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充饑的糧食,生命就有了最基本的保障。這些流民們沒有了被餓死的危險,楊雲和他手下的人,終於可以把精力放在治療這些流民身上的疾病上啦!
當初,楊雲選擇這鹿兒坡作為這些流民的暫住之地, 一是因為這裏地勢高,離縣城還有些距離。不用擔心,縣城的百姓被他們傳染。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裏地勢開闊,又比較通風,便於把這些流民按照病情輕重分開安置。
前一段時間,由於藥物的嚴重缺失。楊雲和吳縣的這些大夫們,雖然絞盡腦汁,但是仍然沒有阻止病情的蔓延。有上千病情比較嚴重的病人,最終沒有控製住病情,被病魔奪走了生命。
為了避免這些死去的人,帶來更大幅度的傳染。楊雲安排手下的人,將這些死去的人的屍體,架在柴火之上就是焚燒。然後,在深埋於地下。
隨著時間不斷的推移,大涪各地,源源不斷送來的各種藥材,有了這些藥材,很快這些流民的病情,得到了明顯的好轉。
很多年輕力壯的病人們,由於身體抵抗能力比較強,恢複也比較快,率先得到了康複。這些人, 很快被吳縣縣衙的人安排,在山中采藥,挖礦,種植糧食。由於做這些事情,可以掙得銀兩或糧食。所以,這些流民們,參與的積極性還是非常的高。
越來越多的人病情得到了控製,甚至痊愈,給這些得了瘟疫的流民們極大的信心。他們的生命,有了被救治的可能,眾人也高興起來。開始積極配合楊雲手下的人,進行治療,並且參與各種力所能及的勞動。
對於生病的人而言,心情是十分重要的,保持樂觀的心態有利於身體的恢複。這些流民們看的希望,心情就好多了,於是治療的效果也好多了。
越來越多的流民,恢複了健康。到最後,除了還有幾百病情特別嚴重的病人,身體的抵抗能力又十分弱的病人沒有得到康複外,其餘的流民都恢複了健康。
這兩三萬被染上瘟疫的流民,他們滿以為這一次,會死在這場瘟疫麵前。沒想到現在,居然還能撿回一條命,他們的心情,別提多高興了。
同時在這些流民心裏,也對這位吳王殿下,和他手下的,官員大夫們充滿感激之情。短短的時間內,他們對吳縣這塊土地,也有了一定感情。
當初,楊雲之所以願意接受這些流民,除了同情他們,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吳縣這地方麵積特別的大,但是人口又十分稀少,所以他想把這些流民,留在吳縣補充這裏的人口。
在前一段時間,治療這些流民病情的同時,楊雲已經開始著手了準備,想把他們留在吳縣境內。
縣衙中眾人,從前一段時間吳縣被治療好,不會再受到瘟疫傳染的百姓中, 選出了一部分能說會道的姑娘和小夥子們,成立了幾支宣傳隊。他們用民歌、快板以及歌舞等形式,在鹿兒坡這地方,給這些流民宣傳吳縣的種種好處,讓他們確實的感受到吳縣對他們的吸引力。
在這些流民們,病情好轉之後,楊雲就給予了他們一個選擇。要離開吳縣的絕不挽留,但是願意留下來的,可以享受和吳縣老百姓同樣的政策。這裏,可以組織他們,在山中開出許多荒地進行耕種,並且享受比周邊各縣更低的賦稅。
此外,楊雲還讓人帶著這些已經痊愈的流民們,到吳縣進行參觀,讓他們看一看吳縣的變化,看看吳縣老百姓,生活狀態和精神狀態。
本來這些流民們,對楊雲和他手下的人充滿感激之情。與此同時,吳縣這些官員們的工作作風,也給這些流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們大多數人的心裏,早已喜歡上了這塊陌生的土地。
所以,在楊雲和他手下的人,表示希望這些流民們留在吳縣,在這塊土地上生存的時候,除了極個別難離故土,或者有親人在周邊各縣不舍分開的流民之外,大多數的人選擇留在了吳縣。
不僅這樣,還有許多表示,要回到自己原來居住的地方,將自己的親朋好友們,都接過來,到吳縣這個充滿希望的地方進行發展。
這樣一來,這一次百年難遇的瘟疫,不僅沒有對吳縣造成太大的影響。還讓吳縣的人口,有了成倍的增長。隨著這些流民們的加入,原來隻有三萬餘人口的吳縣,現在已經有了,接近六萬的百姓。
