宏觀經濟控製和管理的概念。軒轅弘最後說到,摸石頭運動以後,中國的新生資產階級耀武揚威了數十年,現在,到了把他們踩回地獄的時候了。
在建議報告中,軒轅弘還指出,不要拿貧窮的社會主義來愚弄人民。包括前蘇聯在內,全世界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發生過社會主義製度。在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存在著一個過渡的曆史階段。在這個過渡階段,新的社會生產方式和產業製度還沒有被發現和創造出來之前,社會隻能采取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和產業製度,這是一個無奈的選擇,而且社會意識和社會組織,還必須在資本主義的產業製度中錘煉和完善,除此之外,難道社會還能到退回去采取奴隸製和農奴製的生產方式嗎?列寧認為在這個過渡階段,資本主義必須是國家資本主義,這是正確的,但是這也絕對不是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然而後人(主要是斯大林之流)將這個概念曲解甚至擴大化,認為國家資本主義就是社會主義,認為國家財產製度就是公有製,甚至用政權的被***掌控和無產階級**來證明社會產業和社會製度的社會主義性質。可是,既然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中間需要一個過渡階段,而蘇聯解體後,社會生產方式沒有經曆任何過渡和改變,那個社會主義的產業製度怎麽會喀吧一下就變成了資本主義製度了呢?它怎麽不需要一個過渡階段?這隻能證明,國家資本主義和一般資本主義在本質上並沒有任何區別。既然在這個過渡階段是資本主義的產業製度,那就必須依照資本主義生產的規律和商品生產的規律來進行管理,而違反了這些規律,其結果隻能是貧窮的社會。
列寧曾經產生過這樣的思想萌芽,認為可以把國家掌控的生產資料交還給工人組織,如果按照這個思想走下去,那麽結局就必然是生產資料的社會化,顯然,這就是對國家財產製度的否定。但是列寧的“人民**”、“無產階級**”思想和他糟糕的身體阻礙了他的這個正確思想的發展。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是以工人的自主勞動組織和自主產業組織的存在為標誌的。
與前任中央領導人比起來,楊國威從來也不自認為是一個經濟型的領導人物,也不自認為自己是自命不凡的黨內精英。他認為自己作為中國***黨員,有責任有義務要肩負起***的曆史使命,消滅私有製,建設社會主義。在最初擔任總書記的時候,他曾經在黨的代表大會上宣布:黨內和社會上的精英論是腐朽的資產階級統治的一種掩飾其階級企圖的論調,是新生資產階級妄圖攫取人民政權的***論調,是對工農階級和***領導的否定,也是對無數黨內先烈的革命實踐的否定。說,“人民,隻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曆史的動力。”沒有人類的最為普通的生活,人類社會都不會存在,又能從哪裏蹦出來什麽精英階層?而精英階層則是在中國對於新生資產階級的無恥掩飾。
楊國威否定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政策。他認為,在和平年代,***的一個基本的和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指導建立和指導完善各種有利於產業發展和社會發展的社會組織,讓人民通過自己的社會組織自主生產,自主生活,自主協調和平衡社會產業和社會生活的發展。那種把***當作救星和救世主的任何做法和意識,都是愚昧或別有用心的表現,也是根本錯誤的,頭足倒置的。楊國威十分讚成軒轅弘在政治局發言時最後說的那段話:“在和平年代中,***的任務既不是經濟建設也不是執掌政權,而是在生產和生活的活動中,發揮思想領導者和指導者的作用。如果一個政黨因為沒有執政就不能發揮思想領導者的作用,那麽這個政黨在事實上就已經消亡了。思想領導者的作用,不是思想壓製,而是用積極的思想意識來影響人民群眾,也不是讓人民群眾明白什麽能接受什麽不能接受,而是讓人民群眾采取正確的思想意識管理產業、城市和國家。一句話,中央集權的官僚統治製度必須廢除。”事實很清楚,中央集權的官僚統治製度不僅表現在社會和國家的行政方麵,甚至已經深入了人民群眾的普通生活和普通意識之中。
