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是與每個人切身相關的事,營養能決定你的思想、行為及感受。你是憂鬱或愉快、漂亮或醜陋、心理和身體上的年輕與衰老都與營養有關係。你的思路清晰或混亂、工作得意或苦惱、充滿活力或是無精打采,也都與每天的營養有關。由每天所吃的食物,可決定在你一天工作完成後,是輕鬆愉快或是筋疲力竭。總之,營養在很大程度上可決定你生命的意義,個人成就的大小以及情緒的好壞。

營養學是研究我們所吃的食物對人體所產生的功能的學問。它常被人們誤認為是研究該吃什麽食物的食療學。營養學是與每個人都有關係、又有趣味的學問,然而卻常被人所忽略。

對食物沒主見的人,就會把營養學殘忍地一腳踢開,這些人毫無科學的判斷力,觀念偏激,而且易受廣告的影響和左右,他們不但否定了專家的建議,而且也常錯誤地影響身邊的家人和朋友。

我們對食物應有正確的觀念。不喜歡的食物就不吃,這是不對的。進一步說,凡是於健康有益的食物,不論好惡都應該吃,才是正確的觀念。我們要學習吃那些味道雖不好,但對個人健康極有益的食物,隻要我們由少許而漸漸多吃,就會養成習慣及愛好了,例如苦瓜與醋,許多人第一次吃時,都會覺得味道不敢恭維,但習慣以後,則覺得也不失為一種美味。

一般人不重視營養最主要的原因,是吃東西與情緒或身份方麵發生了關係。多數人把吃東西與快樂、痛苦、獎賞、處罰等連在一起。

例如一個幼年貧困的人,他長大後可能會對精致的食物產生狂熱的崇拜。這倒不一定是他愛吃那些精致的食物,而是為了彰顯身份。

還有一種忽視營養的原因,就是我們認為醫生能保障我們的健康,例如醫生沒有提到某些營養,自己就不注意這些營養是很自然的事。我們要知道,醫生所學的主要是醫學,自從他們進入醫學院開始,至實習為止,他們基本上所研究的是疾病而非健康,雖然很多醫生對營養學的貢獻很傑出,但醫生主要的工作是利用醫術把病人的病治好,使害重病的人恢複健康。而營養學則是為了使人保持健康,並防止生病。

不論一個人的身體如何健康,如果能對營養學有一定的認識,就會對自己有極大的益處。一個能對營養學認識透徹的人,就能使自己的身體、情緒及至相貌得到了最佳的保證,也能使自己的生命發揮到人生的極致。

還是那句老話:廚房是最好的藥房。作為家庭“煮婦”(或“煮夫”),一定要培養烹飪的興趣,一定要學習烹飪的方法,例如肉要煮爛,魚不要幹炸,蔬菜不要炒得過熱(盡可能生吃),熟吃蔬菜時菜湯不要丟棄,多選未加工的食物自己動手做,不用調味品與色素等。隻要你全家吃得科學,吃得營養,相信不久之後,你就會得到親友們的讚美:“你的氣色真好,活力四射。”

家庭主婦為了全家健康,能親自動手作營養食物,不但使全家大小身體健康,而且還會使家人性情有所改善。丈夫因吃得好,工作努力脾氣溫和,深得老板的賞識不久就升職了;孩子在學校裏能專心聽講,不再逃學了……

——這何樂而不為呢?