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一章 戰略忽悠局

漢曆2015年9月,四川各級政府都已經磨合成型,做事效率也越來越高。

所有的重工業項目都已經啟動,美國那邊的輕工業設備已經陸續裝船駛離西海岸的港口,向上海而來。

全省的士紳現在齊聚成都,準備在即將召開的招標會上把自己的人民幣兌換成工礦企業的股份。

川東丘陵、川北山區和川西平原上,離開家鄉的幾百萬勞動大軍勁頭更足。再忙上幾個月,四川史上最大規模的基礎建設就要結束了:每個縣都通上不止一條公路,規劃中的多條鐵路,都已經挖出線路築好路基,隻等四川鋼鐵廠的鐵軌出廠。

如果說,整個四川有一個群體很不爽,那就是革命軍正規軍的軍人了。

工人、農民、醫生、教師、警察等所有人都在用雙手和汗水切切實實改變著這片土地,而拿著高薪、心中最為驕傲的革命軍官兵卻隻能日複一日地操練。

“總司令,下命令吧!”

“總司令,幹吧!”

現在隻要是召開軍事會議,謝念誠的耳邊就滿是這樣的聲音。

現在,謝念誠終於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回到了軍事上。

四川的官僚體係、經濟體係都已經運轉正常,沒有了謝念誠的掌舵也無所謂。但兵者,國之大事也,用兵,還是要謝念誠來拿主意。

這段時間,中華聯邦進行了陸軍部隊的整編。取消了“集團軍”的編製。在謝念誠的強烈要求下,四川的部隊改稱為“中華革命軍四川方麵軍”。

謝念誠建軍是精兵思路,四川方麵軍直接編了三個軍。共二十七個師。

第一至第九師、第十師至十八師、第十九師至第二十七師。

其中,第一、第二、第三師是重裝師,第四至第九師為輕裝師。還有就是第十至第十八師、第十九至第二十七師隻存在於紙麵之上,這是為了培養軍官所設立的架子師。

也就是說第一至第九師的士兵都是那些人,隻是三個師從班排到師一級軍官分為一正三副,同時配以同等數量的參謀和政工人員,這樣。到需要擴軍的時候,就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部隊擴大三倍。

第一、第二、第三師編為四川方麵軍第一軍。三個師長分別為徐庚(兼任軍長)、彭德和粟懷玉。

第四、第五、第六師編為四川方麵軍第二軍,三個師長分別為張承嶽(兼任軍長)、林三虎和吳永強。

第七、第八、第九師編為四川方麵軍第三軍,三個師長分別為林先雲(兼任軍長),蘇晚雲和許中君。

每個軍長都兼任了一個師長。

方麵軍總司令謝念誠、政治部主任蘇桅、參謀長黃雪。

炮兵師師長文德雲、總部秘書處處長晴子、總部警衛團團長張莽。

另外有直屬總部的南洋縱隊。司令員何勁(水鬼)。副司令員夏娜。

部隊總體架構為三三製,武器裝備和過去相比,都有所削弱。

調整後的重裝師每師一萬三千人、輕裝師每師七千人,加上方麵軍總部和炮兵師,整個方麵軍共九萬餘人。

此外,開辦中華軍官學校,校長由謝念誠親自兼任,副校長文誠、趙劍。

在這天的軍事高級幹部會議上。軍官們又再次吵嚷著要開幹了。

官兵們求戰欲望高漲,不是壞事。

“你們說的有道理。這部隊,的確是要經曆實戰才能成為鐵軍,不過,你們都說說,咱們打,要往哪兒打?和誰打呢?”

謝念誠拋出一個難題。

現在和四川接壤的,東北的陝西,東邊的湖北和湖南,南邊的貴州和雲南,都已經加入了聯邦。北邊的甘肅、青海,西邊的吐蕃地廣人稀,窮得鳥不拉屎,打下來又能幹什麽?

打仗可不是為了打仗而打仗。

但為了能打上仗,軍官們個個是腦洞大開:“總司令,現在社會黨的北伐軍在津浦線和軍閥部隊打得火熱,我們出兵助戰吧。”

“吐蕃高原上的密宗教密謀脫離中華,咱們出名把吐蕃占了吧!”

“雲南蔡華死了,現在繼任的雲龍根本控製不住局勢,雲南人民需要我們去穩定局麵啊,司令。”

“貴州的王烈家,說是革命軍,實際上完全就是個舊軍閥嘛,這種假革命軍,不正是我們需要去殲滅的嗎?”