軒轅弘在政治局發言後,楊國威又數次隻身來到上海秘密會見軒轅弘和徐澤普,就廣泛的社會改造方麵的問題進行探討。新勞動合同法、生產資料公共法和反資本法就是這樣出籠的。最近,全世界掀起了一股反資本的潮流,認為僅僅依靠對於資本的占有而獲取非勞動收益是不人道的、反社會的、反人類的。這種從**研究發展出來的思潮,無疑在上層建築領域和全世界範圍敲響了資本主義的喪鍾。以法國為先,繼而美國、英國、瑞典、加拿大和德國,先後製定了反資本法,工會又開始大行其道,成了新的產業組織的基礎。說起來,中國的反資本法的製訂和實施,還是落後了一步。不過中國的反資本法還有一個特點是其他國家所沒有的,即所有以前采取資本主義方式獲取的非勞動收益,都必須投入在產業中,而所有這些資產者的每年純消費,不得超過原來年平均非勞動收益的百分之十。這樣的法律製度的實施,就建立在社區議會的基礎之上。
在給楊國威的建議報告裏,軒轅弘說過,廢除中央集權的官僚統治製度,不能從選舉製度入手,而必須從建立城市議會和製定實施城市法入手,實行權力上授的製度,也就是說必須從社會基層結構的改造入手。軒轅弘還說,目前全世界的**製度,事實上都是官僚製度,選舉不過是官僚集團產生的手段。
軒轅弘的建議報告,已經成為黨內的機密文件。楊國威還召開政治局會議,宣布軒轅弘不僅是工人領袖,而且是黨內的思想領袖。清黨運動,已經確定在二〇七二年一月一日正式開始,計劃曆時三年,完成清黨任務。計劃確定,第一年也就是二〇七二年,做準備工作,所有的***員都必須在這一年內通過學習和實踐使自己具備執行思想領導和指導任務的條件;第二年也就是二〇七三年,進行黨員資格審查;第三年也就是二〇七四年,重建黨組織,包括黨的基層組織和中央組織。所有不具備執行思想領導和指導任務的條件的***員,都將被勸退或者除名。到二〇七五年,召開中國***全國代表大會,對清黨運動進行總結和檢查。
伴隨著清黨運動和三部法律的實施,中國開展了生產資料社會化運動和產業自主運動,以及城市管理製度和國家管理製度改造的運動。
生產資料社會化運動和產業自主運動,也被合稱為公有化運動。所謂產業自主運動,就是將原來的資本企業改造成為工人產業組織。為了配合這兩項運動並對工人產業進行管理,軒轅弘將工人勞動合作社更名為上海工人產業合作社,此時,合作社已經覆蓋全國所有省市自治區,包括香港、澳門和台灣,社員總數,已經達到一億三千萬,這還沒有包括農場產業。與此同時,軒轅弘還在產業合作社內部建立了中華產業聯盟籌建處和灰黨。中華產業聯盟麵向全國所有工人產業,其主要任務,是作為全國產業協調組織,對全國的產業發展執行宏觀協調、控製和管理。它將取代原先國家對社會產業的宏觀管理的職能。同時,中華產業聯盟還將執行國際產業合作任務。
灰黨是產業合作社和中華產業聯盟內部的幹部組織,最初軒轅弘曾建議將其命名為“灰領黨”,意即工人黨的意思,後來接受了楊國威和徐澤普以及政治局內許多委員的建議,正式確定為灰黨。多才多藝的韶芷婧為灰黨設計了黨徽和黨旗。黨徽是金屬色偏黑的八角齒輪星圖形,而黨旗則是銀灰色的、上麵綴以黨徽的旗幟。後來,在中華產業聯盟正式成立以後,這黨徽也成為中華產業聯盟的徽章標誌。軒轅弘為灰黨確定的性質是,以中國***為核心的產業幹部組織。後來,在中國***的清黨運動和公有化運動結束後,軒轅弘修改了這個性質,確定為工人自主產業幹部的先鋒組織。
在公有化運動中,上海市總工會被取消了,由上海工人產業合作社取代,軒轅弘任主席。隨即,產業合作社總部搬遷到原總工會大廈,總工會原有資產盡歸產業合作社,原總工會大廈也更名為工**廈。楊寶慶又忙了一陣子,將三十二層的工**廈進行徹底修繕和重新裝修。蘇雲失去了總工會辦公室秘書的職務,現在擔任司馬曄的見習助手。總工會並沒有幾個人轉到產業合作社來,因為總工會人員的素質和條件並不適合產業合作社。司馬曄隻給了蘇雲一年見習時間,到時間如果不能通過考核,就要回家了。司馬風也不幫忙。