這些流民們,除了有一小半的人,要到吳縣縣城進行發展之外。大多數人選擇了留在鹿兒坡。大家對這塊讓他們經曆了生死的地方,已經產生了感情。更重要的是,這地方地勢開闊,如果把,這裏的荒草和樹木清理一下,就會有大片大片的土地。
雖然這地方,由於地勢比較高,取水不太方便。但是由於它在幾座大山之間,一年四季除了冬季,這個枯水季節有些麻煩之外。其餘的三個季節都有山頂的泉水,以及冰雪融化的水順著山間的,溪流緩緩流下。
對於這水的問題,楊雲等人很快。找到解決的辦法。他們找到一處低窪的地方。讓人對這進行一些改造,就建了一個 頗具規模的蓄水庫。在水資源比較豐富的夏季,將大量的水儲存在這蓄水庫之中。有了這些儲備的水,就能支撐他們度過最困難的冬季了。
鹿兒坡這地方水資源不夠豐富,所以這地方想要種植水稻等對水量需求比較大的作物十分困難。但種植一些對水量要求不是太高的農作物,比如紅薯、土豆、和小麥、高粱等,還是沒有問題的。
還有這地方山中各種資源也十分豐富,修建房屋的木材,各種珍貴的中藥菜,各種珍稀的礦產資源,這裏幾乎應有盡有。
於是,有大約一萬餘的流民,選擇在這鹿兒坡長期生活,他們很快把這山清水秀的地方當做自己新的家園,以很大的熱情投入到家園的建設中來。
當然要在這什麽都沒有的一塊土地上,建立起適合一萬多人生存的人口聚集地,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在楊雲和他手下以及這些老百姓一起努力一下,這些困難一個一個的被克服了。
人口增加了許多,而且這些人中,大多是抵抗力較強的青壯年。從這些青壯年中,劉遠和赤木兒,又選出了幾千身強力壯的年輕人加入到縣兵的隊伍,使得吳縣的縣兵第一次超過了萬人。
楊雲把這些縣兵分成了兩個部分,一部分由劉遠帶領駐紮在吳縣,另一部分隻有赤木兒帶領駐紮在鹿兒坡,再加上顏雄和劉海妮兩個山寨的土匪,組成了楊雲勢力中的三大軍團。
由於戰事一觸即發,所以楊雲叮囑劉遠和赤木兒以及顏雄和劉海妮等人,平日裏一定要加強對這些士兵的訓練。以期待,在日後的戰爭中,他們能成為保護吳縣,乃至保護大涪的中堅力量。
隨著大夫們的不斷努力,再加上楊雲的藥的確效果十分的好。最後的這幾百重病帶的流民。除了極少數,最終沒有救過來之外,大多數都恢複了健康。
這一場來勢洶洶的瘟疫,在楊雲和他手下眾人的一起努力下,被徹底趕走了。這一下壓在吳縣老百姓心頭的巨石,徹底被搬開了。
沒有了瘟疫的威脅,楊雲和手下眾人的目光。開始放在了發展吳縣經濟上麵。因為前一段時間瘟疫的影響,使得本來已經在朝良性趨勢發展的吳縣經濟,受到了嚴重的減緩。
首先是糧食藥材大量的消耗,導致今年在新的糧食沒成熟之前,吳縣老百姓,有餓肚子的危險。
另外由於前段時間瘟疫的影響,大涪各地的商人不敢來往吳縣,導致吳縣百姓們生產出來的許多東西賣不出去。喜歡旅遊的大涪貴族也不敢到吳縣這地方來,也影響了吳縣經濟的發展。
現在好了,終於沒有了瘟疫的威脅,吳縣老百姓,不需要楊雲的動員,紛紛努力行動起來,他們要把前一段時間損失的東西盡快都回來。
有一小部分的流民,在吳縣治好了自己身上的疾病。他們雖然沒有選擇,留在吳縣生活。但是,對吳縣這群官員懷著深深的感激之情,也對吳縣這一塊土地,有了濃濃的情意。
所以這些人離開吳縣回到自己生活的地方之後,開始大肆宣傳。告訴身邊的人,吳縣這地方,有著這樣一群,真正關心百姓生死,願意實實在在為百姓做事的官員。
在這些人有意無意的宣傳之下,一些在周邊名縣混的不好的百姓們,有了開始到吳縣來發展的打算。還有一些以前從來沒想到過要到吳縣來做生意的商人們,現在也產生了,到吳縣經商的念頭。
在吳縣眾百姓和官員們的一起努力下,吳縣這一個曾經大涪最貧窮的偏遠縣,生產出了許多在大幅其他地方。幾乎沒有見到的 一些好東西,這些東西經大涪百姓使用過後,覺得非常好。
於是乎越來越多商人來到吳縣,將吳縣百姓們生產出來的各種東西,賣到大涪各地,使得大涪的經濟很快恢複並超過,瘟疫發生之前。
正在楊雲和他手下眾人,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使吳縣經濟有個更大飛躍的時候。一份聖旨的來臨,使楊雲不得不踏上了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