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池地帶,雨勢滂沱不減,劍鬥猶在延續。
“我也趕時間,”消逝手持殘玉冰刃,麵朝離魅行走,“不願做無謂的等待。動手吧。”
離魅啞口沉默,選擇用行動做為答複:他腳步向前挪動,上身猛地倒躬,妖刀置於後方,拉長間距,朝前劈開一波劍氣,恰似豔紅色魚鰭,開土裂地。離魅出招後不減速,頃刻繞過對手,從後奔襲。雨水撞上他的臉麵,開出水花,他的鞋子好似就沒碰觸過陸地。其意念強勁,地獄修羅兩道隨意轉換:“修羅之魂!”
武士切入修羅領域,青芒環身,咄咄逼人!他抓準對手持刀抵禦劍波的空子,繞到側翼進攻,手中太刀撕開光線錯落,一光三刀,猶如夜裏快速晃動地香火,呈現多重幻影。前有重擊,旁有快攻,消逝分身乏術,遂借力打力,傾斜刀麵巧用地獄劍波抗衡修羅快斬,效果恰到好處。
離魅的眼神像老虎一樣閃著寒光,絲毫不存在招數被破解後的怯弱!他是個好戰成性的武士,對戰鬥的渴望好比病入膏肓,凡落下風必還以顏色:“滿地開花!”離魅見招拆招,下蹲振臂提妖刀,使得青影化劍光,開出一地彼岸花,觸即傷人。
消逝飛升,離魅狠辣攻勢複發,一招一式均依附魂魄影像,仿佛撞破地牢,百鬼千妖通通出獄,禍害生靈。黑衣少年對鬼魂再熟悉不過,他步法輕飄,寒冰足跡烙印半空,仿若雪地畫梅,身形飄飄忽忽,穿越半天陰魂,就好似閑庭信步般怡然自得。
離魅步法亦不落人後,他隻進不退,勢如猛火,威若奔雷,步步緊逼隻為快刀一斬:“牛鬼蛇神!”幽冥怪象顯,陰森刀氣破空飛,繼而一分為二,仿佛陰間的鬼使神差。此招破壞力之大,攪得池水沸騰,地麵走勢歪斜。動亂紛擾時期,刺耳駭人的恐怖響聲四起,一波神鬼之氣呼嘯而過,百丈外的樹木遭連根拔起。
“你的視力似乎跟不上正常水平。”消逝自離魅頭頂正上方降下,雙手倒持刀柄,打算一擊穿顱,即遭阿修羅太刀架開。消逝隨即變換招式,淩空出刀周旋,兩把太刀就像雙龍纏鬥,鏘鏘作響,片刻難分高下。
若講究劍術,消逝到底技高一籌:其手上殘玉用奇妙手法借勢溜走,橫刀劃向離魅雙眼,斜勢再削其頸部,隨後當頭砍下。三刀一揮而就,靈巧迅捷中不乏充沛渾厚之霸氣,若非宗師造詣,絕難使得這般風流瀟灑,而消逝卻僅是信手拈來便能揮灑自如,天賦可見一斑。
假如消逝是天才,那離魅便是鬼才:武士仰仗過人膽識,居然棄身上多處要害於不顧,攜刀刻畫一道弧形刃光,連破三招並做出反攻,索取對方項上人頭。
消逝回刀攔截,又抽身外飛:“四木枯榮!”他於半途拋射殘玉入地,結出鹽湖似的寒冰,繼而長出四株冰樹,坐落離魅周邊四大方位。東北雙樹枝繁葉茂,灑下冰刀雪劍淩亂;西南兩株枯萎凋零,仿佛風吹即倒。它每衰敗一次,林中人的臉色就蒼白一分。
枯榮四樹此消彼長,離魅坐困愁城,刻不容緩地轉換地獄道。刹那,遍地彼岸花開,化去四方冰樹,身前忘川河現,鼓動波浪滔滔,朝消逝奔湧。
一縷魅影飛身漂流,底下駭浪窮追猛打,情勢危急萬分!可就算命懸一線,消逝也能效仿走鋼絲高手,自十萬火急的絲線中間安然度過——長空形影側旋逆轉,消逝伸手拂過黃水,殘玉歸附掌握,刀身寒氣更勝以往。他抽刀斷水,刀身傾瀉的至寒之氣凍得忘川河水結成一堵百丈冰牆。
依離魅的性格,豈容對手扳回一城?修羅武士搶占先機,發招:“修羅之王.——毗摩質多羅!”