不是司馬風不幫忙,而是他沒辦法幫這個忙。工人勞動合作社改變為產業合作社之後,合作社內所有的幹部都重新進行了篩選,甚至丁香和司馬曄都差一點被遣放到浦江鋼鐵集團中去,後來還是東方韻批評說這樣做是Lang費人才,這才作罷。司馬風知道,軒轅弘是一個黑臉,找他說情除了自找挨罵不會有其他結果。所以,司馬曄自己的崗位都岌岌可危,怎能照顧到她的未來嫂子。
何文雁被調派到廣東工人產業合作社擔任主席去了,大家都開玩笑說何文雁一下子從縣市級領導幹部躍升為省級領導幹部了。何文雁到任後的第一件任務,就是接收大亞灣核電站和陽江核電站以及廣東省電力廳和各地電力局、供電局。上海工**廈的裝修還沒結束,楊寶慶又飛到廣州主持廣東省總工會大廈的裝修工程招標。工人產業合作社的建築工程招標與資本時代的招標完全不同,標書的標準都是公開透明的,對於候選的建築產業,都要由所有建築產業的代表參與進行評議。最後由廣東省議會或廣州市城市議會進行評定。但是此時廣東省議會和廣州市議會還沒有設立,為了這件事,何文雁在廣東工人產業合作社內成立了產業管理委員會和建築工程審議委員會。其中產業管理委員會的主要任務是負責管理產業協調和平衡發展。後來,軒轅弘在中華產業聯盟籌備處內也成立了產業管理委員會,而何文雁也在廣東成立了中華產業聯盟廣東分會。這是中華產業聯盟的第一個分會,其登記這冊,甚至早於中華產業聯盟本身。有何文雁在廣東這裏做了榜樣,各省的中華產業聯盟分會,也都相繼出籠了。
與何文雁不同,軒轅弘堅持不忙於建立新的管理部門,而是盡量利用原有的產業組織機構來進行管理。浦江物流集團從浦鋼集團獨立出來了,上海範圍內的所有物流設施和大小產業,全都劃歸浦江物流集團管理,包括航運、港口碼頭、倉庫、包裝和配送中心、船舶、鐵路、汽車和飛機。浦江物流集團改名為浦江物流局。如此一來,信海集團的總資產,憑空減少了將近二十億,它的倉庫、交通運輸工具和其它設備,都變成了社會資產。
二〇七二年一開春,上海通信管理部門和傳播集團及其所屬各個公司還有其他一些管理機構被移交給上海工人產業合作社。無奈,按照上海市政府的建議和國務院的建議,軒轅弘在合作社內成立了通信管理局和傳播事業局以及其他相應的事業管理局。軒轅弘自己也沒想到,四五年前建立的上海工人勞動合作社,現在竟然變得如此臃腫不堪。他這個上海工人產業合作社的主席,幾乎就成為了上海市市長。
軒轅弘憤憤地找到徐澤普,“徐書記,你跟上海市政府說說,他們不要的那些管理部門能不能不要都交給我好吧,我實在受不了了。”
哪想到徐澤普哈哈一笑說:“哈哈,現在你體會到這個官兒不好當了吧,誰叫你當初老是說我們都是官僚,你不是要打倒官僚製度嗎?”
“你,這純粹是在拆爛汙,不負責任。還是提前成立城市議會吧,把那些管理部門都交給城市議會,建立相應的管理委員會。不要再交給我了。”按照原來的計劃,城市議會要在二〇七三年才建立,所以現在上海各個社區議會還都沒有這個準備。
按照軒轅弘為上海製訂的城市管理改造規劃,取消上海市政府,建立上海市議會,原來上海市政府的所有管理機構都轉由城市議會建立相應的管理委員會。中央政治局和國務院已經批準了這個規劃,並確定在二〇七三年開始在上海進行試點性實驗,全麵改造中國城市的管理結構。可是上海市政府提前一步,將原有的產業性的管理機構都交給了上海工人產業合作社。軒轅弘事先沒有準備,當然會亂了陣腳。可是要提前建立城市議會,這件事情又不僅要報告中央政治局和國務院,而且各個社區議會還必須有所準備。
軒轅弘從來不願意越過徐澤普向中央政治局和國務院報告任何事情,雖然他完全可以這樣做。徐澤普為軒轅弘出了個主意,如果上海市政府再有產業性的管理機構轉交過來,就都成立相應的管理委員會,然後由合作社代管,以後城市議會成立以後再轉交回城市議會。軒轅弘也不願意與上海市政府發生任何衝突,目前也就隻好接受徐澤普的這個建議了。過渡時期,很多事情都缺乏章程,也就難免有拆爛汙的事情發生。
將上海原來產業性的管理機構交給產業合作社,確實不合適。盡管合作社由勞動合作社改為產業合作社,但是它的基本任務和職能並沒有改變,仍然是工人個人的社會性組織,仍然擔負著工人個人的組織、產業分配和產品分配以及勞動管理等任務。當然,改為產業合作社以後,合作社確實增加了產業管理的任務,但是這也是從工人個人出發,對產業內部的組織機構和管理機構進行管理,並不擔負產業種類、產業增長即再生產擴大和產業交換之類宏觀協調及業務協調方麵的任務。軒轅弘建立中華產業聯盟,這個組織才是擔負產業協調管理任務的。換句話說,工人產業合作社是工人個人的勞動組織和利益組織,在這個基礎上,才是產業管理組織。而中華產業聯盟,則是在工人產業合作社和工人自主產業的基礎上,對工人自主產業的產業種類、產業增長和產業交換進行宏觀協調管理的組織。
