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來自白玉京的諸位官員的加入,本便缺乏管理人才的蠻王朝一時算是解決了燃眉之急。

在那天夜裏酒宴過後的第二日,王動便開始令這些新加入的官員各司其職。

一部分被調往南大荒,一部分則前往南方守護菩薩蠻所在地,輔助菩薩蠻推行接下來他所要執行的計劃。

山川社稷圖推演那墜入淵水的第二塊大陸碎片,雖然並未找到有價值的訊息,對於人道必昌四字的破解沒有任何頭緒,但卻是得到了一個意外之喜。

那便是天地對鑒大陣!

這也算是老天給予他王動的安慰獎吧!

天地對鑒大陣其陣旗主要是以道兵建立節點,而後以道兵身上所攜帶的氣息作為媒介,令其發生連鎖反應。

當這些道兵身上的氣息,自行連接成天地對鑒大陣,那些普通人身上的氣息也會發生相應的反應,與這些道兵建立的大陣相契合,最終成為天地對鑒大陣的一部分。

此陣法並不是攻擊性質的陣法,而是有利於人道統治的輔助性陣法。

陣法覆蓋之地,若其間政通人和,道法昌盛,那麽陣法自行擴大範圍,陣法覆蓋之地便算是王動的治下之地。

雖然他成了蠻王朝的皇,可也隻是名義上的,還並未真正的令整個蠻族成為他的治下之地。

此陣法有利於他收攏民心,如此他的王朝才有巨大的凝聚之力,才能夠真正的強大起來,繁榮昌盛起來。

一隊隊人馬,有條不紊的開赴向三州各地,草原南北兩地之間的驛道也在有序的修建著,而王朝的製造業,在杜歡請到他的父親,也就是那作為機關之術冠絕天下的司馬學院院長——杜長春後,穩步的進步著。

整個王朝處在一種飛騰的姿勢中強大著。

數個月後,蠻族聖山的金鑾殿上,王動看著身前的諸位一身淡藍畫著各種禽獸花草官補子的大臣,臉上洋溢著微笑道:“天地對鑒大陣已然準備就緒!今天便是發動此陣的重要時刻!”

對於王動建立的天地對鑒大陣,蠻王朝的所有高層管理都很清楚。

他們很清楚這個大陣意味著什麽,對於整個蠻王朝意味著什麽,所以當王動宣布出這個消息的時候,他們的心底也是抑製不住的激動了起來。

如今的蠻王朝,雖然沒有蠻王統治的時候那麽強大,但在王動的帶領下卻是充滿了新生之氣。

他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蠻王朝絕對可以成為大陸上首屈一指的繁榮昌盛之地。

到時整個草原便是人間的仙境,會是很多九州之人都向往的地方。

想想那種情景他們的臉都有些通紅了起來。

話音落下,王動便通過大榕樹分身發布了令行,開赴三州之地作為天地對鑒大陣陣旗的道兵,又在王動諸多大榕樹分身的令行下,運轉身上的修為氣息。

在同一時刻,三州之地,三百多個節點的道兵身上,同時湧起一股股屬於修行者的氣息,變化自然極為玄妙。

一股股若有若無的聯係,莫名的出現在了三百節點的各個修行者身上,他們一時間感覺極為的奇妙。

他們的身上仿似綁著一根無形的線,令他們成為了一體,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可以牽扯到整個大陣的變化。

他們卻是絲毫不討厭,相反,很享受那透明絲線給予他們的聯係。

令他們有種,同心齊力則可以斷金的感覺!

大陣覆蓋南大荒和整個大草原的南北兩地,又有著王動派往三州之地的官員,在其中梳理著各種政務,一時之間大陣所覆蓋之地,一股股清明之氣在其中升騰。

王動雖在蠻族聖山,但卻也感覺到了那王朝飛速凝聚在一起的向心力。

若說以前的凝聚力是一盤散沙,那麽現在便如同一灘摻加了水的稀泥,王動很有信心。將這灘稀泥燒製成腳下那結實的地磚。

與此同時,白玉京皇帝所在的金鑾殿上,真正有了一股遲暮的狀態。

不僅白玉京皇帝的臉色蒼白頹然,便是殿上的大臣臉色也不太好。

他們一個個蓬頭垢麵,衣衫也有些不整潔,配合著有些孱弱的身子,整個王朝處處都透漏著一股老邁衰敗之感。

“諸位大臣!朕今日早朝所要說的內容,便是如何與王動開戰!”坐在皇座上的白玉京皇帝在說著這句話的時候,雙眼內有暴戾之氣翻滾,整個人都透漏著一股陰寒的氣流。

站在他身旁的貼身侍官,第一時間感受到了皇帝身上散發出的陰寒之氣,背上都開始有細密的汗珠滲出。

聲音落下後,朝堂上卻是有一個閣老立刻跪在了地上,出聲勸諫:“陛下,如今九州百姓本便對於我朝有所意見,如今再與蠻王朝開戰,於己實在不利!”

