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建安小食
正月初三,陳丫兒回門後,王況就安排人把陳氏老太接到了城裏和王淩他們住一起,孫銘前又給買了兩個丫環伺候著。對於買丫環,王況從心裏還是排斥的,買賣本族人口對所有穿越族來說,都是會覺得是罪惡深重的事情,隻是身處這樣的環境,也由不得他。
兩個小丫環都是十一二歲的年紀,被王況惡趣味地取了個秋香和如花的名字,倆丫頭哪知道這是王況的惡作劇,都很喜歡這新名字。秋香是個瘦小的丫頭,長得比較清秀,買來的時候身上穿得破破爛爛的,應該是出身窮苦;而如花則比較胖,但手腳也比較麻利,聽說是從九江一個大戶人家賣出來的,原因就是說她太會吃了。會吃而已,又不是什麽毛病,孫銘前買的時候聽說這個還鄙視了下如花原來的主家。
王況還給兩個小丫頭另外派了任務,那就是陪醜醜玩。醜醜已經被王況安排著隨柳老先生讀書了,不過年紀小,在王況的一再要求下,柳老先生沒給醜醜布置那麽多的功課,所以醜醜玩耍的時間要比王冼他們多許多。
在王況的認知中,王五既然是風濕,那麽多曬曬太陽肯定隻有好處沒有壞處,陳老太咳嗽厲害,應該是肺部的毛病,請郎中來看說得也和王況猜的差不多。就又分別給陳老太太和王五都做了把安樂椅,讓他們白天沒什麽事情就躺院裏曬曬太陽。
陳丫兒嫁了過來,不再需要做什麽勞力活,一時間無法適應,竟然在院裏僻了幾塊地種起菜來,又養了些雞。一時間原本比較冷清的院子就熱鬧了起來。王況見了,也心裏大感癢癢的,再加上客棧裏人多而且雜,自己有時候要整些東西還要偷偷摸摸的。就搬回去住了,至於客棧裏的那個院子,正好鄺大有舉家從延平搬來的打算,就留給他了。
眼看的家裏的人日漸多了起來,原來的院子開始覺得不夠住了,孫銘前大感懊悔,說是當初買院子的時候,隔壁也是有賣的意思的,自己沒考慮這麽遠就沒買了,現在要買卻是難辦。不過王況還是有辦法,用教會幾個小吃的代價,隔壁家的小兩口就歡天喜地的把院子賣給了王況,跑臨街去買下了個小店麵,開小吃店去了。
王況教的小吃很簡單,就是豆腐丸和鍋邊糊。這兩種小吃都是小本買賣,但利潤可不薄。
豆腐丸不知道竅門的覺得很新奇,一般旁人沒看到配料,即便是看著人滾豆腐丸,那也是學不去的,豆腐丸有兩種做法,一種是沙縣小吃的做法,做的豆腐丸是桂圓般大小滾圓滾圓的,比較講究餡料;另一種就是浦城的做法了,做出的豆腐丸比較小,形狀和橄欖一樣,不大講究餡料,通常就是一點的瘦肉做餡,但比較講究湯頭,一定要用大骨熬的湯頭,有做得更講究的就還要加雞湯。以前王況讀中學的時候,學校門口就有一家專門賣豆腐丸的小店,大冬天的,課間時間去買了熱熱的一碗吃下,頓是時從頭暖到腳,別提有多舒坦了。
鍋邊糊很簡單,就是米泡一晚上後,和水磨成漿,不能太稠,稠了就抹不開,也不能太稀,稀了掛不住鍋。鍋少熱後,放入蔥蒜翻炒,然後灑酒,鹽,再加水(自己做來吃可以加骨頭湯或雞湯),同時丟進鍋邊糊的配料,一般是豆芽,蘿卜絲,切成絲的白菜或者刨成絲的嫩葫蘆等,也可以加進肉絲蝦米等等,反正就是因各人口味自己隨便配。配料都放進後,再用大勺舀一勺的米漿沿著鍋邊湯的上方均勻淋一圈,最好是不要淋到湯裏,要讓米漿就掛在鍋邊上。然後蓋好蓋,等湯開了,鍋邊上掛著的米漿也熟了,這時候再將其刮到湯裏,放韭菜或是其他自己喜歡的調料,就可以出鍋了。