正是因為這個區別,軒轅弘才會將產業管理委員會置入中華產業聯盟籌建處,而不是像何文雁那樣,直接放在廣東工人產業合作社內部。後來,何文雁也發現了這個差別,就也將產業管理委員會放到了中華產業聯盟廣東分會內部。自此,各省的中華產業聯盟分會的第一個管理機構,無一例外的都是產業管理委員會。
同時,軒轅弘也在跟各個社區議會磋商,提前做成立上海市議會的準備工作。於是,各個社區議會就開始籌備社區議會區聯席會議,也就是區議會,在區聯席會議的基礎上,才能製定上海城市法和建立上海市議會並選舉上海市市長。上海城市太大,人口眾多,如果不分區管理,將來是非常麻煩的。顯然,這是一個非常繁瑣的工作。
區議會的會議程序是這樣的。當區議會召開時,本區各個社區議會也同時召開會議,區議會的議程同時就是各社區議會的議程,議事過程是在各社區議會中展開的,決定也是在各社區議會作出的。各個社區議會根據本社區及其個人的利益要求作出的決議不盡相同,因此這些不同的決議還要在各個社區議會之間按照大局利益原則進行評議,當形成了一個最終決議以後,該決議就成為區議會的決議。將來的城市議會,也是按照類似的程序和方法來舉行會議和議事。
城市議會將會設立各個專業事務的管理委員會,例如城市產業管理委員會、市政建設管理委員會、房地產管理委員會、家庭與人口管理委員會、社會團體登記管理委員會、通信管理委員會、傳播事業管理委員會、法院、檢察院和司法管理委員會等等。這些管理委員會的委員,是由相應專業事務的專家、社區議會代表、有關專業事務組織的管理代表、工人代表(職工代表)、工人產業合作社代表以及中華產業聯盟的代表組成的。委員就是城市議會的議員。區議會的機構設立並不複製城市議會,一般會設立市政建設管理委員會、房地產管理委員會、家庭與人口管理委員會等等。這些委員會設立事務辦理機構,來為市民和有關機構辦理日常事務。而原政府的某些雞肋機構,例如文化局文化部之類,就全被取消了。
公安局更名為警察局,是唯一由市長和市長辦公廳(市政廳)直接管轄的公共機構。各區設立警察分局,各個社區和地區則設立警察署。局長分局長和署長由市長或區長提名,由城市議會和區議會以及社區議會審議通過批準任命。
整個二〇七二年,軒轅弘感覺是在忙碌和混亂中渡過的。到了二〇七三年,城市議會設立以後,通過的第一項法律就是上海城市法和上海自主產業法。按照法理,城市法和自主產業法應該由國家議會立法。但是國會必須是在各省的城市議會的基礎上建立的,而城市管理必須是時刻要有法可依的。所以,作為過渡,最先設立的上海市議會就隻能按照原來軒轅弘製定的規劃和原來中央政治局與國務院的決定,設立上海城市法。後來,上海城市法又成為全國城市法的藍本。不僅如此,中國的城市法後來還成為世界各國的城市法的藍本。起草上海城市法的,就是軒轅弘和丁香。為了簡化和節約文明資源,軒轅弘還在上海城市法中規定,管理委員會簡稱為局。這一條,後來還被載入了辭典。後來的組織機構法還規定,任何稱為“部”、“廳”、“局”、“處”的組織機構,均采取委員會的設置,部長(廳長、局長何處長)就是管理委員會的主任委員或者主席。
有些地方的城市議會,動議製定農村法。但是很快就遭到全國各地城市議會的反對。這些反對意見都表示,城市化是人類文明的發展方向,而農村必然消亡。上海市議會還發表了一篇聲明,聲明認為,目前全國農村工作的主要任務是進行農業生產方式改造和農村城市化改造,用農場產業製度取代私人產業製度,農村人口搬遷到附近城市或者人口聚居點建立新的城市。所以目前應當設立的不是農村法,而是農村改造法和農業改造法。聲明中詳細敘述了農場產業製度的結構和組織方法,以及農村改造的詳細方法和原則。後來,在國會成立以後,在製定了憲法、城市法、自主勞動法、產業法、武裝力量法以及組織機構法之後,就製定了農村改造法和農場產業法。
公有化運動是伴隨著城市管理製度和國家管理製度的改變而開展的。這也就是說,國家管理製度和城市管理製度必須適應生產資料社會化和產業自主化的製度。這也是一種曆史關係,而不是現實實踐的孰先孰後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