在這位閣老的話音方落,又有數位閣老從大臣中走了出來,持笏勸諫。

數位閣老所說的話已然是極為委婉的了,事實與之相去甚遠,如今的九州百姓早已人心浮動,對於白玉京皇帝處在一種難以信任的尷尬之中。

若再有一股力量推波助瀾,那麽這些百姓對於白玉京,便真的沒了該有的敬畏之心了。

這數位大臣如此做也是希望在勸諫住皇帝的同時,能夠挽回些許民心。

否則一個王朝真正的失去了民心,那便算是離散盡氣數不遠了。

如今,曆代積存的龍氣還在,所以還並未達到龍柱崩塌的那種危險地步。

聽到勸諫,白玉京皇帝的眉頭不由的深鎖了起來,隨後其聲音暴戾的從他的口中響了起來:“你們是想阻止朕?”

他的這句話方落,大殿上那勸諫的幾位大臣都連連跪在了地上,以表達自己並非是要忤逆皇帝龍威,隻是誠信勸諫。

可是似乎白玉京皇帝根本看不見他們的真實意圖,雙眼中凶光一閃後,厲聲對著殿外守護的衛士喝道:“把這幾個給我拉出去砍了!”

他的這聲令下後,整個大殿內的大臣,不由自主的顫抖了下身子。

他們並未想到,隻一次勸諫,便會令這位日漸暴戾的皇帝,真的舉起屠刀將這數位在王朝地位不可謂不重的閣老,拉出去砍頭。

沒有人敢在此時忤逆龍須,隻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的同僚,被衝進來的士兵推出去斬首。

“誰要是再阻止朕的征伐腳步,所有人的下場便和先前數位一般無二!”白玉京皇帝臉上扭曲陰狠的味道表露無遺。

在這一刻他身上散發出的殺氣籠罩整個金鑾殿,朝中大臣個個噤若寒蟬,仿似一霎進入了臘月寒冬。

“接下來,掌管六部的官員,開始準備征召兵馬,該增加的稅收都開始增加,一切都為了戰時做準備!”

如今的皇帝根本聽不進去任何人的話,作為大殿上的官員也隻能按照皇帝的話,將一係列的令行有條不紊的執行下去。

一時之間,緊張的氣氛籠罩整個九州之地。

幽州,潼關城,近日多了不少流民。

這些流民都是遠近十裏八鄉的老百姓,如今卻是淪為了潼關城內的乞丐。

潼關城內一處酒樓,一個中年人與一個小女童相對而坐,桌上擺著一碟小蔥拌豆腐,一碟幹煸豆角和一碟醋溜白菜。

二人來自嶺南大山深處,那處仙家洞府之地的鍾樓之下。

他們二人本便是來紅塵中遊曆,這剛到了潼關城,卻是看到了城內人流如織的流民。

“師父!這潼關城怎麽多了這麽多乞丐啊!”

小女童用筷子扒著碗裏的米飯之時,卻是不忘眨巴著黑白分明的大眼,詢問著身前始終看不到任何表情的中年大漢。

“我們剛來潼關城,我又如何知曉!好好吃飯,吃完飯我們還要趕路!”

中年大漢用筷子在身前的碟子上空點了點,再次大口的扒起碗裏的白米飯。

這時,一個佝僂著身子,骨瘦如柴的老者,拄著一根竹杖來到了他們身前。

“恩人,可否賞口飯吃?”

老者手中拉著的小男童,見老者開口,拉著對方便欲離開:“爺爺,我們不是乞丐,何必要向人討飯吃!便是餓死我也不要你這樣!”

小男童隻有四五歲大,雖然臉上髒兮兮的,但那雙黑白分明的大眼卻是令人見之心生憐愛。

見到小男童如此,大漢眼裏卻是升起了一絲有趣的神色。

不等大漢出聲,小女童已然先出聲道:“小二,給這位老伯和小弟弟打兩碗飯,帳記在我們身上!”

小女童的聲音雖然很稚嫩,但卻豪氣萬丈。

她終於做了一次見義勇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大俠。

中年大漢並未阻止小女童,而是轉頭詢問起了老者:“你們這潼關城最近怎麽了?為什麽這麽多流民?”

聽聞中年大漢的詢問,老者猶豫了下,轉頭左右看了看,才放心的壓低聲音道:“還不是皇帝陛下苛捐雜稅,征兆壯丁,這是又要打仗了啊!”

聽到老者的話,中年大漢沉默了一會兒,並未說什麽,直到老者接過小二遞上的飯菜走遠後。

他從凳子上站了起來,望著長街上人流如織的流民,眼裏卻是閃過一道悲傷,嘴裏輕喃:“興百姓苦,亡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