武士將阿修羅插入地下,召出一尊如山高大的修羅王。其形有九頭,單頭便生千眼,外長九百九十手,八足,一隻手各持一杆鋼槍。
毗摩質多羅大有來頭,根據法華經序品列所述,修羅界有四個阿修羅王,即婆稚阿修羅王、佉羅騫馱阿修羅王、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羅侯阿修羅王。
婆稚,意為勇健,是阿修羅與帝釋天作戰的前軍統帥;佉羅騫馱,意為吼聲如雷,亦名寬肩,因其兩肩寬闊,能使海水洶湧,嘯吼如雷鳴;毗摩質多羅,意為花環,其形多頭多眼,多手多足,口中吐火;羅侯,意為覆障,因其能以巨手覆障日月之光。每位阿修羅王都統領千萬名阿修羅,稱為阿修羅眾,或稱阿修羅眷屬。
由於阿修羅王眾多,其形不一,阿修羅王的形象,也有多種說法,有的九頭千眼,口中出火,身形高越須彌山四倍;有的千頭二千手,足踩大海,身越須彌山;有的三頭六臂,三麵青黑色,口中吐火,忿怒赤身相。這些形象都難表現,畫家們往往畫作一麵三眼或三麵六臂,或四目四臂,手托日月,雙足立海上,身越須彌山。
據《觀佛三昧經》說,世界剛剛形成山海大地時,光音天上貪玩的仙人便到人間遊戲。其中一位仙人在大海洗浴時,因“水精”入身而生一肉卵。這肉卵經八千年後,終於生出一個女怪,身長有如須彌山,具一千隻眼睛、二十四隻腳,頭、口與手數皆為九百九十九,樣貌好不駭人,即為阿修羅始祖。
女怪後又產下一男怪名毗摩質多。毗摩質多因有無比威力可自由來去天上人間,所以在看到天人身旁皆有無數美女環繞後,也想娶妻。女怪便替其子向美冠群芳的乾達婆女求婚,結果乾達婆欣然同意婚事,阿修羅一族因此日漸繁盛。
阿修羅道非常特別,佛經說:它們有美女而無美食,而帝釋天有美食而乏美女,兩神相互妒忌,時傳爭戰。故俗謂戰場為“修羅場”。
毗摩質多風情萬種的女兒,同樣擺脫不了宿命:她的美貌使得已有妻妾億萬的天界帝釋天為之傾心,娶為嬪妃。不料帝釋天婚後喜新厭舊,阿修羅女將委屈告之父親,引發前所未有的一場大戰。
就在阿修羅將帝釋天所居的須彌山團團圍住,千鈞一發時,帝釋天想到佛曾說若遇大難,隻要念般若波羅密咒,便能破解鬼兵。果然一持咒,空中忽然飛出四隻大刀輪,幾乎削盡阿修羅王的手足,幸好遁入藕孔方避過此難。
修羅王僥幸不死,亦難免元氣大傷難以複仇。然而,天人與阿修羅的戰爭,並未自此劃下休止符。
在經過多年後,帝釋天又愛上一位羅侯阿修羅的女兒,便命天界樂神帶聘禮,透過歌曲威脅利誘羅侯應諾婚事。此舉無異於在羅侯的臉上抹屎!它因氣憤帝釋天欺人太甚,不但將樂神驅逐出宮,並立刻發兵攻打天人。
就在驍勇善戰的阿修羅攻下天宮時,帝釋天又憶起上次的神咒,阿修羅軍因而被殺得節節敗退,隻好退入蓮藕藏躲。
帝釋天勝利後擄走了全部的阿修羅女。羅侯派出一位使者前往談判,指出帝釋天身為佛弟子,不應犯戒偷盜。雙方幾經談判最後達成數項協議,帝釋天承認犯下偷盜戒,願歸還阿修羅女,並贈送天上甘露;
阿修羅則除將愛女獻與帝釋天,並自願受持三皈五戒,成為佛弟子,此戰終得圓滿落幕。
在天界的戰爭中,有一位阿修羅王與帝釋天作戰時,因手能執日月,障蔽其光,而被稱為天狗阿修羅,天狗意即為障月。它能有以手障日月,形成日月食的威力;是因它過去生為婆羅門時,見到大火燒塔,滅火而使塔不壞,而以此救塔之福德為因,願得大身。然,它雖有此願,仍不信正法,常愛鬥戰,故死後墮入阿修羅道。
離魅生於修羅族、身具修羅道,所召喚的正是四大修羅王之一的“毗摩質多羅”!
修羅王開口震天吼,九百九十支鋼槍投射,形似狂風驟雨,密集如幕。槍至半道,情況變,夜空雨水停滯不動,空間錯亂若有鬼神潛伏。受此影響,消逝的身體失去了重心,就如死屍一般漂浮於高空。稍後,修羅王的九顆頭顱緊鑼密鼓地吐出九色火焰,聚為滔天火海,翻騰不盡!
情況照這樣發展,消逝必將慘遭火焰吞噬,化作灰燼。可他的行蹤卻突然隱沒,銷聲匿跡:“五顧六盼!”一縷孤影落單,宛如鏡片反射的太陽光,頻頻投映在毗摩質多羅龐大的軀體表麵。其變幻之快,仿佛有十一個人同時遊行在場,連成一門劍陣,運用高等劍氣成功鎮住修羅之王。
“七星斷腸!”
語音淒切,消逝化去手中冰刃,土地登時耀現七星光芒,猶如夜空北鬥,煥發神聖劍光,不遺餘力地抹殺離魅,並穿透修羅王的肉身。異類給鑿出七個井口大的空洞,爭分奪秒地結冰擴散——嘩啦,崩碎一夜冰晶。
億萬朵旋轉地冰花如雨傘降落,漫天風雨刮來,又像穿過世界的繁星,劃破天堂的光彩。消逝敞開心扉,迎接這場美麗的盛會。他凝望冰花,仿佛秋千上墜落了星辰,閃亮了血月的悲哀。感覺他與玉繩從未分開,夢和醒,與他同在。這個下雨天,淋濕了太多太多,旋轉的,冰和月的回憶,盛開!
“……四百四病相思苦。”消逝飄然落地,未離開。他有把握,那個人會來。“五顧六盼不得見,七上八下心相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