豆腐丸稍微複雜一些,先是要豆腐(必須是石膏點的豆腐,鹵水點的太糙,脂點的太嫩)和麵粉大致按三份豆腐一份麵粉的比例打成糊(比例沒那麽嚴格,一般的說初學做的就多放點麵粉,比較好做,做熟練了就少放點麵粉,做得的豆腐丸更滑爽)。瘦肉切成綠豆般大小的丁(可以醃漬入味,也可以不醃漬)。再將友粉仔細的碾成和麵粉一般細(這個很重要,越細越好,最好不要有顆粒狀的),取一闊口碗,盛入碾好的友粉,壓實,麵上要中間略低四周高些,這時候就可以開始滾豆腐丸了。一般豆腐丸攤子都是邊滾邊煮的,和好的糊盛在一個大缽裏就放鍋邊上,肉餡則是直接放在豆腐糊上的一邊,然後一手托著友粉,一手拿個湯匙,撥一塊肉丁到糊裏,連糊帶肉一起舀起來,手腕一抖磕在缽邊上,叮的一聲就翻了個麵,再翻再抖,如此反複三四次,餡就進到糊中心了,而豆腐丸的橄欖型也有了個大致的模樣,這時候再將包好餡的豆腐丸移到友粉碗裏,手前後的搖著,讓豆腐丸在裏麵均勻的裹上一層友粉並進一步定型後,碗一斜,一顆豆腐丸就滾進了鍋裏沉了下去,不消多少時間就又浮了上來,這就熟了。等數量夠了後再舀到一邊配好料,灑好蔥花的湯頭的碗裏,一碗嫩滑的豆腐丸就大功告成,要是冬天,再放點辣椒醬,那絕對是驅寒上品。
那戶人家搬出去後,沒幾天就開起了豆腐丸店,由於價格便宜,東西新罕,又是大冬天的,一碗熱氣騰騰的豆腐丸下去,就不冷了,一時間門庭若市,把小兩口給樂的合不攏嘴。有人打聽到這又是王況整出來的吃食,再得知原委後,就都來央王況也教一兩手,也甘願把自家的院子低價賣甚至是送給王況。
王況又要不了那麽多房子,再說了一個小小建安遠離京城,就是再過個幾百年,建安城的人口也沒超過十萬,房子肯定漲價不起來,所以要那麽多也沒用。但王況見了來求的人實在是多,靈機一動,想到了後世遍布全國的沙縣小吃,心想,莫不如讓他們也走出去,到全國遍地開花也不錯。便用了幾天的時間合著鄺大把後世的建甌光餅給試了出來,就叫建安光餅(灰雀不了解光餅做法,看似是簡單,但其中有些關鍵環節若沒人指點,是做不出那味道來的,所以這裏就不寫做法了,更何況,建甌光餅需要的家什,一般家庭都不可能有的,也不可能去備,所以若是書友想吃了,有機會路過建甌的時候,國道邊上多的是光餅鋪子,司機一般都會停車讓乘客購買,那時候大家再去買了吃就是。光餅一定要趁熱吃,這時候的光餅才會香脆,等冷了就變硬了,不好吃了,不過也可以買回家後用烤箱烤個半分鍾左右,也能很大程度上恢複光餅的脆來)。然後王況將豆腐丸、鍋邊糊和建安光餅的做法都傳給了上門來求的人,又交代了他們學得後到外地去做吃食,不要全窩在建安,一個小城裏那麽多鋪子,肯定是賺不來吃的。有些人家原本就是想學了就在建安賣,聽王況一說想想也是有道理,就那麽丁點人口,有閑錢的也是有限,因此早學得的就早早的跑到了臨近的州縣占地盤去了。
林明見這段時間竟然那麽多人來開路引,一時間有點擔心建安城人去城空,到時候朝廷的賦稅任務就完不成了。還是王況給他出了個主意,但凡出去做吃食生意的,規定每人到年底返家時交多少賦稅就可以領到一塊牌匾和一份當年完稅文書,匾上刻的是“建安小食”四個字,邊上還刻了“建安縣頒”一行小字,並有編號存檔。若是有不願意領的也不打緊,等到建安小食名氣打響後想要再領的話,還是得把他領到路引的那天一直到來領牌匾的中間欠的賦稅補上才能領。等來年的時候,再組建一隊人馬,成立個建安小食同會,分頭去各地檢查,檢查隊裏的人還都得是出門在外做小食的家人,這樣和他們的切身利益相關,也就不怕有人徇私了。
得了王況的辦法,林明大喜過望,這麽一來,以後的賦稅肯定是要年年超額了,而且這些出去的人賺得了錢還不是要拿到建安來花?如此家家有錢有糧,自然偷盜搶等事情也會大大減少,自己到時候的考評肯定跑不了優等。幹脆,林明一合計,跑去找黃良把這事一說,直接把頒發牌匾的衙門改到州衙門,這樣更有吸引力。再說了,有功勞分給其他縣一些,人家才能記得你的好,萬一哪天這些縣令啊主簿啊什麽的出了個什麽人物,也能想起自己來,燒熱灶麽,不如燒燒冷灶的好。
不過對於王況這招效果究竟是如何,還得等到今年年底才知道,但也有頭腦靈活又有些富餘的聽說年底交賦稅可以領個州裏頒發的牌匾的,就找上門來,情願先把賦稅交了,提早領到牌匾。所以今年的賦稅目前對黃良和林明來說,即便是減少也不會少多少,其他地方補一補也就回來了。
分割--
第一更,晚點還有一更
求推薦求收藏,您的支持是灰雀的動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