……

大夥兒基本上是把周圍的目標都給點了一遍。

最後還是把目光集中到了謝念誠身上。

對於如何擴張地盤,謝念誠想過很久。

首先,西邊的吐蕃,從戰略位置上來講及其重要,不過,現在的密宗教還隻是在密謀脫離中華,並沒有付諸行動,打吐蕃完全是淨投入,所以不急。

南邊的貴州,太窮,打過去也是得不償失,暫時也不考慮。

謝念誠想要的是雲南和甘肅。

雲南礦產豐富,在謝念誠的記憶中,川滇邊境地區的西昌、攀枝花有巨量的煤和鐵,個舊有銅,甘肅玉門有石油。

重慶那邊的鋼鐵和煤炭,是不夠發展所需的。

因此,拿下攀西地區和雲南、甘肅,就是謝念誠的戰略規劃中,這幾年最重要的任務。

玉門離成都有三千多裏,但這已經是謝念誠能夠想到最近的油田了。

這個時代,中華還是一個“貧油國”,根本就不產油。但石油又太過於重要,沒有石油,你搞什麽裝甲兵?空軍?發展什麽石化工業?

根據謝念誠記憶,中華大地上克拉瑪依、大慶、山東等地有大油田。可惜,這些油田比起玉門油田,更加的不現實。

等軍官們發言完畢後。謝念誠說出了自己的計劃:“你們的心情我理解,我們下一步的目標是盤踞在西康地區的劉武光餘部。你們各自回去準備吧。”

送走軍官們,謝念誠找來了徐文長。

“文長,我想了想,我覺得我們應該成立一個‘戰略忽悠局’。”

“什麽?”徐文長有些不理解。

“文長啊,我們四川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的話,如果被別人知道底細。那我們很有可能成為眾矢之的。我想隱瞞我們四川的實力,尤其是鋼鐵和煤炭這些重工業產品的產量,以及軍工產品的產量。”

“總司令說的是。不過,‘戰略忽悠局’這個名號太不好聽了吧。”

“今天我請你過來,是我有點兒拿不定主意,這個戰忽局應該怎麽設置。是由你來主管?還是交給特勤局或者機要局?”

蘇蝶和黃英傑本人現在都在成都。

在謝念誠的授意之下。兩局的職能雖有交叉,但還是各有並重。相對而言,黃英傑的特勤局更加重視內部,機要局更加重視外部一些。

徐文長想了想,“司令,這個不需要交給我們的人。”

“為什麽?”

“司令,但凡是說假話、編造謊言,那隻能騙得了一時……您想想啊。這麽廣的涉及麵,您交給誰去專門編造。那也編造不好。”

“說下去。”

“我的意思是,咱們呢,自己這邊嚴格保密製度,把需要保密的數據全部設置好各種級別,誰泄露追求誰的責任,杜絕消息外傳。然後呢,我們去資助那些反對我們的人,用他們的嘴,來達到司令您想要達到的目的。”

四川政府和謝念誠是不乏反對者的。

不管怎麽說,他們的手裏,到底有那麽多的人命。

現在在省外各大城市的大小報刊上,都有不少人天天寫文章詆毀四川的軍政改革。不過,這些人的幹貨不多。

想一想,假如四川這邊派人給他們送去一些數據,說四川的工業改革是失敗的,所謂的鋼鐵廠,根本自己就產不了鋼,生產出來的鐵做建材都隻能造出危險建築。

說四川的農業科技改革都是假的,所謂畝產增加,完全是把幾畝地的作物強行放到了一塊田裏。

四川的革命軍戰鬥力弱得很,德國送來的武器早就用完了,現在四川的部隊,半年都打不了幾發子彈……

那麽,那些人一定會如獲至寶,在各大媒體上瘋狂攻擊四川。

這樣,四川在其他各省軍閥和列強眼裏,就是一個窮兵黷武的省份,自然也就不會對四川太過於防備。

“妙計啊,文長,太妙了。”

“總司令謬讚了、謬讚了,文長這些,隻是雕蟲小技,總司令的韜略才是真材實料,我對總司令的敬仰,那是……”

“停停停,這件事就由你去和蘇局長商量商量,一定要辦好。”

“是!”

戰略忽悠可不是一件小事。

謝念誠記得,曾經有一個龐大的紅色帝國,就是被對手活活給忽悠瘸的。

紅色帝國的對手,兜裏什麽都沒有,一會兒號稱開發出了什麽領先時代多少年的先進武器,一會兒派人在攝影棚取景拍攝個什麽“登月視頻”,一會兒又來個什麽“星球大戰計劃”,害得紅色帝國緊張無比,把國內的人力物力全都投入到重工業和軍工上,最後活活把自己的經濟玩兒成了殘廢並最終不戰而潰。

還有一個國家,在“某國政治腐敗、民不聊生,遍地是火藥、隻缺個打傘的人”的忽悠聲中,“崩潰”了三十多年,結果經濟翻了幾十倍,軍力強大了幾十倍。

這些記憶,自然讓謝念誠對戰略忽悠這事兒上了心。

川軍未來幾年要是打下雲南,收複中南半島,北邊又打下甘肅的話,不同時進行戰略忽悠,隻怕是要過早遭來強敵!

謝念誠這個惡趣味的名字,沒有被采用,最後,在徐文長和蘇蝶的密議下,機要局成裏了一個“戰略處”,處長也是個老熟人了:周星星。

在日後多年的授銜儀式上,一槍沒開過的周星星被授予了少將軍銜,這也充分肯定了戰略處多年來立下的汗馬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